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劍橋大學專案管理課程”專案的甜酸苦辣(轉)

ger8發表於2007-08-13
我做劍橋專案的“甜酸苦辣”

廣州科榮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 李子健

到目前為止,我的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行業有兩個――“市場調查”和“管理顧問”。這兩個行業均以專案管理形式進行運作。

93年左右進入市場研究行業,99年離開,算是見證了這個行業的階段性起落。但從那時起我就對管理產生了興趣,只是當時並不知道“專案管理”的概念,更沒有系統地學習和運用專案管理的知識和技巧。而當我來到“科榮”進入管理顧問行業,接到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劍橋大學的國際專案管理專業課程推廣和課程管理(以下簡稱“劍橋專案”),很幸運地瞭解了很多有關專案管理的事情。

“甜” “科榮”倡導的公司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員工要有 “老闆心態”和“學習心態”, “科榮”只是一個平臺。基於這種文化氛圍,我也就把劍橋專案當作自己的生意自己的公司來運作了,從財務管理到文件管理,從推廣策劃到人員調配,從尋求合作伙伴到合同管理,無不盡心盡力。

這種文化相信在不少私營企業裡面是老闆們最忌諱的,他們難免有一種心態,就是擔心員工學會東西就跑了,或者擔心員工超越了自己,而失去威信,另外還有一種擔心就是害怕個人或者家族企業給員工取代了。

在專案運作中,專案經理的空間是巨大的,無論是董事長還是總經理,不只是上司的角色,更多的是根據專案的需要而作為可調配的資源。在“科榮”,我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安排任務給董事長或者總經理等有關人士,這與某些企業(公司)的運作模式很不相同。正因為私營老闆的個人風格也就是企業的行事風格,所以董事會倡導的公司文化對於公司的氛圍至關重要。一些私營企業老闆或者總經理,往往喜歡和習慣於個人決策,成敗也在於老闆的決策,員工們也習慣於或妥協於這種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不管人力資源管理者也好,或者是市場部高層也好,往往花在猜度老闆或者上司意圖的時間比去調研市場或者關注員工心聲花的時間還要多。這時候我想起曾任職過的一家企業老闆對我說過的一句話“我給你錢,你就按我說的做”,頓時感觸良多。

這種“甜”正是專案管理人士所看重的空間,職業生涯中有什麼比經營自己的事業重要呢?有什麼工作能讓你帶著感恩的心態去工作?不管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操控專案,關鍵是能在專案過程中成長,在學習中成長,在失敗中成長。因為專案經理就是專案的“老闆”。這樣你就很快擁有這種勝任能力了。

“酸” 在工作中,酸溜溜的滋味當然是被投訴的滋味了。今年我有個推廣需求,希望與某大型知名通訊公司合作。交往中由於自己在商務措詞上應對不周,造成對方投訴,事後當然是向對方道歉。但這件事帶給我的思考卻是經過酸楚再品味成熟的過程。不但要成為自己負責的專案的推動者,還要協調一個範圍中各種人和事,若以一己之見隨意處之,就難免“擱淺”。所謂“予人玫瑰,手中留香”,方是高明的商務雙贏技巧。

“苦” 劍橋大學的國際專案管理專業課程最大的特點在於沒有考試,只有過程考核。這種根植於西方教育的學習方式與國內的考試式學習觀念經常發生衝突,也曾一度讓我產生困惑。唯有“科榮”高層執著堅持,至今已有7年。我相信這極有價值的投入必將推動中國高階職業教育事業與國際接軌,必定帶給中國高階人才實際的好處。

社會上很多課程大多采用課堂式授課若干天,老師在上面講,學員在下面忙著抄版書記筆記,再加些互動學習,然後集中三兩天考試,接下來就是意料之中或者欣喜若狂地獲得證書。 但劍橋大學專案管理課程卻要求學員自帶專案學習,必須親身參與專案運作,在過程中學習,而劍橋導師則在專案過程中不斷給學員指引。

但我們面臨的問題正在於此,不少部門管理人員、專案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常顧慮於自己能在所在公司中能幹多久?在專案進行中是否繼續獲得上司的支援?取得的證書如何最快獲得利益?公司只關注小規模的培訓學習,而這種深入式的學習是否讓領導層害怕出現“翅膀硬了的鳥就會飛走了”的尷尬局面?另外有些人還考慮在學習中無法定量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似傳統學習,多少節課何時考試這些事情是非常清楚的,以上種種想法都很現實、很固執地存在著。這些現實無不見證中國職業培訓在觀念和意識上與先進國家的巨大差距。其實培訓就是為了讓人的行為有所改變,何況這是是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劍橋專案管理課程無法確定你何時畢業,因為決定因素在於你制訂的專案目標何時達成,而專案目標何時達成在於專案過程是否控制得好,而過程能否控制得好在於你是否在進行中獲得勝任能力。所謂在過程中學習,在專案中成長。

這就是我在推廣中面對的“苦”。苦於這種存在千年的考試製度常給人們的思維定勢,從小就根植於我們的腦海裡,帶著各種各樣功利性目的疲於奔命地或者樂此不疲地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為升職加薪而考試,為結交人際而學習,為在職場立於不敗而追逐文憑……當年從國外引進的MBA學習如今也變成具有“中國特色”的MBA學習模式了。領導們也習慣於以一紙文憑、行業或職位經驗、成功案例去衡量人才的優劣,而沒有去審視他是否擁有勝任能力,是否經歷過失敗,現在處於什麼心態,他的成功和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在成功和失敗中悟到什麼……

在熙熙攘攘中,人們往往忽略了學習的本性和樂趣。我認為:學習在於分享和悟道,悟道在於思想碰撞,碰撞的火花往往來自一群思想活躍、傲視同儕的人士。獲取知識僅僅是學習的某個階段而已,更何況如果你沒有異於常人的感悟和想法,能吸引眾人爭相與你合作,甘心追隨你嗎?泛泛之談結交的僅是泛泛的人脈而已,但領袖的氣質卻在悟道中產生,在思維碰撞中昇華。

“辣”的滋味來自決策失誤。在專案進行中,由於個人的經驗能力所限,難免對一些決策缺乏足夠的風險預測和控制,從而導致“給辣椒嗆得眼淚直流,肚子裡翻江倒海”。在專案推廣中,我對於某些推廣渠道的效果估計就存在很大的失誤。耽誤了時間增加了成本而一無所獲,這使我重新考慮和調整了目標物件的定位和專案的訴求點。

“辣”和“酸”都是個人在失誤中悟道,正如“科榮”首席高階顧問吳家正先生所言:“我之所以成為首席顧問,就是我犯的錯誤最多而已。”“科榮”和“劍橋”不怕你犯錯,怕的是你怕犯錯和失誤後不會悟道。

為了減少個人決策失誤以及在專案進行中避免獨裁和資訊過於集中的不良效應,我邀請了幾位劍橋學員組成專案小組,一同運作這個專案。因為我相信,讓自己成功地完成一個專案的快樂比不上讓一個團隊一起很愉快地完成一個專案。

我深信,只品嚐自己樂意接受的味道,感覺是不會豐富的,只有品味甜酸苦辣,方能領略人生境界。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558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