銀行swift code(銀行國際程式碼)簡介 (zt)

trigger_lau發表於2010-04-24
1、SWIFT

環球銀行電信協會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通訊網路之一。透過該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把原本互不往來的金融機構全部串聯起來,進行資訊交 換。該系統主要提供通訊服務,專為其成員金融機構傳送同匯兌有關的各種資訊。成員行接收到這種資訊後,將其轉送到相應的資金調撥系統或清算系統內,再由後 者進行各種必要的資金轉賬處理[@more@]


(1)SWIFT的歷史

為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20世紀70年代初期,歐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銀行,開始對通用的國際金融電文交換處理程式進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應該建 立一個國際化的金融處理系統,該系統要能正確、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傳遞標準的國際資金調撥資訊。於是,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些大銀行於1973年5月 正式成立SWIFT組織,負責設計、建立和管理SWIFT國際網路,以便在該組織成員間進行國際金融資訊的傳輸和確定路由。1977年夏,完成了環球同業 金融電信網路(SWIFT網路)系統的各項建設和開發工作,並正式投入運營。

SWIFT組織的總部設在比利時。其創始會員為歐洲和北美洲15個國家的239個大銀行。之後,其成員銀行數逐年迅速增加。從1987年開始,非銀行的金 融機構,包括經紀人、投資公司、證券公司和證券交易所等,開始使用SWIFT。到2001年底時,全球已有196個國家和地區的7457個金融機構聯接使 用SWIFT。

1980年SWIFT聯接到香港。我國的中國銀行於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組織的第1034家成員行,並於1985年5月正式開通使用, 成為我國與國際金融標準接軌的重要里程碑。之後,我國的各國有商業銀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證券交易所,也先後加入SWIFT。進入90年代後,除國有商業銀行 外,中國所有可以辦理國際銀行業務的外資和僑資銀行以及地方性銀行紛紛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從總行逐步擴充套件到分行。1995年,SWIFT 在北京電報大樓和上海長話大樓設立了SWIFT訪問點SAP(SWIFT Access Point),它們分別與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區域處理中心主節點連線,為使用者提供自動路由選擇。為更好地為亞太地區使用者服務,SWIFT於1994 年在香港設立了除美國和荷蘭之外的第三個支援中心,這樣,中國使用者就可得到SWIFT支援中心講中文的員工的技術服務。

(2)SWIFT組織

SWIFT組織是在布魯賽爾註冊的一家比利時合作組織。它分配給每個成員銀行的份額是由該成員實際使用SWIFT網的通訊量來決定的。佔系統總交易量1. 5%以上的國家或國家集團才有資格被任命為董事會成員。每個成員行在參加SWIFT時,需要一次支付參加費、安裝費,支付用於購買介面裝置的費用;支付的 培訓費,由每個銀行採用的實現手段而定。

SWIFT的成員行每個季度支付一次通訊費用。通訊費是基於路由和通訊量定價的。在1981年,由少於325個字元組成的一條正常資訊在20分鐘提交時, 費用是18BF(當時,1BF約等於2美分)。傳輸比325個字元長的資訊(有的財務報表可長達2000個字元)時,按比例增加費用。高優先權的資訊增收 特別費(在1981年時為36BF)。

(3)SWIFT提供的通訊服務

SWIFT的目標是,在所有金融市場,為其成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關服務,以滿足成員金融機構及其終端客戶的需求。現在,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的外匯交 易電文,基本上都是透過SWIFT傳輸的。這裡需要指出的是,SWIFT僅為全球的金融系統提供通訊服務,不直接參與資金的轉移處理服務。

SWIFT提供的服務包括:

①提供全球性通訊服務。196個國家和地區的7457個金融機構SWIFT網路連線。

②提供介面服務。使使用者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網路存取。

③儲存和轉發電文(Store-and-forward Messaging)服務。2001年轉發的電文達15億條。

④互動資訊傳送(Interactive Message)服務。為提高服務的響應性和靈活性,1997年SWIFT宣佈,計劃開發基於IP的產品和服務,包括互動資訊傳送服務,作為儲存和轉發電文服務的補充。SWIFT2000年開始提供這種互動服務。

⑤檔案傳送服務。1992年開始提供銀行間的檔案傳送IFT(Interbank File Transfer)服務,用於傳送處理批次支付和重複交易的電文。

⑥電文路由(Message Routing)服務。透過SWIFT傳輸的電文可同時複製給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進行電子資金轉賬處理,或轉道另一網路完成支付結算、或證券交易結算、或外匯交易結算處理。

⑦具有冗餘的通訊能力為客戶提供通訊服務。SWIFT的設計能力是每天傳輸1100萬條電文,而當前每日傳送500萬條電文,這些電文劃撥的資金以萬億美元計。

SWIFT提供240種以上電文標準。SWIFT的電文標準格式,已經成為國際銀行間資料交換的標準語言。SWIFT的標準部門,每年都要根據使用者需求, 總結現有的電文格式,研究制訂新格式計劃。鑑於SWIFT在外匯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我國的金融網路和金融應用系統,必須與SWIFT接軌。因此,我國銀行 的電文,或者直接採用SWIFT格式,或者基於SWIFT格式SWIFT支援支付、證券、債券和貿易等業務電文的通訊。透過SWIFT傳輸的電文型別包括 客戶匯兌(Customer Transfer)、銀行匯兌(Bank Transfer)、貸記/借記通知(Credit/Debit Advice)、財務報表(Statement)、外匯買賣和金融市場的確認(Foreign Exchange and Money Market Confirmations)、託收(Collections)、黃金及貴金屬交易(Gold/Precious Metal)、.跟單信用證(Documentary Credits)、銀行同業證券交易(InterBank Securities Trading)、餘額報告(Balance Reporting)、支付系統(Payment Systems)等各種與匯兌有關的資訊等。

2、CHIPS

CHIPS是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的縮寫,系“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的簡稱。紐約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國際貿易的支付活動多在此地完成。因此,CHIPS也就成為 世界性的資金調撥系統。現在,世界上90%以上的外匯交易,是透過CHIPS完成的。可以說,CHIPS是國際貿易資金清算的橋樑,也是歐洲美元供應者進 行交易的通道。

(1)CHIPS簡介

20世紀60年代末,鑑於紐約地區資金調撥交易量迅速增加,紐約清算所於1966年研究建立CHIPS系統,1970年正式創立。當時,採用聯機作業方 式,透過清算所的交換中心,同9家銀行的42臺終端相連。1982年時,成員行共有位於紐約地區的銀行100家,包括紐約當地銀行和美國其他地區及外國銀 行。到90年代初,CHIPS發展為由12家核心貨幣銀行組成,有140家金融機構加入的資金調撥系統。該系統採用UnisysAl5多處理機,有23臺 CP2000高效能通訊處理機及BNA通訊網,以處理電子資金轉賬和清算業務。

CHIPS的參加銀行,除了利用該系統本身調撥資金外,還可接受銀行同業往來的付款指示,透過CHIPS將資金撥付給指定銀行。這種層層代理的清算體制, 構成了龐大複雜的國際資金調撥清算網。因此,它的交易量非常巨每個營業日終了,中央計算機系統對各參加銀行(如上述的A行和B行)當日 (ValueDate)的每筆交易進行統計,統計出各參加銀行應借或應貸的淨金額。中央計算機系統除了要給各參加銀行傳送當日交易的摘要報告外,並需於當 日下午4:30後,透過FedWire網,將各參加銀行應借或應貸的淨金額通知紐約區聯邦儲備銀行。紐約區聯邦儲備銀行利用其會員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賬戶完 成清算。清算完成後,通知CHIPS,CHIPS則於下午5:30~6:30,用1小時的時間軋平賬務。

從上述處理過程可看出,利用CHIPS進行國際間的資金轉賬是很方便的。因此,各國銀行在紐約設有分行者,都想加入CHIPS系統。面對日益增多的參加銀 行,為了清算能快速完成,紐約清算所決定,由該所會員銀行利用其在紐約區聯邦儲備銀行的存款準備金賬戶,代理各參加銀行清算。目前,參加清算的銀行,除了 紐約清算所12家會員銀行外,另有Bank Of America及Continental Bank International加人,總共14家。因此,在CHIPS清算體制下,非參加銀行可由參加銀行代理清算,參加銀行又由會員銀行代理清算,層層代 理,構成了龐大複雜的國際清算網。

(4)CHIPS的特點

①允許事先存人付款指示。參加銀行除了可在當日調撥資金外,CHIPS還允許參加銀行事先將付款指示存人中央計算機系統,然後等到Value Date(解付日)當日才將此付款通知傳送到收款銀行。如前述,任何資金調撥需經撥款銀行下達“解付”命令後,CHIPS的中央計算機系統才會於解付日將 此付款通知傳送給收款銀行。未下達解付命令前,撥款銀行有權取消該筆付款指示。

②完善的查詢服務功能。由於中央計算機系統能即時將每筆資金調撥情況存人檔案,因此各參加行的賬務管理員,可隨時查詢自己銀行的每筆提出或存人的金額,並及時調整自己的頭寸。

③自動化程度高。CHIPS設計了一個靈活的記錄格式,以方便發報行和收報行能進行高效的計算機自動處理。這樣,參與行的支付資訊可在不同系統之間流動,而無須人工干預。例如,CHIPS接受SWIFT的標識碼,並可自動地與CHIPS的通用標識碼相互參照。

④安全性好。CHIPS將四臺Unisys Al5大型計算機組成兩套系統,實行兩套系統互為備份,每套系統又是雙機互為備份。兩套系統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地方,並用高速線路連線。為保證不間斷的電源供應,由蓄電池儲備,並以雙內燃發電機系統保證。

3、FEDWIRE

美國的第一條支付網路是聯邦儲備通訊系統(Federal Reserve Communication System),通常稱之為FedWire。這條通訊系統是屬於美國聯邦儲備體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所有,並由其管理的。它是美國國家級的支付系統,用於遍及全國12個儲備區的1萬多家成員銀行之間的資金轉賬。它實時處理美國國內大額資金 的劃撥業務,逐筆清算資金。每天平均處理的資金及傳送證券的金額超過10000億美元,平均每筆金額330萬美元。

(1)一般情況介紹

由於FedWire是一種政府系統,管理該系統的規章是由聯邦制定的法律。此外,每個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還發布其自己的作業通告。這些通告大同小異,僅適 用於它們自己管轄區內的FedWire。當某一聯邦儲備銀行向另一家儲備銀行傳送一筆劃撥專案時,它就按照自己的通告處理這筆業務。在該系統傳輸和處理的 資訊主要有:資金轉賬FT(Funds Transfer);美國政府和聯邦機構的各種證券ST(Securities Transfer)交易資訊;聯邦儲備體系的管理資訊和調查研究資訊;自動清算所(ACH)業務;批次資料傳送(Bulk Data)。

透過FedWire進行的資金轉賬過程,是透過聯邦儲備成員的聯邦儲備賬戶實現的。因此,資金轉賬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成員行持有的聯邦儲備賬戶的儲備餘額水 平。這樣,透過FedWire結算的資金立即有效並立即可用。這也使FedWire成為可使在美國的任何資金轉賬,包括那些來自其他支付網路的資金轉賬, 實現最終結算的唯一網路系統。

所有的儲備餘額的資金轉賬都是貸記轉賬。就是說,一個金融機構透過FedWire,將資金劃撥給另一個金融機構時,如果這兩個金融機構在同一聯邦儲備銀行 保有餘額時,就在相應的儲備餘額上作借記和貸記。如果是在不同的聯邦儲備銀行保有餘額,則第一家聯邦儲備銀行借記寄出資金銀行的儲備賬戶,並貸記接收資金 銀行所在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賬戶;後一聯邦儲備銀行借記寄出資金的聯邦儲備銀行賬戶,並貸記接收資金銀行的儲備賬戶;這兩家聯邦儲備銀行再用地區間的清算 資金進行清算。

透過FedWire的資金清算是雙向的,即聯邦儲備銀行借記寄出方賬戶,並以相同資訊貸記接收方賬戶。FedWire允許白天透支。在轉賬時,如果寄出方 在聯邦儲備賬戶中的資金不足,無法在其賬戶中對可用資金進行借記,即寄出方不能立即和聯邦儲備銀行清算其資金餘額,此時,FedWire則向其發出一筆貸 款,並仍然貸記接收方儲備賬戶。因此,不管寄出方能否同聯邦儲備銀行清算其資金餘額,對接收方來說,支付總是最終的。

透過FedWire進行資金轉賬,從寄出方傳送,到接收方收到,僅需幾秒鐘,最多幾分鐘。

(2)網路結構

FedWire是1966年開始醞釀,1971年開始建設,到1976年才開始全面應用的。當時的網路稱為FRCS—70,屬於集中控制的星形網。網路的交換中心,開始時設在Richmond的聯邦儲備銀行裡,後來又移到Virginia州的Culpeper。

FRCS—70由下述三個系統組成:

①FedWire Inter District(Transport)Network。該網提供各儲備區聯邦儲備銀行和董事會之間進行通訊的手段,包括傳送有關資金轉賬、證券交易和管理等方面的資訊。

②Bulk Data Inter District(Transport)Network。該網用於傳送儲備區間的ACH(自動清算所)檔案、研究資料和賬務處理資料。

③Local District Message(Control)Network。該網用於傳送各儲備區內
回答者:
國際銀行金融網路——SWIFT

一、SWIFT簡介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縮寫為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盈利的國際合作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賽爾。該組織成立於1973年5 月,1977年SWIFT在全世界擁有會員國150多個,會員銀行5000多家,其全球計算機資料通訊網在荷蘭和美國設有執行中心,在各會員國設有地區處 理站。SWIFT系統日處理SWIFT電訊300萬筆,高峰達330萬筆。

中國是SWIFT會員國。中國銀行作為中國的外匯外貿專業銀行於1983年2月加入SWIFT,成為中國第一家會員銀行,1985年5月13日,中國銀行 正式開通SWIFT。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也可以開展外匯外貿業務,這幾個專業銀行也加入了 SWIFT組織,開通SWIFT。這個時期是中國SWIFT發展的初級階段,各行是採用ST200單機、單點形式與SWIFT聯接,只限在各專業銀行總行 使用,收發的SWIFT報文需手工處理,SWIFT收發報量少,缺少應用介面,手工處理多,使用業務範圍小。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所有可以辦理國際金融業務的國有商業銀行、外資和僑資銀行以及地方銀行紛紛加入SWIFT,SWIFT發報量增長很快,傳統的 電傳方式收發電報正在逐年下降。1996年中國SWIFT發報增長率為42.2%,在SWIFT全球增長率排名第一,中國銀行在SWIFT前40家大使用者 中排名34位。目前,中國銀行每日SWIFT發報量達3萬多筆,採用SWIFT方式進行收發電報已佔到全行電訊總收付量的90%。很多銀行建立了 SWIFT網路,使其分行也可以使用SWIFT,同時各應用系統與SWIFT有應用介面。SWIFT網路是國際結算、收付清算、外匯資金買賣、國際匯兌等 各種業務系統的通訊主渠道,部分業務實現了自動化處理。

二、SWIFT系統

SWIFT網路由許多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計算機和網路裝置組成,這些裝置在SWIFT網路中稱為節點。

SWIFT網路採用功能分層控制的邏輯設計。

1.系統控制處理機(system control processor,縮寫為SCP) 整個SWIFT網路的控制集中在兩個操作中心,一個在美國,一個在荷蘭。網路的所有處理機(SCP,SP,RP)都集中在這兩個操作中心。 SCP負責整個SWIFT網路的正常執行,不斷監測、直轄市、控制網路中的各種裝置、線路和使用者訪問。在美國、荷蘭的操作中心,各有兩臺SCP,在任何時 刻,只有一臺SCP是處於啟用狀態,控制事個網路,其餘三臺SCP處於熱備份狀態,在啟用SCP出現故障時,備份SCP被啟用,保證了網路了安全可靠性。

2.片處理機(slice processor,縮寫為SP) SP負責電報的儲存轉發和控制電報的路由選擇。目前兩個操作中心各有兩臺SP處於啟用狀態,同時每個啟用的SP都有一臺同型號的SP進行熱備份。為適用發 報量不斷增長的需要,還要陸續增加SP。 目前SWIFT採用UNISYS公司的A系列主機作為SCP和SP。

3.地區處理機(reginal processor,縮寫為RP) RP是聯接SWIFT網路終端(computer based terminal,縮寫為CBT)與SWIFT系統的安全有效的邏輯通道,執行在RP上的軟體與執行在CBT上的介面軟體通訊,所有使用者發出的電報都由 RP對其格式、語法、地址程式碼等進行稽核,合格後才能發往SP,在電報即將出網進入CBT前,也暫時存放在RP上,等待送達接收使用者。每臺RP基本上承擔 一個國家的電報處理,所以稱之為地區處理機,所有的RP都在美國和荷蘭的兩大操作中心內。

4.SWIFT訪問點(SWIFT Access Point,縮寫為SAP)和遠端訪問點(RAP) SAP是聯接SWIFT骨幹網(SWIFT transport network,縮寫為STN)的分組交換節點機,它們把SWIFT系統的各種處理機(SCP,SP,RP)和遍佈世界的SWIFT使用者聯接到STN網 上。目前,SAP採用北方電訊公司的DPN100交換機,整個SWIFT骨幹網有150臺左右DPN100交換機(包括備份)。 根據入網使用者數量和發報量的大小,SAP的配置不盡相同。除了少數使用者數和發報量很大的國家和地區外,多數國家採用遠端SAP方式(RAP),採用一個統 計時分多路器,將幾個使用者連到一個多路器上,透過一條專線連到鄰近國家或地區的SAP上,這個多路器稱為遠端SWIFT訪問點(Remote SWIFT Access Point,RAP)。1995年以前中國地區的遠端SWIFT訪問點在北京中國銀行大樓內,幾家專業銀行透過一個統計時分多路器,複用一條 9600BPS的衛星線路聯接到香港的SAP上。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SWIFT使用者和發報量增長很快,原來的RAP已不能滿足需要。1995 年,RAP升檔為SAP,並遷入北京電報大樓內,同時在上海電信局內也設立同樣型號的DPN100。北京的SAP透過衛星線路聯接到新加坡的SAP,上海 的SAP聯接到香港的SAP。北京和上海的SAP用9600BPS的光纜互聯,公共資料網CHINAPAC使用19200BPS聯接北京的SAP,使國內 SWIFT使用者使用SWIFT更加安全可靠。

5.使用者與SAP的聯接 根據發報量的大小,SAP的位置,以及對費用的權衡,使用者與SAP有三種聯接方式:專線聯接,透過公共電話線的撥號線聯接,透過公共資料網聯接。為了增加 安全性,避免由於設在本國的SAP出現故障時引起使用者通訊中斷,備份線路可直接聯接到某個境外的SAP。 使用者訪問SWIFT系統需要有一套計算機系統與SWIFT系統相聯接,這套計算機系統稱為Computer Based Terminal (CBT),CBT中執行的SWIFT介面軟體與SWIFT系統通訊。目前有多個計算機公司開發的執行在多種平臺上的SWIFT介面軟體。 CBT支援一個或幾個邏輯終端(LT),在一個物理的CBT支援幾個LT(即一個使用者定義幾個LT)的情況下,SWIFT系統將每個LT在邏輯上看成是互 相獨立的。一個LT必須登入到SWIFT系統,也就是必須與SWIFT系統的服務應用建立對話關係。 SWIFT提供的使用者之間的電報交換功能是使使用者進入兩種SWIFT應用層才能實現的、這兩種應用是: GPA(general purpose application)——提供使用者與系統有關的各類電報,並能控制使用者對FIN應用的訪問。 FIN(Financial Application)——包括全部使用者之間的業務電報和FIN系統電報。 一個SWIFT邏輯終端(LT)訪問和退出SWIFT系統的過程如下:

(1)使用者作Login操作,系統對Login報文進行核押,檢查是否為合法使用者。如果Login成功,就建立一個新的GPA session,LT就可以訪問GPA內所有功能。

(2)使用者進入GPA應用層後,使用Select命令訪問FIN應用。Select操作成功後,建立一個新的FIN session,收發報。

(3)退出FIN。LT收到了所有的發報回執,才能使用Quit命令關閉FIN session。

(4)退出SWIFT系統。使用者使用Logout命令關閉當前的GPA session並斷開與SWIFT系統的邏輯聯接。

三、國內銀行的SWIFT應用現狀

SWIFT是一個全球金融電訊網路,其標準化、規範化的報文格式為所有會員銀行提供了標準,國內各專業銀行利用SWIFT,開發了收付清算等應用系統,為國內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中國銀行的SWIFT應用

中國銀行是國內第一家SWIFT會員,到1998年4月為止,SWIFT推廣到它的200家國內分支行,其中覆蓋了可直接與代理行、海外聯行辦理國際結算 業務的124家分支機構。中國銀行90%以上的電訊採用SWIFT方式,傳統的電傳方式處理電訊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發報成本低廉是SWIFT通訊方式的 一大特點,因此SWIFT在中國銀行的廣泛推廣。
link:http://space.baidu.com/zhaochenvip/blog/item/b439369758487a6655fb96d2.html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9826/viewspace-103315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