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與硬碟分割槽(轉)

post0發表於2007-08-09
Linux與硬碟分割槽(轉)[@more@]

  通常,我們的硬碟上已被Windows所佔據,而現在要讓Linux入住,就得為它騰出一定的硬碟空間。所以我們不得不面對“分割槽”這一複雜的概念。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通常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法:

  1)將原來最後一個邏輯分割槽上的資料全部移到其它分割槽中,將該邏輯分割槽用分割槽工具刪除,將這部分空間給LINUX使用。

  這種方法很簡單,只需使用FDISK將最後一個邏輯分割槽刪掉就可以了。無需多說。

  2)重新將硬碟分割槽,這是最直接和最麻煩的一種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 備份使用者的檔案

. 用MS-DOS系統盤啟動系統

. 用FDISK刪除原有分割槽,重建新的分割槽,將分配給LINUX的空間留下來不

分配給任何一個分割槽

. 重新安裝原來的使用者系統

  這種方法通常會因您所要安裝的系統情況而變,因此請參考本網站相關的“多系統共存”的文章。

  3)利用一些分割槽工具在不刪除硬碟原有資料的情況下重新為硬碟分割槽。如分割槽 魔術師等。(關於這些分割槽工具的使用方法,我們將專文說明)。

  看到這裡,可以有些讀者會問,那本文都想說些什麼呢?其實本文是想詳細地與大家說一說硬碟分割槽這一個概念。所謂“勿在浮砂築高臺”嘛,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一、硬碟分割槽基礎:

  通常,在PC機上使用的硬碟有兩種:

  1) IDE介面:最常見的;

  2) SCSI介面:比IDE效能好,但更貴!

  硬碟分割槽是針對一個硬碟進行操作的,它可以分為: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邏輯分割槽。其中主分割槽可以是1-3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可以有0-1個,邏輯分割槽則沒有什麼限制。它們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myimg]upload/lp1.png[/myimg]

圖1 硬碟分割槽關係圖

  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主分割槽與擴充套件分割槽是平級的,擴充套件分割槽本身無法用來存放資料,要使用它必須將其分成若干個(1-n個)邏輯分割槽。

  一個硬碟能夠分成4個主分割槽、3個主分割槽1個擴充套件分割槽、2個主分割槽1個擴充套件分割槽、1個主分割槽1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只安裝Windows系統的使用者大多是使用這種方法)。

  當然,如果你願望只分一個主分割槽、或兩個主分割槽,沒有擴充套件分割槽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說,不管什麼作業系統,能夠直接使用的只有主分割槽、邏輯分割槽。不過不同的作業系統使用的檔案系統格式不同,因此在用於不同作業系統後,分割槽又有了一些新名字:早版本MSDOS使用的FAT16分割槽、Windows使用的FAT32分割槽、Windows NT使用的NTFS分割槽、Linux使用的Ext2分割槽及Swap分割槽……等等。

  好了,現在我們來看看Windows中是如何使用這些分割槽的:

二、Windows下的分割槽:

  在Windows下,使用“磁碟機代號”,如A、B、C、D、E……等還表示一個分割槽。這種方法使得硬碟分割槽這一東西變得十分簡單。其中A和B是軟碟機,硬碟分割槽是從C開始編號的。

  下面我們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myimg]upload/linuxpartion2.png[/myimg]

圖2 Windows下分割槽編號

  對於Windows而言,它只能夠使用一個主分割槽(在FDISK,稱為主DOS分割槽),可以使用多個邏輯分割槽。硬碟磁碟機代號的編號如上圖所示。

三、Linux下的分割槽:

  而在Linux下,則複雜一些了。首先,它對每一個裝置進行了命名:

  IDE裝置:一臺PC上可以有兩個IDE介面(我將其稱為第一IDE、第二IDE),而每個IDE介面上可以接兩個IDE裝置(我將其稱為主盤、從盤)。其中硬碟與光碟機都是IDE裝置。Linux這樣為其命名:

第一IDE的主盤:/dev/hda

第一IDE的從盤:/dev/hdb

第二IDE的主盤:/dev/hdc

第二IDE的從盤:/dev/hdd

  看到這裡,就別問我我的光碟機在哪了?!

  SCSI裝置:這個相對大家會陌生一些,它通常需要加上一塊SCSI卡來驅動。第一塊SCSI裝置稱為:/dev/sda、第二塊就是/dev/sdb……以此類推。

  為什麼都有一個“/dev”呢,這是因為,在UNIX/LINUX系統中,將所有的裝置都當做一個檔案,放在/dev目錄下。

  好了,說完硬碟該說分割槽了!如下圖所示:

[myimg]upload/linuxpartion3.png[/myimg]

圖2 Linux下的分割槽命名

  也就是主分割槽(或擴充套件分割槽)被命名為hda1-hda4,如果沒有,就跳過。而擴充套件分割槽中的邏輯分割槽則從hda5開始編號,以此類推。

  注意了,這裡是以第一IDE的主盤為例,如果是第二硬碟,就是hdb1、hdb2、hdb5、hdb6、hdb7。

  到此,我們可以發現,Windows下不管有多少個IDE裝置都是順序地分配磁碟機代號,而在Linux下是認真區分對待每一個硬碟的。

四、為Linux劃分分割槽:

  大家都知道,Windows下每一個分割槽都可利用於存放檔案,而在Linux則除了存放檔案的分割槽外,還需要一個“Swap(交換)分割槽”用來補充記憶體,因此通常需要兩個分割槽:

  1. 主分割槽:學習使用的話,建議2G;

  2. 交換分割槽:只需1-2倍記憶體的大小,若64-128M記憶體,交換分割槽可為128M,128-256M記憶體,交換分割槽可為256M。

  由於早期的Linux啟動器LILO無法識別8G以外的硬碟分割槽,因此建議將Linux兩個分割槽分在8G以內。

五、啟動系統:

  每個硬碟的邏輯第1扇區中存放著MBR(主開機記錄),這裡就包括了主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資訊,當機器啟動後,將引導交給硬碟時,就首先執行MBR上的程式,然後找到活動分割槽,啟動作業系統。象LILO、OS Loader等多引導工具都是透過改寫MBR來實現的。因此,當大家在安裝完Linux後,將LILO寫在MBR上,再安裝Windows 9x,那麼MBR就改寫成為了Windows 9x的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8225414/viewspace-9389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