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成功的關鍵(轉)

ger8發表於2007-08-13
一般人對於專案管理之概念,傾向於認為大型專案才需要利用專案管理的方法進行管制。好比新系統開發,需要大量人員投入,花費數月甚或年餘時間,經由不斷編碼、測試除錯的過程,正式推出上市,這種整體發展的過程才需要專案管理。可是在這個求速度、講變化的時代,有任何人可以說他的工作不需要講求質量、時程及成本嗎?如果不能以專案管理之方法管制工作,不能從質量、時程、成本間求取平衡,如何又能夠面對速度及變化之要求?

實際要成功的完成一個專案並不簡單。成功專案的定義是同時達到不超出時程、不超過成本及合乎質量要求之條件。好吧!有人也許說:那我就依照前言所述的「在執行過 程中看緊一點」不就得了?試將場景搬到以下的狀況:

『某天早上,當你(妳)走進公司,老闆把你(妳)叫進辦公室並且說「嗨!機會來了!公司剛決定××專案由你(妳)負責,好好做,不要搞砸了」。興奮之餘,下一步你該怎麼辦?』成熟的專案人員會馬上把思緒組織起來,考慮下列問題:  1.如何將顧客的「需要」反映到「水平、規格」上?專案執行過程中如果遇到技術或管理上之突破或困頓,如何反映在專案計劃或者專案目標之改變上?(範圍管理)

2.如何來預估所需之時間及成本?預估出來的時間及成本是否真能反映實際狀況?專案執行過程中應採取何種手段來有效控管時程及成本?(時間、成本管理)

3.專案產品之質量應如何維持?專案之質量又應如何維持?(質量管理)

4.影響專案順利完成之關鍵因素有那些?該採取何種手段以消弭這些因素?(風險管理)

5.專案從概念形成一直到收尾,需要那些人力資源之參與?如何獲得?又該如何領導及激勵他們?(人力資源管理)

6.專案應建立何種垂直及水平之溝通管道?各型別之專案會議應何時召開、如何召開及何人參與?專案檔案之型別及管理方式又如何?(溝通管理)

7.專案所需之人力資源、裝置、原物料是否可以獲得?應如何獲得?何種獲得方式最符時效?(採購管理)

8.專案經理是否稱職?專案成員是否稱職?企業文化是否支援專案式管理?專案管理辦公室之功能如何發揮?如何運用最新的資訊科技輔助專案管理?各種管理技術如何運用至專案發展之各個過程中?(整合管理)

任何的專案在發展過程中,一定經過概念形成、計劃、執行、控管及收尾五個階段。概念形成就是需要(Wants)的產生,不論這個「需要」是由顧客牽引(Pull)或是技術推播(Push)產生的,反正總是有個開頭,沒有第一步,其它的也就不必再談了。

將「需要」定型成為外在的功能水平(Functional performance)及內在的技術規格(Specification),併為達到此規格應完成之工作列出清單,加上時程及成本因素後,便完成了一個最基本的專案計劃。接下來就是按圖索驥,依著計劃一步一步去做,而在執行的過程中看緊一點,不要超脫進度及成本的要求,一個專案才能大致說是成功的。

速度,是e時代提高競爭力的主要利器。系統開發要快、建置要快、研改維護也要快。在上市時間的壓力下,專案管理人員必須考慮:
  1. 系統開發不可避免的必須經過構想、設計、發展、運用之迴圈,專案人員必須預先完成次二至三個迴圈之規劃,以安排所需資源之計劃。
  2. 專案管理之過程(概念形成、計劃、執行、控管及收尾)可以適度調整,但不可因噎廢食,為了速度而放棄專案管理之整體架構。
  3. 運用專案總時程的10-20%時間好好的規劃一下要做的事,可以省郄因為錯誤而重做 (Rework)之風險。
  4. 專案過程是不斷決策的過程,譬如質量/時程/成本之取捨要做決策,風險承擔也要做決策。專案小組應建立良好的決策機制,以避免倉促而思慮不周的決定。
  5. 產品發展先要求完整,再要求完美。企業專案管理人員可適度考慮將偵錯之工作交由顧客進行。但是,記住,這是要承擔風險的!

有效利用internet之優勢,與顧客溝通、與專案成員溝通、與企業內所有人員溝通,並且進行修訂及維護版本之釋出。

專案管理是面對問題時做事的流程及方法,在美國專案管理學會所出版的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中所述及的只是專案管理之基本,等於是打地基的工作,至於說要蓋怎麼樣的房子,就看各個行業如何設計。有效的運用專案管理手段,配合e時代環境需求,以新的思維來經營專案,才是專案成功最主要的關鍵。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346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