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體業薄利中前行 東軟限價不成熟使用者

heying1229發表於2007-09-27
中國軟體業薄利中前行 東軟限價不成熟使用者[@more@]理性的資料依舊在向我們顯示,經過十多年摸索的中國軟體業仍然在全行業“薄利”的困境中艱難前行。

2006財年,東軟股份(600718)的軟體和系統整合業務毛利率僅有18.3%,遠低於其另一主營業務醫療數字產品線37%的整體毛利


率。很顯然,一向被認為是附加值較高的軟體行業的盈利水平僅僅相當於那些附加值較低的電子製造業。

而這幾乎是一個全行業的困局。中國ERP軟體南北雙雄——金蝶和用友——近幾年同樣也奮鬥在規模與利潤的博弈中,產品利潤率僅在15%左右。

中國市場能否造就高利潤的軟體公司?

“印度塔塔等公司的淨利潤率基本都保持在20%-30%,他們也是IT服務公司,當他們員工達到七八萬人的時候,淨利潤率還是能保持這麼高。”5月18日,東軟股份高階副總裁盧朝霞認為,中國企業也能做到。

畸形報價模式

盧朝霞坦承,東軟集團在外包市場與內需兩個市場上的利潤率對比,也非常清晰地反映出中國軟體市場奇特的“微利困局”:東軟集團2006年總體收入為31.5億元,其中來自軟體外包的收入首次突破1億美元,而且從外包業務中獲得的利潤回報率也要高於國內軟體市場。

盧朝霞認為,國內市場畸形的定價模式是導致行業不健康及軟體業整體薄利的主要原因,“外包在國際上是按照實際工作量和人數計算的,做了多少的量,就回款多少;中國的情況則是包一個專案,不是按照實際工作量,而是按工作專案,這麼多家來競標,需要1000萬元來做的專案,但是報價就變成了100萬元,你不做別人做”。

在盧看來,支撐中國軟體業發展的內需市場過去十多年中存在諸多誤區:軟體與硬體的招標方式如出一轍,尤其是大專案大多出自政府及大型國有企業,競價方式,不僅導致軟體企業成本高、收益小,同時也人為地降低了軟體的實施效果。

“軟體報價不能同硬體一樣,因為硬體有一個公開的價效比,軟體要透過持續的實施體現價值,實施不好,吃虧的還是客戶。”盧朝霞說。

此外,中國的“立項模式”被垢病。目前,中國的立項實情是,一個專案審批要經過一兩年以上的評審-立項-撥款,“等申請透過以後,原來的方案就已經過時了”,但是“中國的立項不允許對專案方案進行改變,並且在立項後的執行中不再有相應的服務費用支援,這就缺少了IT服務的連線性”。

而在國際上,IT服務“就像電費、差旅費、辦公費一樣投入”,已經是一個行業通則。

“每次和政府及資訊產業部門開會,我都在呼籲,中國的立項模式要根據情況發展和改變調整。”盧朝霞表示。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172717/viewspace-9727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