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微軟的Linux圍剿戰(轉)

ba發表於2007-08-11
綜述:微軟的Linux圍剿戰(轉)[@more@]  在微軟從一個矽谷的小不點成長為業界巨頭甚至可以說是霸主的艱辛跋涉中,一個又一個敵手被壓在微軟的巨車下或被它狡詐的打擊打倒,開發DR-DOS的迪吉亞、開發網際網路軟體的網威、眾所周知的網景、甚至包括IBM、Sun等這些大公司,都曾經被微軟餵過苦果。

  現在是Linux了,Linux的存在對微軟來說,猶如芒針刺背,它讓一直不可一世,驕橫一時的微軟不得不低下它曾經傲慢的頭,儘管看起來Linux的力量與微軟相比,微不足道,但它的存在讓微軟不是唯一的選擇。就猶如當年蘇聯存在對美國的意義一樣,它就不敢對盟友隨心所欲,Linux是扼住微軟喉嚨的制衡力量,猶如AMD制衡英特爾一樣。

  微軟對Linux十分頭疼,Linux使微軟的客戶們找到了與微軟討價還價的藉口,使微軟過去的壟斷價格優勢大大減弱。在今年年初,英國政府視窗作業系統的許可證協議需要續約時,他們告訴微軟,他們有可能在伺服器作業系統使用Linux系統,而不是繼續使用視窗系統,事實上,這只是與微軟談判的一種訛詐手段,但微軟在聽到這個不幸的理由後,不得不做出退讓和妥協,降低它一直高昂的作業系統價格。這在Linux還沒完全成熟之前的微軟絕對壟斷時代,是不可能出現的,微軟是唯一的選擇,客戶也沒有辦法和微軟討價還價,只能接受微軟傲慢從不肯退出的高價。

  Linux的存在還給了對微軟一直心存怨恨的業界同仁們一把報仇的利刃,包括IBM、Oracle、Sun等業界大鱷,均是樂於扶持打擊微軟的Linux,甚至包括微軟曾經最鐵的哥們英特爾,也加入到這一陣營,因為它也不願意微軟壟斷作業系統,扶持一家微軟的競爭對手更符合英特爾的利益,就微軟支援AMD一樣。像IBM去年出貨的主機中,有15%是Linux作業系統。

  另外一直對微軟產品價格政策不滿的客戶,包括各國政府,也紛紛制訂自己的Linux扶植計劃,一方面敲擊微軟,以在採用微軟產品的時候得到相當的價格優惠,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出於國家資訊保安及扶植本國資訊產業的角度考慮,也不願意看到微軟一家霸佔作業系統市場。

  對於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對手,微軟從來就沒有心慈手軟過。從1998年起,微軟就開始著手發動了對這個尚未壯大的對手一場Linux圍剿戰,一如微軟以往的風格,從公開場所的種種辱罵到私下裡以種種手段分解Linux陣營。

  在1998年,微軟就制訂了一份在未來預備對付Linux及開放原始碼軟體的檔案,這份在微軟內部傳閱的檔案因為錯誤漏發出來了,也就是在微軟壟斷官司名噪一時的"萬聖節檔案"。

  這份檔案中稱:由於沒有辦法將它(Linux及開放原始碼軟體)踢出商業領域,FUD戰術也不起作用,開放原始碼軟體將會有長期的可信性。(FUD是"害怕、不確定、懷疑"的首字母縮寫,是微軟通常用來攪亂、挫敗對手的手段,如宣佈並不存在的產品、製造對方產品會使微軟作業系統崩潰的謠言。)

  該份檔案還稱,如果軟體的基礎建構模組是便宜的或免費的,開放式分發而不為任何一個公司掌握的話,Linux就會一直成功下去。它提出圍剿辦法是:使協議和應用無法市場化。開放原始碼計劃能夠獲得很多服務端應用的立足之地是因為簡單、開放的協議的廣泛性。可以透過擴充套件這些協議、開發新的協議阻止開放原始碼計劃進入市場。

  也就是說微軟可以先獲得這些開放的協議和應用,並且在這些開放的協議和應用開發新的協議和應用。但最關鍵的是:微軟要把自己新開發的協議和應用取代這些目前開放的協議和應用,並且使之與Linux和開放原始碼軟體不能相容使用,按照這種戰略設想,微軟的作業系統將來也許就沒辦法和Linux因為協議不相容而無法進行資料通訊,當然,現在這樣做的話是有背於微軟的利益,但在將來某個恰當的時候,也許這樣做會符合微軟的利益。

  事實上,微軟這份檔案透露的資訊是,微軟要做封閉的、不開放的、不相容的協議和標準,儘管這種想法在網際網路時代看起十分荒謬,但微軟十分想顛覆網際網路時代開放相容的規則,只有這樣,微軟才可以徹底打敗Linux及開放源軟體。

  應該說微軟的這份檔案對Linux的優劣分析得比較到位,它提出了微軟扼殺Linux及開放源軟體的基本戰略:"OSS計劃已經在許多伺服器應用上有穩固的基礎,因為擁有廣泛的有用工具,簡單的協定。利用汙染這些協定,及開發新而複雜的協定,我們可以防堵OSS計劃進入市場。"例如該檔案中所提到的改變目前公開開放的DNS、HTTP等協議。如果微軟這個戰略得以實現的話,那麼整個業界將真的徹底成為微軟統治下的王國了。

  基於這種戰略,在2000年,微軟提出了它的Microsoft.NET平臺戰略,微軟稱,Microsoft.Net要挖掘和實現網際網路的全部潛能,建立第三代網際網路。這也就是微軟在它的萬聖節檔案中所提到的"利用汙染這些協定,及開發新而複雜的協定",Microsoft.NET戰略就是要顛覆掉現有所有網際網路開放協議應用,建立微軟自己封閉的、不開放新的協議應用標準,並利用微軟的壟斷統治地位把它變成事實性的工業標準,這樣Linux及源開放軟體就沒辦法進行商業開發了。所以Sun總裁曾攻擊微軟說,.NET是與整個人類作戰。

  但微軟沒有想到Linux的發展如此迅速,在它的.NET戰略才剛剛實施時就開始對它某些利益形成了重大的威脅,微軟在司法壓力和市場競爭雙重壓力下(美國法院判決微軟須向反對美國司法部與微軟達成和解協議、要求對微軟實施更嚴厲制裁的9個州提供其視窗作業系統的程式碼),微軟開始開放它的原始碼。事實上,這種開放更多的迫於市場的壓力,如果不是Linux的競爭,微軟才不會理會什麼法院判決,原始碼開放計劃是微軟的Linux圍剿戰的一部分,儘管這有悖於微軟萬聖節檔案的戰略主旨。

  各國政府以資訊保安為理由要求微軟提供原始碼開放,當然在沒有競爭的時代,微軟完全可以對這種要求視而不見,但Linux讓微軟低下它曾經高貴的頭。微軟在今年1月率先對俄羅斯開放了視窗原始碼,接著和歐盟、中國、日本等簽署了原始碼開放協議。

  在此以前,微軟一直強烈抵制原始碼開放計劃,並且在產品銷售價格上一點都不肯讓步。和當年DR-DOS出現一樣,Linux在各國受到的強勁歡迎讓微軟沒辦法高傲起來了,微軟開始試圖變得親和起來,儘管誰都知道,微軟再親和也是羊皮下的狼,目的和1992年蓋茨給微軟德國公司下的指令一樣--我們要讓DR-DOS從德國消失,消失得乾乾淨淨。很顯然,微軟現在的任務是:我們要讓Linux從全球電腦上消失,消失的乾乾淨淨。

  這也是為什麼微軟在北京政府採購失利後,先後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兩家合資軟體公司,這在微軟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接著微軟CEO鮑爾默訪華與國家計委簽署了價值62億人民幣的合作協議,再然後是蓋茨再次出訪,宣佈對中國開放原始碼的原因所在。並不是微軟在北京政府採購失利後的反思,而是發現Linux競爭殺傷力後,策略的一種調整。微軟現在所有的親善,事實上都是為了圍剿Linux進行統一戰線。

  在十年前,微軟是這樣剿滅它的競爭對手DR-DOS的,它威脅電腦銷售商們不得繼續銷售DR-DOS,然後以比DR-DOS便宜一半的權利金利誘電腦銷售商們,並且送文書處理、視窗軟體。

  然後,微軟在其視窗軟體裡面故意設定讓使用者對DR-DOS技術保障失去信心的陷阱,並且透過各種途徑釋出出去,以讓使用者對DR-DOS失去信心。在DR-DOS釋出前,微軟對每部MS-DOS收取的權力金大幅提高到30-60美元,為了消滅DR-DOS,微軟把它降到9美元。

  微軟已經開始重複十年前的動作,其以前各種苛刻的銷售和價格,現在都開始鬆動了,在拉動說服包括政府在內客戶的同時,微軟還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宣傳心理戰,削弱使用者和業界對Linux的信心。

  最近頻頻看到"權威調查公司指出:安全性最差的OS是Linux","Windows比Linux便宜!"之類的報導,然而所謂的權威調查公司是一家專門做Windows及.NET內容的網站,所謂得到出Windows比Linux便宜結論的是一家微軟贊助的機構,並且原文是"在一些情形下,Windows的成本比Linux便宜些"。

  如果Linux只是單純一個公司產品,在微軟的這種壓力下,早已經垮了,就像DR-DOS、網威、Netscape一樣,但Linux代表原始碼開放軟體,微軟發起戰爭不僅僅是針對一二家或者幾家Linux作業系統公司,而是整個原始碼開放軟體,這也是微軟憂慮這場戰爭結果原因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一方面微軟的勢力與Linux的勢力嚴重不對稱,是一個大象對螞蟻的戰爭,但另一方面,支援微軟的陣營與支援Linux的陣營又嚴重不對稱,站在Linux這一邊的勢力比微軟要強大的,它不僅僅有原始碼開放組織,Linux本身這些公司,IT業界各大巨頭,還有各國政府以及它們背後整個IT業。

  所以微軟的Linux剿滅戰是一場微軟過去前所未有的艱難戰爭,它面對的是一個利益錯綜複雜的整體,而不是以往簡單幾個競爭對手的利益關係,微軟很難像過去一樣,用一些小恩小惠就把競爭對手的支持者說服了。

  也許和十年前一樣,比爾-蓋茨現在告訴微軟的是:“忘了一切,我們現在只有一個任務,消滅Linux及原始碼開放軟體。”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617731/viewspace-94724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