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中走出的“不就業族” (轉)

worldblog發表於2007-12-07
大學生中走出的“不就業族” (轉)[@more@]大學生中走出的“不就業族”

  大學生中不急於就業者增多

  在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為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奔波苦惱時,上海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市場上卻出現了奇怪的一幕:一些畢業生對就業說“不”。

  據瞭解,這些對就業說“不”的畢業生多半會拿到一張“拒絕就業表”,表格的名稱或許有所不同,但效果通常並無二致。填表之後,畢業生的檔案就會被退回戶口所在地,但不會再出現在當地的人才市場上。據粗略估計,填這類表格的畢業生約佔應屆畢業生人數的2%。

  在南京,當筆者來到南京大學的一個畢業生宿舍,表明要採訪就業情況的來意後,宿舍裡的8位同學竟異口同聲地說:“對不起,我們宿舍沒有一個人找工作。”在北京、廣東、西安等地高等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中也同樣出現了“不就業一族”。

  對於大學畢業生中出現的不急於就業的新趨勢,江蘇省人事廳的有關人士指出,近兩年來,省內高校畢業生選擇不就業的人數越來越多,並呈上升的趨勢。這說明畢業取向多元化的趨勢在江蘇乃至全國已越來越普遍。

  大學生不急於就業為哪般?

  不就業,並非代表找不到工作單位,而是一部分畢業生另有打算,他們想透過進一步的深造或自主創業,更大限度地掌握就業的主動權。一句話,不就業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就業。

  據上海交大就業指導中心的一位教師介紹,應屆畢業生中拒絕就業的學生主要有3種心態。

  一是想考研或繼續升學。據《中國青年報》訊息:上海市200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出現了新趨勢,本科生考研人數較以往有了較大上升。重點大學本科生參加考研的人數接近畢業生總數的33%,有的達到了50%。研究生錄取率達到畢業生總數的20%。不少未考取研究生的本科生準備複習一年,明年再考。

  北京某大學的一位今年即將畢業的學生說:“我已填寫了學校的《申請不參加就業表》。現在就業形勢這麼嚴峻,競爭這麼激烈,所以我打算先回家呆上一年,明年再考研究生,期間順便讀出中國註冊會計師這類比較實用的證書,為將來找工作增加砝碼。”

  持這位同學這種觀念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佔了相當的比例。以南京理工大學為例,該校去年共有2466名畢業生,讀研的就佔了16.5%,而南京大學讀研的竟高達30%。另外還披露了一組資料:1999年江蘇省高校畢業生總數約4萬人,其中讀研的超過了3000人。

  二是想申請出國留學。不就業一族中亦有一些人是想出國,但因為出國手續一時未辦妥,或者國外獎學金還沒到位,所以一時半會兒還不能成行。

  據媒體報導,去年上海地區重點大學有5%的畢業生有出國留學的意向或正在準備出國,復旦大學有162人出國,上海交通大學有近90人。一般大學每校也有10人左右的畢業生打算出國。研究生出國更為普遍,重點大學大約每屆有50至100名的畢業生申請出國。

  三是想自我創業。由於今天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已越來越明顯,不再依賴學校、教師、家長,而是主動去發現和尋找機遇,所以不就業一族中相當一部分人是為了挑戰自我,自己創業。

  自主創業已成為滬上畢業研究生關注的熱點。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校的畢業研究生自主創業意識比前幾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畢業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有50多名,其中有30名畢業生已經確立了創業專案,開始創辦公司。部分去年畢業生建立的公司已開始運作,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多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的道路。

  廣州某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馬馳宇在校時就表現出自己的營銷才能,在別的同學都熱衷於搞家教時,他卻另闢蹊徑,跟一家公司的老闆掛鉤,專門承攬銷售的業務,一年下來有了近萬元的收入。畢業時,同學們紛紛跑人才市場,而他卻穩坐釣魚臺,學校的畢業典禮剛一結束,以他名字命名的馳宇電信實業公司的招牌就掛了出來。

  關心呵護“不就業族”

  應屆大學畢業生中的“不就業一族”的出現反映了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他們勇於挑戰未來,富有事業心和責任心;他們不怕壓力,不畏困境,敢為天下先;他們充滿著自信心與樂觀精神,為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另闢了一條光明的“蹊徑”。

  由於“不就業一族”,尤其是創業者一族,剛剛走出校門,開始接觸社會,他們知識豐富,但缺少社會;他們有創業熱情,卻沒有經濟支撐,更重要的是將要承擔太大的創業風險,所以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呵護。

  我們支援大學生出國留學深造,但更希望他們能學成回國效力。我們更提倡、支援學子創業,但切忌盲動,在條件未成熟前,不妨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全新理念,樹立只要透過正當的勞動,取得一定的合法收益即為就業的觀念。(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752043/viewspace-98916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