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與控制是製造企業ERP的核心

hljhrbsjf發表於2006-02-28

1 澄清對MRPII/ERP的認知是當務之急


1.1 應企業的需要

MRPII/ERP是近40年來現代社會在生產與製造活動中的先進理論與經驗成果的軟體固化,是企業在多變市場環境下競爭取勝的戰略武器,是每一個有規模的企業生存和發展必需的基礎建設。但是,正因為MEPII/ERP在企業中的地位的作用高、回報率高,它在實施中就必然地要求管理和技術水平高、週期長、投資大,要求企業領導和執行者有堅強的意志。高的實施條件造成其成功率相對較低。因而應用MEPII/ERP是會有一定風險的。每一個準備應用MEPII/ERP的企業者面臨著高回報的高風險的權衡。完成這種權衡的前提是對MRPII/ERP的真正瞭解和不受廠商干擾的冷靜思考。


但是,我們在行業內外推廣MRPII的應用時,接觸到了許多製造企業的領導、資訊主管,我們以發現便函是在最迫切需要MRPII的企業,其決策者們對MEPII仍然是知之甚少。多數企業的決策者出於對計算機的應用,被子手下的計算機人員引到MRPII的道路上來,或者是受計算機廠商的宣傳,"誤入歧途"的。最近在媒體中出現了非常躍的百家爭鳴局面,應用企業更加不明白ERP究竟是怎麼一件事。現在澄清視聽成為關心ERP的各界人士的急迫願望。


1.2解釋輿論與實際的矛盾現象

正當媒體將MEPII甚至是ERP炒得火熱之時,1998年5月我國發布了由權威機構出面的一份權威性的MEPII應用調查報告。報告說明我國20年來,花了80億人民幣投入的MEPII,應用並不成熟。企業對專家們的意見,當然不能掉以輕心。應用企業在冷熱夾擊之下更是無足手措。很需要對我國20年來實施MEPII的經驗教訓做一個理性的評價,以正確引導企業的應用。


1.3ERP市場健康發展的需要

ERP產品不象"Word""Wps"之類對企業影響很少的軟體,而是關係企業成功的經營效果的重大改革措施的模板。ERP的銷售不能誤導企業買了再說,或者上了馬再走著瞧。任何市場的形成,都是由需求拉動的。起動真正的MRPII/ERP市場,必須有應用企業真正的內在需求的基礎。必須使企業,特別是它們的決策人物真正瞭解什麼是MRPII/ERP、使企業對MRPII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企業的MRPII/ERP應用,必須把應用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問題說透。


1.4政府技術導向的需要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昌盛的基礎。各方面應該對製造業進行引導和技術。政府對ERP推廣的態度很重要,而態度對取決於認識。目前非常冷的態度對我國的ERP的發展是不利的,但對鋪天蓋地而要的ERP一概支援、不深思熟慮地吹捧片面觀點,也有害的。避免片面,就應瞭解,從而正確認識ERP,正確引導(而不是誤導)企業應用MRPII/ERP,這是有關政府機構、相關學術團體、軟體廠家商家當前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2 製作企業的計劃與控制


MRPII/ERP由製造業發展起來,目前主要還是在製造業中應用。講清MRPII/ERP也必須從製造開始。


2.1製造企業充當著生產物質商品的角色

社會上的產品、社會的物質財富是透過製造企業的生產系統造出來的。製造企業從社會大市場中獲重資金、物資、人才等資源,又將資源轉化為某種社會需求的產品,並將商品銷售到使用者手中。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物質生產的基礎。現代社會連同其全部物質財富的一切屬性是同該社會所擁有企業的生產系統分不開的。高效率的生產系統對現代社會和人類的物質生活方式起著決定性作用。


2.2資源的獲取、轉換和分配是製造企業經營活動的主要內容

製造自身是以生產物質商品為自已的贏利手段的,因而製造企業必須用最少的資源、生產出滿足社會需求的產品。每一個企業用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增值,企業才能生存,社會才能發展。用最低的消耗創造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產品不僅是企業自身生存和盈利的前提,還應將其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因而,資源的獲取、轉換和分配是製造企業經營活的主要內容。


2.3計劃與控制是製造企業的核心

資源獲取、轉換和分配是透過計劃與控制來完成的。編制滿足需求數量和交付期的計劃,監督和控制該計劃的實現;並且所編制的計劃使企業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資源的分配最合理和消耗最少、生產是最經濟的,就成為現代製造企業的核心。在生產經營中,會計無疑是重要的,會計作為資源增值過程的記錄和核算,對外為政府和投資方提供企業經營狀況的報告,對內為企業決策者提供企業執行的"脈象",作為生產運用和資運作的決策依據。但每一個企業都清醒的認識到,利潤並不是會計算出來的,而是來自於生產過程資源轉中的增值。


2.4保證需求的最經濟的計劃成為製造企業管理理論研究的永恆主題

製造企業同時滿足不斷變的使用者需求和生產過程資源消耗最少這二者之間是矛盾的。解決這一對矛盾的理論和方法,成為現代化製造管理研究的焦點和進步的動力。隨著企業在社會中的作用範圍的擴大的企業對資源理解的深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出現了不同的計劃概念和方法,不同時期出現不同的系統和名詞。製造計劃理論和應就這樣地不斷髮展和深化。


3 製造企業的計劃與控制技術


3.1物料的計劃

在60年代以前,企業較為封閉,製造資源矛盾的焦點僅僅是物料,生產中多餘的消耗和資源分配的不合理,首先是大多表現在多餘的庫存上。製造企業計劃管理的焦點就是發揮庫存的作用和限制庫存弊病的權衡;計劃管理問題就轉變成為確定庫存水平和選擇補充庫存策略的問題。經濟批次的訂貨點法成為最初的科學計劃理論。60年代初,多品種小批次生產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生產模式,為了解決其原材料庫存和零元件投產計劃問題,出現了以相關需求原則、最少投入和關鍵的路徑為基礎的"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計劃原理。


3.2物料+生產能力+資金計劃

從MRP到閉環MRP到MERPII,用了20年的時間。表面看來MRPII是在MRP基礎上的功能自然擴充,而要質則是在這期間企業競爭環境的惡化,企業根據競爭需要,對自身的資源管理範圍的擴大和對製造資源的計劃細化和精確化的結果。在閉環MRP階段,企業對資源的計劃與控制,從物料擴充套件到與生產能力相關的人力和裝置,至MRPII階段又加入了對製造範圍的資金控制。計劃方法的名稱隨著控制的物件的升級而改為"製造資源計劃(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即MRPII。


3.3整個企業範疇的資源計劃

MRPII的概念生產後的10年間,企業計劃與控制的原理、方法和軟體都成熟和完善起來。在此期間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方法如JIT和OPT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戰略如CIMS和精益生產LP等。計算機和資訊科技更是飛速發展。各個MRPII軟體廠商不斷地在自的產品中加入新的內容,逐漸演變形成了功能更完善技術更先進的製造企業的計劃與控制系統。90年代初美國的著名諮詢公司Gartner總結當時MRPII軟體還在應用環境和功能方面主要發展的時提出"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r Planning,ERP)"的概念。ERP在資源計劃能功上的進步之一是計劃和控制的範圍從製造延伸到整個企業;其二是資源計劃的原理和方法用到非製造業。


在敘述MRP、MRPII和ERP的發展時,雖然後者是從前者發展來的,但決沒有某項技術落後過進或後者將前者替代的含義,而應該將它們看作不同層次的企業在不同層次中的應用的不同解決方案,是對企業新需求的補充。如:MRP至今仍是MRPII、ERP和DRP計劃的核心演算法。又如:供求關係簡單的企業,並不需要實施完整的ERP甚至MRPII。MRP、MRPII和ERP的發展具有時代特徵,也具有應用物件的發展特徵。但同一個時期企業間的功能位置各異,發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當然不能都採用一種等級的應用系統。顯然更沒有必要將任何管理範圍、面向任何規模企業的軟體都塗上ERP的標籤。MRP、MRPII分別都有各自的功能和應用範圍。


4企業怎樣認識MRPII/ERP


MRPII/ERP的製造企業以對其資源的計劃與控制為核心的綜合計算機資訊管理系統。需充分地認識MRPII/ERP的以下特徵:


4.1MRPII/ERP是承載先進管理思想的媒體

MRPII/ERP首先是先進的管理哲理、理論和方法的軟體封裝,基本的MRP系統以物料需求計劃MRP為基本原理,計劃管理模型符合相關的需求,最少投入、關鍵路徑三項基本原則,主要面向多種小批次生產;現代MRPII/ERP軟體包容了JIT、LP、OPT等更多的新的生產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擴充套件成為面向對不同生產型別和多種計劃模式的企業,是各種有交管理方法的綜合計算機化。從MRP、MRPII到ERP以及今後由其擴充套件的某種"計劃",都是當時製造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以驗的彙總。


4.2MRPII/ERP是管企業計劃與控制的

MRPII/ERP是企業資源計劃與控制的計算機最佳化的工具。MRPII的首要功能特徵是計劃。從MRP到MRPII再到ERP,名稱組成中的"R"由"Requirement"變成"Resources";"M"由"Material"變成"Manufacturing",又能變成"E"-"Enterprise"。惟一沒有變化的是"P"-"Planning"即計劃。作為一個MRPII/ERP軟體,能不能按照MRP原理做計劃是辯其真偽的試金石。MRPII/ERP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輔助管理或電算化的軟體。MRPII/ERP將製造企業的計劃與控制的範圍、深度逐步擴大、加深和精細化。將企業的計劃引入現代概念和最佳化軌道,為企業以計劃為核心的業務流程再造提供堅實、高效的基礎,是現代製造企業計算機應用的切入點。


4.3MRPII/ERP是高度整合的管理資訊系統

與傳統的管理軟體相比,MRPII/ERP系統是高度整合的。在MRPII系統中,企業各種管理業務資料經過統一設計,或存放在一個統一的資料庫中,或採用分散式資料庫但同一資料必須是單一資料來源。MRPII實現了企業業務流的整合,即:企業橫向業務過程物流---資訊流---資金的整合。企業各業務作業之間不必透過手工或"介面"傳遞資料、指令、報表等資訊。歷史上被計算機管理單項應用支解了的企業又恢復了統一。而ERP則是企業的三維整合統:除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整合外,還有全供應鏈即從採購---製造---分銷各環節的資源無間斷的整合和辦公自動化----業務事務處理----決策支援的整合。

在討論ERP整合特徵時,並不說企業中無論什麼業務都要整合進來,功能越多越先進。MRPII/ERP整合內容仍是以資源計劃為界的。過於龐大的系統,將給應用企業帶來不便、困難以至災難。


4.4MRPII/ERP是企業界和戰略工具

在改時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措施中,文獻資料上或商品化的計算機軟體中,有許多使人眼花繚亂的名詞。其中有的是作用在某作業務範圍內的方法技術,如CAD、MRP、JIT、GT等。有些是作用於全域性的戰略工具,企業應用也是不易的。MRPII/ERP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不太小的投入、較長的實施週期和短時間不很顯現的收益、全員動員的工業工程"補課",業務流程再造的巨大工作量和阻力,一把手的決心、毅力和對全域性的控制能力,都是實施這種戰略工具的風險,因而在描述應用MRPII/ERP的誘人前景的同時,必須注意到與之相夥的風險。


5 ERP的新機遇和發展


5.1增強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和整體競爭能力的戰略

美國70年代有人鼓吹"後工業化社會",力圖將經濟重心由製造業轉向服務等第三產業,結果美國產品競爭能力下降、貿易逆差劇增,造成二、三產業和比例失調,物質生產基礎嚴重削弱。政策上的失誤導致辭了70-80年代美國科技優勢和經濟競爭力的衰退。到90年代美國開始覺醒,克林頓提出"製造業仍然是美國的經濟基礎"、以"促進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為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增強經濟實力的新方向,確定90年代美國的科技政策的特點是重視產業技術的發展,以製造為核心,注重技術推廣,強調主業整體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美國政府出臺了促進製造技術發展的"先進製造技術計劃"製造技術中心計劃"。此後,德國出臺了"製造2000"計劃、日本開始實施智慧製造技劃LMS、韓國製訂了先進製造系統計劃G-7等。製造業新的一輪競爭是在各國政府直接參與下展開的。這些計劃中提出了許多新的先進製造技術的概念和名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 CALS("計算機輔助後勤支援,Computer Aided Logistic Support或連續採購和全壽命週期支援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這是從供方和使用者兩種角度分別提出的、但又是共同地旨在增強制造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整體戰略方案。美國將製造技術的發展建立在同時體現工業辦和政府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之上,將政府、工業界和學術團體等所有各方面的協作作為發展最重要的條件。按照敏捷製造AM、CALS和虛擬企業等的新概念,企業之間的關,在觀念上出現重大變化。過去那種無論是對手還是協作之間的一味競爭、利益衝突的思路轉變為既有競爭又有聯合、共同贏利、聯合發展制勝之道。


5.2新一代的ERP面世

企業間戰略關係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企業資源利用和分配的策略。為解決日益嚴峻的新產品開發和縮短交付期的競爭,需要緊密從供應商到分銷商和終端使用者的聯絡,加強對外部企業的計劃和反饋成為企業順利完成自已經營和生產計劃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傳統的侷限於一個業內部資源的管理擴大為整個供應鏈的資源。在整個社會供應鏈中,將企業自身一環的資源利用擴大為相關供應商、分銷商和協作者的相關資源的統一計劃,成為敏捷製造AM、CALS、虛擬企業對基層企業的基本要求。新一代的ERP為順應這種需求而發展起來。

在開放的客戶/伺服器計算環境支援下,新一代的以供需鏈管理的擴充套件到供應商及使用者的資源計劃為特點的ERP軟體被推出。


5.3ERP的新發展

ERP的名稱出現後不久,計算機技術就遇到了Interner/Intranet和網路計算的熱潮。製造企業的協同利益傾向和製造資訊科技的深化,又將製造業管理系統的發展推到了一個新階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幾方面的發展。

。混合模式生產

。納入PPDM和工程管理功能

。供需鏈管理(Ssupport chain Management,SCM)

。增加了工作流功能

。增加基於資料庫DW和聯機分處理OLAP的決策支援功能

。向Internet、Web上應用轉移

。技持企業重構的軟體系統柔性化技術

。行業化ERP

。加還實施過程的技術


6企業如何面對應用


6.1企業引進ERP和MRPII的目的

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兒人力引進ERP或MRPII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業務過程的計算機化或所謂的資訊化,因為這些都僅僅是手段。企業應用ERP最為重要的目標是企業管理模式的最佳化和業務流程的再造(BPR)。只有企業的決策者們意識到企業管理改進的緊迫性,才能決策實施ERP或MRPII系統,才能下決心打破原來的陳規陋習,才能正視實施過程遇到的種種阻力,才能克服務實施中的為難情緒。


6.2管理模式的最佳化和業務流程的再造途徑

企業管理模式的最佳化和業務流程的再造只有從製造企業的核心業開始。表面看來,先從財務管理人手能較快地見到成效;但實際上實施新系統目標的層次大不相同。單單從計算機應用出發,從財務開始可能比較容易。但從國家法規限制得非常規範的財務管理開始,根本不到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造和大面積業務流程再造的效果。所謂管理會計(也有人稱為成本會計或決策會計),如若不寄附於物流過程則更時空談。我國企業從計劃經營模式到面向使用者的經營(不僅僅是面向市場)模式的轉化有太多太多的工作要做,在企業業務流程再造的道路上是沒有捷徑的。製造企業以生產的計劃與控制為基點,商業企業以分銷計劃與控制為起點、服務業以服務業務過程為起點,全面規劃分步實施,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6.3企業受到軟體系統的制約

企業引進了一種軟體並準備付諸實施,就是引進一個新管理模式的企業系統,一種企業計劃與控制的模型就以軟體為載體帶進了企業。企業就會在這種管理模式的規範下,建立起一個與軟體系統的管理模型相一致辭的新企業系統,使生產管理出現一種新的結果。在新的企業系統建立過程中,企業計劃與控制模式受到所選定的軟體系統模式的制約。如果軟體系統是企業老管理方式"翻版",企業將因應用這種軟體而變得更為僵化;如果軟體由對製造企業知之甚少者所炮製,對引進軟體系統的企業來說,將面臨著災難。企業只有引進封裝了先進管理思想、方法和經驗的軟體、與企業相結合,舊的企業系統才能得到改造與最佳化,企業將因此而得益,將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6.4必須下定按照軟體提供的管理模型改造自已企業和決心

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即便是有計算機軟體的規範,完成企業系統的改造也是十分艱鉅的,必須有脫胎換骨的思想準備。企業必須瞭解自已的企業系統,對預期的新企業的目標模式等等。企業必須瞭解軟體的管理模型的實現能力,最後針對自已的目標,選擇合適的軟體系統。


6.5建立應用MRPII/ERP的風險意識

企業使用者對應用MRPII/ERP的風險性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應為減少風險做必要的準備,應用ERP的風險在於ERP的精確性與資料準備、中國企業的IE基礎、ERP的整合性和實施中的部門協調、ERP的先進性和企業流程再造、一把手的能量和心理素質、高投入與慢收益。積極、冷靜、科學和毅力是成功的保證。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31872/viewspace-81753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