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機器之心發表於2020-02-17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作為資料科學家,我們可以透過很多方法來建立分類模型。最受歡迎的方法之一是隨機森林。我們可以在隨機森林上調整超引數來最佳化模型的效能。

在用模型擬合之前,嘗試主成分分析(PCA)也是常見的做法。但是,為什麼還要增加這一步呢?難道隨機森林的目的不是幫助我們更輕鬆地理解特徵重要性嗎?

當我們分析隨機森林模型的「特徵重要性」時,PCA 會使每個「特徵」的解釋變得更加困難。但是 PCA 會進行降維操作,這可以減少隨機森林要處理的特徵數量,因此 PCA 可能有助於加快隨機森林模型的訓練速度。

請注意,計算成本高是隨機森林的最大缺點之一(執行模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是當你使用數百甚至上千個預測特徵時,PCA 就變得非常重要。因此,如果只想簡單地擁有最佳效能的模型,並且可以犧牲解釋特徵的重要性,那麼 PCA 可能會很有用。

現在讓我們舉個例子。我們將使用 Scikit-learn 的「乳腺癌」資料集,並建立 3 個模型,比較它們的效能:

 1. 隨機森林
2. 具有 PCA 降維的隨機森林
3. 具有 PCA 降維和超引數調整的隨機森林

匯入資料

首先,我們載入資料並建立一個 DataFrame。這是 Scikit-learn 預先清理的「toy」資料集,因此我們可以繼續快速建模。但是,作為最佳實踐,我們應該執行以下操作:

  • 使用 df.head()檢視新的 DataFrame,以確保它符合預期。

  • 使用 df.info()可以瞭解每一列中的資料型別和資料量。可能需要根據需要轉換資料型別。

  • 使用 df.isna()確保沒有 NaN 值。可能需要根據需要處理缺失值或刪除行。

  • 使用 df.describe()可以瞭解每列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中位數、標準差和四分位數範圍。


名為「cancer」的列是我們要使用模型預測的目標變數。「0」表示「無癌症」,「1」表示「癌症」。

import pandas as pd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reast_cancercolumns = ['mean radius', 'mean texture', 'mean perimeter', 'mean area', 'mean smoothness', 'mean compactness', 'mean concavity', 'mean concave points', 'mean symmetry', 'mean fractal dimension', 'radius error', 'texture error', 'perimeter error', 'area error', 'smoothness error', 'compactness error', 'concavity error', 'concave points error', 'symmetry error',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worst radius', 'worst texture', 'worst perimeter', 'worst area', 'worst smoothness', 'worst compactness', 'worst concavity', 'worst concave points', 'worst symmetry', 'worst fractal dimension']dataset = load_breast_cancer()data = pd.DataFrame(dataset['data'], columns=columns)data['cancer'] = dataset['target']display(data.head())display(data.info())display(data.isna().sum())display(data.describe())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上圖是乳腺癌 DataFrame 的一部分。每行是一個患者的觀察結果。最後一列名為「cancer」是我們要預測的目標變數。0 表示「無癌症」,1 表示「癌症」。

訓練集/測試集分割

現在,我們使用 Scikit-learn 的「train_test_split」函式拆分資料。我們想讓模型有儘可能多的資料進行訓練。但是,我們也要確保有足夠的資料來測試模型。通常資料集中行數越多,我們可以提供給訓練集的資料越多。

例如,如果我們有數百萬行,那麼我們可以將其中的 90%用作訓練,10%用作測試。但是,我們的資料集只有 569 行,資料量並不大。因此,為了匹配這種小型資料集,我們會將資料分為 50%的訓練和 50%的測試。我們設定 stratify = y 以確保訓練集和測試集與原始資料集的 0 和 1 的比例一致。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X = data.drop('cancer', axis=1)  y = data['cancer']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50, random_state = 2020, stratify=y)

規範化資料

在建模之前,我們需要先將資料「居中」和「標準化」,對不同的變數要在相同尺度進行測量。我們進行縮放以便決定預測變數的特徵可以彼此「公平競爭」。我們還將「y_train」從 Pandas「Series」物件轉換為 NumPy 陣列,以供模型稍後接收訓練資料。

import numpy as np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ss = StandardScaler()X_train_scaled = ss.fit_transform(X_train)X_test_scaled = ss.transform(X_test)y_train = np.array(y_train)

擬合「基線」隨機森林模型

現在,我們建立一個「基線」隨機森林模型。該模型使用 Scikit-learn 隨機森林分類器文件中定義的所有預測特徵和預設設定。首先,我們例項化模型並使用規範化的資料擬合模型。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資料測量模型的準確性。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recall_scorerfc = RandomForestClassifier()rfc.fit(X_train_scaled, y_train)display(rfc.score(X_train_scaled, y_train))# 1.0

如果我們想知道哪些特徵對隨機森林模型預測乳腺癌最重要,我們可以透過呼叫「feature_importances _」方法來視覺化和量化這些重要特徵:

feats = {}for feature, importance in zip(data.columns, rfc_1.feature_importances_):feats[feature] = importanceimportances = pd.DataFrame.from_dict(feats, orient='index').rename(columns={0: 'Gini-Importance'})importances = importances.sort_values(by='Gini-Importance', ascending=False)importances = importances.reset_index()importances = importances.rename(columns={'index': 'Features'})sns.set(font_scale = 5)sns.set(style="whitegrid", color_codes=True, font_scale = 1.7)fig, ax = plt.subplots()fig.set_size_inches(30,15)sns.barplot(x=importances['Gini-Importance'], y=importances['Features'], data=importances, color='skyblue')plt.xlabel('Importance', fontsize=25, weight = 'bold')plt.ylabel('Features', fontsize=25, weight = 'bold')plt.title('Feature Importance', fontsize=25, weight = 'bold')display(plt.show())display(importances)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主成分分析(PCA)

現在,我們如何改進基線模型呢?使用降維,我們可以用更少的變數來擬合原始資料集,同時降低執行模型的計算花銷。使用 PCA,我們可以研究這些特徵的累積方差比,以瞭解哪些特徵代表資料中的最大方差。

我們例項化 PCA 函式並設定我們要考慮的成分(特徵)數量。此處我們設定為 30,以檢視所有生成成分的方差,並決定在何處切割。然後,我們將縮放後的 X_train 資料「擬合」到 PCA 函式中。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import seaborn as sns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pca_test = PCA(n_components=30)pca_test.fit(X_train_scaled)sns.set(style='whitegrid')plt.plot(np.cumsum(pca_test.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plt.xlabel('number of components')plt.ylabel('cumulative explained variance')plt.axvline(linewidth=4, color='r', linestyle = '--', x=10, ymin=0, ymax=1)display(plt.show())evr = pca_test.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cvr = np.cumsum(pca_test.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pca_df = pd.DataFrame()pca_df['Cumulative Variance Ratio'] = cvrpca_df['Explained Variance Ratio'] = evrdisplay(pca_df.head(10))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該圖顯示,在超過 10 個特徵之後,我們並未獲得太多的解釋方差。此 DataFrame 顯示了累積方差比(解釋了資料的總方差)和解釋方差比(每個 PCA 成分說明了多少資料的總方差)。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從上面的 DataFrame 可以看出,當我們使用 PCA 將 30 個預測變數減少到 10 個分量時,我們仍然可以解釋 95%以上的方差。其他 20 個分量僅解釋了不到 5%的方差,因此 我們可以減少他們的權重。按此邏輯,我們將使用 PCA 將 X_train 和 X_test 的成分數量從 30 個減少到 10 個。我們將這些重新建立的「降維」資料集分配給「X_train_scaled_pca」和「X_test_scaled_pca」。

pca = PCA(n_components=10)pca.fit(X_train_scaled)X_train_scaled_pca = pca.transform(X_train_scaled)X_test_scaled_pca = pca.transform(X_test_scaled)

每個分量都是原始變數和相應「權重」的線性組合。透過建立一個 DataFrame,我們可以看到每個 PCA 成分的「權重」。

pca_dims = []for x in range(0, len(pca_df)):pca_dims.append('PCA Component {}'.format(x))pca_test_df = pd.DataFrame(pca_test.components_, columns=columns, index=pca_dims)pca_test_df.head(10).T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PCA 後擬合「基線」隨機森林模型

現在,我們可以將 X_train_scaled_pca 和 y_train 資料擬合到另一個「基線」隨機森林模型中,測試我們對該模型的預測是否有所改進。

rfc = RandomForestClassifier()rfc.fit(X_train_scaled_pca, y_train)display(rfc.score(X_train_scaled_pca, y_train))# 1.0

第 1 輪超引數調優:RandomSearchCV

實現 PCA 之後,我們還可以透過一些超引數調優來調整我們的隨機森林以獲得更好的預測效果。超引數可以看作模型的「設定」。兩個不同資料集的理想設定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必須「調整」模型。

首先,我們可以從 RandomSearchCV 開始考慮更多的超參值。所有隨機森林的超引數都可以在 Scikit-learn 隨機森林分類器文件中找到。

我們生成一個「param_dist」,其值的範圍適用於每個超引數。例項化 RandomSearchCV,首先傳入我們的隨機森林模型,然後傳入「param_dist」、測試迭代次數以及交叉驗證次數。

超引數「n_jobs」可以決定要使用多少處理器核心來執行模型。設定「n_jobs = -1」將使模型執行最快,因為它使用了所有計算機核心。

我們將調整這些超引數:

  • n_estimators:隨機森林中「樹」的數量。

  • max_features:每個分割處的特徵數。

  • max_depth:每棵樹可以擁有的最大「分裂」數。

  • min_samples_split:在樹的節點分裂前所需的最少觀察數。

  • min_samples_leaf:每棵樹末端的葉節點所需的最少觀察數。

  • bootstrap:是否使用 bootstrapping 來為隨機林中的每棵樹提供資料。(bootstrapping 是從資料集中進行替換的隨機抽樣。)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RandomizedSearchCVn_estimators = [int(x) for x in np.linspace(start = 100, stop = 1000, num = 10)]max_features = ['log2', 'sqrt']max_depth = [int(x) for x in np.linspace(start = 1, stop = 15, num = 15)]min_samples_split = [int(x) for x in np.linspace(start = 2, stop = 50, num = 10)]min_samples_leaf = [int(x) for x in np.linspace(start = 2, stop = 50, num = 10)]bootstrap = [True, False]param_dist = {'n_estimators': n_estimators,'max_features': max_features,'max_depth': max_depth,'min_samples_split': min_samples_split,'min_samples_leaf': min_samples_leaf,'bootstrap': bootstrap}rs = RandomizedSearchCV(rfc_2, param_dist, n_iter = 100, cv = 3, verbose = 1, n_jobs=-1, random_state=0)rs.fit(X_train_scaled_pca, y_train)rs.best_params_————————————————————————————————————————————# {'n_estimators': 700,# 'min_samples_split': 2,# 'min_samples_leaf': 2,# 'max_features': 'log2',# 'max_depth': 11,# 'bootstrap': True}

在 n_iter = 100 且 cv = 3 的情況下,我們建立了 300 個隨機森林模型,對上面輸入的超引數進行隨機取樣組合。我們可以呼叫「best_params」以獲取效能最佳的模型引數(如上面程式碼框底部所示)。

但是,現階段的「best_params」可能無法為我們提供最有效的資訊,以獲取一系列引數來執行下一次超引數調整。為了在更大範圍內進行嘗試,我們可以輕鬆地獲得 RandomSearchCV 結果的 DataFrame。

rs_df = pd.DataFrame(rs.cv_results_).sort_values('rank_test_score').reset_index(drop=True)rs_df = rs_df.drop(['mean_fit_time', 'std_fit_time', 'mean_score_time','std_score_time', 'params', 'split0_test_score', 'split1_test_score', 'split2_test_score', 'std_test_score'],axis=1)rs_df.head(10)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現在,讓我們在 x 軸上建立每個超引數的柱狀圖,並針對每個值製作模型的平均得分,檢視平均而言最優的值:

fig, axs = plt.subplots(ncols=3, nrows=2)sns.set(style="whitegrid", color_codes=True, font_scale = 2)fig.set_size_inches(30,25)sns.barplot(x='param_n_estimators', y='mean_test_score', data=rs_df, ax=axs[0,0], color='lightgrey')axs[0,0].set_ylim([.83,.93])axs[0,0].set_title(label = 'n_estimators', size=30, weight='bold')sns.barplot(x='param_min_samples_split', y='mean_test_score', data=rs_df, ax=axs[0,1], color='coral')axs[0,1].set_ylim([.85,.93])axs[0,1].set_title(label = 'min_samples_split', size=30, weight='bold')sns.barplot(x='param_min_samples_leaf', y='mean_test_score', data=rs_df, ax=axs[0,2], color='lightgreen')axs[0,2].set_ylim([.80,.93])axs[0,2].set_title(label = 'min_samples_leaf', size=30, weight='bold')sns.barplot(x='param_max_features', y='mean_test_score', data=rs_df, ax=axs[1,0], color='wheat')axs[1,0].set_ylim([.88,.92])axs[1,0].set_title(label = 'max_features', size=30, weight='bold')sns.barplot(x='param_max_depth', y='mean_test_score', data=rs_df, ax=axs[1,1], color='lightpink')axs[1,1].set_ylim([.80,.93])axs[1,1].set_title(label = 'max_depth', size=30, weight='bold')sns.barplot(x='param_bootstrap',y='mean_test_score', data=rs_df, ax=axs[1,2], color='skyblue')axs[1,2].set_ylim([.88,.92])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透過上面的圖,我們可以瞭解每個超引數的值的平均執行情況。

  • n_estimators:300、500、700 的平均分數幾乎最高;

  • min_samples_split:較小的值(如 2 和 7)得分較高。23 處得分也很高。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大於 2 的值,以及 23 附近的值;

  •  min_samples_leaf:較小的值可能得到更高的分,我們可以嘗試使用 2–7 之間的值;

  •  max_features:「sqrt」具有最高平均分;

  •  max_depth:沒有明確的結果,但是 2、3、7、11、15 的效果很好;

  • bootstrap:「False」具有最高平均分。


現在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結論,進入第二輪超引數調整,以進一步縮小選擇範圍。

第 2 輪超引數調整:GridSearchCV

使用 RandomSearchCV 之後,我們可以使用 GridSearchCV 對目前最佳超引數執行更精細的搜尋。超引數是相同的,但是現在我們使用 GridSearchCV 執行更「詳盡」的搜尋。

在 GridSearchCV 中,我們嘗試每個超引數的單獨組合,這比 RandomSearchCV 所需的計算力要多得多,在這裡我們可以直接控制要嘗試的迭代次數。例如,僅對 6 個引數搜尋 10 個不同的引數值,具有 3 折交叉驗證,則需要擬合模型 3,000,000 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使用 RandomSearchCV 之後執行 GridSearchCV,這能幫助我們首先縮小搜尋範圍。

因此,利用我們從 RandomizedSearchCV 中學到的知識,代入每個超引數的平均最佳執行範圍: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n_estimators = [300,500,700]max_features = ['sqrt']max_depth = [2,3,7,11,15]min_samples_split = [2,3,4,22,23,24]min_samples_leaf = [2,3,4,5,6,7]bootstrap = [False]param_grid = {'n_estimators': n_estimators,'max_features': max_features,'max_depth': max_depth,'min_samples_split': min_samples_split,'min_samples_leaf': min_samples_leaf,'bootstrap': bootstrap}gs = GridSearchCV(rfc_2, param_grid, cv = 3, verbose = 1, n_jobs=-1)gs.fit(X_train_scaled_pca, y_train)rfc_3 = gs.best_estimator_gs.best_params_————————————————————————————————————————————# {'bootstrap': False,# 'max_depth': 7,# 'max_features': 'sqrt',# 'min_samples_leaf': 3,# 'min_samples_split': 2,# 'n_estimators': 500}

在這裡我們將對 3x 1 x 5x 6 x 6 x 1 = 540 個模型進行 3 折交叉驗證,總共是 1,620 個模型!現在,在執行 RandomizedSearchCV 和 GridSearchCV 之後,我們 可以呼叫「best_params_」獲得一個最佳模型來預測我們的資料(如上面程式碼框的底部所示)。

根據測試資料評估模型的效能

現在,我們可以在測試資料上評估我們建立的模型。我們會測試 3 個模型:

  • 基線隨機森林

  • 具有 PCA 降維的基線隨機森林

  • 具有 PCA 降維和超引數調優的基線隨機森林


讓我們為每個模型生成預測結果:

y_pred = rfc.predict(X_test_scaled)y_pred_pca = rfc.predict(X_test_scaled_pca)y_pred_gs = gs.best_estimator_.predict(X_test_scaled_pca)

然後,我們為每個模型建立混淆矩陣,檢視每個模型對乳腺癌的預測能力: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conf_matrix_baseline = pd.DataFrame(confusion_matrix(y_test, y_pred), index = ['actual 0', 'actual 1'], columns = ['predicted 0', 'predicted 1'])conf_matrix_baseline_pca = pd.DataFrame(confusion_matrix(y_test, y_pred_pca), index = ['actual 0', 'actual 1'], columns = ['predicted 0', 'predicted 1'])conf_matrix_tuned_pca = pd.DataFrame(confusion_matrix(y_test, y_pred_gs), index = ['actual 0', 'actual 1'], columns = ['predicted 0', 'predicted 1'])display(conf_matrix_baseline)display('Baseline Random Forest recall score', recall_score(y_test, y_pred))display(conf_matrix_baseline_pca)display('Baseline Random Forest With PCA recall score', recall_score(y_test, y_pred_pca))display(conf_matrix_tuned_pca)display('Hyperparameter Tuned Random Forest With PCA Reduced Dimensionality recall score', recall_score(y_test, y_pred_gs))

下面是預測結果:

機器學習第一步,這是一篇手把手的隨機森林入門實戰

我們將召回率作為效能指標,因為我們處理的是癌症診斷,我們最關心的是將模型中的假陰性預測誤差最小。

考慮到這一點,看起來我們的基線隨機森林模型表現最好,召回得分為 94.97%。根據我們的測試資料集,基線模型可以正確預測 179 名癌症患者中的 170 名。

這個案例研究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注意事項:有時,在 PCA 之後,甚至在進行大量的超引數調整之後,調整的模型效能可能不如普通的「原始」模型。但是嘗試很重要,你不嘗試,就永遠都不知道哪種模型最好。在預測癌症方面,模型越好,可以挽救的生命就更多。

原文連結:
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machine-learning-step-by-step-6fbde95c455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