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職業危機感? 前端不是挺火的嗎? 有危機?
- 端的危機感
- 前端的危機感
- 後端的危機感
端的危機感
Android 和 iOS ? 兩個端 ? IoT 時代, 還會只有這兩個端嗎? 前端 = 渲染引擎 + web 標準, 以後還會有端的概念嗎? 如果是統一, 該由誰來統一?
如果是之前, 3 端各開發一套 app, 成本顯然過高了. 類 Weex, RN 的跨端方案, 端的工作其實有點尷尬了. 要是採用 Google 推的 PWA 方案呢? 如果 Weex 繼續做下去, 會不會成為一個 類遊覽器
呢? 那為什麼不用 PWA 這套方案呢?效能還是主要瓶頸嗎?
前端的危機感
- Sketch to Code, 將 UED 的視覺稿直接轉成前端程式碼, 需要做可能只是資料繫結, 前端的意義又會變成什麼?
- 當元件在行業層面上進行沉澱後, 所做的僅僅是拖動元件, 前端人才市場還需要這麼大嗎?
- 更自然的互動方式, 未來的互動方式, 一定是語音, 手勢, 甚至是 Musk 提的人腦介面, UI 還會是重點嗎?
- 類似天貓精靈的無屏裝置, 我們還能做什麼? 展示什麼?
以後, 正如 運維行業 在阿里雲的衝擊下, 市場需求變小一樣, 我們前端行業, 會不會以行業元件沉澱的方式, 市場需求也會變小呢? 包括以上說的幾點, 或許也是不久的將來.
後端的危機感
Severless 方案通過 FaaS 落地, 之前的 LearnCloud 已經有類似的嘗試, AWS 的 BigTable, Lambda, 小應用已經能實現真正的 Serverless 了.
包括目前的各種 SDK, 能不能用各種 API as a Service 來替代, 業務只是需要結合各種三方 APIs 呢? 比如, 自己閒來無聊搞個人臉開門服務, 是不是可以這樣:
三方攝像頭 + IoT 三方 -> 圖片獲取和上傳 (FaaS) -> 三方人臉識別 -> 三方身份證繫結 -> 三方登入 -> 下發指令 (FaaS) + BigTable -> 三方開鎖 (物聯協議)
後端需要做的事, 可能比想象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