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案管理的新挑戰—可持續發展(轉)

ger8發表於2007-08-10
摘 要:工程建設會引起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本文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詳細分析了可持續發展專案管理的必要性,同時對專案中的各個參與方在專案中所負的責任加以闡述,並且對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從資源管理、環境管理、技術管理和專案參與人員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工程專案管理

引言

從20世紀80年代的“魯布格經驗”到今天,專案管理對建築業的發展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於建築業一方面為人類建築美好的居住空間,同時又對環境產生一定的破壞。例如:由於建築工業大量使用合成的化工材料,使得一些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鹵化物的材料暴露在大氣中或與在自然的氧化作用下,釋放出相應的氣態化合物;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汙染;由於機械化施工而產生的機械廢氣;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固態建築垃圾等。

因此,在人們日益重視環境問題的今天,可持續發展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然而可持續發展關注的熱點主要集中於土地、自然資源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上,集中於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研究上,忽視了對人們行為的主要物件—專案進行可持續性研究,造成了許多專案僅僅是某些領導政績的標誌,由此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環境的嚴重破壞。如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推廣和發展專案管理的組織方法和實施方法,是當今專案管理領域的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

1 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專案管理的特點及含義

1.1 管理物件的泛化傳統意義中的工程專案管理的管理物件是工程專案本身,是透過可行性研究報告、專案計劃書、設計圖紙、設計規範、實物模型等定義和說明的。而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的物件不但包括專案本身,還包括專案所處的微觀環境和中觀環境,就是說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要將與工程專案所有的外部關聯元素全部納入考慮和管理範圍。
1.2 管理目標的泛化作為一般意義上的專案管理目標,是要實現專案的質量目標、經濟目標、進度目標。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的目標則遠遠超出了這三個目標,它還要實現整個微觀區域和中觀區域的環境質量目標、經濟效益的長期最大化,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

1.3 管理組織的泛化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需要參與方的全體緊密合作,任意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造成整個管理的失敗。
1.4 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現代的管理更加傾向於開放性、及時性、準確性,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作為一種工程管理方式同樣如此,尤其是ERP、CRM等系統的應用。因此,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實際上是將工程專案放在一個微觀或中觀的區域內,應用現代的生產技術,實現專案的成本、質量、進度和社會、經濟的系統目標,從而解決專案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實現專案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的因素專案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猶如串聯起來的一組電路,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破壞專案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影響可持續發展專案管理的關鍵因素有許多,涉及專案的各個方面。對專案可持續性的影響因素包括:專案的經濟效益、專案的資源利用情況、專案的可改造性、專案的環境狀況、專案的科技進步情況、專案的可維護性等幾方面。當然,專案的可持續性發展還要受到管理、組織的影響,另外專案所在國的政策、政治狀況等都會對專案的可持續性產生影響,其影響不僅涉及專案的可持續性甚至關係到專案的生死存亡。

3 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專案管理中各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在任何一個專案中,專案的參加者包括:政府部門、業主、勘察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承包商、材料供應商、使用者等。因此每一個參與者的行為都將對整個專案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3.1 政府部門作為專案的審批者和監督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如果政府部門在專案的立項審批、規劃審批、設計審批等方面提高對專案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積極開展“社會評價”,使得專案的發展有利於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有利於我國的經濟建設,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節約有限資源,保護自然與生態環境,造福人類,實現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政府可以對採用了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的業主給予稅收或融資方面的優惠措施,鼓勵業主採用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方式。2004年4月中央查處了“江蘇鐵本鋼鐵公司違規建設鋼鐵專案”事件。雖然有部分人認為“鐵本專案”的下馬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如果把這個事件放在我們整個國家的大的經濟環境下考慮,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鐵本專案”的死亡正是政府在考慮了整個社會成本的前提下采取的最優的管理方式,可以說更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證可持續發展。同年4月29日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長梁保華在向全省領導幹部通報查處鐵本專案違規建設情況時指出,鐵本集團違規建設一案性質嚴重,教訓深刻。江蘇省委、省政府從鐵本事件中總結的三條經驗教訓的第一條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3.2 業主業主是專案的投資人,一般情況下在保證質量和功能的前提下,自然會考慮專案的經濟可行性,但是如果採用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方式,則意味著業主要將該專案放置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即社會和自然的角度來進行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專案的設計、篩選專案的承包商、採用新的環保材料、建造技術和環保技術,因此也需要業主預支費用,加大了成本,但是由於採用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方式使得整個社會的收益提高,因此,業主完全有可能從政府獲得相關的優惠政策,從而補償自己的損失。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建設中,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在專案的招標書中明確規定了投標者的環境保護責任。在專案的標書中,把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防治汙染的工程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建成投入使用的制度,和投標者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寫入了標書,要求投標人認真貫徹執行。同時制定了《奧運工程綠色施工指南》,對工程施工提出了環境要求。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環境管理措施,防止揚塵、廢水、施工垃圾、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汙染。
3.3 勘察與設計單位勘察與設計單位雖然在作為業主的被委託方,必須考慮委託方的經濟利益,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勘察與設計單位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委託方提供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方式的設計方案、新的環保材料、建造技術和環保技術。
3.4 監理單位監理單位的主要作用在於協調業主和各個專案參與者的關係,保證專案的質量、進度等公共利益。監理的成功與否,對專案的成功與否有很大的影響。監理單位在保證業主利益的同時,如果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開展工作,實際是在行使其社會職責,因此政府應該從開發企業上繳的稅收中,拿出一部分用於對監理單位的報酬。
3.5 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是完成專案的核心,專案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使用的機械裝置,會產生大量的廢氣、粉塵、振動、噪音,對環境產生極大的破壞,影響專案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專案中標的施工單位在業主、監理單位和政府法規的約束下,採用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方式,採用綠色環保施工建造技術,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施工方法,提高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以建築為主、多元化經營的綜合性上市公司,具有工程總承包的一級資質,是全球最大的國際承包商之一。該公司之所以能夠在如林的強手中中得奧運會的主場館專案,應該說同該公司在施工中堅持採用綠色環保施工建造技術有極大關係。
3.6 材料供應方工程專案的施工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而這些材料的使用者由於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不對稱的資訊,難以對材料做出非常準確的評價,而材料的供應方卻相反,他們擁有專業的技術裝置、強大的資訊庫,可以為業主、設計方、施工方提供綠色環保、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型材料。作為整個可持續發展專案管理鏈上的一個組成,材料供應方應該從法律上保證所提供材料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政府需在稅收上給予優惠。
3.7 專案的使用者工程專案建成以後,作為專案的使用者則更大程度體現了專案的可持續發展性。因為專案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水、光等),同時會產生一系列的廢棄物。因此如何在使用的過程中,少消耗資源,少產生廢棄物或廢棄物再次利用程度,則是該專案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4 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專案的實施管理

4.1 資源管理專案資源管理主要指專案運營所需原材料和專案廢棄物的處理和再利用的管理,以及專案報廢后資源的再利用情況。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對環境的影響直接關係到專案的可持續性。由於專案的廢棄物處理和利用關係到專案對環境的影響,關係到專案的存在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專案的可持續必須考慮專案的廢棄物利用和處理狀況,並對其作出評價,透過它進一步評價專案是否具有持續發展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全面保證專案的可持續發展。
4.2 環境管理對環境的管理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等幾方面管理。
4.2.1對自然環境的管理對自然環境管理是指可持續發展的專案管理要能夠防止或減少專案造成的環境汙染,如光汙染、噪聲汙染、廢氣、汙水汙染等,達到專案與周圍自然環境具有相容性、協調性。管理的措施包括:在專案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就要確定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在專案的設計、施工階段,要採用綠色環保的施工技術和材料;在專案的使用階段,要對產生的廢棄物採用分類、無害處理。只有當專案達到汙染治理的標準,並且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專案才具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4.2.2對社會環境影響的管理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管理包括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管理、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管理、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管理等。管理的措施包括:保證專案與社會文化相容;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相協調;與經濟發展相吻合,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個專案只有符合社會文化要求,不影響居民生活,與經濟發展協調,才有存在的可能和繼續發展的必要。以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為例。有材料表明,該工程建成後,將保護長江中下游廣大平原湖區,使國土開發長治久安;能夠充分利用原有農業基礎設施,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大提高長江流域糧棉生產水平,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可利用水庫1084km2水域面積和上百條大小支流庫汊,發展漁業、養殖業、林業及畜牧業等,為食品加工和輕工業提供原料基地;萬噸級船隊可大半年直通重慶,宜昌以上航道將大大改善,促進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的開發和對外交流,使長江成為名符其實的“黃金水道”。
4.2.3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管理專案處在一定的環境中,都或多或少地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管理需要各個參與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門應該透過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對破壞者給予嚴厲的處罰,對於主動進行保護的給予獎勵。同時要培養全社會的環保意識,使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會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風氣。
4.3 技術管理技術管理主要考慮兩個方面:專案設計的先進性和技術本身的先進性。專案的設計要具有科學性、超前性,並有發展餘地。設計時除了要考慮人們現在生活需要,還要考慮未來需要,使專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與以後的經濟、技術、文化發展相銜接。設計的先進性還表現在儘可能利用已有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並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為以後發展留出介面。技術本身的先進性主要指專案實施技術和運營技術的先進性。專案的技術先進性表現在已09資源環境與工程有先進技術成果的應用上,表現在為以後技術發展留出的介面上,專案的技術先進性使專案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同時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
4.4 專案參與人員的管理作為整個專案建設的核心主體,專案參與人員在實施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專案本身產生直接的作用,直接對專案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專案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管理、環境管理和技術管理都直接依賴於專案參與人員的實施。因此,行業主管部門很有必要在專案參與人員上崗之前對其進行相關的政策法規培訓,對其進行技術指導,提高素質,並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不定期的進行檢查,使可持續發展觀深深植根於專案參與人員的頭腦中。

5 結束語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經濟發展與保護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協調一致,讓人類子孫後代能夠享有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工程專案的可持續發展管理雖然只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非常細小的分支,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態度去認真的從事工程專案的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成功。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4202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