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inux與微軟鬥法北京謀變,從水火不容到共生(轉)

BSDLite發表於2007-08-12
中國Linux與微軟鬥法北京謀變,從水火不容到共生(轉)[@more@]來源:《IT時代週刊》 記者/宋保強(發自北京)

在對桌面系統軟體市場的爭奪戰中,中國Linux和微軟windows開始從水火不容逐漸向共存共生轉變在嘗試完全取代微軟桌面系統失敗後,中國Linux桌面作業系統的發展開始考慮從每一臺PC做起,實施“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自去年初開始,北京市平谷區在全國率先大範圍使用國產Linux桌面作業系統,展開了全面取代微軟windows的嘗試。在一年來的推廣過程中,國產軟體雖然佔領了部分領地,自身的許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令使用者和Linux廠商倍感頭疼的是,有些問題已經超越了產品本身,與其它一系列的應用環境相關。

在自主創新戰略的指引下,國產作業系統已經成為國家資訊產業重點支援和發展的專案。 “Linux受到政府的資助將成倍增長”,一位本土Linux公司高層表示。在該背景下,平谷試驗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第一個吃螃蟹的平谷

2005年4月29日,主管科技工作的北京副市長範伯元來到平谷考察。範伯元曾在去年北京市軟體政府採購風波中,直言採購微軟產品的無奈。他認為:“平谷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世界上沒有這麼大範圍能夠做成的。”

全面試點使用桌面Linux的壓力和風險可謂不小,平谷區委書記秦剛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曾在北京市監察局大力推廣國產辦公軟體的秦剛,決心把國產軟體的成功使用模式轉移到平谷。

秦剛的想法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愈慈聲的設想不謀而合。北京市2001年的軟體政府採購風波後,這位多年來一直力挺國產軟體的女官員也在思索國產軟體,尤其是Linux和辦公軟體的發展出路。
上一次是辦公軟體,這一次是桌面作業系統。前後相隔5年,同樣的場景在重演。如果說5年前第一次冒險面臨的政治壓力居多,那麼這一次面臨更多的是技術壓力,這也是更直接的壓力。壓力和風險雖大,平谷推廣使用桌面Linux的專案還是往前推進了。

平谷的專案引來了煙臺搞資訊化的同行關注。“他們去平谷的時候,對平谷推廣Linux桌面都不敢相信”,平谷桌面系統的提供商共創開源公司專案經理張俊表示。山東省煙臺市,號稱是我國第一個在電子政務中完全使用國產軟體的地市,並率先採用了國產軟體整合應用的模式。區別於煙臺,平谷從伺服器、資料庫、桌面、辦公軟體全部使用了國產產品。

愛不愛國,就看你用不用了

但國產軟體的推廣難度相當大,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據瞭解,秦剛在做推廣動員的時候曾經提到,“愛不愛國,就看你使不使用國產的軟體了。”

確定方向之後,平谷區把國產軟體的使用直接和工作考核掛鉤。《平谷區電子政務辦公平臺管理制度》和《關於使用平谷區電子政務辦公平臺的考核辦法》相繼出臺,對各單位使用情況隨時進行檢查,從而決定獎懲。

不得不承認的是,平谷對Linux桌面的推廣還是持審慎態度。平谷的一位官員表示:“要在保障本身工作的同時推廣國產軟體。”為此,平谷採用了分批安裝、逐步試點、多種安裝方式(雙操)的方法。
在推廣初期,使用者對國產作業系統並不歡迎,甚至是敵視態度。曾經在平谷具體負責桌面技術支援的共創開源員工沈若對此體會頗深。

在第一次給平谷的試點單位裝機器的時候,共創開源往往事先不通知使用者,在同試點單位的領導打過招呼後,沈若等人就開始安裝了。使用者知道後,反應往往是無所謂,裝就裝吧。有人會抱怨說:“既然裝新軟體,為什麼不裝先進的呢?”

隨著和平谷使用者對Linux軟體使用的逐漸鋪開,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


比如,部分印表機不支援,一些隨身碟無法識別,部分網站無法線上使用郵箱,Linux系統啟動時長時間初始化網路卡,幾家單位線上辦公系統無法開啟等等。由於使用者對Linux很陌生,很多東西都不瞭解,這樣就需要大量的客服支援。有時需要幫助客戶排除故障,有時要為客戶作演示和講解,而且每人每天都要跑五六家單位,沈若他們的工作量非常大。

爭奪桌面的拉據戰


不得不承認,一些使用者因為沒有耐心拋棄了正版的Linux作業系統,重新又裝上了盜版windows系統。本刊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單位只剩下負責Linux推廣工作的資訊化辦公室還保留開源系統。

平谷某單位一位負責推廣國產軟體的人士直言:“在正版化檢查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用過Linux。”沈若對此一笑置之,“我們過幾天還要給他們裝上。”在這場佔領計算機桌面的拉據戰中,有時需要反覆幾個回合的較量。令共創開源能夠這麼有底氣的原因,也是平谷區領導對專案的堅挺。

去年5月7日,平谷區資訊辦成立了三個自查小組,分別由資訊中心三個副主任帶隊,對全區118家單位的正版化工作進行檢查。值得注意的是,平谷資訊中心和沈若他們一條心,一起來抓“漏網的魚。”在中午聊天的時候,雙方互相聊聊那裡有什麼問題要解決了,那個單位有多少臺應該裝卻沒有裝Linux等。

張俊表示,雖然在實施中有很多問題,但可以一個個解決。儘管如此,有些單位還是不配合他們的工作。在調查中,本刊記者發現平谷一單位很不願意裝國產Linux桌面,找一堆理由搪塞領導,領導本來也不想安裝,於是順水推舟找個人說情也就不裝了。

有些問題,已經不是問題本身了

在推廣Linux桌面作業系統的初期,碰到最多的是硬體相容、支援印表機的問題。除了硬體,Linux系統本身的缺陷往往也是造成該問題的重要因素。

對於系統的毛病,每隔幾個月會有軟體新版本釋出,透過及時升級、打上最新補丁,這能夠保證機器正常執行。印表機不支援,就和現在必須用windows的機器交換。不管什麼問題,總有招數可想。但有些問題發生時,張俊卻只能乾著急。比如本來在IE下很正常的功能,Linux下的瀏覽器卻不能正常使用。專家認為,這個問題看似很小,卻反應了Linux的一個致命問題:國外的網站內容全部按照標準網頁格式做,瀏覽器的差異不影響內容。而國內的網站大部分按照IE進行了最佳化,每一家網站都不一樣,Linux下瀏覽器要支援每一家網站都要做外掛,工作量大的不可能完成。目前國內廠商的做法就是對主流的入口網站進行了支援。

專有軟體是推廣國產桌面作業系統的另一隻攔路虎。像其它同行一樣,平谷區的很多單位安裝了專有軟體(各個單位的上級單位發放的專用軟體)。比如財政部會要求各個下級單位安裝一些財會方面的業務軟體。而這些軟體往往是基於windows平臺開發,直接裝到了計算機裡一起下發給下級單位。

而這些專有軟體的開發商五花八門,往往是一些小公司。將這些軟體移植到Linux上往往很難。張俊表示,這些專有軟體的問題,只能讓平谷區的領導來協商解決了。

困境背後的問題

在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中國Linux受到國際開放原始碼同行的關注,但中國並沒有掌握真正的話語權。在平谷碰到的問題,很多都需要從Linux系統的本身架構去解決,中國目前卻恰恰無能為力。還需要加大對Linux廠商自主創新的扶持,從而掌握核心技術。

中國對於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可謂情有獨衷。一方面,國家安全是發展自己作業系統的潛在驅動力。另一方面,作業系統處在軟體產業鏈的主導地位。中國政府希望透過扶植Linux的發展,全面帶動整個軟體產業的發展。

歷史上,中國曾經組織一批專家研發自己的UNIX作業系統,最後由於閉門造車無疾而終。中美911事件之後,中科紅旗的創始人孫玉芳以美國掌控作業系統,存在資訊保安隱患為由說服有關高層,由此 中國開始大力扶持幾家Linux廠商。由於沒有掌握Linux的核心技術,加上大量的應用軟體都是基於微軟的windows開發,中國的Linux產業一直沒成氣候。

痛定思痛,中國一批專家嘗試從基礎架構上讓Linux和windows完全相容。2004年左右,以Linux專家毛德操為首的一批人開始在這條路上探索,從而讓windows上的應用軟體完全平滑的移植到Linux桌面系統上。但問題在於,一方面這個工程挑戰很大,另一方面,微軟不斷推出新的桌面系統,跟隨策略一直也備受爭議。

目前,業界對於中國Linux的看法是,和windows共存是明智之舉。但另一方面,中國對於Linux投入很小一部分卻可以得到很大的彙報,所以支援Linux 是長久之計。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617542/viewspace-94910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