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借鑑將點陣圖資料讀入離屏表面(轉)

post0發表於2007-08-12
初學者借鑑將點陣圖資料讀入離屏表面(轉)[@more@]

  以下是個人見解,有錯誤請正。多謝新浪網的朋友們的幫助。 下面是我剛學會的.

  在網上看到了許多的關於裝點陣圖裝載到離屏表面的文章,但是都是使用了WIN32函式,雖然有效,但不是很通用。如果我們要裝載其它的格式的檔案使用不了WIN32函式,不就無能為力了嗎?於是我想直接操作檔案,直接讀取點陣圖檔案的資料到離屏表面。網上還是有這樣的文章的,但是很少,並且沒有過多的說明。其實,裝載檔案到離屏表面也很簡單,不需要什麼演算法知識就可以完成的。主要的方法是(以256色點陣圖為準):

  

  1、將點陣圖檔案的顏色表和影像資料讀入記憶體。

  2、建立前後表面,離屏表面。

  3、根據顏色表建立調色盤。

  4、將點陣圖資料傳輸到離屏表面。

  5、利用後表面的BLTFAST將影像輸出到後表面。

  6、翻轉表面,將影像顯示到螢幕。

  

  先宣告幾個變數:

  BITMAPFILEHEADER bmfh; //點陣圖檔案頭

  BITMAPINFOHEADER bmih; //點陣圖資訊頭

  RGBQUAD rgb[256]; //顏色表

  

  首先,我瞭解了一下點陣圖檔案的結構,其實也是很簡單的。

  1、檔案頭: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FILEHEADER{

  UINT bfType; //檔案標誌

  DWORD bfSize; //檔案大小

  UINT bfReserved1,bfReserved2;

  DWORD bfOffBits; //資料偏移

  }BITMAPFILEHEADER;

  

  bfType:是點陣圖的檔案標誌,為"BM"。當你從檔案中讀出放到一個變數中時,它是"MB",即0x4d42。在記憶體中,存放是高位在前的。所以在磁碟上是"BM",讀到記憶體就為"MB"了,不信?你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的讀,將這兩個位元組存到兩個字元型變數char ch1,ch2;中,你會發現ch1=='B',ch2=='M'。

  

  bfSize:點陣圖檔案的大小。等於點陣圖檔案頭+資訊頭+顏色表+位資料。以位元組為單位即:sizeof(bmfh)+sizeof(bmih)+sizeof(RGBQUAD)*256+bmih.biSizeImage

  

  bfOffBits:點陣圖資料偏移.如果你想直接讀取點陣圖的資料.使用

  

  fseek(fil_ptr,bmfh.bfOffBits,SEEK_SET);

  

  這樣,可以直接將檔案指標指向點陣圖資料開始的地方。

  

  2、資訊頭: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HEADER{

  DWORD biSize; //資訊頭大小。40位元組

  LONG biWidth,biHeight; //點陣圖實際寬、高度。

  WORD biPlanes; //

  WORD biBitCount; //點陣圖每畫素的位數。

  DWORD biCompression; //

  DWORD biSizeImage; //位資料的大小(位元組)

  LONG biXPelsPerMeter,biYPelsPerMeter; //

  DWORD biClrUsed; //

  DWORD biClrImprotant; //

  }BITMAPINFOHEADER;

  

  介紹一些重要的部分:

  biSize:資訊頭大小,即此結構的大小。為40位元組。即sizeof(bmih)。

  

  biWidth,biHeight:點陣圖的畫素寬、高。

  

  biBitCount:點陣圖每畫素的位數。指定了這個點陣圖檔案的顏色深度。在這個例子中是8。

  

  biSizeImage:點陣圖資料區的大小。

  

  這裡有需要注意的:點陣圖資料每行是以4位元組增充的,如果是一個256色的點陣圖。它的畫素佔一位元組。如果影像寬度為80畫素,則影像每行為80位元組,如果影像寬度為79畫素,則磁碟上的點陣圖檔案仍然是80位元組。(78,77畫素每行也為80位元組)。影像每行76,75,74,73畫素,則它在檔案中佔76個位元組。因此在從磁碟讀出資料時要知道每行的位元組數,這裡我使用

  bytperlin=bmih.biSizeImage/bmih.biHeight;

  當然還有其它的方法可用,不過上面的比較簡單。

  

  檔案頭、資訊頭之後便是顏色表和位資料了。很簡單的,我就不介紹了。

  

  之後是從磁碟的點陣圖檔案中讀取資料。

  首先是點陣圖檔案頭,資訊頭。使用如下語句便可:

  

  fread(&bmfh,sizeof(bmfh),1,fil_ptr);

  fread(&bmih,sizeof(bmih),1,fil_ptr);

  

  這時兩個結構bmfh,bmih就存放了我們需要的一些關於點陣圖的資訊了。

  之後再讀入顏色表:

  

  RGBQUAD* prgb;

  prgb=(RGBQUAD*)malloc(sizeof(RGBQUAD)*bmih.biBitCount);

  //注意,在使用指標之前一定要給它分配記憶體空間,否則的話程式會退出。

  fread(prgb,sizeof(RGBQUAD),1<  這樣,我們需要的顏色值放入了動態分配的記憶體空間了。但是在DD程式中設定調色盤的話需要的是PALETTEENTRY結構陣列,因此我們要得到PALETTEENTRY結構資料的值。

  

  PALETTEENTRY* ppal=(PALETTEENTRY*)malloc(sizeof(PALETTEENTRY)*bmih.biBitCount);

  for(int i=0;i  {

  ppal[i].peRed=prgb[i].rgbRed;

  ppal[i].peGreen=prgb[i].rgbGreen;

  ppal[i].peBlue=prgb[i].rgbBlue;

  ppal[i].peFlag=0;

  }

  

  之後我們就可以透過這個結構來取得LPDIRECTDRAWPALETTE介面指標。之後為前表面設定調色盤(在後面的程式中)。

  

  最後是讀入點陣圖位資料了,每個畫素是1個位元組。點陣圖影像資料的大小在資訊頭中已經給定了:bmih.biSizeImage 這個大小包括實際的影像資料和為了每行達到4位元組而擴充的位元組數。我們用如下方法讀入:

  

  BYTE* pbuffer=(BYTE*)malloc(sizeof(BYTE)*bmih.biSizeImage);

  //注意,一定要分配記憶體空間,否則程式會退出!!!!!!!

  fread(pbuffer,sizeof(BYTE),bmih.biSizeImage,fil_ptr);

  

  這樣,點陣圖中的資料我們全部讀入了。

  檔案頭,資訊頭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引數,方便我們讀入點陣圖資料。

  顏色表用於設定調色盤。(後面有程式)。

  最後是將記憶體中的影像資料傳入到離屏表面中了:

  

  DDSURFACEDESC2 ddsd;

  ZeroMemory(&ddsd,sizeof(ddsd));

  ddsd.dwSize=sizeof(ddsd); //注意一定要初始化這個結構,否則程式會退出!!

  lpDDS_Off->Lock(NULL,&ddsd,DDLOCK_WAIT|DDLOCK_WRITEONLY,NULL);

  (BYTE*)lpSurf=(BYTE*)ddsd.lpSurface; //取離屏表面指標。

  //將記憶體資料複製到離屏表面中

  lpDDS_Off->UnLock(NULL);

  

  這樣,全部的事情完成了,想要輸出離屏表面的資料到後表面,使用後表面的BltFast

  就可以了。

  下面是具體的程式片段:

  //給指定的表面設定調色盤

  int Create_Palette(LPDIRECTDRAW7 lpDD,LPDIRECTDRAWSURFACE7& lpDDS_Front,LPDIRECTDRAWPALETTE& lpDDP,char* filnam)

  {

  RGBQUAD rgbquad[256];

  PALETTEENTRY pal[256];

  if(filnam=="") return 0;

  //從檔案中讀入調色盤索引

  FILE* fil_ptr;

  fil_ptr=fopen(filnam,"rb");

  if(fil_ptr==NULL) return 0;

  fseek(fil_ptr,sizeof(BITMAPFILEHEADER)+sizeof(BITMAPINFOHEADER),SEEK_SET);

  fread(rgbquad,sizeof(RGBQUAD),256,fil_ptr);

  fclose(filnam);

  for(int i=0;i<256;i++)

  {

  pal[i].peBlue=rgbquad[i].rgbBlue;

  pal[i].peGreen=rgbquad[i].rgbGreen;

  pal[i].peRed=rgbquad[i].rgbRed;

  pal[i].peFlags=PC_NOCOLLAPSE;

  }

  lpDD->CreatePalette(DDPCAPS_8BIT,pal,&lpDDP,NULL);

  lpDDS_Front->SetPalette(lpDDP);

  

  return 1;

  }

  

  

  //裝載點陣圖資料,在這個函式中呼叫建立離屏表面的函式(Init_Off)

  int LoadData_8(char* filnam)

  {

  if(filnam=="") return 0;

  

  FILE* fil_ptr;

  fil_ptr=fopen(filnam,"rb");

  if(fil_ptr==NULL) return 0;

  

  BITMAPFILEHEADER bmfh;

  BITMAPINFOHEADER bmih;

  

  fread(&bmfh,sizeof(bmfh),1,fil_ptr);

  fread(&bmih,sizeof(bmih),1,fil_ptr);

  

  Init_Off(lpDD,lpDDS_Off,bmih.biWidth,bmih.biHeight);

  

  int bytperlin=bmih.biSizeImage/bmih.biHeight; //點陣圖資料每行位元組數

  

  BYTE* pbuffer=NULL;

  ////////////////////////////////////////////////////////

  ////////////////////////////////////////////////////////

  pbuffer=(BYTE*)malloc(sizeof(BYTE)*bmih.biSizeImage);

  ////////////////////////////////////////////////////////

  ////////////////////////////////////////////////////////

  fseek(fil_ptr,bmfh.bfOffBits,SEEK_SET);

  fread(pbuffer,sizeof(BYTE),bmih.biSizeImage,fil_ptr);

  fclose(fil_ptr);

  

  DDSURFACEDESC2 ddsd;

  memset(&ddsd,0,sizeof(ddsd));

  ddsd.dwSize=sizeof(ddsd);

  lpDDS_Off->Lock(NULL,&ddsd,DDLOCK_WAIT|DDLOCK_WRITEONLY,NULL);

  BYTE* pSurf=(BYTE*)ddsd.lpSurface;

  BYTE* pData=pbuffer;

  pData+=bmih.biSizeImage; //指標已經出了資料區,回一位,就是資料區.

  

  

  for(int row=0;row  {

  pData-=bytperlin;

  memcpy(pSurf,pData,bmih.biWidth);

  pSurf+=ddsd.lPitch; //表面從第一行依次向後定位

  }

  lpDDS_Off->Unlock(NULL);

  return 1;

  }

  

  //給表面設定透明色

  int SetColorKey8()

  {

  DDSURFACEDESC2 ddsd;

  ZeroMemory(&ddsd,sizeof(ddsd));

  ddsd.dwSize=sizeof(ddsd);

  lpDDS_Off->Lock(NULL,&ddsd,DDLOCK_WAIT|DDLOCK_READONLY,NULL);

  B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8225414/viewspace-95219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