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空專案管理的演變與發展(轉)
摘 要:本文在論述了我國航空專案管理的演變與發展歷程的基礎上,比較了不同專案管理方法的特點,重點介紹了現代專案管理法在我國航空專案管理中的應用情況。
1 引言
航空工業是高、精、尖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大型製造業,其水平的高低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水平的高低,一架飛機乃至於一種飛機型號往往都是一個大型、特大型的複雜專案,管理上應用專案管理技術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一種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航空工業的型號研製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先後研製成功了多種機型,這些型號的飛機在效能質量、經費投入和研製週期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由於人們愈來愈認識到專案管理方法對產品的質量好壞、週期長短、投入大小影響很大,因此,各國的管理學家多年來在研究管理方法和理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未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法,並且引起了我國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因此,認真總結我們的管理方法,借鑑國外的好方法,探索一種符合實際的適用的先進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程式,是非常需要的。
目前,我國大多數航空企業現行的工程管理系統基本上還沿用二十世紀50年代前蘇聯的管理模式,雖然從80年代開始有過一些改進,但並沒有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與先進專案管理有相當差距。即使為某一個產品研製建立了專案組織,其專案經理的責任和權力也沒有完全統一,同時組織內各成員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也缺乏規範的管理與組織形式,致使對專案進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不能提前預知,能提前預知的也無法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造成組織領導和控制上的被動。所以強化專案管理支撐體系的建設,制訂規範的專案管理程式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 航空專案管理方法的發展歷程
在我們的三十多年的大型航空專案研製過程中,從管理方法的角度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60~70年代運用的是以“三結合(設計、生產、使用)”為主的管理方法;80年代是初步專案管理方法;90年代是新系統工程法。
60~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時期,與外界聯絡較少,並且當時國家強調自力更生、集體主義、協同攻關,在這種情況下設計、生產、使用三結合的管理方法在航空專案研製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結果。80年代航空工程技術日趨複雜,原管理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機型研製的需要,加之改革開放後系統工程管理方法的傳入,使得我們新機型研製在管理上有較大的變化和提高,較好地解決了複雜的研製工程的有效管理問題。進入90年代,航空公司間、跨國公司間的聯合研製已成為新趨勢,同時,管理學家為了減少產品的總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產品的全壽命管理思想,把產品的設計、製造和保障全過程的投入通盤考慮。據統計,在全壽命費用中設計與製造費僅佔不到40%,大量的投入還在後面的保障過程中發生。又據研究表明,全壽命費用金額的80~90%是在產品設計過程結束時就已經確定了。因此,設計方案的最佳化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如何使設計方案最佳化,國內外都在原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探索,運用新的管理方法。我們是把前兩個階段的管理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系統工程法。
3 不同專案管理方法的特點
1.設計、生產、使用三結合管理法
60~70年代在軍機研製中成功地運用了此法,其基本要點是:
(1)總體方案聽取使用方意見,方案評審會主要有使用部門和生產廠等單位參加。
(2)初步設計階段,對關鍵件、重要件的設計,有生產廠的工藝人員提前參與。
(3)樣機評審有使用部門、生產廠參加。
(4)重要系統的試驗及其階段評審有使用部門參加。
(5)設計人員到工廠進行現場設計,組成由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跟產隊”到生產廠及時處理試製和小批生產的問題。派專業骨幹到試飛現場及時處理試飛中的問題等。
透過上述做法,可使生產、使用部門參與設計過程。這對最佳化設計方案、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後期更改、縮短研製週期、減少經費投入等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2.初步的專案管理方法
進入80年代後,航空專案的各個系統較前更為複雜了,如何搞好這樣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的管理,也是一個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外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彈道導彈工程專案中已形成了一種專案管理法。此法約在70年代末期傳入我國。我們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採取瞭如下做法:
(1)計劃網路技術的運用
以前計劃是線條計劃,採用橫道圖、方框圖等方法組織計劃管理。80年代開始編制型號研製計劃網路圖,作為專案管理的依據。零級網路圖反映出各主分系統,各主輔機廠所在研製工作中的進度和銜接關係,該網路圖是系統工程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各參研單位在零級網路圖的基礎上分別制訂1、2級網路圖,作為零級網路圖的具體化和補充。對網路圖進行分析,找出關鍵路線,採取措施加以控制。由於網路技術等管理方法的成功應用,曾使研製型號的首飛期比原計劃提前近四個月。
(2)“三座標”論證,“四座標”管理
“三座標”論證,是在計劃網路的基礎上,運用網路評審技術,對型號專案的技術、進度和經費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出一個滿足三個方面要求的最佳實施方案。“三座標”論證的過程,是一個最佳化方案的過程。
“四座標”管理,是在研製的實施過程中針對技術、進度、經費和質量諸方面建立了相應指揮管理系統,即總設計師系統、行政總指揮系統、總會計師系統和總質量師系統。行政總指揮是專案的總負責人,對專案負總責。總設計師、總會計師、總質量師,都是在總指揮的領導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透過建立起來的各自的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
(3)矩陣管理
是一種現代管理方法,與傳統的線性管理方法不同,它要求系統中的每個子系統和每個人,都受縱向和橫向的雙重約束、雙重領導。為保證其實施,通常在傳統的職能機構內,設立專案辦公室,負責對工程專案實施抓總、協調、督促和檢查等工作,在保持原有職能機構縱向管理職能的前提下,突出其工程專案的橫向協調作用。這種管理模式從領導機關到基層廠、所均已採用。
總之,專案管理法的運用,將一個複雜的系統,透過網路技術各子系統間的介面關係、每個子系統內各環節的銜接關係都清楚確切地反映出來。透過“三座標”論證可以找到一個滿足技術、進度和經費方面要求的最佳方案。透過“四座標”管理和矩陣管理,建立起一套嚴密的縱向管理系統和橫向協調機構。實踐證明這些做法的綜合效果,就是把一個非常複雜、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如期研製成功。
3.現代專案管理方法
進入90年代以來,為了提高航空專案的質量,縮短研製週期,減少全壽命週期的總投入,強化了對設計過程、研製階段的管理,採取了許多相應的做法。
(1)複雜子系統的頂層設計,採取聯合設計的方法,由有關設計單位,組織聯合設計小組,共同設計系統的頂層檔案。
(2)在原有計劃網路技術的基礎上,突出了交叉作業、並行作業的運用。
(3)複雜的大型試驗,集有關單位的技術人員於一起,現場協調,會戰攻關,現場解決問題。
(4)對技術含量高的部分如複合材料機翼,由設計、材料、工藝、製造和使用部門,組成聯合研製小組共同進行研製。
(5)開展全壽命管理,在型號研製開始就把可靠性、可維修性納入技戰術指標,綜合後勤保障問題,也從工程開始就與飛機研製同步進行。
(6)採取領導現場辦公會的形式,及時解決重大、疑難問題。
(7)正在形成計算機輔助設計環境。
透過上述做法的運用,可保證使用方的要求轉化為對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要求,可最佳化產品、減少更改、縮短生產週期、減少經費投入。尤其是全壽命管理在型號研製中的運用,可明顯地減少全壽命週期費用的投入。
4.不同管理方法的特點
(1)60~70年代的“三結合”管理法的精髓是使生產、使用部門參與設計過程,“結合”是核心。這也是這種方法最為可貴的內容,也是這種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原因。
(2)80年代的專案管理法,出發點是如何把一個複雜的工程按期研製成功。為此透過計劃網路技術、“三座標”論證、“四座標”管理、矩陣管理等方法,科學地解決了系統各個環節間的銜接關係和主、子系統之間的介面關係,明確了各自的任務和責任。方案論證方法是全面的,並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嚴密的管理協調體系。這作為一種複雜工程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該管理法成功運用的關鍵。
(3)90年代以來形成的現代專案管理法,不是對以前管理方法的否定,而是在繼承“三結合”管理法的精髓——“參與設計”和系統工程法的全面論證、周密計劃的嚴格管理、協調體系等特點的基礎上,也可以說是集前兩種管理法之所長髮展起來的。
4 現代專案管理法
現代專案管理法既有分階段進行綜合,也可以隨時進行綜合;既著眼於產品,又著眼於過程;重視產品研製的前期工作和產品本身的質量,更重視研製、生產、保障全過程的綜合質量(效益);既著眼於各環節介面的串連關係,也著眼於各環節內部的協調、並聯關係;既著眼於運用過程的序列化、順序漸進化,也重視運用過程的協調互動作用及並行過程;更重要的是該方法打破了產品研製的各部門分工負責制,強調需成立聯合的研製小組,共同參與制訂產品技術要求,參與產品研製的全過程。
由於航空專案的大型複雜的特點,需要許多廠、所的合作,往往研究單位和製造單位的技術、管理間交流標準不統一、渠道不暢,導致協調非常困難。而這種協調並不是簡單的一個兩個廠、所自身能夠解決的,因而,產品研製後期出現大量的設計更改和零件報廢,使研製費增加,研製週期延長,產品質量難於保證,費用大大增加。
對產品及其相關過程(設計、製造、支援過程)進行並行的、全面的、綜合的設計是現代專案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發展方向。該方法力圖使開發者從一開始就考慮到全壽命週期(從概念形成到產品報廢)中的所有因素,包括質量、費用、進度與使用者需求等,以獲得產品的最優設計方案。
(1)採用互動作用的並行研製過程。將傳統的序列化研製過程轉變為並行的、各階段間不斷有資訊交流的研製過程。專案研製過程允許階段間搭接、不同研製階段並行進行,後階段可提前得到前階段的資訊。
(2)多專業、多部門組成綜合專案產品研製小組。該方法要求各階段的成員,都要了解產品的總要求、總目標,在產品開發初期,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等各方人員要協同工作,共同解決各類問題,便於發揮團隊協作精神。
(3)採用綜合的計算機輔助工程環境。計算機在產品設計、製造和使用各過程的普遍應用,可直接以數字形式傳遞設計等各種資料,不經中間環節,可保證各相關環節協調一致。
5 結論
一種管理方法的運用,主要取決於管理方法本身的優劣和被管理物件——產品的管理需要。除此之外,還與國情、企情、觀念、傳統等因素有關,而決定該法是否運用、如何運用、何時運用,其基本出發點就是運用該法在產品質量、研製週期、全壽命經費投入諸方面的綜合效果如何而定。
[@more@]
1 引言
航空工業是高、精、尖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大型製造業,其水平的高低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水平的高低,一架飛機乃至於一種飛機型號往往都是一個大型、特大型的複雜專案,管理上應用專案管理技術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一種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航空工業的型號研製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先後研製成功了多種機型,這些型號的飛機在效能質量、經費投入和研製週期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由於人們愈來愈認識到專案管理方法對產品的質量好壞、週期長短、投入大小影響很大,因此,各國的管理學家多年來在研究管理方法和理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未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法,並且引起了我國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因此,認真總結我們的管理方法,借鑑國外的好方法,探索一種符合實際的適用的先進管理方法及其管理程式,是非常需要的。
目前,我國大多數航空企業現行的工程管理系統基本上還沿用二十世紀50年代前蘇聯的管理模式,雖然從80年代開始有過一些改進,但並沒有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與先進專案管理有相當差距。即使為某一個產品研製建立了專案組織,其專案經理的責任和權力也沒有完全統一,同時組織內各成員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也缺乏規範的管理與組織形式,致使對專案進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往往不能提前預知,能提前預知的也無法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造成組織領導和控制上的被動。所以強化專案管理支撐體系的建設,制訂規範的專案管理程式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 航空專案管理方法的發展歷程
在我們的三十多年的大型航空專案研製過程中,從管理方法的角度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60~70年代運用的是以“三結合(設計、生產、使用)”為主的管理方法;80年代是初步專案管理方法;90年代是新系統工程法。
60~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時期,與外界聯絡較少,並且當時國家強調自力更生、集體主義、協同攻關,在這種情況下設計、生產、使用三結合的管理方法在航空專案研製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結果。80年代航空工程技術日趨複雜,原管理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機型研製的需要,加之改革開放後系統工程管理方法的傳入,使得我們新機型研製在管理上有較大的變化和提高,較好地解決了複雜的研製工程的有效管理問題。進入90年代,航空公司間、跨國公司間的聯合研製已成為新趨勢,同時,管理學家為了減少產品的總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產品的全壽命管理思想,把產品的設計、製造和保障全過程的投入通盤考慮。據統計,在全壽命費用中設計與製造費僅佔不到40%,大量的投入還在後面的保障過程中發生。又據研究表明,全壽命費用金額的80~90%是在產品設計過程結束時就已經確定了。因此,設計方案的最佳化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如何使設計方案最佳化,國內外都在原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探索,運用新的管理方法。我們是把前兩個階段的管理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系統工程法。
3 不同專案管理方法的特點
1.設計、生產、使用三結合管理法
60~70年代在軍機研製中成功地運用了此法,其基本要點是:
(1)總體方案聽取使用方意見,方案評審會主要有使用部門和生產廠等單位參加。
(2)初步設計階段,對關鍵件、重要件的設計,有生產廠的工藝人員提前參與。
(3)樣機評審有使用部門、生產廠參加。
(4)重要系統的試驗及其階段評審有使用部門參加。
(5)設計人員到工廠進行現場設計,組成由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跟產隊”到生產廠及時處理試製和小批生產的問題。派專業骨幹到試飛現場及時處理試飛中的問題等。
透過上述做法,可使生產、使用部門參與設計過程。這對最佳化設計方案、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後期更改、縮短研製週期、減少經費投入等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2.初步的專案管理方法
進入80年代後,航空專案的各個系統較前更為複雜了,如何搞好這樣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的管理,也是一個有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外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彈道導彈工程專案中已形成了一種專案管理法。此法約在70年代末期傳入我國。我們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採取瞭如下做法:
(1)計劃網路技術的運用
以前計劃是線條計劃,採用橫道圖、方框圖等方法組織計劃管理。80年代開始編制型號研製計劃網路圖,作為專案管理的依據。零級網路圖反映出各主分系統,各主輔機廠所在研製工作中的進度和銜接關係,該網路圖是系統工程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各參研單位在零級網路圖的基礎上分別制訂1、2級網路圖,作為零級網路圖的具體化和補充。對網路圖進行分析,找出關鍵路線,採取措施加以控制。由於網路技術等管理方法的成功應用,曾使研製型號的首飛期比原計劃提前近四個月。
(2)“三座標”論證,“四座標”管理
“三座標”論證,是在計劃網路的基礎上,運用網路評審技術,對型號專案的技術、進度和經費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出一個滿足三個方面要求的最佳實施方案。“三座標”論證的過程,是一個最佳化方案的過程。
“四座標”管理,是在研製的實施過程中針對技術、進度、經費和質量諸方面建立了相應指揮管理系統,即總設計師系統、行政總指揮系統、總會計師系統和總質量師系統。行政總指揮是專案的總負責人,對專案負總責。總設計師、總會計師、總質量師,都是在總指揮的領導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透過建立起來的各自的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
(3)矩陣管理
是一種現代管理方法,與傳統的線性管理方法不同,它要求系統中的每個子系統和每個人,都受縱向和橫向的雙重約束、雙重領導。為保證其實施,通常在傳統的職能機構內,設立專案辦公室,負責對工程專案實施抓總、協調、督促和檢查等工作,在保持原有職能機構縱向管理職能的前提下,突出其工程專案的橫向協調作用。這種管理模式從領導機關到基層廠、所均已採用。
總之,專案管理法的運用,將一個複雜的系統,透過網路技術各子系統間的介面關係、每個子系統內各環節的銜接關係都清楚確切地反映出來。透過“三座標”論證可以找到一個滿足技術、進度和經費方面要求的最佳方案。透過“四座標”管理和矩陣管理,建立起一套嚴密的縱向管理系統和橫向協調機構。實踐證明這些做法的綜合效果,就是把一個非常複雜、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如期研製成功。
3.現代專案管理方法
進入90年代以來,為了提高航空專案的質量,縮短研製週期,減少全壽命週期的總投入,強化了對設計過程、研製階段的管理,採取了許多相應的做法。
(1)複雜子系統的頂層設計,採取聯合設計的方法,由有關設計單位,組織聯合設計小組,共同設計系統的頂層檔案。
(2)在原有計劃網路技術的基礎上,突出了交叉作業、並行作業的運用。
(3)複雜的大型試驗,集有關單位的技術人員於一起,現場協調,會戰攻關,現場解決問題。
(4)對技術含量高的部分如複合材料機翼,由設計、材料、工藝、製造和使用部門,組成聯合研製小組共同進行研製。
(5)開展全壽命管理,在型號研製開始就把可靠性、可維修性納入技戰術指標,綜合後勤保障問題,也從工程開始就與飛機研製同步進行。
(6)採取領導現場辦公會的形式,及時解決重大、疑難問題。
(7)正在形成計算機輔助設計環境。
透過上述做法的運用,可保證使用方的要求轉化為對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要求,可最佳化產品、減少更改、縮短生產週期、減少經費投入。尤其是全壽命管理在型號研製中的運用,可明顯地減少全壽命週期費用的投入。
4.不同管理方法的特點
(1)60~70年代的“三結合”管理法的精髓是使生產、使用部門參與設計過程,“結合”是核心。這也是這種方法最為可貴的內容,也是這種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原因。
(2)80年代的專案管理法,出發點是如何把一個複雜的工程按期研製成功。為此透過計劃網路技術、“三座標”論證、“四座標”管理、矩陣管理等方法,科學地解決了系統各個環節間的銜接關係和主、子系統之間的介面關係,明確了各自的任務和責任。方案論證方法是全面的,並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嚴密的管理協調體系。這作為一種複雜工程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該管理法成功運用的關鍵。
(3)90年代以來形成的現代專案管理法,不是對以前管理方法的否定,而是在繼承“三結合”管理法的精髓——“參與設計”和系統工程法的全面論證、周密計劃的嚴格管理、協調體系等特點的基礎上,也可以說是集前兩種管理法之所長髮展起來的。
4 現代專案管理法
現代專案管理法既有分階段進行綜合,也可以隨時進行綜合;既著眼於產品,又著眼於過程;重視產品研製的前期工作和產品本身的質量,更重視研製、生產、保障全過程的綜合質量(效益);既著眼於各環節介面的串連關係,也著眼於各環節內部的協調、並聯關係;既著眼於運用過程的序列化、順序漸進化,也重視運用過程的協調互動作用及並行過程;更重要的是該方法打破了產品研製的各部門分工負責制,強調需成立聯合的研製小組,共同參與制訂產品技術要求,參與產品研製的全過程。
由於航空專案的大型複雜的特點,需要許多廠、所的合作,往往研究單位和製造單位的技術、管理間交流標準不統一、渠道不暢,導致協調非常困難。而這種協調並不是簡單的一個兩個廠、所自身能夠解決的,因而,產品研製後期出現大量的設計更改和零件報廢,使研製費增加,研製週期延長,產品質量難於保證,費用大大增加。
對產品及其相關過程(設計、製造、支援過程)進行並行的、全面的、綜合的設計是現代專案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發展方向。該方法力圖使開發者從一開始就考慮到全壽命週期(從概念形成到產品報廢)中的所有因素,包括質量、費用、進度與使用者需求等,以獲得產品的最優設計方案。
(1)採用互動作用的並行研製過程。將傳統的序列化研製過程轉變為並行的、各階段間不斷有資訊交流的研製過程。專案研製過程允許階段間搭接、不同研製階段並行進行,後階段可提前得到前階段的資訊。
(2)多專業、多部門組成綜合專案產品研製小組。該方法要求各階段的成員,都要了解產品的總要求、總目標,在產品開發初期,設計、製造、使用維護等各方人員要協同工作,共同解決各類問題,便於發揮團隊協作精神。
(3)採用綜合的計算機輔助工程環境。計算機在產品設計、製造和使用各過程的普遍應用,可直接以數字形式傳遞設計等各種資料,不經中間環節,可保證各相關環節協調一致。
5 結論
一種管理方法的運用,主要取決於管理方法本身的優劣和被管理物件——產品的管理需要。除此之外,還與國情、企情、觀念、傳統等因素有關,而決定該法是否運用、如何運用、何時運用,其基本出發點就是運用該法在產品質量、研製週期、全壽命經費投入諸方面的綜合效果如何而定。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990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國際上專案管理的最新發展(轉)專案管理
- 《三國演義》中的專案管理(轉)專案管理
- 新版PMBOK的變化及專案管理的發展(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的最新發展(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發展史(轉)專案管理
- IP協議的發展與演變協議
- 專案管理與實現企業發展的魚水關係(轉)專案管理
- 製造企業的專案管理發展模式(轉)專案管理模式
- 強化我國施工專案成本管理的核心問題(轉)
- 總承包專案管理——專案管理的國際化之路(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之我見 (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四大發展新趨勢(轉)專案管理
- 工程專案管理的新挑戰—可持續發展(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嘗試與國際接軌的新模式(轉)專案管理模式
-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專案管理體系(轉)專案管理
- 安全動態深解析:DDoS攻擊的發展與演變
- 我國ERP產業技術發展的思考(轉)產業
- 專案管理與專案經理(轉)專案管理
- 走路與專案管理(轉)專案管理
- 專案範圍變更管理(轉)
- 專案管理的是與非(轉)專案管理
-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急切呼喚專案管理(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中的變革藝術(轉)專案管理
- 迎接新時代挑戰:專案管理中的創新與發展專案管理
- 漫談展覽專案管理的趨勢(轉)專案管理
- 外包開發專案的管理(轉)
- 施工專案管理與專案成本控制(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成敗關鍵在於溝通與變革管理(轉)專案管理
- 專案團隊的發展階段(轉)
- 專案化管理模式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轉)模式
- IT監理與專案管理(轉)專案管理
- 工程專案管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幾點思考(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過程之變更控制(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過程之變更控制 (轉)專案管理
- IT產品管理與專案管理的關係(轉)專案管理
- 我對專案管理的一點看法1(轉)專案管理
- 我對專案管理的一點看法 2(轉)專案管理
- 專案經理的職業化發展與IPMP認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