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質量管理工程師的鬱悶

鼎叔發表於2024-09-18

這是鼎叔的第一百零七篇原創文章。行業大牛和剛畢業的小白,都可以進來聊聊。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敏捷測試轉型》,星標收藏,大量原創思考文章陸續推出。本人新書《無測試組織 - 測試團隊的敏捷轉型》已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https://item.jd.com/14105386.html

研發度量和 QA

研發的度量,不應該是基於績效處罰,阻礙創新,而是應該幫助團隊自我改進,這需要各個關鍵角色的自發推動和積極支援。本專輯會先從傳統度量的侷限性開始剖析,重點闡述如何基於敏捷設計度量指標,讓過程改進(質量管理)的工作更加適應敏捷研發,並藉助敏捷度量體系高效推動團隊的健康運作。

在傳統技術行業,質量管理是一個專業的獨立角色,它代表管理層,起到了重要的過程量化和紀律督促作用。但是在敏捷研發時代,專職的質量管理人員,經常走到了研發效能的對立面,儘管做得很辛苦,但頻頻被吐槽,缺乏成就感。

一線質量管理者,在很多公司簡稱為過程改進工程師(PI),也有很多公司稱之為 PQA(質量保障工程師)。然而還有很多企業把測試工程師也統一稱為 QA, 本文內容中 QA 特指不進行測試技術實施的過程改進人員(或質量管理人員)。質量管理工程師和測試技術工程師,本質上都屬於質量角色,甚至可能是同一個團隊來負責的。

先從 QA 的鬱悶說起

在研發規模比較龐大的組織中,專職 QA 通常承擔了下列重要工作內容:

向技術高管彙報當期主要質量風險、質量資料趨勢、質量改進措施的進展。

針對線上事故組織回溯,落實整改措施。宣導事故定級或紀律審計措施,公佈獎懲結果。

年度質量規劃,確認質量改進專題和落地到業務的責任人,確認考核指標,組織相應主題培訓或部門宣導。

推動質量過程關鍵指標的量化和定期晾曬,對於告警資料提醒處理。

鼎叔曾經長時間從事過 QA 工作以及 QA 組的組建,也和行業中各知名公司的 QA 有過深入交流。在敏捷轉型大潮下,感覺 QA 的職業發展道路是容易迷失的,從業者普遍缺乏價值成就感,想招到一個滿意的懂敏捷的 QA 非常困難。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困惑:

1. QA 到底向誰負責?

QA 應該對技術高管負責,還是對一線團隊負責?

很多情況下,QA 被高管招聘進來,老闆的期望是 QA 能夠透過研發效率和質量資料的分析,及時暴露一線團隊的風險短板,找到可以立即改進的切入點。同時能夠建立上行下效的質量規範,定期自省。

但是,QA 的日常工作模式是和一線成員溝通,甚至深入到團隊的關鍵會議中,分析問題案例並向上彙報。

一線團隊出於本能是不希望暴露失誤被高管批評的。而 QA 因人力非常有限(因為不承擔具體技術實現工作,團隊預算通常很少),不能緊跟一線專案,不太可能提前給出具體的預警建議,幫助團隊儘早規避風險。與此同時,QA 因為要提取考核資料和保障彙報材料的準確性,還會讓一線團隊投入一定的人力支援。

時間一長,一線團隊對 QA 的負面看法就會愈發明顯,他們不能從支援工作中受益,還容易被高管批評(有時甚至是被背鍋),因此對 QA 的支援和評價就會逐步走低。

另一個維度,如果 QA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團隊協同支援上,重視團隊感受,那在高管眼裡,可能就形成 “質量規劃和呈現能力不足”、“不能暴露尖銳問題” 的看法。

2. QA 的成果是促進了敏捷,還是阻礙了敏捷?

QA 各項推動成果最終會固化下來,透過監控指標體系、規範流程梳理、內部審計等方式,所謂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成果越宏大,度量管理成本越高。

團隊會因此產生什麼變化麼?是真正降低了運營風險,還是研發氛圍更保守,交付更低速了?

很多時候,員工評價是後者,運營事故還是會不斷頻發,但是團隊為了質量規範達標,投入了相當多的 “額外精力”。

以我經歷的一個敏捷專案轉型為例,某研發團隊自發啟動敏捷變革(包含專業的 DevOps 平臺建設),高管提出 QA 能加入協助,於是 QA 組就主導輸出了一系列的效能度量標準要求(非常龐大的指標體系,超過 50 項度量要求),強力推動該研發團隊去落實。這本身就違反了敏捷原則,敏捷轉型應該是團隊自組織的,內驅改進現有問題,讓交付更順暢,讓自己更爽,而不是為了向高管彙報龐雜的標準化成果。這種規則強加式的安排,很容易引發研發團隊的反感,最終影響轉型目標的達成。

3. QA 的工作,是否可以由自動化平臺替代?

強調技術驅動的團隊,希望所有的過程質量和可預警的風險,都能夠透過工具平臺自動化的呈現和推動,這樣效率確實是很高的。但是 QA 在策劃和彙報的質量體系各個要素,不一定都能自動化的獲取,原因是有些要素需要主觀綜合判斷,而有些要素需要人工錄入後設資料,為了達成向上彙報的要求,研發需要投入相當的人員精力,以滿足質量分析的 “準確”。

在這個越來越強調自動化質量治理的時代,QA 人員對自身職業發展也產生了擔憂。研發人員自主完善質量監控自動化,顯然是更高效的,不需要諮詢所謂 “質量督導” 角色,除非,QA 人員有非常深厚的軟體工程量化能力。

4. QA 為啥經常成為流程中尷尬的二傳手角色?

團隊很容易預設 QA 是規範流程的協調製定者和守護者,所以一旦引入了新的流程環節,就習慣把 QA 納入流程把關環節。QA 莫名其妙成為了流程中的審批者,卻起不了特別價值。

實際上,QA 人數通常非常少,不可能深入到每個專案的研發測試過程中,不具備對具體需求的質量風險判斷力。強行放入一個把關角色反而會成為流程的瓶頸,導致拖沓。

優秀 QA 應該能制定出能夠充分防範風險,同時讓成本儘量低(簡潔)的共識流程,同時自己要能脫離其中,參與到下一類急需改進的任務。

所以,鼎叔認為優秀的 QA 應該成長為一個專家教練角色,而非流程角色。TA 應該敏銳識別可改進的地方,藉助資料分析和大家的反饋,明確能夠馬上改進的 TOP N 措施,一旦措施落實(形成團隊習慣)後,QA 應該抽身而退,瞄準下一個目標。

團隊為什麼討厭被度量

理解了團隊為什麼討厭被度量,也就理解了 QA 工作的難處。

老闆要求產研度量,本意肯定是提高交付效能,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無可厚非。當 QA 和敏捷專家吭哧吭哧丟擲一個度量方案,總會收穫一些質疑聲。深入剖析這些質疑聲,我們就能知道 QA 在工作推進中要特別小心什麼。

質疑一:各個團隊看到了度量資料,很容易內捲起來,有何意義?

未來我們還會具體解讀,敏捷實踐中如何避免內卷。

發生低價值的內卷場景,往往因為管理者只看純指標,不看背後的具體做法。指標為什麼提升,以及是否保持提升,比 “提升了多少” 更有意義!

所以,度量不能唯結果論。QA 更多的精力要用來關注原因、可持續性、可複製性。

質疑二:一線 leader 懶政怎麼辦,把指標壓力傳遞給員工。

首先,之前文章聊聊研發效能建設的痛點說過,效能度量不要關聯績效!不要關聯績效!

只要關聯績效,或者暗示會影響績效,員工的動作就會變形。

對於容易引起這種誤解的指標,建議 leader 先自行分析,核實原因,再和員工對齊靠譜的改進手段。

當團隊對該指標已經形成日常的健康應對習慣,再完全透明化不遲。

質疑三:你拿出的度量指標和措施報告,對我們團隊真的適用麼?

這個質疑也是人之常情,度量指標有可能來自其他公司,甚至其他行業,是否一定適用於當下呢?

這也很考驗 QA 的分階段落地能力。

理論上來說,研發效能痛點是高度相似的,不同公司的研發痛點相似度遠遠大於業務痛點相似度。所以,大機率上,好的措施也是跨公司通用的。

但是員工的工程水平、工作壓力、信任度、興奮度不同,QA 推進方案時也不能一刀切。應該聚焦大家最痛的指標,最願意接納的幾個措施(不超過 3 個)來行動。

當 QA 組織輸出第一份正式度量報告時,尤其要小心核實,有些指標可能是誤報,如工具統計口徑沒有對齊,欄位填寫規則沒有對齊,或者團隊發生了眾所周知的特殊情況。

就算指標資料沒錯,我們分析原因和改進建議也不能想當然,最好和當事人訪談,確認下真實的原因(GO-SEE)。充分考慮業務差異、團隊差異帶來的指標差距。

如果初期釋出的報告和員工感知大相徑庭,會給後面的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質疑四:研發過程中,填寫各種質效相關欄位很煩躁。

本質上,這是研發管理平臺的產品流程設計(易用性)問題,需要專業思考和跨角色碰撞,後面有機會詳細展開。

這裡簡單說一句:讓一線團隊先理解背後的原因,再在日常活動中順手填寫或自動填寫預設值,欄位設計應該遵循金字塔原理,簡潔、正交、不重疊不遺漏。透過使用者可用性調研,儘可能做到填寫成本最低。

傳統質量觀 VS 敏捷質量觀

在敏捷研發時代,QA 同學會有這麼多的鬱悶和自我懷疑,本質上還是因為質量組織和質量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傳統行業的質量管理源自 20 世紀初的泰勒科學管理理論,在當年這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它強調管理者事先做好計劃,建立明確的量化的工作規範,開創了精細化管理的先河。傳統行業會把質量控制作為一個獨立於業務生產的關鍵部門,它和生產及銷售同等重要,質量部門把計劃和執行分離,對執行動作不規範的部門及人員進行偏懲罰性的糾正,因此質量人員普遍讓人感覺缺乏建設性,“和生產人員不是一夥的”。

與之對應,敏捷研發的質量觀,推崇的是精益生產的質量管理模式,借鑑豐田公司的 TPS(豐田生產製度)精髓,其本質是:沒有單獨的質量組織,整個組織就是質量組織。每個人都要為整個生產線負責,一旦發生問題就要 “拉繩” 把流水線停下來,檢查質量問題,立即改進。軟體持續交付流水線就是參考這種模式。

嚴格管控規範的傳統質量管理,對比敏捷精益的質量管理模式,體現在軟體研發的質量文化上,體現在過程改進工程師的工作導向上,會有什麼鮮明的不同呢?

後面我們詳細聊聊。

暫無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