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行工程的本質分析(轉)
我們要研究並行工程的管理方法,首先要弄清並行工程的內涵和本質,這是我們研究的前提和出發點。儘管人們對並行工程的定義有不同的說法,但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是由美國防禦分析研究所在R-338報告中提出的定義。該定義指出:“並行工程是對產品及其相關的各種過程(包括製造過程和支援過程)進行並行、整合化設計的一種系統方法。這種方法要求產品開發人員在設計一開始就考慮產品整個生命週期中從概念形成到產品報廢處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質量、成本、進度計劃和使用者要求。”根據這一定義,作者認為並行工程的本質是:
1.並行工程強調設計的“可製造性”、“可裝配性”和“可檢測性”等
也就是說,並行工程強調設計人員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在已有的製造、裝配和檢測手段下,產品能否順利地製造、裝配出來,而且能檢測。如果一個產品設計得再好,卻不能很方便地製造、裝配和檢測出來,也就不能達到及早投放設計的目標。
2.並行工程強調產品的“可生產性”
在這裡“可生產性”與“可製造性”是有區別的。“可製造性”主要是從裝置加工技術的角度,看能否將一個產品加工出來。而“可生產性”除了“可製造性”這一層含義外,主要指產品在需要按要求的批次生產時,企業在裝置生產能力和人員能力上能否達到要求。即並行工程要考慮企業的裝置和人力資源。
3.並行工程強調產品的“可使用性”、“可維修性”和“可報廢性”
也就是考慮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是否能滿足使用者要求,是否利於維修,在廢棄時是否易於處理等。
從以上三個方面的特性可以看出,並行所強調的是在產品設計時就要儘早考慮其生命週期中所有的後續過程:製造、裝配、檢測、企業的裝置能力和人力資源、使用、維修和報廢等。只有在一開始就係統考慮了這些因素,才能減少修改的次數,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並行工程為了加快產品上市時間,還強調產品開發各環節各活動的並行交叉進行,具體特徵如下:
1.並行交叉
它強調產品設計與工藝過程設計、生產技術準備、採購、生產等種種活動並行交叉進行。並行交叉有兩種形式:一是按部件並行交叉,即將一個產品分成若干個部件,使各部件能並行交叉進行設計開發;二是對每單個部件,可以使其設計、工藝過程設計、生產技術準備、採購、生產等各種活動盡最大可能並行交叉進行。需要注意的是,並行工程強調各種活動並行交叉,並不是也不可能違反產品開發過程必要的邏輯順序和規律,不能取消或越過任何一個必經的階段,而是在充分細分各種活動的基礎上,找出各子活動之間的邏輯關係,將可以並行交叉的儘量並行交叉進行。
2.儘早開始工作
正因為強調各活動之間的並行交叉,以及並行工程為了爭取時間,所以它強調人們要學會在資訊不完備情況下就開始工作。因為根據傳統觀點,人們認為只有等到所有產品設計圖紙全部完成以後才能進行工藝設計工作,所有工藝設計圖完成後才能進行生產技術準備和採購,生產技術準備和採購完成後才能進行生產。正因為並行工程強調將各有關活動細化後進行並行交叉,因此很多工作要在我們傳統上認為資訊不完備的情況下進行。
從以上分析我們還可以看到,並行工程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本質特點。
1.並行工程強調程式導向(process-oriented)和麵向物件(object-oriented)
一個新產品從概念構思到生產出來是一個完整的過程(process)。傳統的序列工程方法是基於二百多年前英國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該理論認為分工越細,工作效率越高。因此序列方法是把整個產品開發全過程細分為很多步驟,每個部門和個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對獨立進行的,工作做完以後把結果交給下一部門。西方把這種方式稱為“拋過牆法”(throw over the wall),他們的工作是以職能和分工任務為中心的,不一定存在完整的、統一的產品概念。而並行工程則強調人嗩要面向整個過程或產品物件,因此它特別強調設計人員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設計,還要考慮這種設計的工藝性、可製造性、可生產性、可維修性等等,工藝部門的人也要同樣考慮其他過程,設計某個部件時要考慮與其他部件之間的配合。所以整個開發工作都是要著眼於整個過程(process)和產品目標(product object)。從序列到並行,是觀念上的很大轉變。
2.並行工程強調系統整合與整體最佳化
在傳統序列工程中,對各部門工作的評價往往是看交給它的那一份工作任務完成是否出色。就設計而言,主要是看設計工作是否新穎,是否有創造性,產品是否有優良的效能。對其他部門也是看他的那一份工作是否完成出色。而並行工程則強調系統整合與整體最佳化,它並不完全追求單個部門、區域性過程和單個部件的最優,而是追求全域性最佳化,追求產品整體的競爭能力。對產品而言,這種競爭能力就是由產品的TQCS綜合指標--交貨期(time)、質量(quality)、價格(cost)和服務(service)。在不同情況下,側重點不同。在現階段,並貨期可能是關鍵因素,有時是質量,有時是價格,有時是它們中的幾個綜合指標。對每一個產品而言,企業都對它有一個競爭目標的合理定位,因此並行工程應酬 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整個產品開發活動。只要達到整體最佳化和全域性目標,並不追求每個部門的工作最優。因此對整個工作的評價是根據整體最佳化結果來評價的。[@more@]
1.並行工程強調設計的“可製造性”、“可裝配性”和“可檢測性”等
也就是說,並行工程強調設計人員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在已有的製造、裝配和檢測手段下,產品能否順利地製造、裝配出來,而且能檢測。如果一個產品設計得再好,卻不能很方便地製造、裝配和檢測出來,也就不能達到及早投放設計的目標。
2.並行工程強調產品的“可生產性”
在這裡“可生產性”與“可製造性”是有區別的。“可製造性”主要是從裝置加工技術的角度,看能否將一個產品加工出來。而“可生產性”除了“可製造性”這一層含義外,主要指產品在需要按要求的批次生產時,企業在裝置生產能力和人員能力上能否達到要求。即並行工程要考慮企業的裝置和人力資源。
3.並行工程強調產品的“可使用性”、“可維修性”和“可報廢性”
也就是考慮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是否能滿足使用者要求,是否利於維修,在廢棄時是否易於處理等。
從以上三個方面的特性可以看出,並行所強調的是在產品設計時就要儘早考慮其生命週期中所有的後續過程:製造、裝配、檢測、企業的裝置能力和人力資源、使用、維修和報廢等。只有在一開始就係統考慮了這些因素,才能減少修改的次數,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並行工程為了加快產品上市時間,還強調產品開發各環節各活動的並行交叉進行,具體特徵如下:
1.並行交叉
它強調產品設計與工藝過程設計、生產技術準備、採購、生產等種種活動並行交叉進行。並行交叉有兩種形式:一是按部件並行交叉,即將一個產品分成若干個部件,使各部件能並行交叉進行設計開發;二是對每單個部件,可以使其設計、工藝過程設計、生產技術準備、採購、生產等各種活動盡最大可能並行交叉進行。需要注意的是,並行工程強調各種活動並行交叉,並不是也不可能違反產品開發過程必要的邏輯順序和規律,不能取消或越過任何一個必經的階段,而是在充分細分各種活動的基礎上,找出各子活動之間的邏輯關係,將可以並行交叉的儘量並行交叉進行。
2.儘早開始工作
正因為強調各活動之間的並行交叉,以及並行工程為了爭取時間,所以它強調人們要學會在資訊不完備情況下就開始工作。因為根據傳統觀點,人們認為只有等到所有產品設計圖紙全部完成以後才能進行工藝設計工作,所有工藝設計圖完成後才能進行生產技術準備和採購,生產技術準備和採購完成後才能進行生產。正因為並行工程強調將各有關活動細化後進行並行交叉,因此很多工作要在我們傳統上認為資訊不完備的情況下進行。
從以上分析我們還可以看到,並行工程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本質特點。
1.並行工程強調程式導向(process-oriented)和麵向物件(object-oriented)
一個新產品從概念構思到生產出來是一個完整的過程(process)。傳統的序列工程方法是基於二百多年前英國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該理論認為分工越細,工作效率越高。因此序列方法是把整個產品開發全過程細分為很多步驟,每個部門和個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對獨立進行的,工作做完以後把結果交給下一部門。西方把這種方式稱為“拋過牆法”(throw over the wall),他們的工作是以職能和分工任務為中心的,不一定存在完整的、統一的產品概念。而並行工程則強調人嗩要面向整個過程或產品物件,因此它特別強調設計人員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設計,還要考慮這種設計的工藝性、可製造性、可生產性、可維修性等等,工藝部門的人也要同樣考慮其他過程,設計某個部件時要考慮與其他部件之間的配合。所以整個開發工作都是要著眼於整個過程(process)和產品目標(product object)。從序列到並行,是觀念上的很大轉變。
2.並行工程強調系統整合與整體最佳化
在傳統序列工程中,對各部門工作的評價往往是看交給它的那一份工作任務完成是否出色。就設計而言,主要是看設計工作是否新穎,是否有創造性,產品是否有優良的效能。對其他部門也是看他的那一份工作是否完成出色。而並行工程則強調系統整合與整體最佳化,它並不完全追求單個部門、區域性過程和單個部件的最優,而是追求全域性最佳化,追求產品整體的競爭能力。對產品而言,這種競爭能力就是由產品的TQCS綜合指標--交貨期(time)、質量(quality)、價格(cost)和服務(service)。在不同情況下,側重點不同。在現階段,並貨期可能是關鍵因素,有時是質量,有時是價格,有時是它們中的幾個綜合指標。對每一個產品而言,企業都對它有一個競爭目標的合理定位,因此並行工程應酬 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整個產品開發活動。只要達到整體最佳化和全域性目標,並不追求每個部門的工作最優。因此對整個工作的評價是根據整體最佳化結果來評價的。[@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988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執行力”的本質是“領導力”(轉)
- 元件技術的本質COM例項分析一 (轉)元件
- DDD本質是分而治之的分析方法 - James Hickey
- 遊戲設計的本質(一):數值的本質遊戲設計
- Java 執行緒安全問題的本質Java執行緒
- IT安全的本質
- Lisp 的本質Lisp
- 【C進階】26、指標的本質分析指標
- 用Dask並行化特徵工程!並行特徵工程
- Oracle的並行操作[轉]Oracle並行
- 質量工程師應當具備的心理素質(轉載)工程師
- Category的本質<一>Go
- Battle Pass的本質BAT
- OC物件的本質物件
- 聊聊 ChatGPT 的本質ChatGPT
- 學習的本質
- C++批判系列5--繼承的本質 (轉)C++繼承
- 控制程式碼的本質——撥亂反正篇 (轉)
- 澄清Java語言介面與繼承的本質(轉)Java繼承
- Java執行緒中斷的本質深入理解Java執行緒
- SQL執行內幕:從執行原理看調優的本質SQL
- 矩陣合同的本質矩陣
- 微信小程式的本質微信小程式
- 加密貨幣的本質加密
- 程式設計的本質程式設計
- 人生規劃的本質
- 行業本質:我們在做產品&辦公室裡的木匠行業
- 【C#非同步】非同步多執行緒的本質,上下文流轉和同步C#非同步執行緒
- 從缺陷率到質效工作的本質
- 旋轉矩陣(Rotate Matrix)的性質分析矩陣
- 品質執行的十忌(轉載)
- 【數字化】IDC首席分析師:這才是數字化轉型的本質!| 重磅必讀
- 本週精彩:Rust何時能實現零成本並行?Rust並行
- 詳細分析 Java 中實現多執行緒的方法有幾種?(從本質上出發)Java執行緒
- ASP.NET MVC不可或缺的部分——DI及其本質工作分析ASP.NETMVC
- C++程式設計批評系列 繼承的本質(轉)C++程式設計繼承
- [轉帖]Redis系列:深刻理解高效能Redis的本質Redis
- 【ERROR】有些錯誤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透過現象看本質)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