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成熟收穫或泡沫破裂(轉)

BSDLite發表於2007-08-11
Linux:成熟收穫或泡沫破裂(轉)[@more@]很多人都是Gartner發明的“技術成熟度(Hype Cycle)模型”的超級Fans,從其核心講,這種模型是基於認為所有的技術將經歷5個階段,即技術萌芽期(Technology Trigger)、過熱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幻覺破滅谷底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復甦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以及生產力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

  Linux和開源是泡沫?

  很容易看到Web本身是如何遵循著這個模型發展的。從MOSAIC誕生,到.com如日中天,以及隨之而來的泡沫破裂,再到最近風險資本重新點燃對關注產品而不是概念的技術公司的興趣。最有力的例子如最近風頭正勁Web的2.0以及與相伴的質疑聲。而Linux和開源軟體也被許多人視作泡沫破裂前期。

  據“開放原始碼業務大會”創辦人Matt Asay說,在SourceForge的10萬多個專案中,接近85%的專案沒有得到積極開發,80%的專案只有不足10位活躍的領導者,73%的專案只有一位積極的開發人員。

  Matrix Partners的合夥人David Skok所引用的一個缺少希望的統計數字是,來自銷售Linux和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收入通常佔專有ISV銷售的10%到15%。但是,銷售Linux和開源軟體的ISV一般具有“更快速的加速期更低的費用,因此顯然確定誰將取得成功還為時尚早。”

  Linux將成主流

  眾所周知,Linux曾是很多開放原始碼產品的基礎,但現在它不再與開放原始碼是同義詞了。而且Microsoft提出了一種相反的觀點。來自Microsoft“共享源計劃”的主題發言者Jason Matusow說:“隨著開放原始碼的商品化,它將變得越來越不開放。商業意圖意味著廠商需要鎖定東西。”

  他接著說:“開放原始碼同樣是專有的。一些人仍擁有它,並決定誰使用它和如何使用它。”

  儘管不太機敏的人可能被這種論點搞暈了頭(這種論點表面上似乎是明智的),但我們頭腦依保持清醒。

  不過,我們同意Matusow有關並不是釋出程式碼本身有價值,而是程式碼所做的事情才有價值的說法。“釋出的程式碼必須吸引人。推出垃圾程式碼不會有好結果。”是的,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他做出的“使用者不想修改Microsoft的原始碼,並且他們認為在Red Hat和SUSE中情況也是如此”的估計讓人不敢苟同。

  正如Intel Dirk Hohndel所指出的:“競爭導致創新。來自具有不同的經濟模型的開放原始碼廠商的足夠好的解決方案導致了來自專有廠商的創新的擴散。”

  不可否認,Linux和開放原始碼軟體將成為主流。它成為主流並不只憑它早期的優勢。節省費用和社群氣氛可能已經讓開放原始碼軟體站在網路邊緣上,但它的可定製性和知識庫將讓它進入到資料中心中,而它在資料中心中的成功將取決於同專有商業產品一樣的因素。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617542/viewspace-94716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