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too 1.4RC_2光碟安裝手記(轉)

post0發表於2007-08-09
Gentoo 1.4RC_2光碟安裝手記(轉)[@more@]

在用Gentoo之前,我使用的是RH8,是RH8帶我入Linux的,我很感謝它給我一種易於使用的感覺,而且很多配置工具都是圖形化的,而且軟體也多,但是,它總是讓我的那心疼的硬碟持久的轉動,很是受不了,啟動evolution和Open Office的速度是我不能容忍的,編譯軟體很慢。

一直以來,希望找到一個適合我使用的linux,大家都說Debian好,我下載了第一張映象也刻下來了,裝了,感覺有點怪,我又把用了很長時間下載的東西都格了,我看到了Gentoo,我就想再試一下Gentoo,於是去上把Gentoo 1.4RC_2下載了下來,我前後裝了Gentoo三次,現在我把有些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更多的人加入Gentoo。

首先,我想我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幹什麼,提前把分割槽分好,用PQMAGIC或者IBM DM軟體,當然安裝的時候也可以分,不過慢了點,沒有那些軟體來的快。之後把刻好的光碟放入光碟機,從光碟機引導系統。

你看到的第一個介面,是不是很modern?呵呵。按enter鍵開始載入系統核心,然後會讓你選擇鍵盤種類,我們一般使用的是us,回車即可。接著看到#提示符了吧。呵呵。

第一部分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先講些基本的東西吧,光碟裡的Gentoo目錄下有三個包,名字是stageX.tbz2這樣的包。

Stage1: Partition/filesystem setup, emerge sync, bootstrap, emerge system, emerge linux sources, final configuration

Bootstrap.sh會建立binutils,gcc,gettext和glibc,建立完glibc後,會重建binutils,gcc和 gettext。一旦這個過程完成後,你的系統就相當於一個stage2的系統,這意味著你就可以前進到stage2了。

Stage2: Partition/filesystem setup, emerge sync, emerge system, emerge linux sources, final configuration

此包的說明與stage1相似,stage2的系統構造完後,相當於一個stage3的系統.

Stage3: Partition/filesystem setup, final configuration

如果你使用stage3,雖然該包已經配置了你的系統,但並不是很有效,但這是一個好想法,更新你的系統獲得最新的包。

首先尋找你的網路卡的驅動,並載入它。

#ls /lib/modules/*/drivers/net/*

#modprobe 8139too //8139的網路卡模組

配置網路卡的IP地址,注意這裡配置好的IP地址並不是你以後用的。

#ifconfig eth0 192.168.0.3 broadcast 192.168.0.255 netmask 255.255.255.0

開啟硬碟DMA

#hdparm –d1 –A1 –m16 –u1 –X69 /dev/hdN N一般為a,表示第一塊硬碟,X69表示

ATA100的硬碟。

配置ADSL

#adsl-setup //具體過程忽略

#adsl-start //連線ADSL

如果成功了,出現

..Connect!

PING一下別的站點,看看自己的IP地址。

#ping

#ifconfig –a //或者-a可以換為eth0,ppp0

#adsl-stop //先斷開連線

#passwd //設定目前CDIMAGE的root密碼,這在後面有用。

第二部分 建立檔案系統

我的硬碟分割槽為

hda7 / 10G ext3

hda8 swap 500M swap

根分割槽的檔案系統推薦為ext3和Reiserfs,ext2也可以。

初始化交換分割槽並啟用交換分割槽

#mkswap /dev/hda8

#swapon /dev/hda8

建立ext2檔案系統

#mke2fs /dev/hda7

或者

建立ext3檔案系統

#mke2fs –j /dev/hda7

或者

建立Reiserfs檔案系統

#mkreiserfs /dev/hda7

或者

建立XFS檔案系統

#mkfs.xfs /dev/hda7

建立目錄並且掛載各分割槽

#mkdir /mnt/gentoo

#mount /dev/hda7 /mnt/gentoo

解壓縮stage包到根分割槽,選擇一個你希望使用的。

#tar xvjpg /mnt/cdrom/gentoo/stage3*.tbz2

掛載proc和dev分割槽

#mount –o bind /proc /mnt/gentoo/proc

#mount –o bind /dev /mnt/gentoo/dev

複製resolv.conf到根分割槽的etc目錄下

#cp /etc/resolv.conf /mnt/gentoo/etc/resolv.conf

第三部分 同步更新你的portage樹

進入Gentoo環境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root後的目錄不一樣了,你到/了。呵呵。

開啟第二個控制檯,ALT+F2,輸入root,輸入你剛才改的密碼,然後連線ADSL。

#adsl-start

回到第一個控制檯,開始下載portage樹。

#emerge sync

之後就開始下載,時間根據你的網路速度和主機的速度而定,稍微休息一下。

我現在講講portage樹的有些東西。Portage樹是gentoo的一種軟體管理機制,與BSD的包管理機制很相似。它下面有很多子目錄,子目錄下都是軟體,當然這不是真的軟體,而是一個目錄列表,比如portage下面有個net-www,那麼這個目錄下就有關於www的所有軟體,你會看到了 mozilla,prozilla,netscape等等,那麼如果你想裝mozilla,該怎麼辦呢?答案很簡單,當你的系統完全好了的時候,你輸入如下“emerge net-www/mozilla”它就會開始安裝了。關於portage樹的更多資訊,還是man吧。呵呵。

下載完portage樹後,在第一個控制檯中安裝一個下載軟體,它支援斷點續傳並支援多執行緒,預設是四個。

#emerge net-www/prozilla

裝完後,修改make.conf檔案,Gentoo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最佳化編譯引數,編譯的更快,系統更穩定。

#nano –w /etc/make.conf

修改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是把註釋掉的#march=pentium3 –03 –pipe前的#去掉,然後根據你的CPU改一改,比如我的是P4的CPU,我就改為march=pentium4 –03 –pipe.第二

個地方是下檔案的最後一行,把註釋掉的#EF什麼的=/usr/bin/proz xxxxxx的#號去掉,就是開啟PROZILLA,看清楚修改哦,修改好後,按CTRL+X儲存退出。

然後可以與世界同步哦,呵呵,先顯示需要更新的包,然後更新並且安裝這些必須的包。

#emerge –up world

#emerge –u world

好了,漫長的過程開始了。。。。。發現沒有,現在開始使用prozilla下載軟體了,而且還是多執行緒的,節省時間和金錢哦。OK,轉到第二個終端,我們做另外一些事情。先來下載一個大東西,把核心下載下來,Gentoo提供很多種核心,但是推薦使用Gentoo最佳化過且加了patch的核心。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emerge sys-kernel/gentoo-souces/gentoo-sources-2.4.20-r1.ebuild

好了,現在兩邊都在下載。你可以轉到第一個控制檯看看emerge安裝軟體的一般步驟。它先檢視本地機器中的軟體版本,然後尋找可更新的,然後尋找目的地下載,之後配置,編譯,安裝再解除安裝以前的老版本包(如果有)。當然,在編譯時,你可以看到你修改過的make.conf起作用了,就是march= XXXX –03 –pipe 等等東西。

一般是核心先下載完,轉到第二個控制檯,預設的系統上沒有telnet,你需要這個工具的話,就裝吧。

#emerge net-misc/telnet-bsd

安裝完後,設定本機的時區

#cd /usr/share/zoneinfo/Asia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建立hosts檔案並把你的IP地址和主機名輸入

#nano –w /etc/hostname

如”abc.com”

然後配置grub引導選單

#nano –w /boot/grub/menu.lst

我的menu.lst如下:

default 0

timeout 10

splashimage=(hd0,6)/boot/grub/splash.xpm.gz

title=Gentoo Linux I686

root=(hd0,6)

kernel (hd0,6)/boot/bzImage root=/dev/hda7

title=Windows XP

root=(hd0,0)

makeactive

chainloader +1

然後就轉到第一個控制檯,等待更新完成吧,其他檔案不要改,否則要做二次修改。

第四部分 編譯核心

更新完成後,開始編譯核心,關於核心編譯的我不多講,大家可找別的文章看看,不過Gentoo使用devfs檔案系統,編譯的時候,選擇“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選Y,再回到”File system”,你就可以看到”/dev File system”,選Y,把下面的automatically mount at boot time選Y。其他的都一樣,如果你的音效卡在”Sound”裡沒有,那麼把Sound編成模組,為了以後使用ALSA驅動做準備。在FILESYSTEM 下的native language裡,把中文簡體GB2312,CP936編到核心裡,把CP437,ISO-8859-1編成模組。具體命令如下:

#cd /usr/src/linux

#make menuconfig

#make dep

#make bzImage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bzImage

至此,核心編譯結束。

第五部分 安裝相關係統包

開始安裝一種系統日誌記錄守護程式,Gentoo提供四種,sysklogd ,syslog-ng, metalog, msyslog , 推薦使用sysklogd

#emerge app-admin/sysklogd

轉到第二個控制檯,安裝一種cron,Gentoo提供三種,dcron,fcron,vcron,推薦第三種

#emerge sys-apps/vcron

轉到第一個控制檯,現在sysklogd裝完了,把它加到開機執行中。

#rc-update add sysklogd default

轉到第二個控制檯,vcron也裝完了,把它也加到開機執行中。

#rc-update add vcron default

開啟第三個控制檯,安裝光碟上的KDE3.0.4

#cd /mnt/cdrom/Gentoo/packages

#sh grp-install.sh kde-list.txt

好了,現在就開始安裝KDE3.0.4和XFREE 4.2.1了。

裝完後,回到第一個控制檯,安裝ADSL軟體。

#emerge rp-pppoe

安裝完後,設定ADSL,這是以後你的系統上的,剛才設定的那個是為了安裝系統使用的。

#adsl-setup

安裝其他檔案系統程式(可選)

#emerge sys-apps/xfsprogs (XFS檔案系統)

#emerge sys-apps/reiserfsprogs (REISERFS檔案系統)

#emerge sys-apps/lvm-usr (LVM檔案系統)

#emerge sys-pcmcia-cs (PCMCIA卡)

轉到第三個控制檯,斷開ADSL連線。再回到第一個控制檯開始更新etc目錄下的檔案。

#etc-update

之後會列出很多需要更新的檔案,輸入數字選定檔案,按相應數字進行操作。

第六部分 最後的設定工作

更新完後,開始編輯fstab檔案。

#nano –w /etc/fstab

我的fstab檔案如下

/dev/hda7 / ext3 defaults 1 1

/dev/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none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owner,ro,iocharset=cp936 0 0

/dev/fd0 /mnt/floppy vfat noauto,owner 0 0

/dev/hd5 /mnt/wind vfat defaults,rw,iocharset=cp936 0 0

/dev/hd1 /mnt/winc vfat defaults,rw,iocharset=cp936 0 0

現在建立相應的幾個目錄

#mkdir /mnt/winc

#mkdir /mnt/wind

#rm –fr /dev/cdroms

#ln –s /dev/hdc /dev/cdrom #gentoo預設的CDROM的地址是/dev/cdroms/cdrom0我覺

得太煩瑣,所以刪除再建一個,這與fstab有關。

然後編輯hosts,加入你的IP地址和剛才在hosts檔案裡設定的主機名。

#nano –w /etc/hosts

然後編輯rc.conf,修改幾個地方,把原來的TIME=UTC改為localtime,XFREE的管理器改為xdm,Xsession改為Xsession=kde-3.0.4。

#nano –w /etc/rc.conf

複製以前你的linux發行版的XF86Config-4到/etc目錄。最後編輯xinitrc。把#start some nice thing下面的有關twm的命令列刪除,然後加入如下內容,這樣每次輸入startx就啟動KDE了:

"kwm&

exec startkde"

#nano –w /etc/X11/xinit/xinitrc

最後更新etc檔案

#etc-update

更新完後,推出chroot shell環境,並卸了掛載的分割槽,然後重啟。

#exit

#umount /mnt/gentoo/proc

#umount /mnt/gentoo/dev

#umount /mnt/gentoo

#reboot –n

啟動好後,更新一下模組,給KDE3加入中文支援,然後啟動KDE,安裝完成了!

#update-modules

給英文版的KDE-3.0.4加入中文支援,把你下載的kde-i18n-zh_CN-3.0.4.tar.gz解壓縮並編譯安裝。

#tar zxvf /mnt/wind/kde*.tar.gz

#cd kde*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reboot

啟動好後,你就可以看看中文的KDE3了,最好美化一下。

#start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8225414/viewspace-93815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