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到卷?可能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在進步,使用者和競爭對手也在進步,而自己卻沒有進步,也談不上思維模式的改變。
我們不談理論、不談理想、不談市場環境不好,就談與使用者接觸過程的案例,這是最有說服力的。
1.一個集團的生產單位,要做4個分廠的集中管控平臺,我們對分廠的業務進行了充分調研,經過多次交流,也做了詳細的方案。但是集團的大領導一句話,專案給了集團做資訊化的子公司。現在不管是私有集團、國有集團、合資集團都有自己的資訊化公司,他們自己當然有在自動化、資訊化和智慧化領域做大做強的合理化訴求。市場環境越不好,訴求越強烈,大家都要生存。所以,我們的宿命可能只能給集團資訊化公司做分包,人家吃肉、自己喝湯。
2.一個集團的運維公司,他們自己的技術人員做了一個B/S結構的運維管理系統,實現下發運維任務、運維操作規範、運維時長、KPI考核與工資掛鉤等,儘管介面不是太友好和系統執行較慢,但是畢竟自主實現了和業務強關聯的管理系統。他們找我們想重構和完善這套系統,可想而知的是極低的報價,儘管這樣可能他們都會嫌貴。
3.一個集團的計量部門,統管集團所有計量裝置,我們給他們進行裝置改造和升級進行現場調研,我們提議:應該把所有裝置的資料統一接入到計量部門監測和管理。我們無非是想挖掘需求,多做一些業務。他們回覆:自己已經開發一套這樣的系統,能看到所有計量裝置的資料。後來參觀了他們的計量監控室,空間很大,整面牆全是監控影片,對面是兩排監控電腦,他們自己開發的計量監控系統是WinForm C/S結構,定製開發了資料分析功能。在前期交流的過程中,我感覺他們沒有開發能力,還是誇讚他們做的非常不錯。
集團有自己的資訊化公司、職能型別的子公司有自己的開發能力,請問廣大軟體資訊化類公司的生存空間在哪?是不是在逐步縮小?
最近試用了Cursor開發工具,類似VSCODE,整合的AI功能非常方便,大的思路規劃好,AI提示的程式碼再進行整合和整合。將來傳統軟體是否都具備AI能力?
我們應該好好審視自己,給使用者隨便吹能做這、能做那、能降本增效智慧化,但是我們自己的產品化率不高、還在用excel傳遞資訊等,降低不了技術開發成本、實施成本和管理成本,吹的越狠反而對自己的傷害越大。
物聯網&大資料技術 QQ群:54256083
物聯網&大資料專案 QQ群:727664080
QQ:504547114
微信:wxzz0151
部落格:https://www.cnblogs.com/lsjwq
微信公眾號:iNeu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