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監理怎樣才能為資訊化工程把關(轉)

ger8發表於2007-08-14
專案監理就像IT市場上一棵剛出土的小嫩芽,僅僅在國內一些大型IT專案中嶄露過頭角。它的出現,降低了大型IT專案的風險。它的發展和完善,也將使IT產業加快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經常聽
到資訊主管們抱怨,IT專案中的“豆腐渣”工程也不少,怎樣才能減小IT專案中的風險呢?抓住這條線索,經過跟蹤、討論,我們決定做一個關於專案監理的調查報告,選擇了國內資訊化應用程度較高的行業部門如銀行、證券、保險、氣象、社保、旅遊等,和部分大型企業如華北製藥、哈爾濱軸承集團、哈爾濱飛機制造企業、躍進汽車集團、中國石化等30個樣本作為調查物件,以探討專案監理在專案建設中的應用情況、相關問題和對IT產業發展的意義。

專案監理:應用初露端倪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專案監理是個新概念。只有30%的被調查者表示在某些資訊化專案中使用過監理服務。在70%未使用過專案監理的被調查者中,5%表示聽說過,95%表示知道建築工程有監理,但在IT資訊化專案中引入監理還是第一次聽說。

眾所周知,建築工程中的監理是出於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而對建築施工單位進行監督的一種機制。延伸到IT產業,實際上,專案監理就是對IT公司實施的專案進行有效監督,從而維護行業或企業使用者權益的一種機制。

另外,調查結果顯示,20%的被調查者認為監理應該對專案全程負責,監理內容從需求分析開始,到方案優選,裝置和技術選型,投資控制,組織管理,驗收和測試,甚至包括對糾紛的調解等。其他被調查者表示,可以選擇部分監理,但服務內容至少包括對專案進行監督和質量控制。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在北京都會網路專案的建設過程中,請了清華萬博做全程監理服務。北京分行科技處的蘇嚴萍說:“監理公司是幫助使用者把關的。實施專案前,我們先請監理公司對系統整合商進行考核,看是否有能力做好我們的專案。對專案所需要的網路裝置和技術的鑑定也由監理機構做,從而保證了專案能在公開、公正、科學、嚴謹的環境下進行,也避免以後走彎路。在實施過程中,每週都召開例會,及時瞭解專案進展,發現並快速糾正失誤。有許多考慮不周或沒有考慮到的地方,都及時進行了修改。專案結束後,還由清華萬博幫助做驗收測試等後續工作。監理服務的效果令人非常滿意。”

上海統計局資訊系統工程是由上海統計局組織實施,總投資達2500萬的大專案。主要給一個佔地4000平方米的四層大樓構築網路辦公系統。該專案引入了上海凱方計算機系統公司的部分監理服務,據上海統計局資訊中心沈主任講,監理主要負責“把好技術關”,監理內容有安排測試計劃,驗收專案等。具體實施時,每週也召開一次專案例會,及時協調有關問題。效果很好。

哈爾濱飛機制造集團計算中心主任認為,使用監理服務,也要因地制宜。對資訊科技不瞭解的行業使用者來說,全程監理非常必要。但也不是每個專案都需要全程監理,大專案可以,小專案則可採用部分監理。監理服務各項內容重要程度。

監理機制的引入可以幫助使用者把好IT專案建設的質量關,推廣監理應用也是廣大使用者的心聲。
 
30%與70%:需求與時俱進

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一個被調查者表示在IT專案中引入監理機制是不必要的。30%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使用者認為非常有必要引入監理機制;70%未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企業也都表示有必要引入,並且都表示以後打算接受監理服務。看來,整個市場需求還很大,現在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科技處的蘇嚴萍說,從實際情況看,使用者單位精通訊息技術的人太少,特別是由於資訊科技更新換代快,傳統企業的技術人員很難掌握最新的資訊科技和資訊裝置。我們資訊部門人員的技術能力肯定沒有專業IT公司的強,在審定專案的技術方案,心裡沒底。為了放心,最好的辦法是請一個第三方中立機構如監理公司來監督。

其他未使用過監理服務的被調查者表示,現在的IT專案建設基本上都是IT公司說了算。對如何入手,怎麼做等,使用者瞭解得少。一些IT公司在招標中,拼命壓低價格贏得標書,但在實際建設中卻以各種藉口搪塞使用者或要使用者加錢,使使用者進退兩難,最後蒙受巨大損失。為了避免上當受騙,非常需要監理公司幫助使用者進行資訊化。另外,有了監理公司監督專案實施,企業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哈爾濱飛機制造集團計算中心主任認為,從IT產業發展來說,引入監理機制肯定是必要的。

需要並不代表存在。這麼大的市場需求,是否就有相應多能滿足這種需求的監理機構或監理公司存在呢?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科技處的蘇嚴萍說,監理公司很少,當時他們多方打聽才找到了清華萬博。上海統計局資訊系統工程的監理服務還是透過監理公司自薦方式獲得的。調查結果也顯示,92%的被調查者表示當前監理公司的數量不能夠滿足需要,希望能多一些這樣的機構或公司。

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還安排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列出您所知道的三家監理公司的名稱?調查結果顯示,未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企業對此一無所知,30%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使用者最多也只能列舉兩家公司,大部分使用者僅列舉了為自己提供過服務的一家公司。顯而易見,不僅監理公司的數量太少,監理服務的社會認知度也很低。
總之,專案監理只是一棵剛出土的小嫩芽,亟 待社會的認知和支援。

質優價廉:使用者選擇的尺度

質優價廉是屢試不爽的競爭法寶。專案監理服務也概莫能外。這涉及到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質量,另一個是價格。從被調查者的反饋顯示,他們選擇監理公司的主要標準也不外是這兩個,首先,監理公司的技術實力要強,服務質量好。監理公司的技術實力應該比一般的IT公司強,並且還要有豐富的系統整合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服務,企業用起來心裡踏實。 使用者也反映,實際上,按照其他行業的質量監督標準,透過資質認證是使用者評判服務質量好壞的標準。但由於目前監理市場還不成熟,沒有專門的認證機構,也就沒有所謂的資質認證,所以目前只能選擇技術實力比較強的公司來做監理。

其次,服務費佔專案總支出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10%。大部分使用者表示,監理服務費不能太高。國外一些知名的諮詢公司收費太高,所收服務費在整個專案總支出中的比例高達30-40%。儘管效果非常好,但過高的服務費使一般企業都用不起。

上海統計局資訊中心沈主任表示,收費比例應該在一個彈性範圍內。如果是大專案,比例就低一點;小專案,可以相對高一點。對於一個2500萬的大專案,最初,監理公司要收取20萬元服務費。經過協商,雙方以10萬元達成協議。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分行科技處的蘇嚴萍認為,2%-10%是能夠承受的比例範圍。

儘管大家都比較認可這種服務,使用效果也令人滿意,但為什麼使用者不願支付這麼多的費用呢。

上海統計局資訊中心沈主任認為,專案的實施最終依靠的是IT技術人員的實力,現在監理公司主要對技術進行監督和測試,不是真正的實施者;而且在比較大的專案中,技術在整個方案中只佔較小的份額,收費太高肯定不能接受。另外,從工作時間的長短來看,監理服務人員並不是每天都在使用者那裡監督程式,只是某一段時間或每隔幾天來協調一下工作。如果按時間長短收費的話,也不可能收取太高的服務費。

遊戲規則:市場亟待規範

兩個人玩遊戲,如果勝負由一個人說了算,另一個人肯定不幹,那麼遊戲也就進行不下去。如果勝負規則是公平的,雙方就能持續玩下去。如果沒有規則,就必須制定規則。玩遊戲需要規則,監理也如此,需要相應的監理制度。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企業表示,希望這個市場能夠深入應用並儘快成熟;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使用者都表示希望把專案監理納入法制、規範的軌道。

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套完善的IT專案監理制度,相應的監理法規、監理內容、收費標準等也都沒有制定。特別是收費標準問題,目前,大多數使用者採用協商解決。北京都會網路專案的監理費採用了建築行業的監理服務收費標準(2%-10%),支付的服務費佔整個專案資金支出的2%。

廣大使用者也反映,專案監理的標準如何才能做到公正、科學,專案監理的工作流程是否也應該規範等等,都需要不斷嘗試。與建築等其他發展很成熟的行業的監理相比,對IT專案的監理要難得多。由於資訊科技是一個新興技術,它本身還在不斷髮展和完善,因此,監理服務的內容和標準肯定也要隨之變更和完善。目前專案監理主要應用在系統整合和網路應用方面,對軟體的評測還很少。但軟體評測是最難的,因為它是看不見的,摸不著的,屬於邏輯思維範疇。當前測試不出來的錯誤,潛伏一年或兩年之後可能會發生。這更加重了評測的難度。如何評判,需要有專門的機構來研究,並確定標準。

為了規範監理服務市場,並使它走上良性發展軌道,廣大使用者呼籲,必須成立專門的認證機構,負責資質認證、收費標準制定等工作。而且,最好由政府牽頭來做這個事情。未使用過監理服務的企業表示,希望監理服務能儘快在廣大行業企業推廣應用。

儘管這個市場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甚至大多數企業使用者還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發展,專案監理市場的成熟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市場成熟,是一步步累積起來的。當大家都逐漸認可時,市場也就越來越成熟,至此,專案監理才能真正為企業資訊化保駕護航。自然,抱怨也就越來越少。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626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