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2000活動目錄之應用篇(轉)

amyz發表於2007-08-11
windows 2000活動目錄之應用篇(轉)[@more@]

  前幾篇我們講了活動目錄的基本原理和安裝配置,著重講了一些活動目錄的優越性,但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服務,它是在結合以前的一些協議和服務之後才得以成功實現,如DNS、LDAP協議與活動目錄的完美結合、站點概念的應用等都是非常突出的明證。下面我們就分別介紹一下這幾個應用技術。

  一、DNS在活動目錄中的應用

  WIN2K作為一個嶄新的作業系統,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引入了活動目錄,而活動目錄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把DNS和活動目錄緊密結合在了一起。活動目錄使用域名服務DNS 作為它的定位服務,同時對標準的DNS作了擴充。由於DNS 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定位服務,所以不僅在Internet 上, 甚至在許多企業內部網路中也使用DNS 作為定位服務。在利用WINNT4.0 構建的網路系統中,對每一臺主機的唯一標識資訊是它的NetBIOS名,系統是利用WINS服務、資訊廣播方式及Lmhost檔案等多種模式將NetBIOS名解析為相應IP地址,從而實現資訊通訊。在內部網路系統中(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區域網中),利用NetBIOS名實現資訊通訊是非常方便、快捷的。但是在Internet上對一臺主機的唯一標識資訊是它的FQDN格式的域名(如),在Internet是利用DNS標準來實現將域名解析為相應IP地址。如果WINNT4.0 構建的網路系統同Internet連通,則NT網路中的每一臺主機也都有相應域名,其域名的解析是透過WINNT4.0 所支援的DNS 服務來實現的。在WINNT4.0 中配置和實現DNS完全由人為手工來規劃、設計和實現,由上述可見,在WINNT4.0 網路系統中,每一臺主機既有NetBIOS名又由域名,而實際意義基本相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網管人員的管理負擔,同時出使整個網路管理顯得更加混亂。

  在WIN2K的活動目錄中,最基本的單位是域(Domain),透過父域和子域的模式將域組織起來形成樹,父域和子域之間是完全雙向的信任關係,且信任關係傳遞,其組織結構同DNS系統類似。在活動目錄中命名策略基本按照Internet標準來實現,遵照DNS和LDAP3.0兩種標準,活動目錄中的域和DNS系統中的域採用完全相同的命名方式,即活動目錄中的域名就是DNS域名。那麼在活動目錄中依賴於DNS作為定位服務,實現將名字解析為IP地址。所以當我們利用WIN2K 構建活動目錄時,必須同時安裝配置相應的DNS,無論使用者實現IP地址解析還是登入驗證,都利用DNS在活動目錄中定位伺服器。活動目錄與DNS系統的這種緊密整合,意味著活動目錄同時非常適合於Internet和Intranet環境,這也是微軟建立適用於Internet的網路作業系統的思想的一種體現。企業可以把活動目錄直接連線到Internet以簡化與客戶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資訊通訊。另外WIN2K中的DNS服務允許客戶使用DNS動態更新協議(RFC 2136)來動態更新資源記錄,透過縮短手工管理這些相同記錄的時間,提高DNS管理的效能。執行WIN2K的計算機能動態地註冊他們的DNS名稱和IP地址。

  由於活動目錄與DNS已經整合在一起,因此在WIN2K中NetBIOS名已經逐漸失去意義,與此相對應的WINS服務也處於慢慢被淘汰的過程中。在WINNT中為了有效的發揮WINS的動態特性,我們通常將DNS與WINS 進行整合,這樣能獲得更準確的解析結果。但是,WINS並不是Internet標準協議,而DNS解決動態維護機器名與IP地址對照表的方案是動態DNS。動態DNS並不需要用到WINS,因為它允許動態分配IP地址的客戶可以直接註冊到DNS伺服器上,即時更新DNS對照表。

  WIN2K支援動態DNS,執行活動目錄服務的機器可動態地更新DNS表。WIN2K網路中可以不再需要WINS服務,但是WIN2K仍然支援WINS,這是由於向後相容的原因。那麼如果網路系統不再使用WINS,使用者登入到網路時,客戶機如何找到域控制器呢?這是因為WIN2K在實現DNS時,對標準的DNS進行了擴充套件,在DNS表中增加了一種新的記錄型別SRV記錄,它指向活動目錄的域控制器。所以如果網路系統已經全面升級到WIN2K,那麼就可以不再使用WINS 服務 了。而在WIN2K中,由於支援動態更新協議(RFC 2136),這種整合也變得沒有必要了。DNS這個由一系列解釋請求(RFCs)標準組成的在Internet上廣泛採用開放的協議,已經成為網路技術中的統一的標準化的規範。WIN2K的目標是在Internet和Intranet環境中得到廣泛應用,那麼它的名稱解析模式就應該完全遵守單一的DNS標準。

  上面主要講了一下DNS在活動目錄中的應用情況,但或許有人要問原來在WINNT4.0中沒有用活動目錄,只用DNS來解析域名,到底活動目錄與DNS之間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又是如何結合的呢?下面就來具體講一下。

  1、活動目錄與DNS的區別

  (1)、儲存的物件不同

  DNS和活動目錄的結合是Windows2000伺服器的最主要特點,DNS域和活動目錄域對不同的名字空間使用同一樣的域名。但它們各自儲存不同的資料,因此管理不同的物件。DNS儲存它的區域和資源記錄,活動目錄儲存域和域中的物件。對DNS來說,域名是以DNS的層命名結構為基礎的,是一種倒樹型結構:一個根域,下面的域既是父域又是子域。每一個DNS域中的計算機可以透過完全合格域名(FQDN)進行識別。每一個與因特網連線的WIN2K域都有一個DNS名字,並且每一個WIN2K域中的計算機也都有一個DNS名字。因此,域和計算機即代表活動目錄物件,又代表域節點。

  (2)、解析所用的資料庫不同

  DNS是一種名字解析服務,DNS是透過DNS伺服器接受請求查詢DNS資料庫來把域或計算機解析為IP地址的。DNS客戶傳送DNS名字查詢到它們設定的DNS伺服器,DNS伺服器接受請求後或透過本地DNS資料庫解析名字,或查詢因特網上的DNS資料庫,DNS不需要活動目錄就可以起作用。

  活動目錄是一種目錄服務,活動目錄透過域控制器接受請求查詢活動目錄資料庫來把域物件名字解析為物件記錄。活動目錄使用者是透過LDAP協議(一種進入目錄服務的協議)向活動目錄伺服器傳送請求,為了定位活動目錄資料庫,需要藉助於DNS,也就是說,活動目錄把DNS作為定位服務,把活動目錄伺服器解析為IP地址,活動目錄不能沒有DNS的幫助。DNS可以獨立於活動目錄,但是活動目錄必須有DNS的幫助才能工作。為了活動目錄能夠正常的工作,DNS伺服器必須支援服務定位(SRV)資源記錄,資源記錄把服務名字對映為提供服務的伺服器名字。活動目錄客戶和域控制器使用SRV資源記錄決定域控制器的IP地址。

  除了要求WIN2K網路的DNS伺服器支援SRV資源記錄外,微軟還建議DNS伺服器提供對DNS的動態升級。DNS動態升級定義了一個DNS伺服器在一定值內自動升級的協議,如果沒有此協議,管理員不得不手動配置域控制器產生的新的記錄。新的WIN2K的 DNS服務既支援SRV資源記錄,又支援動態升級。如果你選擇其它的非WIN2K為基礎的DNS伺服器,那麼你必須證實它支援SRV資源記錄。對於一個合法的支援SRV資源記錄但是不支援動態升級的DNS伺服器,在你把WIN2K伺服器升級為域控制器時,必須使它的資源記錄手動升級。這些可以用Netlogon.dns檔案來完成,該檔案是由活動目錄智慧安裝嚮導建立的,存在於資料夾%systemroot%System32config中。

  2.兩者的結合方法

  既然DNS和活動目錄有如此大的區別,那麼它們是怎樣結合在一起的呢?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活動目錄域和DNS域使用一樣的層次結構,

  雖然功能和目的不一樣,一個組織的DNS名字空間和活動目錄空間有著一樣的結構。

  (2)、DNS區可以儲存在活動目錄中

  如果你使用WIN2K DNS服務,那麼主域可以儲存在活動目錄中為其它活動目錄域控制器提供複製服務,並且為DNS服務提供增強的安全措施。

  (3)、活動目錄客戶使用DNS定位域控制器

  對於一個特定的域,為了定位域控制器,活動目錄客戶向它們設定的DNS伺服器請求資源記錄。當一個公司使用WIN2K伺服器版作為它們的網路作業系統時,活動目錄被認為是註冊的法定DNS名字根域下的一個或多個層次結構的WIN2K域。

  根據DNS的命名規則,DNS名字的被句點(.)分開的每一部分代表DNS樹型層次結構的一個節點,並且代表WIN2K域樹型層次結構的一個潛在的活動目錄域。DNS的根節點以空白表示(“”),活動目錄名字空間的根節點沒有父域,它提供活動目錄的LDAP進入點。

  二、站點(Site)在活動目錄中的應用

  我們在利用WINNT4.0來規劃設計我們的企業網路系統時,要根據企業構建的具體情況設計相應的域模型,如單域、多主域或單主域模型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種類的域模型來規劃企業的網路環境,實現對企業網路的組織、管理和控制。當我們去實現這種網路規劃時,常常要根據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形式,作出符合實際需求的規劃設計。如果是一個集團性質的大公司,我們常常需要把某一部門或一些工作關聯性較大的部門設計成一個域,以方便組織和管理。這就給我們設計人員提出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如果這樣一個域是由地理上分佈在不同位置的計算機透過慢速連線構成的,那麼透過慢速連線的PDC和BDC的資訊同步就會因佔據大量網路流量,影響網路的整體效能,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只能束手無策,根本沒有任何控制方法。

  當我接觸到WIN2K之後,活動目錄的強大功能和人性化設計思想,令我們今後的網路規劃設計更加方便和靈活。而WIN2K活動目錄中Site概念的提出和實現,為管理和控制DC之間的資訊同步提供強大工具,從而有效的解決了我們前面提出的那個曾令我們束手無策的難題。

  所謂Site,是指在物理上有較好的線路連線的能實現較快通訊速率的計算機的集合,一般是指一個LAN。而Site之間一般是透過慢速連線來實現資訊通訊。可見Site 是對網路上計算機的實際的物理分佈的一種客觀反映。有了Site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將一個域中的計算機根據地理位置的分佈分裝在幾個Site之中。在一個Site當中,活動目錄利用複製元件和KCC形成一個DC之間複製同步的雙向的環形,每個DC都有兩個複製夥伴,它們之間形成完全的資訊同步。當一個DC中的目錄資料庫發生變化,它會等待一段時間間隔後向它的複製夥伴傳送變更通知,複製夥伴接到變更通知後,會從發生變化的DC上複製目錄資料的變化資訊。同樣複製夥伴還會把變更資訊傳送給它的複製夥伴,從而實現整個Site內的DC的同步。由於Site內採用快速而可靠的網路連線,因此Site內DC之間的複製資料是不壓縮的,這雖然增加了複製資訊的要求的頻寬,但減少了DC的處理資料的負擔。一般情況下Site內DC的資訊同步採用RPC協議,使資料複製快速、統一,使DC之間保持了較高的資料一致性。

  在Site之間一般是透過慢速連線,只有有限的可用頻寬並且資料傳輸不可靠。為了不影響慢速連線線路上的其它資料通訊,以及確保DC間目錄複製的可靠性,Site間的DC的複製不採用Site內DC間複製的變更通知方式,而是採用複製排程的方式。在Site之間可以設定一個時間表和時間間隔,時間表決定在哪些時間允許複製發生,時間間隔指定在允許複製的時間內DC多久檢查一次資料變更。這樣我們就可以將Site間DC複製同步的時間表設定在網路流量較少的時候(比如午夜)。這時網路不擁擠相對而言也較可靠。而且在Site間DC的目錄複製採用壓縮的方法,複製資訊可以被壓縮至10%到15%,這樣可以有效地最佳化網路頻寬。

  可見,我們透過合理地規劃活動目錄上的Site,可以有效地控制活動目錄中DC的同步,最佳化網路頻寬,提高網路效能。由於在WIN2K的活動目錄中,DC之間的同步不但涉及一個域內DC之間大量資料的同步,同時不同域的DC之間也有少量資訊需要同步。當我們用Site來實現活動目錄中DC之間的複製佈局時可以藉助於 Site link 和Site link Bridge兩種設定來幫助我們實現,從而形成一個更合理、更有效、更可靠的活動目錄中DC的複製佈局,最大限度最佳化我們的網路系統。

  三、LDAP在活動目錄中的應用

  LDAP的英文全稱是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簡稱為LDAP。它是基於X.500標準的,但是又比它簡單許多,並且可以根據需要定製的一種目錄服務協議。與X.500不同,LDAP支援TCP/IP,這對訪問Internet是必須的。LDAP的核心規範在RFC中都有定義,所有與LDAP相關的RFC都可以在LDAPman RFC網頁中找到。

  目錄服務的工作模型是客戶機/伺服器模型。1988年,CCITT組織首先建立了X.500標準全面描述了這一模型,包括目錄伺服器的目錄結構、命名方法、搜尋機制以及用於客戶機與伺服器通訊的協議DAP(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此標準很快被ISO組織引用,編號為ISO 9594。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X.500存在著不少障礙。由於DAP這種應用層的協議是嚴格遵照複雜的ISO七層協議模型制定的,對相關層協議環境要求過多,在許多小系統上無法使用,TCP/IP協議體系的普及更使這種協議越來越不適應需要。在這種情況下,DAP的簡化版?LDAP應運而生。早期設計的LDAP伺服器不是獨立的目錄伺服器,主要扮演LDAP客戶機與X.500伺服器間閘道器的角色,既是LDAP的伺服器又是X.500的客戶機。如今的LDAP伺服器可取代X.500伺服器而獨立提供服務。

  LDAP伺服器的目錄組織以“條目”為基本單位,結構類似樹形,每一個條目即是樹上的一個分枝節點或葉子。一個條目由多個“屬性”組成,每個屬性又由一個“型別”和一到多個“值”組成。LDAP協議直接基於面向連線的TCP協議實現,定義了LDAP客戶機和LDAP伺服器間的通訊過程和資訊格式。LDAP伺服器在服務埠(預設埠號為389)監聽,收到客戶機的請求後,建立連線,開始會話。活動目錄與DNS協議的結合的意義在於使內部網與外部網命名方式保持一致,這樣便於整個網路的管理。LDAP協議是用於查詢和檢索活動目錄資訊的目錄訪問協議。由於它是基於工業標準的目錄服務協議,使用 LDAP 的程式可以發展成與其他目錄服務共享活動目錄資訊,這些目錄服務同樣支援LDAP。活動目錄資訊活 動目錄使用LDAP 目錄訪問協議作為它與其他應用或者目錄服務交換資訊的手段。LDAP 已經成為 目錄服務的標準,它比X.500 DAP 協議更為簡單實用一些。Microsoft 已經在Exchange Server 系統中提供了LDAP v2 和LDAP v3 的支援, 在WIN2K 的活動目錄服 務中將提供更為全面的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LDAP 協議中採用的命名格式, 因為我們需要透過名字資訊訪問目錄物件,所以名字格式對於使用者或者應用程式非常重要。活動目錄支援大多數的名字格式型別。較為常用的格式有以下兩種:

  (1) RFC822 命 名 法

  這種命名法的標準格式為:object_name@domain_name,形式非常類似於電子郵件地址,比如Myname@mydomain.com。活動目錄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了這種式的好名字,所以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該友好名字當作電子郵件地址,也可以用作登入系統時的賬戶名。

  (2) LDAP URL 和X.500 名 字

  任何一個支援LDAP 的客戶都可以利用LDAP名透過LDAP 協議訪問活動目錄,LDAP 名不像普通的Internet URL 名字那麼直觀,但是LDAP 名往往隱藏在 應用系統的內部,終端使用者很少直接使用LDAP 名。LDAP 名使用X.500 命名規 範,也稱為屬性化命名法,包括活動目錄服務所在的伺服器以及物件的屬性資訊。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752019/viewspace-94692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