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QT開發簡介(轉)
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QT開發簡介(轉)[@more@] Qt 是一個跨平臺的 C++ 圖形使用者介面庫,由挪威 TrollTech 公司出品,目前包括Qt, 基於 Framebuffer 的 Qt Embedded,快速開發工具 Qt Designer,國際化工具 Qt Linguist 等部分 Qt 支援所有 Unix 系統,當然也包括 Linux,還支援 WinNT/Win2k,Win95/98 平臺。
Trolltech 公司在 1994 年成立,但是在 1992 年,成立 Trolltech 公司的那批程式設計師 就已經開始設計 Qt 了,Qt 的第一個商業版本於 1995 年推出然後 Qt 的發展就很快了,下面是 Qt 發展史上的一 些里程碑:
1996 Oct KDE 組織成立
1998 Apr 05 Trolltech 的程式設計師在 5 天之內將 Netscape5.0 從 Motif 移植到 Qt 上
1998 Apr 08 KDE Free Qt 基金會成立
1998 Jul 09 Qt 1.40 釋出
1998 Jul 12 KDE 1.0 釋出
1999 Mar 04 QPL 1.0 釋出
1999 Mar 12 Qt 1.44 釋出
1999 Jun 25 Qt 2.0 釋出
1999 Sep 13 KDE 1.1.2 釋出
2000 Mar 20 嵌入式 Qt 釋出
2000 Sep 06 Qt 2.2 釋出
2000 Oct 05 Qt 2.2.1 釋出
2000 Oct 30 Qt/Embedded 開始使用 GPL 宣言
2000 Sep 04 Qt free edition 開始使用 GPL
基本上,Qt 同 X Window 上的 Motif,Openwin,GTK 等圖形界 面庫和 Windows 平臺上的 MFC,OWL,VCL,ATL 是同型別的東西,但是 Qt 具有下列優點:
優良的跨平臺特性:
Qt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95/98, Microsoft Windows NT, Linux, Solaris, SunOS, HP-UX, Digital UNIX (OSF/1, Tru64), Irix, FreeBSD, BSD/OS, SCO, AIX, OS390,QNX 等等。
物件導向
Qt 的良好封裝機制使得 Qt 的模組化程度非常高,可重用性較好,對於使用者開發來說是非常 方便的。 Qt 提供了一種稱為 signals/slots 的安全型別來替代 callback,這使得各個元件 之間的協同工作變得十分簡單。
豐富的 API
Qt 包括多達 250 個以上的 C++ 類,還替供基於模板的 collections, serialization, file, I/O device, directory management, date/time 類。甚至還包括正規表示式的處理 功能。
支援 2D/3D 圖形渲染,支援 OpenGL
大量的開發文件
XML 支援
但是真正使得 Qt 在自由軟體界的眾多 Widgets (如 Lesstif,Gtk,EZWGL,Xforms,fltk 等等)中脫穎而出的還是基於 Qt 的重量級軟體 KDE 。 有趣的是,KDE 也是使得 Trolltech 公司承受巨大壓力的一個原因。下面我們將來看看這場 著名的自由軟體聖戰 -- "KDE/QT .VS. Gnome/Gtk" 是怎麼發生的。
在 Unix 的圖形介面一向是以 MIT 的 X Window 系統為標準, 可是在商業應用上有兩大流派,一派是以 Sun 公司領導的 Openlook 陣營,一派是 IBM/HP 領導的OSF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的 Motif, 雙方經過多年競爭之後, Motif 最終勝出,成為最普遍使用的介面庫, 後來雙方又妥協出一個 CDE(Common Desktop Enviroment) 作為一個標準的圖形介面。 但是 Motif/CDER 的價格非常昂貴,在這同時微軟的 Windows 圖 形介面發展速度非常快,而 Unix 界的後起之秀 Linux 也急需一個可靠並且免費的圖形介面。
1996 年 10 月,由開發圖形排版工具Lyx的德國人 Matthias Ettrich 發起了 KDE 計劃。 KDE 的全稱為 K Desktop Environment,可以看出是針對 CDE。 KDE 本身 是採用 GPL 宣言的,但是 KDE 卻是使用 Qt 來作為其底層庫,因為當時 Qt 已經將其 Unix 版本自由釋出了,但是 Qt 並不遵循 GPL, 因此 KDE 被很多自由軟體的作者攻擊,認為利用非自 由軟體開發違背了 GPL 的精神,於是 GNU 的狂熱信徒兵分兩路,一路是去製作 Harmonny,試圖重寫一套相容於 Qt 的替代品,另一路是由一個 26 歲的墨西哥程式設計師 Miguel De Icaza 領導 下重新開發一套叫 GNOME(GNU Network Object Enviroment)來替代 KDE。
由於 Linux 界的老大 RedHat 不喜歡 KDE/Qt 的版權,因此 RedHat 甚至專門派出了幾個全職程式設計師來加入 GNOME 進行開發工作,於是一場同 Motif VS Openlook 相似的聖戰就這麼打起來了。 Trolltech 為了 KDE 曾數次修改 Qt 的版權,從成立 KDE Free Qt 基 金會到採用 QPL,可謂是費盡心機,但是 GNOME 採用的 GTK 一開始就是完全的 GPL,因此在這個方 面 GNOME 有一定的優勢,加上 Qt/KDE 採用 C++ 開發,入門的門檻比較高,而 GTK/Gnome 採用 C, 因此 GNOME 吸引了更多的自由軟體開發者,但是 KDE 畢竟先走了一步, 推出的 KDE1.1.2 十分穩定, 而當時急忙中推出的 GNOME1.0 的系統穩定性奇差,有人甚至笑稱 GNOME1.0 還沒有 KDE 1.0 Alpha 穩定。但是 GNOME 後來發展比較快,大有迎頭趕上的勢頭。當時雙方的開發者在網路 上炒得天翻地覆,連 Linux 之父 Linus 只是說了一句喜歡用 KDE 都倍受指責。
戰爭到了第三個年頭,也就是2000年,可謂是風雲突變,一個接一個重大的事件先後發生: 首先是一批從 Apple 公司出來的工程師成立了一個叫 Eazel 的公司替 GNOME 設計介面,然後是一批 GNOME 程式設計師成立了一個 Helix Code 公司替 GNOME 提供商業支援,而大家期待以久的 KDE 2.0 也終於釋出了,這恐怕是目前最為龐大的自由 軟體了之一, 除了 KDE 本身,還包括 Koffice 套件,和整合開發環境 Kdevelop 等等大批軟體,其主力軟體 Kounqueror 也是第一個可以同微軟的 Internet Exploer 相抗衡的瀏覽器。 而 Sun 公司,Red Hat 公司, Eazel 公司,Helix Code 等一批公司成立了一個GNOME 基金會, Sun 還宣佈將把重量級辦公軟體 Star office 同 GNOME 整合, Trolltech 公司自然不能坐以 待斃,於今年 10 月 4 日將 Qt 的 free edition 變為 GPL 宣言,徹底解決了 KDE 的版權問題, 又推出了嵌入式 Qt ,給了 GNOME 陣營一個有力的回擊。
到現在為止,這場戰爭還在繼續,相信我們不能很快看到結果。一般說來, 目前 GNOME 吸引的公司比較多,但是 KDE/Qt 的開發的效率和質量比 GNOME 高,而且在 Office/嵌入式 環境中先走一步,在一定時間內還將處於優勢地位。
那麼對於使用者來說,如何在 Qt/GTK 中作出選擇呢?一般來說,如果使用者使用 C++,對庫的穩定性,健壯性要求比較高,並且希望跨平臺開發的話,那麼使用 Qt 是較好的選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Qt 的 Free Edition 採用了 GPL 宣言,但是如果你開發 Windows 上的 Qt 軟體或者是 Unix 上的商業軟體,還是需要向 Trolltech 公司支付版權費用的。
Trolltech 公司在 1994 年成立,但是在 1992 年,成立 Trolltech 公司的那批程式設計師 就已經開始設計 Qt 了,Qt 的第一個商業版本於 1995 年推出然後 Qt 的發展就很快了,下面是 Qt 發展史上的一 些里程碑:
1996 Oct KDE 組織成立
1998 Apr 05 Trolltech 的程式設計師在 5 天之內將 Netscape5.0 從 Motif 移植到 Qt 上
1998 Apr 08 KDE Free Qt 基金會成立
1998 Jul 09 Qt 1.40 釋出
1998 Jul 12 KDE 1.0 釋出
1999 Mar 04 QPL 1.0 釋出
1999 Mar 12 Qt 1.44 釋出
1999 Jun 25 Qt 2.0 釋出
1999 Sep 13 KDE 1.1.2 釋出
2000 Mar 20 嵌入式 Qt 釋出
2000 Sep 06 Qt 2.2 釋出
2000 Oct 05 Qt 2.2.1 釋出
2000 Oct 30 Qt/Embedded 開始使用 GPL 宣言
2000 Sep 04 Qt free edition 開始使用 GPL
基本上,Qt 同 X Window 上的 Motif,Openwin,GTK 等圖形界 面庫和 Windows 平臺上的 MFC,OWL,VCL,ATL 是同型別的東西,但是 Qt 具有下列優點:
優良的跨平臺特性:
Qt支援下列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95/98, Microsoft Windows NT, Linux, Solaris, SunOS, HP-UX, Digital UNIX (OSF/1, Tru64), Irix, FreeBSD, BSD/OS, SCO, AIX, OS390,QNX 等等。
物件導向
Qt 的良好封裝機制使得 Qt 的模組化程度非常高,可重用性較好,對於使用者開發來說是非常 方便的。 Qt 提供了一種稱為 signals/slots 的安全型別來替代 callback,這使得各個元件 之間的協同工作變得十分簡單。
豐富的 API
Qt 包括多達 250 個以上的 C++ 類,還替供基於模板的 collections, serialization, file, I/O device, directory management, date/time 類。甚至還包括正規表示式的處理 功能。
支援 2D/3D 圖形渲染,支援 OpenGL
大量的開發文件
XML 支援
但是真正使得 Qt 在自由軟體界的眾多 Widgets (如 Lesstif,Gtk,EZWGL,Xforms,fltk 等等)中脫穎而出的還是基於 Qt 的重量級軟體 KDE 。 有趣的是,KDE 也是使得 Trolltech 公司承受巨大壓力的一個原因。下面我們將來看看這場 著名的自由軟體聖戰 -- "KDE/QT .VS. Gnome/Gtk" 是怎麼發生的。
在 Unix 的圖形介面一向是以 MIT 的 X Window 系統為標準, 可是在商業應用上有兩大流派,一派是以 Sun 公司領導的 Openlook 陣營,一派是 IBM/HP 領導的OSF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的 Motif, 雙方經過多年競爭之後, Motif 最終勝出,成為最普遍使用的介面庫, 後來雙方又妥協出一個 CDE(Common Desktop Enviroment) 作為一個標準的圖形介面。 但是 Motif/CDER 的價格非常昂貴,在這同時微軟的 Windows 圖 形介面發展速度非常快,而 Unix 界的後起之秀 Linux 也急需一個可靠並且免費的圖形介面。
1996 年 10 月,由開發圖形排版工具Lyx的德國人 Matthias Ettrich 發起了 KDE 計劃。 KDE 的全稱為 K Desktop Environment,可以看出是針對 CDE。 KDE 本身 是採用 GPL 宣言的,但是 KDE 卻是使用 Qt 來作為其底層庫,因為當時 Qt 已經將其 Unix 版本自由釋出了,但是 Qt 並不遵循 GPL, 因此 KDE 被很多自由軟體的作者攻擊,認為利用非自 由軟體開發違背了 GPL 的精神,於是 GNU 的狂熱信徒兵分兩路,一路是去製作 Harmonny,試圖重寫一套相容於 Qt 的替代品,另一路是由一個 26 歲的墨西哥程式設計師 Miguel De Icaza 領導 下重新開發一套叫 GNOME(GNU Network Object Enviroment)來替代 KDE。
由於 Linux 界的老大 RedHat 不喜歡 KDE/Qt 的版權,因此 RedHat 甚至專門派出了幾個全職程式設計師來加入 GNOME 進行開發工作,於是一場同 Motif VS Openlook 相似的聖戰就這麼打起來了。 Trolltech 為了 KDE 曾數次修改 Qt 的版權,從成立 KDE Free Qt 基 金會到採用 QPL,可謂是費盡心機,但是 GNOME 採用的 GTK 一開始就是完全的 GPL,因此在這個方 面 GNOME 有一定的優勢,加上 Qt/KDE 採用 C++ 開發,入門的門檻比較高,而 GTK/Gnome 採用 C, 因此 GNOME 吸引了更多的自由軟體開發者,但是 KDE 畢竟先走了一步, 推出的 KDE1.1.2 十分穩定, 而當時急忙中推出的 GNOME1.0 的系統穩定性奇差,有人甚至笑稱 GNOME1.0 還沒有 KDE 1.0 Alpha 穩定。但是 GNOME 後來發展比較快,大有迎頭趕上的勢頭。當時雙方的開發者在網路 上炒得天翻地覆,連 Linux 之父 Linus 只是說了一句喜歡用 KDE 都倍受指責。
戰爭到了第三個年頭,也就是2000年,可謂是風雲突變,一個接一個重大的事件先後發生: 首先是一批從 Apple 公司出來的工程師成立了一個叫 Eazel 的公司替 GNOME 設計介面,然後是一批 GNOME 程式設計師成立了一個 Helix Code 公司替 GNOME 提供商業支援,而大家期待以久的 KDE 2.0 也終於釋出了,這恐怕是目前最為龐大的自由 軟體了之一, 除了 KDE 本身,還包括 Koffice 套件,和整合開發環境 Kdevelop 等等大批軟體,其主力軟體 Kounqueror 也是第一個可以同微軟的 Internet Exploer 相抗衡的瀏覽器。 而 Sun 公司,Red Hat 公司, Eazel 公司,Helix Code 等一批公司成立了一個GNOME 基金會, Sun 還宣佈將把重量級辦公軟體 Star office 同 GNOME 整合, Trolltech 公司自然不能坐以 待斃,於今年 10 月 4 日將 Qt 的 free edition 變為 GPL 宣言,徹底解決了 KDE 的版權問題, 又推出了嵌入式 Qt ,給了 GNOME 陣營一個有力的回擊。
到現在為止,這場戰爭還在繼續,相信我們不能很快看到結果。一般說來, 目前 GNOME 吸引的公司比較多,但是 KDE/Qt 的開發的效率和質量比 GNOME 高,而且在 Office/嵌入式 環境中先走一步,在一定時間內還將處於優勢地位。
那麼對於使用者來說,如何在 Qt/GTK 中作出選擇呢?一般來說,如果使用者使用 C++,對庫的穩定性,健壯性要求比較高,並且希望跨平臺開發的話,那麼使用 Qt 是較好的選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Qt 的 Free Edition 採用了 GPL 宣言,但是如果你開發 Windows 上的 Qt 軟體或者是 Unix 上的商業軟體,還是需要向 Trolltech 公司支付版權費用的。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617542/viewspace-94707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使用QT製作Skin(轉)LinuxQT
- 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QT的內部程式通訊(轉)LinuxQT
- 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QT中使用圖形庫(轉)LinuxQT
- 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QT的訊號與槽機制(轉)LinuxQT
- 移動應用程式開發簡介!
- Linux下應用程式開發:QT中的多執行緒程式設計(轉)LinuxQT執行緒程式設計
- 開發Qt應用程式的基本方法總結QT
- Linux下C開發工具介紹(轉)Linux
- VC開發應用程式答疑 (轉)
- Oracle應用Linux開發C(轉)OracleLinux
- Rational的Linux應用程式開發解決方案(轉)Linux
- Linux下Grub開機管理程式安裝簡介(轉)Linux
- 如何在windows下發布QT應用程式(qt專案打包)WindowsQT
- 開發 Linux 命令列實用程式(轉)Linux命令列
- 開發微軟XBox遊戲-XNA開發平臺簡介(轉)微軟遊戲
- 開發 SOA 應用程式
- 【Qt開發】更改應用程式圖示和工作列圖示QT
- 基於SkyEye執行Qt:著名應用程式開發框架QT框架
- VC++串列埠程式設計之簡訊應用開發(轉)C++串列埠程式設計
- 【轉載】軟體開發模式簡介模式
- 使用JSARToolKit5 開發AR應用 (1) 簡介JS
- 敏捷開發簡介敏捷
- Defi開發簡介
- MVC開發簡介MVC
- Linux程式應用開發環境和工具經驗談(轉)Linux開發環境
- QT開發QT
- Linux下開發-IO複用Linux
- 用低程式碼開發平臺開發應用可靠嗎
- MFC開發(一)簡單同步時間應用程式
- 應用程式通用開發框架框架
- 《Vue.js 3移動應用開發實戰》簡介Vue.js
- Xamarin開發Anroid應用介紹
- Harmony 應用開發常用元件介紹元件
- Linux應用開發自學之路Linux
- Oracle應用Linux開發COracleLinux
- 從遊戲開發到應用開發的轉變遊戲開發
- Docker下Nacos配置應用開發Docker
- C++ Qt開發:SqlTableModel對映元件應用C++QTSQL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