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與企業智商3(轉)

ger8發表於2007-08-09
■ 組織的複雜性

  德魯克在發表於1988年1-2月號《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新型組織的出現”中,論述了新型資訊化組織的主要特徵。他指出,知識型組織、共同的戰略願景、對專家實行按其能力而不是按其職位的激勵方法、大量採用具有整合價值觀的團隊作業方式和任務小組,以及分權與自治等等,是未來新型企業的組織形式。

  觀察專案管理復興的恰當背景是資訊科技。但並不是說,因為資訊科技提供了快速的計算能力,才導致了專案管理可以更加方便地加以實施; 也不是說,利用更大的儲存能力和視覺化技術、圖形影像技術,使得專案能夠“刻畫”得更加細緻,儘管這些都可以被看作專案管理的時髦版本。

  資訊科技對專案管理的影響不僅僅在技術層面,更在組織結構層面。資訊科技改變了人們對專案認識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專案的組織。如摩托羅拉作為世界著名通訊裝置和服務供應商,在1990年代中就啟動了一個旨在改善其專案管理能力的計劃。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企業的產品研製與服務必須更快更便宜。企業事業部式的組織與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用,組織形式的團隊越來越明顯。

  因此,對於新型組織而言,專案的“一次性”,僅僅是專案管理的表面現象,有價值的是專案團隊帶來的橫向整合能力。這種能力似乎是“專案管理內在的稟賦”。團隊能夠做到橫向的聯合作戰與縱向的溝通協作。專案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在企業中產生的思路不清與銜接困難。

  此外,專案管理的外延也在不斷擴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專案管理的應用擴充套件到其他工業領域(行業),如製藥行業、電信部門、軟體開發業等。專案管理者也不再被認為僅僅是專案的執行者,而要求他們能勝任其它各個領域的更為廣泛的工作,同時具有一定的經營技巧。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提出的“有效的專業專案管理者”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時間管理、風險管理、採購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綜合管理等若干管理領域。從某種角度說,專案經理簡直就是MBA的另一個版本。

  從這個意義上說,專案管理如此流行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專案管理是面向成果的(關注任務的完成);專案管理是基於團隊工作的;專案管理藉助外部資源提供跨職能部門的解決方案;專案管理透過藉助外部資源以有效降低成本;專案管理是柔性的(可變化的)。難怪《財富》預測:專案經理將成為21世紀年輕人的首選職業。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3741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