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資料庫技術年度綜述與趨勢展望

lishiran發表於2007-12-30
2007年是整個資料庫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年,包括Oracle、IBM和SQL Server為代表的主流商用資料庫以及MySQL代表的開源資料庫在這一年裡都有不錯的進步,隨著SOA和Enterprise 2.0概念的升溫,資料庫領域也適時的出現很多新的技術趨勢。[@more@]

1. 資料庫市場發展概況
1.1 競爭格局保持穩定
雖然2007年資料庫市場仍然以Oracle、IBM和微軟三大商用資料庫廠商為主導,但隨著MySQL等開源廠商的加入,其他資料庫廠商的既有市場份額正在Oracle、IBM、微軟三家的技術優勢和開源資料庫的成本優勢雙重擠壓下進一步萎縮。
從市場份額看,根據IDC公佈的資料庫市場份額,Oracle排名第一,市場總量份額比緊隨其後的IBM和微軟的總和還要高,這種情況已經持續數年;
從使用情況看,BZ Research的2007年度資料庫與資料存取的綜合研究報告表明76.4%的公司使用了SQL Server,該比例超過Oracle、IBM和MySQL。
從資料應用的熱點領域——商務智慧角度看,高階領域仍以IBM(Db2和Informix)、Oracle、Teredata和微軟為主,MySQL等一批中小廠商也開始逐步進入資料分析領域;從資料庫執行的作業系統平臺看,Liniux異軍突起,雖然總量上相對Unix和Windows而言還有不小差距,但增幅很大。
總體上2007全球資料庫市場持續快速增長,預期增長率為14.2%,而各個廠商之間的競爭還是“拉鋸戰”,雖然透過增加新特性、釋出新版本在短時間記憶體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但總體上佈局與去年差別不大,相對而言微軟的市場增長速度最快(增幅預期為28%),而Oracle市場總量增加最大(增幅預期14.9%)。

1.2客戶選擇更趨理智
在資料庫應用上,今年企業使用者在產品選擇上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隨著各大資料庫廠商的產品線越拉越長,客戶往往會根據需要穿插選擇每個廠家技術、成本、服務優勢相對明顯的產品來整合,而不是單一的選擇某家產品的全套資料庫產品套件;另外,開源社群貢獻的很多成熟產品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隨著企業資訊化的普及和使用者資料庫應用水平的提高,很多時候是客戶自己根據專案特點、規模理智的選擇最“有價效比”的產品。尤其在近兩年SOA概念的宣傳下,客戶認識到資料庫更多隻是管理資訊資源的一種技術手段而非業務目標,一味跟隨廠商被動升級自己的資訊系統,不如根據自己業務目標的需要採取更主動的姿態,自主選擇產品。

為此廠商不得不對銷售手段進行調整,從單純追求高新技術特性,轉向如何向使用者提供有更好投入產出比的“合適”方案。例如:Oracle的市場逆轉很大程度上得益於Linux在客戶心中的低成本因素,而選擇在DELL伺服器上捆綁銷售Oracle很大程度上也緣於DELL伺服器的低成本。此外,今年客戶在資料庫伺服器的選擇上轉向多芯、多核伺服器,而廠商根據相應的授權規則也贏得銷售收入的提升。
從整體上看,大部分企業單純採購一家資料庫廠商產品的時代已經結束,同一企業內部多種資料庫產品、多種第三方資料庫支援產品、部分開源產品並存是今年企業資料應用環境的新趨勢。

1.3 資料倉儲與XML引領主流
說2007年是資料庫廠商的資料倉儲年和XML年不足為過。從微軟、IBM和Oracle釋出的產品介紹看,資料倉儲成為廠商拉動中高階客戶的有利措施,為了提升使用者的認同度,三家還適時推出面向各主要行業的專用資料倉儲方案,並輔以一定參考案例。

隨著SOA和Enterprise 2.0從概念走向實施,在鞏固資料倉儲市場的同時,為了抓住下一個以資料服務和使用者體驗為主體的資料庫應用時代,SQL Server 2008、DB2 Viper和Oracle 11g在XML資料庫方面的宣傳聲勢比商務智慧更大,由於XML技術已經從簡單的資料內容,逐步過渡到資料結構定義、業務資料模型和業務語義模型,資料庫廠商在上一代產品XML資料引擎的基礎上,也面向XML應用不斷增加必要的XML資料轉換、資料驗證、層次型資料重構和更高效的層次資訊檢索技術,並且在國內一些資訊化應用水平較高的行業投入實際應用。

2. 資料庫廠商產品技術發展狀況
各廠商根據下一步發展需要,其他舉措方面存在不同的傾向性。
2.1 微軟
微軟傾向於堅持應用和開發帶動資料庫發展的方向,在資料倉儲和XML之外力求開拓諸如空間資訊應用、多媒體資訊檢索等一系列以往微軟並未踏入的市場。另外,為SQL Server增加訪問如部落格、郵件、Wiki、RSS等非架構化資料的能力。
 為了進一步向移動領域擴充套件,微軟釋出了移動版SQL Server,並與移動版Office整合,以整體Windows Mobile應用方案的形式提供給智慧手機的開發商,希望將SQL Server產品和Office產品在Windows桌面系統的成功進一步擴大到移動系統領域;
 考慮到GIS潛在的市場,SQL Server 2008計劃增加地理資訊檢索功能,希望與Oracle在空間資料庫領域競爭;(這是下一個版本的事情了,希望放在最後闡述)
 順應RIA的開發趨勢,開始在SQL Server中增加對於音訊、影片檔案的支援;
 另外與Zend合作,提供面向PHP的專用驅動;與SUN合作,根據Java的發展不斷更新JDBC驅動。透過對PHP和Java的支援,微軟意圖獲得快速增長的PHP開發團隊和主流Java團隊的認同,憑藉SQL Server在價格、易用性和功能上的綜合優勢,獲得數量龐大的PHP和Java團隊對SQL Server的支援。
總體上2007年的SQL Server相對平靜,雖然沒有主力產品問世但在應用領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同時,迫於市場和使用者的壓力,在開放性方面有一定改善。它主要還在蓄勢於明年釋出的SQL Server 2008和.NET 3.5。
另外,雖然市場總額很小,但Access資料庫的還保持較高的採用率,在既有應用中使用Access的公司甚至超過DB2和MySQL,在SQL Server的每次升級中微軟總不會忘記釋出Access的遷移計劃,包括在CTP版本的SQL Server 2008中仍然提供遷移指導,目的很明確:一方面防止MySQL和PostgreSQL等產品的滲透,另一方面透過升級到SQL Server,提高市場佔有率。
經過2年的穩定調整,SQL Server 2005已經在國內一系列行業應用中投入使用,而且相關的開發框架也比較成體系,對於使用者而言此時在一些中小型專案中採用SQL Server 2005作為後臺資料庫或在一些大型專案中作為分支資料庫未嘗不是一個划算的方案。不過使用SQL Server 2005需要注意如下事項:
 相對Oracle而言,SQL Server 2005的很多調整能力比較隱蔽,使用者控制自由度相對比較小,因此如果準備用於大型專案最好採用準生產資料透過開發介面、SQL指令碼等多種方式慎重檢測其在不同資料容量、不同負載下的執行能力,避免上線後因為資料庫自身限制與應用間不協調影響應用可用性;
 雖然提供對JDBC的支援,而且隨著SQL Server升級微軟也會不斷更新JDBC驅動,但畢竟.NET開發平臺才是SQL Server的首選,採用Java和各種動態語言很多時候無法操作SQL Server內建的高階技術特性。同時在分散式交易的處理上,SQL Server與Java中介軟體伺服器協調的穩定性遠不如與Windows自身的DTC協調穩定;
 另外SQL Server執行中的很多問題與Windows平臺有關,採用SQL Server必須有配套的Windows平臺運維保障;
2007年商業智慧市場IBM、Oracle和Teredata主導的格局受到SQL Server的衝擊,尤其在中等規模應用中,SQL Server得到了快速發展。不滿於傳統單純後臺模式的OLAP和資料探勘,使用者要求更短時間間隔的處理,大型綜合分析和短期小規模熱點商務領域分析相結合。從SQL Server 2008的CTP版本看,微軟結合Office System推出了隨機OLAP的概念和階段性產品;
在SQL Server採用率始終保持領先的情況下,其受到的批評也總是最多的,不過糾其原因主要集中在SQL Server執行的Windows平臺和它在高階資料應用領域的處理效率。建議微軟(中國)儘快把SQL Server在全球大型的實施經進行總結,除了把各種“廣告”內容寫在案例之外,更要把面向不同特點海量資料應用的最佳實踐提供給國內技術人員,幫助國內IT業樹立起“SQL Server一樣可以用於大型專案”的信心;另外在各種技術推廣活動中,除了介紹新產品之外,也要組織一些正在或潛在採用SQL Server實施大型專案的技術人員進行較為深入技術交流,並建立起長期的技術合作,畢竟對於這類技術人員“穩定執行”是第一位的,技術“花活”是次要的,讓他們瞭解並樂於採用SQL Server將在整個行業帶動起不小的輻射作用。

2.2 IBM
經過2006年Viper的釋出浪潮後,2007年IBM著力於資料管理之後的“內容管理”,IBM在很多領域憑藉其擁有的科學家優勢,在引領新的資料應用領域。今年釋出的DB2 9.1版本主要引入了同構聯邦特性,藉以照顧沒有從Informix遷移的使用者,確保客戶程式可以像訪問本地表一樣同時使用DB2和Informix。不過考慮到Oracle 11g和SQL Server 2008的上市對使用者採購取向的影響,DB 2的下一個版本將著力在雙引擎和PureXML方面增強,在Oracle與微軟才剛剛完成XQuery 1.0支援的時候,研發中的下一版本DB2已經根據市場反饋,計劃實現XML資料專用的層次結構鎖機制。另外,圍繞“內容管理”,IBM在DB2之外還適時進行了一系列舉措:
 作為對資料庫和資料倉儲產品的補充,透過OmniFind提供對各種非結構化的資訊的訪問,不僅提供XML、Office、PDF資訊的檢索,還針對企業管理需要,增加面向部落格、電子郵件和語音資訊的檢索;
 考慮面對眾多的資訊時,如果不能對資訊元素有效分類,內容管理的價值同樣會大打折扣,IBM新發布的Classification Module主要幫助使用者有效整理和分類自己的資訊;
 為了加強對後設資料的管理,IBM釋出了Metadata Workbench,用以在SOA環境透過將以往分散在企業環境中的資料庫和資料倉儲應用、主資料專案以視覺化的方式進行管理,並將他們直接服務到企業SOA的實施中。隨著企業資料來源、資料使用者和資料依賴關係日趨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成為阻滯企業資訊化發展的一個因素,雖然透過配置管理等手段可以在一段時間有效掌控企業資訊,但畢竟有延遲,加之市場推動帶來的資料模型本身快速變化,相對還在以資料整合為主的Oracle和微軟,IBM則著力試圖從資料元資訊層次進行直接管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07年DB2雖然市場銷售情況保持增長,但增幅明顯落後於SQL Server和Oracle,以往被視為高階應用的“AIX UNIX + DB2”組合也受到“Linux + Oracle”和“Win NT平臺 + SQL Server”組合的挑戰,在巨型資料領域Teredata也在瓜分DB2原有份額。
橫向比較看,相對於其他產品,DB2一直是資料應用技術創新的領跑者,但在資料庫管理方面的開往性相對Oracle較弱,易用性遜於SQL Server。選擇DB2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 服務和技術支援的成本必須要反覆斟酌;
 充分支援DB2的開發框架相對SQL Server和Oracle要小得多,因此採用前需要結合專案需要,對相關技術考察;
 熟悉DB2的系統管理人員和開發人員相對較少,如果準備採用DB2也最好把它作為企業最後端的資料管理平臺,前臺資料庫、分支資料庫建議採用其他資料庫產品;
 DB2 Viper在XML資料的處理方面的領先技術優勢非常利於基於XML的眾多Web 2.0技術,無論是XML資料檢索還是XML資料實體建模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真正用於專案必須要權衡與應用架構的協調性;
DB2下一步發展將不僅僅是一個資料庫產品的單打獨鬥,憑藉在SOA領域的領先優勢,DB2有必要儘快把“資料管理”到“資訊和內容管理”的理念藉助SOA產品、搜尋引擎產品、資料分類產品、主資料管理產品以“集團軍”方式提供給使用者,而且要更多注意爭取中、小型企業的市場,把IBM產品“高高在上”的形象變的“平民化”,憑藉新一波SOA和Enterprise 2.0技術浪潮的趨勢,在ORACLE、微軟相關產品技術上還存在差距的間隙,儘快佔領市場。

2.3 Oracle
07年是Oracle的豐收年,除了按期釋出11g之外,還在市場銷售和客戶採用率方面獲得不小進步。一方面Oracle繼續大力支援開源領域,透過Linux、JBoss和Hibernate爭取大批Java和Linux開發團隊從其他平臺向Oracle平臺遷移;另一方面,經過一系列收購,並對其中介軟體產品線和資料庫產品線進行融合,利用當前非常有利的市場環境,透過快速擴充為下一步發展儲備力量。相對微軟和IBM,Oracle的服務重心更傾向於DBA,在11g中除了提供一大批簡化資料庫管理的特性外,面向PL/SQL也提供了很多便捷性支援。透過Replay、Auto SQL Tunning、ADDM等一系列特性,提供專門面向大型資料庫叢集的管理能力;增強線上補丁升級機制,儘可能的降低Internet環境下資料服務的中斷時間。整體上相對面向未來市場,不斷髮布新技術的IBM資料管理家族而言,Oracle更專注於完善現有功能,讓管理員和使用者可以在一個相對持續最佳化的環境中使用它的產品。此外,還有如下舉措值得關注:
 首先,Oracle意圖透過收購一家開源企業的方式,將產品線向下擴充套件,開發適於Oracle自己資料庫產品的Linux作業系統;
 為了應對微軟的壓價市場策略,透過釋出免費的Express版本,讓使用者和開發團隊可以瞭解並使用Oracle,儘量提高採用率;
 區別於IBM透過後設資料和主資料管理解決IT環境資訊互聯策略,為了迎合SOA和Enterprise 2.0的要求,Oracle明顯著力於解決異構IT環境下資訊互聯的信任問題,透過收購併融合的方式,提供更適混合環境下的目錄服務、使用者角色管理和使用者身份管理;
 由於PHP領域的快速發展,Oracle在高舉J2EE大旗的時候,不忘為PHP提供專用的驅動,並且在11g釋出的同時,提供支援幾乎全部PL/SQL功能和部分管理工作的PHP介面;
 與釋出了一系列Best Practice的微軟和IBM不同,Oracle直接提供整套的配置方案,尤其針對Linux平臺,其中從軟體、硬體、儲存、驅動一直到網路部件都逐一列出,對於越來越謹慎的IT執行維護部門而言,Oracle的這個措施既是“伏筆”也是“觸媒”,目的是讓既有使用者更安心得升級到11g,潛在的使用者更快得用上Oracle。對於一貫被視為比SQL Server複雜很多的Oracle而言,小噱頭旨在大市場;
隨著11g的推出,Oracle在資料庫市場風頭更盛,而且國內Oracle的應用日趨普及,不過在採用Oracle時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 Oracle最搭對的開發平臺是Java,雖然Oracle向.NET社群提供了ODP.NET,並對動態語言提供了專門驅動,但畢竟難於充分使用Oracle的特性,尤其對一些資料庫管理的特性,Java之外的開發平臺支援甚少;
 Oracle在資料庫執行管理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而且隨著RAC和各種熱恢復技術的基礎上,Oracle在穩定性和可用性方面表現優異,不過隨著11g的推出,Oracle功能特性的數量膨脹很快,很多以往習慣的管理技術也需要升級,因此採用Oracle也要在人員僱用方面多花功夫;
ORACLE最大的優勢在於充分抓住了DBA群體,並且在使用者群體中樹立了“ORACLE適合做大型專案”的口碑,從市場佔有看其總值也超過DB2和SQL Server的總和。不過隨著ORACLE產品發展重點從資料庫逐步轉向中介軟體和應用伺服器領域,ORACLE在新技術開發和應用上的步伐似乎總不如IBM和微軟,尤其在一些新技術標準的制定中,來自ORACLE的委員似乎總是寥寥,在這個“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概念、一流企業做標準”的時代,技術儲備上的差距也許在短期內看不出效果,但如果該局面一直保持,很難講資料庫領域會不會在下面一至兩年內遭遇類似開發領域AJAX和EJB 3突然引發大面積應用變革的局面,屆時ORACLE按照現有技術標準投入到中介軟體和應用伺服器產品的巨大資金、人力投資也許會成為“雞肋”,進而影響到ORACLE資料庫產品的採用率和市場份額。

2.4 MySQL
作為開源資料庫的代表,MySQL在07年一直力求使自己成為“企業級”的資料庫產品,透過釋出一系列監控產品,方便使用者監控MySQL執行中的安全隱患、複製執行情況,並提供最佳化建議。雖然MySQL在資料倉儲領域並沒有積累,不過從Gartner對資料倉儲市場的統計看,MySQL已經開始起步。在顧及後端能力的同時,MySQL也透過與Jasper的合作獲得了一整套的報表支援,包括全套的運維報表產品、效能不錯的互動報表伺服器、圖形化的報表設計工具套件、高畫素的儀表盤、表格和圖表,透過改進前端特性,提升使用者對使用MySQL的親切感。此外,MySQL的其他行動也顯示出一個成長中開源產品的活力:
 高調開展各種高可用和Scale out叢集產品培訓,在繼續維持其低成本印象的同時,儘量爭取被DB2和Oracle長期佔據的大型應用;
 透過與IBM合作,MySQL獲得在i5/OS平臺的安裝支援,同時可以使用IBM DB2提供的儲存引擎,雖然這更多是個商業活動,但“借力”之後對改進產品企業級形象有不小幫助;
 積極爭取世界級新生力量,透過與YouTube、Google、Adobe、Amp’d Mobile、Red Hat的合作,將MySQL更多用於企業之外的新型應用,憑藉初次成本優勢在服務於新生應用的同時,為下一步發展積蓄力量;
 進軍嵌入式應用領域;
經過幾年的應用,MySQL也在國內獲得普遍應用,作為開源資料庫的代表,如果採用它不僅要看到其成本優勢,也要注意開發和運維方面的一些問題:
 MySQL雖然經過眾多專案的檢驗,但絕大多數面向網際網路應用,但作為企業應用尤其是行業核心業務系統的案例較少,而且MySQL在中國地區的支援力度遠沒有在日本、新加坡和印度方面的大,尤其Enterprise版本的叢集技術有待考驗;
 資料呈現方面,MySQL沒有自己的產品,如果專案採用MySQL往往需要額外購買第三方的資料呈現產品;
 MySQL自己的執行監控產品相對IBM、Oracle和微軟的商用資料庫而言還不夠成熟、不成體系,而且自動管理方面有待加強;
 MySQL自己還沒有相對完整的商務智慧技術;
MySQL一直在過渡到“企業級”資料庫的過程中,雖然在產品特性上不斷增強,但似乎還沒有對微軟、IBM、ORACLE在企業資料應用領域面臨的瑣碎問題做好準備:一方面MySQL沒有完整的自動補丁更新機制和資料安全保護體系;另一方面,雖然有眾多團隊採用MySQL但限於它支援能力有限,因此同樣適用“敢於採用開源產品做大單子你就要有本事改它”的局面。
從其官方網站的宣傳和新聞看,中國市場的訊息從來都沒有成為某個季度、甚至某個月的熱點,而且技術文件除了英文和日文以外,鮮有中文資料。建議MySQL考慮中國蓬勃發展的開源力量,認真對待並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支援力度。

2.5 Sybase
在被排擠出主流關聯式資料庫市場後,Sybase劍走偏鋒開始在移動資料庫領域獲得新的發展。07年Sybase在技術傾向上明顯向微軟靠近,雖然在.NET和Java佔據了開發市場的主體之後PowerBuilder已經風光不再,但憑藉其在移動資料庫領域的發展,PowerBuilder還繼續擔當Sybase主力開發的任務,新發布的11版本主要面向.NET平臺提供ASP.NET、Windows Form和Smart Client的擴充套件,繼續為Sybase資料庫爭取應用空間。另外還有其他舉措值得關注:
 透過收購一家日本GIS方案提供商擴充套件其產品線,iAnywhere、RFID、移動資料庫同步、GIS構成了一個很有競爭力的鏈條,相信在CRM、供應鏈、城市(甚至更廣範圍)大型基礎設施的配套IT建設中Sybase將會獲得不小的商業空間;
 打安全牌,相對於SQL Server 2008、DB2 Viper、Oracle 11g強調的邏輯實體(表、檢視、資料實體物件)的安全性不同,Sybase 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5更強調細顆粒度“行”級的強密碼保護,不僅對一般非授權使用者,就連DBA也在防護之列;

2.6 PostgreSQL
同為開源資料庫產品,PostgreSQL相對MySQL一直給人“穩穩當當”但又“慢慢悠悠”的感覺,既沒有像MySQL在07年快速發展,也沒有在06年突然受到衝擊。不過在技術發展上與MySQL倒非常類似:
 面向企業應用,提供多個平臺的複製產品;
 提供更豐富的圖形化管理工具,簡化資料管理操作;
 繼續收集Access和Foxpro、Dbase資料庫的使用者市場,同樣配合PHP,力圖讓使用者遷移到自己的資料庫;
3. 資料庫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參考Gartner、IDC、BZ Research等多家分析機構的評估,綜合主要廠商的市場和技術動向,結合05~07年該市場的執行情況,2008年資料庫及資料倉儲發展將更多以應用為導向,服務於業務敏捷,併為新型應用提供多種結構資料的支援。在資料庫技術的發展上將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

3.1 XML&RDBMS混合資料將快速發展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雖然在SOA和Enterprise 2.0概念中,更多強調採用上層手段處理,擔當它們從概念落實到專案實現之後,企業發現如果資料本身不具備張力和延展性,上層手段的改造會處處受阻。因此,在SQL Server 2008、DB2 Viper和Oracle 11g的宣傳中都著力強調產品的XML特性,在SOA和Enterprise 2.0的介紹中XML資料更是一枝獨秀,資料應用的主要開發平臺——Visual Studio.NET、Eclipse和JDeveloper也完全切換到XML化的操作語義。
08年隨著SOA和多種新型Web應用的普及,XML資料庫將完成一個較大的轉變——從文件到資料轉變。除此以外,XQuery標準和以LINQ、Hibernate 3為代表的“XML資料 / 物件實體”的對映技術也將獲得廣泛應用。

3.2 資料整合和資料倉儲向內容管理過渡
隨著新一代資料庫的面世,資料整合和資料倉儲的實施進一步簡化,但同時要面臨來自業務的壓力,連續處理、準實時處理和小範圍戰術性資料處理,將是08年資料整合和分析人員面臨的新挑戰。另外,隨著資料應用逐漸過渡到資料服務,08年這兩個領域還會著力處理下述問題:
 關係型與非關係型資料的融合;
 資料分類;
 國際化多語言資料;

3.2 主資料管理
在2007年喧囂的企業內部應用整合和系統互聯中,很多企業已經發現在原有各應用間,具有相同業務語義的資訊被反覆定義和儲存,該情況導致資料本身成為IT環境發展的障礙,為了有效使用和管理這些資訊,主資料管理將在未來的1~2年裡成為另一個熱點。相對關聯式資料庫和XML資料庫,這個領域Oracle和微軟是後來者,但由於關乎到在SOA和企業資訊整合市場的競爭力,作為主要的資料庫產品提供商,相信他們會繼續透過收購和發揮既有優勢的辦法與SAP、IBM、i2等廠商周旋,該領域技術也在預期會有跳躍式發展。

3.3 資料倉儲將在內容展現和戰術性分析方面發展
隨著資料倉儲技術的普及化,如何與前端應用整合並讓投資決策者看到實際效果將成為明年資料倉儲領域的熱點。一些研究機構的提示,2008年資料倉儲將在儲存和計算能力方面需要更多投資,為了讓投資獲得實實在在可見的回報,資料倉儲應用需要在內容展現上下功夫。另外,區別於以往一味強調的“戰略性”分析,為了適應業務環境的快速變化,依託新一代資料倉儲產品,戰術性分析將成為助力業務敏捷的有效手段。

3.4 基於Internet的自動化管理
隨著三大廠商宣傳中Enterprise-class到world-class的轉變,資料庫管理除了更加自動化之外,將會提供更多基於Internet環境的管理工具,完成資料Internet化之後的資料庫管理Internet化。從SQL Server、DB2和Oracle的新一代產品看,資料管理的API更加開放,這樣無論是原廠商還是第三方廠商都在提供基於瀏覽器端技術的Intranet/Internet管理套件,便於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資料管理員、開發人員使用瀏覽器管理位於世界另一端的資料庫。
不僅如此,考慮到資料庫管理中大部分工作是流程化、模式化的工作,因此相關管理套件除了提供可以直接與管理人員互動的瀏覽器UI外,還提供各種自動化任務定製、資料庫執行情況實時監控和異常報告能力,結合資料庫產品的通知服務,可以實時的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資料庫執行資訊以電子郵件、部落格和RSS的形式呈遞給管理員。

3.5 PHP成為撥動資料庫產品採用率的槓桿
在.NET和Java成為資料應用的主體開發平臺之後,微軟、IBM 、Oracle也明確的選擇了自己的立場。不過隨著近年各類新一代Web應用的出現,YouTbue、Google等廠商紛紛帶動新的開發浪潮,為了爭取市場明年微軟、Oracle、IBM還有MySQL、PostgreSQL等廠商紛紛在新版本資料庫產品推出後,提供面向PHP的專用驅動。.NET與Java“鷸蚌相爭”僵持不下的時候,各廠商爭相在拉攏“漁翁”。不過考慮到開發慣性,明年的市場中,開源資料庫產品還會是最大的獲益者。

3.6 資料庫將與業務語義的資料內容融合
區別於前幾年熱炒的“資料中心”概念,2008年資料庫將更多作為“資訊服務”支撐基礎的角色出現。對於新一代基於AJAX、Mash Up、SNS等技術的創新應用,資料不再集中於一個邏輯上的中心資料庫,而是分佈在企業甚至整個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為了支援上述能力,資料聚集及其聚集之後基於業務語義的資料內容融合也將成為2008年資料庫發展的亮點,各資料庫產品除了在商務智慧領域不斷加強對應用的支援外,也會著力加強資料整合服務的能力。

2008年隨著各種行業性技術標準的成熟,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合作伙伴間、企業與網際網路服務互動的需求將成為各行業IT建設的熱點話題,其實質是將IT關注的焦點從關注於技術產品轉向如何服務快速變化的業務,並賦予其更加敏捷適應市場的能力。對於資料庫管理、開發人員而言也需要更多關注如何根據應用變化及時部署資料庫、快速更新業務實體,同時要考慮如何在現存分散應用的IT環境中,保證儲存在不同資料庫裡具有同一業務語義的資訊可以用唯一的結構(Schema)訪問,一方面保證新上應用可以在此基礎上無障礙的與既有系統在資料庫層次進行互動,另一方面也便於企業對外的資料互聯。

另外,以往被第三方廠商佔領的資料呈現產品也將更多被資料庫自帶的展現功能所代替。隨著企業對IT成本控制日趨嚴格,如何把IT投資的“價值”呈現給使用者,尤其是企業的高層顯得更為重要。由於專用資料呈現產品普遍投入較高,而大部情況下使用者需要的特性又相對有限,因此從今年IBM、微軟、Oracle、MySQL、Sybase等產品的特性看資料庫產品均推出自己的資料呈現產品,並且結合產品自身優勢在資料動態呈現方面下足功夫,相信08年隨著使用者對上述特性認可度的提高,資料庫產品自帶的資訊呈現特性將成為眾多中小型專案的首選。

1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9099175/viewspace-99621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