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參考模型的各層

tonykorn97發表於2006-06-19

第一層:物理層。osi引用的物理層規範也是由其他組織制定的,它們涉及的是傳輸介質的物理特徵。聯結器,接腳的使用,電流,編碼方式,光調製等都輸贏無論層規範的內容。有時候,使用多種規範來完成物理層的所有細節。例如,RJ45定義了聯結器的形狀以及電纜的接腳1236的使用方式。因此,使用5類電纜和RJ45聯結器來連線乙太網時,使用的是乙太網和RJ45物理層規範。

第二層:資料鏈路層。資料鏈路層規範關注的是如何在特定的鏈路或介質上傳輸資料。資料鏈路層協議定義瞭如何在單各鏈路上遞送資料,這些協議與目標介質型別相關。例如,802.3802.2IEEE制定的規範,是有效的OSI資料鏈路層協議,這些規範定義了乙太網的工作方式。其他協議(如用於點到點WAN鏈路的高階資料鏈路控制(HDLC)協議)處理的是WAN鏈路的各種細節。和其他協議規範一樣。OSI也沒有為資料鏈路層制定規範,而依靠其他標準化組織(如IEEE)來為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制定新的標準。

第三層:網路層。該層定義了分組的端到端傳送。為完成這種任務,網路層定義了邏輯編址技術,以標識所有的終端。它還定義瞭如何選擇操作和獲得路由,以傳送資料分組。網路層 還定義瞭如何將資料分組分割成小型分組,以適應最大傳輸單元較小的介質(注意,並非所以的第3層協議都能對分組進行分割)。OSI網路層定義了CISCO路由器在選擇路由時需要考慮的大多數細節。例如,執行在cisco路由器上的ip負責檢視分組的目標ip地址,將其與ip路由表進行比較,將分組進行分割(如果資料介面要求分組更小)並對分組進行排隊,以便將其從該介面傳送出去。

第四層:傳輸層。該層包括選擇提供或不提供錯誤校正的協議:將來自同一主機的應用程式的不同流的輸入資料進行多路複用(如TCP套接字);還在分組到達的次序不正確時,對輸入資料流進行重新排序。

第五層:會話層。會話層定義瞭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會話。這包括控制和管理多個雙向訊息,如果只有其中的一些訊息完成了,可以通知應用程式。這使得對於表示層而言,資料流時無縫的。有時候,要求僅當所有的流程都完成後,才能將資料提供給表示層。例如,當透過自動取款機提起現金交易失敗時,則不應在活期帳戶中記錄這筆交易。會話層提供了那些流程屬於同一個會話的方式,在這些流程完成之前,其他流程不應視為已完成。

第六層:表示層。該層的主旨是定義資料格式,如ASCII文字,EBCDIC文字,二進位制,BCDJPEG.另外,加密也被OSI定義為一種表示服務。例如,FTP允許選用二進位制或ASCII方式進行傳輸。如果選擇的是二進位制,則傳送方和接收方將不會修改檔案的內容;如果選擇的是ASCII,則傳送方把文字從其字符集轉換為標準的ASCII字符集,然後將其傳送:而接收方則把標準的ASCII轉換為其使用的字符集。

第七層:應用層。OSI應用層概念是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應用程式實現的。應用層指的是應用程式的通訊服務。例如,沒有通訊功能的字處理程式無法實現通訊程式碼。而編寫字處理程式的程式設計師不關心OSI第七層。但如果要增加傳輸檔案的功能,則必須在字處理程式中實現OSI7層(或其他協議規範中相應的層)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2079/viewspace-24531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