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錯 iPod產品含病毒事件引發口水戰(轉)
誰的錯 iPod產品含病毒事件引發口水戰(轉)[@more@] 安全與質量專家對蘋果公司在星期二處理由於iPod在生產時內建針對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病毒的方式感到不滿。
包括微軟公司負責檢查即將釋出的軟體是否攜帶病毒的負責人在內的安全方面專家稱蘋果應對iPod攜帶病毒的措施是企圖轉移矛盾至微軟身上,並表示出廠的iPod處理器就攜帶病毒事件實際上是表明了蘋果iPod的製造工藝尚待改進。
星期一,蘋果在其官方網頁上發表了一項宣告稱“少量影片iPod在出廠時已經攜帶Windows病毒”,蘋果還指出該病毒為RavMonE.exe。公司提到,iPod感染此病毒的數量很小——僅僅佔使用者在2006年9月12日後購買影片iPod數量的1%。“可以想像得到,我們對於Windows在對抗這類病毒時如此脆弱感到很遺憾,更遺憾的是我們發生了這種失誤。”
此宣告遭到了包括微軟負責檢查軟體發售前是否感染病毒的負責人Jonathan Poon在內的安全專家的批評。Poon表示“病毒在什麼平臺上發作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iPod如何進行質量檢測,特別是內容檢測。”
Poon的前任,曾在此職位上負責十多年的James Abrams對此表示贊同:“蘋果iPod的含毒事件,與微軟作業系統毫無關係,這就是一件生產中的安全控制問題。微軟在釋出一款軟體或者軟體生產的過程中絕對不會含有病毒,因為我們對產品釋出時因該做什麼來避免包含病毒有著專業的見解。蘋果對微軟的軟體無法處理該病毒的譴責實在是無稽之談。蘋果公司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把產品賣給消費者前該做什麼。”
蘋果公司iPod產品營銷部副總裁Greg Joswiak拒絕就iPod感染病毒的細節做出評論。同時,Joswiak拒絕就釋放該病毒的動機進行推測。他還對公司的製造及品質控制過程進行了辯解:“這是製造過程的一個意外,我們堅信我們的製造過程是最好的,同時我們也會堅持這樣做的。”他在被問及如何看待公司宣告中對Windows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的觀點時談到,“這不是事實嗎?我們在嘗試著分析問題,找出關鍵,而並沒有躲避責任。”
此次病毒事件是近期麥當勞承認在日本進行促銷的10000部MP3播放器中含有WORM-QQPASS.ADH病毒之後的又一起病毒事件。Poon和Abrams都表示雖然麥當勞公司在處理消費電子品方面經驗不多,但與其相比,蘋果公司對iPod感染病毒的處理更要遜色許多。
Abrams表示“麥當勞和蘋果處理類似事件截然不同的方式反映了兩間公司管理真誠度和客戶服務的差距。兩個事件都與製造過程有關,在失誤發生之後,聰明的公司承認責任所在,併為消費者做出應有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而某些公司則玩起來踢皮球的遊戲。”
與蘋果提供包括微軟的OneCare等大量免費防病毒軟體的連結相比,麥當勞提供的直接連結趨勢科技(Trend Micro)的Housecall線上病毒檢測服務與免費替換感染病毒產品的措施更受人稱道。
安全軟體廠商SecureWave企業與市場營銷副總裁Dennis Szerszen表示麥當勞與蘋果的事件驗證了某些駭客關於消費電子產品的廠商對病毒問題關注程度不夠的言論。他表示,蘋果可能就是因此而對並不是軟體產品的iPod沒有足夠的警覺。他談到,幸好只是病毒而不是其它色情軟體,如果這樣的話將對蘋果品牌的損害更大。
Szerszen最後談到,從企業層面上,應該對如何在企業網路上使用消費電子裝置有明確的指引,同時還應建立相應的監控機制,防止由iPod,PDA等消費電子產品帶來的惡性攻擊和病毒的傳播。
包括微軟公司負責檢查即將釋出的軟體是否攜帶病毒的負責人在內的安全方面專家稱蘋果應對iPod攜帶病毒的措施是企圖轉移矛盾至微軟身上,並表示出廠的iPod處理器就攜帶病毒事件實際上是表明了蘋果iPod的製造工藝尚待改進。
星期一,蘋果在其官方網頁上發表了一項宣告稱“少量影片iPod在出廠時已經攜帶Windows病毒”,蘋果還指出該病毒為RavMonE.exe。公司提到,iPod感染此病毒的數量很小——僅僅佔使用者在2006年9月12日後購買影片iPod數量的1%。“可以想像得到,我們對於Windows在對抗這類病毒時如此脆弱感到很遺憾,更遺憾的是我們發生了這種失誤。”
此宣告遭到了包括微軟負責檢查軟體發售前是否感染病毒的負責人Jonathan Poon在內的安全專家的批評。Poon表示“病毒在什麼平臺上發作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iPod如何進行質量檢測,特別是內容檢測。”
Poon的前任,曾在此職位上負責十多年的James Abrams對此表示贊同:“蘋果iPod的含毒事件,與微軟作業系統毫無關係,這就是一件生產中的安全控制問題。微軟在釋出一款軟體或者軟體生產的過程中絕對不會含有病毒,因為我們對產品釋出時因該做什麼來避免包含病毒有著專業的見解。蘋果對微軟的軟體無法處理該病毒的譴責實在是無稽之談。蘋果公司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把產品賣給消費者前該做什麼。”
蘋果公司iPod產品營銷部副總裁Greg Joswiak拒絕就iPod感染病毒的細節做出評論。同時,Joswiak拒絕就釋放該病毒的動機進行推測。他還對公司的製造及品質控制過程進行了辯解:“這是製造過程的一個意外,我們堅信我們的製造過程是最好的,同時我們也會堅持這樣做的。”他在被問及如何看待公司宣告中對Windows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的觀點時談到,“這不是事實嗎?我們在嘗試著分析問題,找出關鍵,而並沒有躲避責任。”
此次病毒事件是近期麥當勞承認在日本進行促銷的10000部MP3播放器中含有WORM-QQPASS.ADH病毒之後的又一起病毒事件。Poon和Abrams都表示雖然麥當勞公司在處理消費電子品方面經驗不多,但與其相比,蘋果公司對iPod感染病毒的處理更要遜色許多。
Abrams表示“麥當勞和蘋果處理類似事件截然不同的方式反映了兩間公司管理真誠度和客戶服務的差距。兩個事件都與製造過程有關,在失誤發生之後,聰明的公司承認責任所在,併為消費者做出應有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而某些公司則玩起來踢皮球的遊戲。”
與蘋果提供包括微軟的OneCare等大量免費防病毒軟體的連結相比,麥當勞提供的直接連結趨勢科技(Trend Micro)的Housecall線上病毒檢測服務與免費替換感染病毒產品的措施更受人稱道。
安全軟體廠商SecureWave企業與市場營銷副總裁Dennis Szerszen表示麥當勞與蘋果的事件驗證了某些駭客關於消費電子產品的廠商對病毒問題關注程度不夠的言論。他表示,蘋果可能就是因此而對並不是軟體產品的iPod沒有足夠的警覺。他談到,幸好只是病毒而不是其它色情軟體,如果這樣的話將對蘋果品牌的損害更大。
Szerszen最後談到,從企業層面上,應該對如何在企業網路上使用消費電子裝置有明確的指引,同時還應建立相應的監控機制,防止由iPod,PDA等消費電子產品帶來的惡性攻擊和病毒的傳播。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617542/viewspace-96216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ERP平臺口水戰的背後(轉)
- 傳奇產品Lytro研究報告——產品開發失控引發“血案”
- 新產品開發模式的9大錯誤模式
- 新產品開發模式(轉載)模式
- Hazelcast和Redis打口水仗:誰的效能更厲害?- hazelcastASTRedis
- 從新產品成功的角度來看產品開發組織設計(轉)
- 網友對sars病毒事件的對話(轉)事件
- 賣掉程式碼的副產品——個人簡歷引發的思考
- “勒索病毒”肆虐引發的思考
- 新產品開發專案流程的七要素(轉)
- 應對競爭對手 下一代iPod產品會說話
- 產品經理的戰術執行
- Oracle SOA產品戰略揭幕Oracle
- Effective BCB Form Program(1) ——窗體事件驅動鏈引發程式錯誤分析 (轉)ORM事件
- Effective BCB Form Program(2) ——窗體事件驅動鏈引發程式錯誤分析 (轉)ORM事件
- 「轉」產品助理、產品經理、產品負責人、產品總監有什麼區別?
- 物聯網產品開發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 “技術轉產品”比產品更噁心的幾個點
- 主流網路產品 入侵檢測產品的綜合比較(轉)
- Facebook產品的開發流程
- ios簽名:iPhone產品中誰價效比最高?iOSiPhone
- Oracle、 IBM 、Microsoft展開“完備產品線大戰”(轉)OracleIBMROS
- 情懷背後的遊戲生意,蘋果新iPod touch要賣給誰?遊戲蘋果
- [轉]不做讓開發人員討厭的產品經理
- 縮短產品開發設計時間的途徑(轉)
- Paradox管理團隊談新的產品戰略和結構轉型
- “reliable message”事件引發的思考事件
- Google Android創贏路線與產品開發實戰GoAndroid
- 產品需求分析中常見錯誤?
- 解密Facebook產品的開發流程解密
- 開發人員如何轉型做產品經理
- 軟體產品開發,為什麼失敗 (轉)
- ERP價格戰背後所引發的思考(轉)
- Form產生時的事件次序; (轉)ORM事件
- 產品人要玩轉兒的流程
- 新的產品,新的挑戰(圖靈訪談)圖靈
- 產品組合策略(轉載)
- 細說3721網路實名“病毒”(含部分原始碼) (轉)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