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交換機的背板頻寬標準計算方法(轉)

amyz發表於2007-08-13
分析交換機的背板頻寬標準計算方法(轉)[@more@]

  背板頻寬,是交換機介面處理器或介面卡和資料匯流排間所能吞吐的最大資料量。一臺交換機的背板頻寬越高,所能處理資料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上去。

  但是,我們如何去考察一個交換機的背板頻寬是否夠用呢?顯然,透過估算的方法是沒有用的,我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1、所有埠容量X埠數量之和的2倍應該小於背板頻寬,可實現全雙工無阻塞交換,證明交換機具有發揮最大資料交換效能的條件。 

  2、滿配置吞吐量(Mpps)=滿配置GE埠數×1.488Mpps其中1個千兆埠在包長為64位元組時的理論吞吐量為1.488Mpps。例如,一臺最多可以提供64個千兆埠的交換機,其滿配置吞吐量應達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夠確保在所有埠均線速工作時,提供無阻塞的包交換。如果一臺交換機最多能夠提供176個千兆埠,而宣稱的吞吐量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麼使用者有理由認為該交換機採用的是有阻塞的結構設計。 

  一般是兩者都滿足的交換機才是合格的交換機。 

  背板相對大,吞吐量相對小的交換機,除了保留了升級擴充套件的能力外就是軟體,專用晶片電路設計有問題;背板相對小,吞吐量相對大的交換機,整體效能比較高。不過背板頻寬是可以相信廠家的宣傳的,可吞吐量是無法相信廠家的宣傳的,因為後者是個設計值,測試很困難,並且意義不是很大。

  交換機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層, 對於三層以上的交換才採用Mpps。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0752019/viewspace-95532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