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作業系統常用命令(轉)
SOLARIS作業系統常用命令(轉)[@more@] 1、man 4
2、ls 相當於DOS的dir 4
3、clear 相當於DOS的cls,清除螢幕上的內容 5
4、mkdir 相當於DOS的md,新建一個目錄 5
5、cd 5
6、rm 5
7、cp 5
8、mv 6
9、pwd 列出當前所在的目錄位置 6
10、more 檢視檔案的內容 6
11、chmod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讀、寫、執行的允許許可權 7
12、chown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所有權 7
13、chgrp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工作組所有權 8
14、date 相當於DOS的date 8
15、su 9
16、passwd 更改使用者口令 9
17、exit 退出終端操作 9
18、shutdown 超級使用者root才有權執行,關閉Solaris作業系統 9
19、find 搜尋指定目錄下要找的檔案,找到後給出檔案的路徑 9
20、vi 10
21、echo 顯示環境變數用 20
22、ping 測試網路通斷情況。 20
23、ftp 本地工作站與遠端工作站之間檔案傳輸 21
24、telnet ip_address 遠端登入命令,在工作站和PC機中都有 22
25、ps 檢視系統的程式 22
26、kill 殺掉作業系統中的程式 23
27、tar 把多個檔案或目錄打包成一個檔案,或者把已經打包的檔案展開 23
28、compress 把檔案壓縮成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 23
29、uncompress 把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解壓縮 23
30、df -k 檢視各檔案系統剩餘的空間,-k說明單位是千位元組(kb) 23
SOLARIS作業系統常用命令
SOLARIS作業系統中區分大小寫字母,要注意輸入系統的字元的大小寫是正確的.在圖形介面的CDE環境下,用滑鼠的左鍵可以選定終端中的一個單詞或一行字元,用滑鼠的中鍵可以把選定的內容複製到游標當前的位置,十分方便.
1、man
給出要查命令所有選項的含義,以及命令的詳細說明.
2、ls 相當於DOS的dir
它的常用選項有-l(顯示檔案的詳細資訊),-a(顯示包括隱含檔案在內),-R(recursive,顯示子目錄中所有的檔案和子目錄),-t(依照檔案最後修改時間的順序列出檔名).例如:ls 列出目前目錄下的檔名。
ls -a 列出包含以.起始的隱藏檔案在內的所有檔名。
ls -t 依照檔案最後修改時間的順序,依序列出檔名。
ls -l 列出目錄下所有檔案的許可權、擁有者、檔案大小、修改時間及名稱。
ls -R 顯示出目錄下,以及其所有子目錄的檔名。
內容很多一屏顯示不完時,可用管道符連線more命令,每顯示一屏暫停,按空格鍵繼續.如: ls -altR | more
注意:
ls rms*.* 將列出rms.ini這類中間帶"."的檔案,而不會列出rms這類不帶"."的檔案,用ls rms* 可以把帶"."和不帶"."的檔案都列出
3、clear 相當於DOS的cls,清除螢幕上的內容
4、mkdir 相當於DOS的md,新建一個目錄
5、cd
相當於DOS的cd,和DOS的cd不一樣的是,只輸入cd將回到HOME目錄.
6、rm
相當於DOS的del,支援萬用字元*和?,例如rm file*, 為了不誤刪除想要的檔案,在用萬用字元刪除之前,先用ls file* 看看是否列出的檔案都需要刪除.要注意,用命令列刪除的檔案是無法恢復的,Unix作業系統因為多使用者的原因,無法提供DOS下的undelete命令.如果在Solaris的CDE環境下,扔到垃圾箱裡的檔案是可以恢復的,因為扔到垃圾箱裡的檔案並沒有被真正刪除.
rm -r
相當於DOS的deltree,小心使用.例如:rm file1 刪除檔名為 file1 的檔案。
rm file? 刪除檔名中有五個字元,前四個字元為file 的所有檔案。
rm f* 刪除檔名中以 f 開頭的所有檔案。
7、cp
相當於DOS的copy,和DOS的copy不一樣的是,必須指定原始檔名和目的檔名.cp -r 相當於DOS的xcopy,帶子目錄的複製.例如:cp file1 file2 將檔案 file1 複製成 file2
cp file1 dir1 將檔案 file1 複製到目錄 dir1 下,檔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 將目錄 /tmp 下的檔案 file1 複製到當前目錄下,檔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file2 將目錄 /tmp 下的檔案 file1 複製到現行目錄下,檔名為 file2
cp -r dir1 dir2 複製整個目錄。若目錄 dir2 已經存在,則將目錄 dir1,及其所有檔案和子目錄,複製到目錄 dir2 下,新目錄名稱為 dir1,即dir2/dir1。若目錄 dir2 不存在,則將dir1,及其所有檔案和子目錄,複製為目錄 dir2。
8、mv
相當於DOS的move,常用來給檔案換名.例如:mv file1 file2 將檔案 file1,更改檔名為 file2。
mv file1 dir1 將檔案 file1,移到目錄 dir1 下,檔名仍為 file1。
mv dir1 dir2 若目錄 dir2 已經存在,則將目錄 dir1,及其所有檔案和子目錄,移到目錄 dir2 下,新目錄名稱為 dir1,即dir2/dir1。若目錄 dir2 不存在,則將dir1更改為目錄 dir2。
9、pwd 列出當前所在的目錄位置
10、more 檢視檔案的內容
顯示滿一屏就暫停,按空格鍵翻到下一頁,按Enter鍵看下一行。其它命令的輸出太多來不及細看時,常透過管道運算子"|"輸出到more來分屏顯示輸出內容。
例如:
more file1 以分頁方式,檢視檔名 file1 的內容。
ls -l | more 把ls -l的輸出透過管道符輸出到more來分屏顯示輸出內容。
11、chmod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讀、寫、執行的允許許可權
格式:chmod [-R] mode name
name 可為檔名或目錄名;mode可為 3 個 0-7 的數字,或利用ls -l 命令,列出
檔案或目錄的讀、寫、執行允許權的文字縮寫。)
mode : rwx rwx rwx r:read w:write x:execute
user group other
縮寫 : (u) (g) (o)
例如:
%chmod 755 dir1 把目錄dir1設定成任何使用者,都能讀取和執行,但只有所有者可做修改。
%chmod 700 file1 把檔案file1設定只有所有者可以讀、寫和執行。
%chmod u+x file2 把檔案file2增加所有者可以執行的權利。
%chmod g+x file3 把檔案file3增加工作組使用者可執行的權利。
%chmod o-r file4 把檔案file4除去其它使用者可讀取的權利。
12、chown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所有權
格式:chown [-R] username name
name 可以是檔名或目錄名。
例如:
%chown user file1
將檔案 file1 的所有權,改為使用者 user 所有。
%chown -R user dir1
將目錄 dir1,及其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的所有權,改為使用者 user 所有。
13、chgrp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工作組所有權
格式:chgrp [-R] groupname name
name 可為檔名或目錄名
例如:
%chgrp sbsrms file1
將檔案 file1 的工作組所有權,改為 sbsrms 工作組。
%chgrp -R bin dir1
將目錄dir1,及其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改為 bin 工作組。
14、date 相當於DOS的date
只輸入date就顯示當前的工作站時間,如果有root超級使用者許可權,加上引數可以修改 工作站的時間。
格式:date mmddHHMM[cc]yy
mm--月份,dd--日期,HH--小時,MM--分鐘,cc--世紀(可選),yy--年份
例如:
#date 1023153098 將把工作站系統時間改為1998年10月23日15點30分
15、su
改變自己的使用者名稱進入其他使用者的帳號,擁有其使用權利。不指明使用者名稱,就進入root超級使用者。
例如:
%su user 進入使用者 user 的帳號
passwrod: 輸入使用者 user 的密碼
16、passwd 更改使用者口令
例如:
%passwd rms 更改使用者rms的口令
17、exit 退出終端操作
18、shutdown 超級使用者root才有權執行,關閉Solaris作業系統
例如:
#/usr/sbin/shutdown -y -g0 -i0 輸入絕對路徑,以保證是執行關閉系統的shutdown程式
19、find 搜尋指定目錄下要找的檔案,找到後給出檔案的路徑
格式:find search-path -name filename -print
例如:
%find / -name file1 -print ( 從根目錄開始尋找 file1檔案,並給出它的路徑。)
20、vi
vi是在工作站上廣泛使用的編輯軟體。對初學者而言,
常因其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不得其門而入;對已經在使用 vi 的使用者來說,也
常見因對 vi 的不熟悉或不夠了解,而無法發揮出 vi 強大的編輯能力,以下將
簡單介紹 vi 的使用方法。不必死記硬背,多實際操作幾次就能記住常用的命令。
進入vi
直接執行 vi編輯程式即可:
%vi test
此刻螢幕上會出現 vi 的編輯螢幕,同時 vi 會將檔案複製一份至記憶體中的緩衝區 (buffer) 。 vi會保留在硬碟中的檔案不變,而先對緩衝區的檔案作編輯,編輯完成後,使用者可決定是否要取代原來舊有的檔案。
離開vi
若在輸入模式下,則先利用《ESC》進入指令模式,而後即可選用下列指令
離開vi。
:q! 離開vi,並放棄剛在緩衝區內編輯的內容。
:wq 將緩衝區內的資料寫入硬碟中,並離開vi。
:ZZ 同wq。
:x 同wq。
:w 將緩衝區內的資料寫入硬碟中,但並不離開vi。
:q 離開vi,若檔案被修改過,則會被要求確認是否放棄修改的內容。
此指令可與:w 配合使用。
vi 的操作模式
vi 提供兩種操作模式:輸入模式(insert mode)和指令模式(command mode)
。當使用者進入 vi 後,即處在指令模式下,此刻鍵入的任何字元都被視為
指令。在此模式下可進行刪除、修改等動作。若要輸入資料,則需進入輸入
模式。
輸入模式
如何進入輸入模式
a (append) 由游標之後加入資料。
A 由該行之末加入資料。
i (insert) 由游標之前加入資料。
I 由該行之首加入資料。
o (open) 新增一行於該行之下以供輸入資料。
O 新增一行於該行之上以供輸入資料。
如何離開輸入模式
《ESC》 結束輸入模式。
指令模式
游標的移動
h 向左移一個字元。
j 向上移一個字元。
k 向下移一個字元。
l 向右移一個字元。
0 移至該行之首
$ 移至該行之末。
^ 移至該行的第一個字元處。
H 移至螢幕的第一列。
M 移至螢幕的中間那列。
L 移至螢幕的最後一列。
G 移至該檔案的最後一列。
+ 移至下一列的第一個字元處。
- 移至上一列的第一個字元處。
( 移至該句之首。 (注一)
) 移至該句之末。
{ 移至該段落之首。 (注二)
} 移至該段落之末。
nG 移至該檔案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標所在位置之後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標所在位置之前的第 n 列。
會顯示該行的行號、檔名稱、檔案中最末行的行號、游標
所在行號佔總行號的百分比。
注一:句子(sentence)在vi中是指以『!』、『.』或『?』結束的一串字。
注二:段落(paragraph)在vi中是指以空白行隔開的文字。
螢幕的移動
螢幕往下卷一頁。
螢幕往上卷一頁。
螢幕往下卷半頁。
螢幕往上卷半頁。
螢幕往下卷一行。
螢幕往上卷一行。
刪除、複製及修改指令介紹 (此單元較少使用)
d(delete)、c(change)和y(yank)這一類的指令在 vi 中的指令格式為:
Operator + Scope = command
(運運算元) (範圍)
運運算元:
d 刪除指令。刪除資料,但會將刪除資料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
y 將資料(字組、行列、句子或段落)複製到緩衝區。
p 放置(put)指令,與 d 和 y 配和使用。可將最後delete或yank的資
料放置於游標所在位置的行列下。
c 修改(change)指令,類似delete與insert的組合。刪除一個片語、句
子等的資料,並插入新輸入的資料。
範圍:
e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字串的最後一個字元。
w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下一個字串的第一個字元。
b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前一個字串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行的最後一個字元。
0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行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下一個句子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句子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段落的最後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段落的第一個字元。
整行動作
dd 刪除整行。
D 以行為單位,刪除游標後的所有字元。
cc 修改整行的內容。
yy yank整行,使游標所在該行復制到記憶體緩衝區。
刪除與修改
x 刪除游標所在該字元。
X 刪除游標所在之前一字元。
dd 刪除游標所在該行。
r 用接於此指令之後的字元取代(replace)游標所在字元。
如: ra 將游標所在字元以 a 取代之。
R 進入取代狀態,直到《ESC》為止。
s 刪除游標所在的字元,並進入輸入模式直到《ESC》。
S 刪除游標所在的該行資料,並進入輸入模式直到《ESC》。
移動與複製
利用 delete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資料移動的目的。
利用 yank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資料複製的目的。
yank 和 delete 可將指定的資料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而透過 put 指令
可將緩衝區內的資料複製到螢幕上。
例:
移動一行 .在該行執行 dd
.游標移至目的地
.執行 p
複製一行 .在該行執行 yy
.游標移至目的地
.執行 p
指令重複
在指令模式中,可在指令前面加入一數字 n,則此指令動作會重複執行 n
次。
例:
刪除10行 .10dd
複製10行 .10yy
.游標移至目的地
.p
指標往下移10行 .10j
取消前一動作(Undo)
即復原執行上一指令前的內容。
u 恢復最後一個指令之前的結果。
U 恢復游標該行的所有改變。
查詢
在vi中可查詢某一字串,使游標移至該處。
/字串 往游標之後尋找該字串。
?字串 往游標之前尋找該字串。
n 往下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
N 往上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
資料的連線
J 句子的連線。將游標所在的下一行連線至游標該行的後面。
若某行資料太長亦可將其分成兩行,只要將游標移至分開點,進入輸入模式
(可利用 a、i等指令)再按《Enter》即可。
環境的設定
:set nu 設定資料的行號。
:set nonu 取消行號設定。
:set ai 自動內縮。
:set noai 取消自動內縮。
自動內縮(automatic indentation)
在編輯檔案或程式時,有時會遇到需要內縮的狀況,『:set ai』即提供自
動內縮的功能,用下例解釋:
.vi test
.(進入編輯螢幕後)
this is the test for auto indent
《Tab》start indent ← :set ai (設自動內縮)
《Tab》data
《Tab》data
《Tab》data ← :set noai (取消自動內縮)
the end of auto indent.
.注: 可刪除《Tab》字元。
ex指令
讀寫資料
:w 將緩衝區的資料寫入硬碟中。
:10,20w test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寫入test檔案。
:10,20w>>test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加在test檔案之後。
:r test 將test檔案的資料讀入編輯緩衝區的最後。
刪除、複製及移動
:10,20d 刪除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
:10d 刪除第10行的資料。
:%d 刪除整個編輯緩衝區。
:10,20co30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複製至第30行之後。
:10,20mo30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移動至第30行之後。
字串搜尋與取代
s(substitute)指令可查詢某行列範圍。
g(global)指令則可查詢整個編輯緩衝區的資料。
s指令以第一個滿足該條件的字串為其取代的物件,若該行有數個滿足該條
件的字串,也僅能取代第一個,若想取代所有的字串則需加上g引數。
:1, $s/old/new/g 將檔案中所有的『old』改成『new』。
:10,20s/^/ / 將第10行至第20行資料的最前面插入5個空白。
:%s/old/new/g 將編輯緩衝區中所有的『old』改成『new』。
恢復編輯時被中斷的檔案
在編輯過程中,若系統當掉或連線中斷,而緩衝區的資料並還未
被寫回硬碟時,當再次回到系統,執行下列指令即可回覆中斷前
的檔案內容。
%vi -r filename
編輯多個檔案
vi還提供同時編輯多個檔案的功能,方法如下:
%vi file1 file2 ..
當第一個檔案編輯完成後,可利用『:w』將該緩衝區存檔,而後
再利用 『:n』載入下一個檔案。
21、echo 顯示環境變數用
例如:
%echo $RMSROOT 顯示環境變數RMSROOT的值
22、ping 測試網路通斷情況。
格式:ping ip_address
例如:ping 129.9.123.45
23、ftp 本地工作站與遠端工作站之間檔案傳輸
必須擁有遠端工作站的帳號及密碼,才可進行傳輸工作 。
格式: ftp hostname or ftp ip_address
例如 :
ftp 129.9.123.45 與遠端工作站 129.9.123.45 ,進行檔案傳輸
Name (129.9.123.45:user-name) : 輸入帳號
Password (129.9.123.45:user-name): 輸入密碼
!為執行外部作業系統的命令。
ftp> help 列出 ftp 檔案傳輸,可使用的任何命令。
ftp> !ls 列出本地工作站,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名。
ftp> !pwd 列出本地工作站,目前所在的工作目錄位置。
ftp> ls 列出遠端工作站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名。
ftp> dir 列出遠端工作站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名(略同於 UNIX 的 ls -l 指令).
ftp> pwd 列出遠端工作站目前所在的目錄位置。
ftp> cd dir1 更改遠端工作站的工作目錄位置至 dir1 下。
ftp> get file1 將遠端工作站的檔案 file1 ,複製到本地工作站中。
ftp> put file2 將本地工作站的檔案 file2 ,複製到遠端工作站中。
ftp> mget *.c 將遠端工作站中,檔名字尾為 c 的所有檔案,複製到本地工作站中。
ftp> mput *.txt 將本地工作站中,檔名字尾為 txt 的所有檔案,複製到遠端工作站中。
ftp> bin 以二進位制方式傳輸檔案,切記在傳送可執行檔案時要先執行此命令。
可以將ASCII檔案按二進位制方式傳輸,但決不能將二進位制檔案按ASCII方式傳輸,否則二進位制檔案的內容會遭到破壞而無法使用。
ftp> asc 以ASCII方式傳輸檔案,只在傳輸ASCII檔案時用,特別是在DOS和Solaris之間傳輸時用。
ftp> prompt 使用 mput/mget 時不用每個檔案皆詢問yes/no
ftp> quit 結束 ftp 工作。
ftp> bye 結束 ftp 工作,和quit一樣。
注: 從PC到工作站間的檔案傳輸也可在 PC端WIN95下的 FTP命令進行檔案傳輸,用法與
上所述大致相同。
24、telnet ip_address 遠端登入命令,在工作站和PC機中都有
例如:
%telnet 129.9.123.45
25、ps 檢視系統的程式
格式:ps [-euf...]
例如:
%ps -u rms (檢視系統中,使用者rms的 process。)
%ps -ef (檢視系統中,包含系統內部,及所有使用者的程式。)
26、kill 殺掉作業系統中的程式
一般先用ps命令先檢視程式的ID號,再用kill。如果kill殺不掉,可再加引數-9,說明為強制殺掉。
例如:
%kill -9 1234 這裡1234是假設的程式號。
27、tar 把多個檔案或目錄打包成一個檔案,或者把已經打包的檔案展開
例如:
%tar cvf RMS RMStar 把目錄打包成一個檔案
%tar xvf RMStar 把打包的檔案展開。
28、compress 把檔案壓縮成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
例如:
%compress RMStar
29、uncompress 把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解壓縮
例如:
%uncompress RMStar.Z
30、df -k 檢視各檔案系統剩餘的空間,-k說明單位是千位元組(kb)
2、ls 相當於DOS的dir 4
3、clear 相當於DOS的cls,清除螢幕上的內容 5
4、mkdir 相當於DOS的md,新建一個目錄 5
5、cd 5
6、rm 5
7、cp 5
8、mv 6
9、pwd 列出當前所在的目錄位置 6
10、more 檢視檔案的內容 6
11、chmod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讀、寫、執行的允許許可權 7
12、chown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所有權 7
13、chgrp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工作組所有權 8
14、date 相當於DOS的date 8
15、su 9
16、passwd 更改使用者口令 9
17、exit 退出終端操作 9
18、shutdown 超級使用者root才有權執行,關閉Solaris作業系統 9
19、find 搜尋指定目錄下要找的檔案,找到後給出檔案的路徑 9
20、vi 10
21、echo 顯示環境變數用 20
22、ping 測試網路通斷情況。 20
23、ftp 本地工作站與遠端工作站之間檔案傳輸 21
24、telnet ip_address 遠端登入命令,在工作站和PC機中都有 22
25、ps 檢視系統的程式 22
26、kill 殺掉作業系統中的程式 23
27、tar 把多個檔案或目錄打包成一個檔案,或者把已經打包的檔案展開 23
28、compress 把檔案壓縮成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 23
29、uncompress 把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解壓縮 23
30、df -k 檢視各檔案系統剩餘的空間,-k說明單位是千位元組(kb) 23
SOLARIS作業系統常用命令
SOLARIS作業系統中區分大小寫字母,要注意輸入系統的字元的大小寫是正確的.在圖形介面的CDE環境下,用滑鼠的左鍵可以選定終端中的一個單詞或一行字元,用滑鼠的中鍵可以把選定的內容複製到游標當前的位置,十分方便.
1、man
給出要查命令所有選項的含義,以及命令的詳細說明.
2、ls 相當於DOS的dir
它的常用選項有-l(顯示檔案的詳細資訊),-a(顯示包括隱含檔案在內),-R(recursive,顯示子目錄中所有的檔案和子目錄),-t(依照檔案最後修改時間的順序列出檔名).例如:ls 列出目前目錄下的檔名。
ls -a 列出包含以.起始的隱藏檔案在內的所有檔名。
ls -t 依照檔案最後修改時間的順序,依序列出檔名。
ls -l 列出目錄下所有檔案的許可權、擁有者、檔案大小、修改時間及名稱。
ls -R 顯示出目錄下,以及其所有子目錄的檔名。
內容很多一屏顯示不完時,可用管道符連線more命令,每顯示一屏暫停,按空格鍵繼續.如: ls -altR | more
注意:
ls rms*.* 將列出rms.ini這類中間帶"."的檔案,而不會列出rms這類不帶"."的檔案,用ls rms* 可以把帶"."和不帶"."的檔案都列出
3、clear 相當於DOS的cls,清除螢幕上的內容
4、mkdir 相當於DOS的md,新建一個目錄
5、cd
相當於DOS的cd,和DOS的cd不一樣的是,只輸入cd將回到HOME目錄.
6、rm
相當於DOS的del,支援萬用字元*和?,例如rm file*, 為了不誤刪除想要的檔案,在用萬用字元刪除之前,先用ls file* 看看是否列出的檔案都需要刪除.要注意,用命令列刪除的檔案是無法恢復的,Unix作業系統因為多使用者的原因,無法提供DOS下的undelete命令.如果在Solaris的CDE環境下,扔到垃圾箱裡的檔案是可以恢復的,因為扔到垃圾箱裡的檔案並沒有被真正刪除.
rm -r
相當於DOS的deltree,小心使用.例如:rm file1 刪除檔名為 file1 的檔案。
rm file? 刪除檔名中有五個字元,前四個字元為file 的所有檔案。
rm f* 刪除檔名中以 f 開頭的所有檔案。
7、cp
相當於DOS的copy,和DOS的copy不一樣的是,必須指定原始檔名和目的檔名.cp -r 相當於DOS的xcopy,帶子目錄的複製.例如:cp file1 file2 將檔案 file1 複製成 file2
cp file1 dir1 將檔案 file1 複製到目錄 dir1 下,檔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 將目錄 /tmp 下的檔案 file1 複製到當前目錄下,檔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file2 將目錄 /tmp 下的檔案 file1 複製到現行目錄下,檔名為 file2
cp -r dir1 dir2 複製整個目錄。若目錄 dir2 已經存在,則將目錄 dir1,及其所有檔案和子目錄,複製到目錄 dir2 下,新目錄名稱為 dir1,即dir2/dir1。若目錄 dir2 不存在,則將dir1,及其所有檔案和子目錄,複製為目錄 dir2。
8、mv
相當於DOS的move,常用來給檔案換名.例如:mv file1 file2 將檔案 file1,更改檔名為 file2。
mv file1 dir1 將檔案 file1,移到目錄 dir1 下,檔名仍為 file1。
mv dir1 dir2 若目錄 dir2 已經存在,則將目錄 dir1,及其所有檔案和子目錄,移到目錄 dir2 下,新目錄名稱為 dir1,即dir2/dir1。若目錄 dir2 不存在,則將dir1更改為目錄 dir2。
9、pwd 列出當前所在的目錄位置
10、more 檢視檔案的內容
顯示滿一屏就暫停,按空格鍵翻到下一頁,按Enter鍵看下一行。其它命令的輸出太多來不及細看時,常透過管道運算子"|"輸出到more來分屏顯示輸出內容。
例如:
more file1 以分頁方式,檢視檔名 file1 的內容。
ls -l | more 把ls -l的輸出透過管道符輸出到more來分屏顯示輸出內容。
11、chmod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讀、寫、執行的允許許可權
格式:chmod [-R] mode name
name 可為檔名或目錄名;mode可為 3 個 0-7 的數字,或利用ls -l 命令,列出
檔案或目錄的讀、寫、執行允許權的文字縮寫。)
mode : rwx rwx rwx r:read w:write x:execute
user group other
縮寫 : (u) (g) (o)
例如:
%chmod 755 dir1 把目錄dir1設定成任何使用者,都能讀取和執行,但只有所有者可做修改。
%chmod 700 file1 把檔案file1設定只有所有者可以讀、寫和執行。
%chmod u+x file2 把檔案file2增加所有者可以執行的權利。
%chmod g+x file3 把檔案file3增加工作組使用者可執行的權利。
%chmod o-r file4 把檔案file4除去其它使用者可讀取的權利。
12、chown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所有權
格式:chown [-R] username name
name 可以是檔名或目錄名。
例如:
%chown user file1
將檔案 file1 的所有權,改為使用者 user 所有。
%chown -R user dir1
將目錄 dir1,及其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的所有權,改為使用者 user 所有。
13、chgrp 改變檔案或目錄的工作組所有權
格式:chgrp [-R] groupname name
name 可為檔名或目錄名
例如:
%chgrp sbsrms file1
將檔案 file1 的工作組所有權,改為 sbsrms 工作組。
%chgrp -R bin dir1
將目錄dir1,及其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改為 bin 工作組。
14、date 相當於DOS的date
只輸入date就顯示當前的工作站時間,如果有root超級使用者許可權,加上引數可以修改 工作站的時間。
格式:date mmddHHMM[cc]yy
mm--月份,dd--日期,HH--小時,MM--分鐘,cc--世紀(可選),yy--年份
例如:
#date 1023153098 將把工作站系統時間改為1998年10月23日15點30分
15、su
改變自己的使用者名稱進入其他使用者的帳號,擁有其使用權利。不指明使用者名稱,就進入root超級使用者。
例如:
%su user 進入使用者 user 的帳號
passwrod: 輸入使用者 user 的密碼
16、passwd 更改使用者口令
例如:
%passwd rms 更改使用者rms的口令
17、exit 退出終端操作
18、shutdown 超級使用者root才有權執行,關閉Solaris作業系統
例如:
#/usr/sbin/shutdown -y -g0 -i0 輸入絕對路徑,以保證是執行關閉系統的shutdown程式
19、find 搜尋指定目錄下要找的檔案,找到後給出檔案的路徑
格式:find search-path -name filename -print
例如:
%find / -name file1 -print ( 從根目錄開始尋找 file1檔案,並給出它的路徑。)
20、vi
vi是在工作站上廣泛使用的編輯軟體。對初學者而言,
常因其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不得其門而入;對已經在使用 vi 的使用者來說,也
常見因對 vi 的不熟悉或不夠了解,而無法發揮出 vi 強大的編輯能力,以下將
簡單介紹 vi 的使用方法。不必死記硬背,多實際操作幾次就能記住常用的命令。
進入vi
直接執行 vi編輯程式即可:
%vi test
此刻螢幕上會出現 vi 的編輯螢幕,同時 vi 會將檔案複製一份至記憶體中的緩衝區 (buffer) 。 vi會保留在硬碟中的檔案不變,而先對緩衝區的檔案作編輯,編輯完成後,使用者可決定是否要取代原來舊有的檔案。
離開vi
若在輸入模式下,則先利用《ESC》進入指令模式,而後即可選用下列指令
離開vi。
:q! 離開vi,並放棄剛在緩衝區內編輯的內容。
:wq 將緩衝區內的資料寫入硬碟中,並離開vi。
:ZZ 同wq。
:x 同wq。
:w 將緩衝區內的資料寫入硬碟中,但並不離開vi。
:q 離開vi,若檔案被修改過,則會被要求確認是否放棄修改的內容。
此指令可與:w 配合使用。
vi 的操作模式
vi 提供兩種操作模式:輸入模式(insert mode)和指令模式(command mode)
。當使用者進入 vi 後,即處在指令模式下,此刻鍵入的任何字元都被視為
指令。在此模式下可進行刪除、修改等動作。若要輸入資料,則需進入輸入
模式。
輸入模式
如何進入輸入模式
a (append) 由游標之後加入資料。
A 由該行之末加入資料。
i (insert) 由游標之前加入資料。
I 由該行之首加入資料。
o (open) 新增一行於該行之下以供輸入資料。
O 新增一行於該行之上以供輸入資料。
如何離開輸入模式
《ESC》 結束輸入模式。
指令模式
游標的移動
h 向左移一個字元。
j 向上移一個字元。
k 向下移一個字元。
l 向右移一個字元。
0 移至該行之首
$ 移至該行之末。
^ 移至該行的第一個字元處。
H 移至螢幕的第一列。
M 移至螢幕的中間那列。
L 移至螢幕的最後一列。
G 移至該檔案的最後一列。
+ 移至下一列的第一個字元處。
- 移至上一列的第一個字元處。
( 移至該句之首。 (注一)
) 移至該句之末。
{ 移至該段落之首。 (注二)
} 移至該段落之末。
nG 移至該檔案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標所在位置之後的第 n 列。
n- 移至游標所在位置之前的第 n 列。
所在行號佔總行號的百分比。
注一:句子(sentence)在vi中是指以『!』、『.』或『?』結束的一串字。
注二:段落(paragraph)在vi中是指以空白行隔開的文字。
螢幕的移動
刪除、複製及修改指令介紹 (此單元較少使用)
d(delete)、c(change)和y(yank)這一類的指令在 vi 中的指令格式為:
Operator + Scope = command
(運運算元) (範圍)
運運算元:
d 刪除指令。刪除資料,但會將刪除資料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
y 將資料(字組、行列、句子或段落)複製到緩衝區。
p 放置(put)指令,與 d 和 y 配和使用。可將最後delete或yank的資
料放置於游標所在位置的行列下。
c 修改(change)指令,類似delete與insert的組合。刪除一個片語、句
子等的資料,並插入新輸入的資料。
範圍:
e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字串的最後一個字元。
w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下一個字串的第一個字元。
b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前一個字串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行的最後一個字元。
0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行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下一個句子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句子的第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段落的最後一個字元。
} 由游標所在位置至該段落的第一個字元。
整行動作
dd 刪除整行。
D 以行為單位,刪除游標後的所有字元。
cc 修改整行的內容。
yy yank整行,使游標所在該行復制到記憶體緩衝區。
刪除與修改
x 刪除游標所在該字元。
X 刪除游標所在之前一字元。
dd 刪除游標所在該行。
r 用接於此指令之後的字元取代(replace)游標所在字元。
如: ra 將游標所在字元以 a 取代之。
R 進入取代狀態,直到《ESC》為止。
s 刪除游標所在的字元,並進入輸入模式直到《ESC》。
S 刪除游標所在的該行資料,並進入輸入模式直到《ESC》。
移動與複製
利用 delete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資料移動的目的。
利用 yank 及 put 指令可完成資料複製的目的。
yank 和 delete 可將指定的資料複製到記憶體緩衝區,而透過 put 指令
可將緩衝區內的資料複製到螢幕上。
例:
移動一行 .在該行執行 dd
.游標移至目的地
.執行 p
複製一行 .在該行執行 yy
.游標移至目的地
.執行 p
指令重複
在指令模式中,可在指令前面加入一數字 n,則此指令動作會重複執行 n
次。
例:
刪除10行 .10dd
複製10行 .10yy
.游標移至目的地
.p
指標往下移10行 .10j
取消前一動作(Undo)
即復原執行上一指令前的內容。
u 恢復最後一個指令之前的結果。
U 恢復游標該行的所有改變。
查詢
在vi中可查詢某一字串,使游標移至該處。
/字串 往游標之後尋找該字串。
?字串 往游標之前尋找該字串。
n 往下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
N 往上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
資料的連線
J 句子的連線。將游標所在的下一行連線至游標該行的後面。
若某行資料太長亦可將其分成兩行,只要將游標移至分開點,進入輸入模式
(可利用 a、i等指令)再按《Enter》即可。
環境的設定
:set nu 設定資料的行號。
:set nonu 取消行號設定。
:set ai 自動內縮。
:set noai 取消自動內縮。
自動內縮(automatic indentation)
在編輯檔案或程式時,有時會遇到需要內縮的狀況,『:set ai』即提供自
動內縮的功能,用下例解釋:
.vi test
.(進入編輯螢幕後)
this is the test for auto indent
《Tab》start indent ← :set ai (設自動內縮)
《Tab》data
《Tab》data
《Tab》data ← :set noai (取消自動內縮)
the end of auto indent.
.注:
ex指令
讀寫資料
:w 將緩衝區的資料寫入硬碟中。
:10,20w test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寫入test檔案。
:10,20w>>test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加在test檔案之後。
:r test 將test檔案的資料讀入編輯緩衝區的最後。
刪除、複製及移動
:10,20d 刪除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
:10d 刪除第10行的資料。
:%d 刪除整個編輯緩衝區。
:10,20co30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複製至第30行之後。
:10,20mo30 將第10行至第20行的資料移動至第30行之後。
字串搜尋與取代
s(substitute)指令可查詢某行列範圍。
g(global)指令則可查詢整個編輯緩衝區的資料。
s指令以第一個滿足該條件的字串為其取代的物件,若該行有數個滿足該條
件的字串,也僅能取代第一個,若想取代所有的字串則需加上g引數。
:1, $s/old/new/g 將檔案中所有的『old』改成『new』。
:10,20s/^/ / 將第10行至第20行資料的最前面插入5個空白。
:%s/old/new/g 將編輯緩衝區中所有的『old』改成『new』。
恢復編輯時被中斷的檔案
在編輯過程中,若系統當掉或連線中斷,而緩衝區的資料並還未
被寫回硬碟時,當再次回到系統,執行下列指令即可回覆中斷前
的檔案內容。
%vi -r filename
編輯多個檔案
vi還提供同時編輯多個檔案的功能,方法如下:
%vi file1 file2 ..
當第一個檔案編輯完成後,可利用『:w』將該緩衝區存檔,而後
再利用 『:n』載入下一個檔案。
21、echo 顯示環境變數用
例如:
%echo $RMSROOT 顯示環境變數RMSROOT的值
22、ping 測試網路通斷情況。
格式:ping ip_address
例如:ping 129.9.123.45
23、ftp 本地工作站與遠端工作站之間檔案傳輸
必須擁有遠端工作站的帳號及密碼,才可進行傳輸工作 。
格式: ftp hostname or ftp ip_address
例如 :
ftp 129.9.123.45 與遠端工作站 129.9.123.45 ,進行檔案傳輸
Name (129.9.123.45:user-name) : 輸入帳號
Password (129.9.123.45:user-name): 輸入密碼
!為執行外部作業系統的命令。
ftp> help 列出 ftp 檔案傳輸,可使用的任何命令。
ftp> !ls 列出本地工作站,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名。
ftp> !pwd 列出本地工作站,目前所在的工作目錄位置。
ftp> ls 列出遠端工作站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名。
ftp> dir 列出遠端工作站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名(略同於 UNIX 的 ls -l 指令).
ftp> pwd 列出遠端工作站目前所在的目錄位置。
ftp> cd dir1 更改遠端工作站的工作目錄位置至 dir1 下。
ftp> get file1 將遠端工作站的檔案 file1 ,複製到本地工作站中。
ftp> put file2 將本地工作站的檔案 file2 ,複製到遠端工作站中。
ftp> mget *.c 將遠端工作站中,檔名字尾為 c 的所有檔案,複製到本地工作站中。
ftp> mput *.txt 將本地工作站中,檔名字尾為 txt 的所有檔案,複製到遠端工作站中。
ftp> bin 以二進位制方式傳輸檔案,切記在傳送可執行檔案時要先執行此命令。
可以將ASCII檔案按二進位制方式傳輸,但決不能將二進位制檔案按ASCII方式傳輸,否則二進位制檔案的內容會遭到破壞而無法使用。
ftp> asc 以ASCII方式傳輸檔案,只在傳輸ASCII檔案時用,特別是在DOS和Solaris之間傳輸時用。
ftp> prompt 使用 mput/mget 時不用每個檔案皆詢問yes/no
ftp> quit 結束 ftp 工作。
ftp> bye 結束 ftp 工作,和quit一樣。
注: 從PC到工作站間的檔案傳輸也可在 PC端WIN95下的 FTP命令進行檔案傳輸,用法與
上所述大致相同。
24、telnet ip_address 遠端登入命令,在工作站和PC機中都有
例如:
%telnet 129.9.123.45
25、ps 檢視系統的程式
格式:ps [-euf...]
例如:
%ps -u rms (檢視系統中,使用者rms的 process。)
%ps -ef (檢視系統中,包含系統內部,及所有使用者的程式。)
26、kill 殺掉作業系統中的程式
一般先用ps命令先檢視程式的ID號,再用kill。如果kill殺不掉,可再加引數-9,說明為強制殺掉。
例如:
%kill -9 1234 這裡1234是假設的程式號。
27、tar 把多個檔案或目錄打包成一個檔案,或者把已經打包的檔案展開
例如:
%tar cvf RMS RMStar 把目錄打包成一個檔案
%tar xvf RMStar 把打包的檔案展開。
28、compress 把檔案壓縮成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
例如:
%compress RMStar
29、uncompress 把字尾為.Z的壓縮檔案解壓縮
例如:
%uncompress RMStar.Z
30、df -k 檢視各檔案系統剩餘的空間,-k說明單位是千位元組(kb)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617542/viewspace-95974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Solaris8作業系統安裝(轉)作業系統
- Solaris 8 for Intel 作業系統的安裝(轉)Intel作業系統
- Solaris培訓第三章:安裝Solaris作業系統(轉)作業系統
- 【Solaris】Solaris10作業系統 SMF服務管理作業系統
- 【Solaris】Solaris10作業系統 修改ip地址、主機名作業系統
- 64位作業系統點評-Windows,Linux,FreeBSD,Solaris(轉)作業系統WindowsLinux
- 【Solaris】Solaris10作業系統 主機間信任關係配置作業系統
- 【Solaris】Solaris10作業系統 原始碼安裝apache軟體包作業系統原始碼Apache
- Solaris 系統命令(轉)
- 作業系統列表(轉)作業系統
- 【Solaris】Virtualbox 安裝 Oracle Solaris 10(二) 圖形化安裝作業系統Oracle作業系統
- Solaris 檔案系統管理(轉)
- Solaris 10 系統維護(轉)
- 作業系統(1)——作業系統概述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一):作業系統概述作業系統
- WindowsXP作業系統十例&#(轉)Windows作業系統
- 深度探索 OpenBSD作業系統(轉)作業系統
- 【Solaris】Solaris10作業系統 單使用者模式破解root使用者密碼作業系統模式密碼
- Solaris系統與Linux系統常用命令的區別介紹Linux
- 作業系統全接觸之UNIX系統(轉)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二):作業系統結構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作業系統綜述(一)作業系統
- Solaris 8.0 常用命令解釋(轉)
- 作業系統 作業5作業系統
- 學用Solaris系統幫助(轉)
- 麒麟作業系統核心同其他作業系統核心的相似性分析(轉)作業系統
- UNIX作業系統的歷史(轉)作業系統
- Linux作業系統介紹(轉)Linux作業系統
- 逆勢作業系統(CDP)(轉載)作業系統
- Unix類作業系統入門(轉)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1—作業系統概論(上)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2—作業系統概論(下)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 Unix作業系統演進簡史作業系統
- 計算機作業系統|作業系統引論計算機作業系統
- 各個作業系統的 作業系統日誌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