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人工智慧領域幾乎被谷歌和Facebook這些擁有強大計算設施的網際網路巨頭或MIT和史丹佛這樣的研究型高校所佔領。現在,另一個玩家進入了公眾的視野——OpenAI。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研究機構,背後的創始人是SpaceX和特斯拉的伊隆·馬斯克、Y Combinator的Sam Altman,以及《從0到1》的作者Peter Thiel。他們聲稱,已經從Thiel和亞馬遜等處獲得了十億美元的私人籌款。 OpenAI在第一條博文中寫道:「我們相信,AI應該成為人類意志的延伸,以自由的名義,儘可能安全、廣泛和公平地分配。」 它的目標是什麼呢?擴大AI的規模。目前,機器可能分別在識別人臉或回答問題的單個任務上做得很好,但卻不能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因此,AI研究的終極目標是「通用」的智慧——也就是能用一個演算法完成所有任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OpenAI的創辦團隊僱傭了Ilya Sutskever作為研發主管。Ilya Sutskever目前是谷歌的科學家,曾與該領域內的大牛們一起工作,例如Geoff Hinton和百度的吳恩達。 OpenAI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在今後的幾年內,只打算投資十億美元的一小部分。他們希望與研究機構「自由地合作」,這很合理,因為他們研發團隊中的所有人都來自谷歌、史丹佛或紐約大學這樣的著名研究機構。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的投資,因為這位SpaceX的創始人此前曾表達了對人工智慧的擔憂,他說人工智慧比核武器還可怕。OpenAI有可能作為他對AI研究進展的一種監督和檢查。
OpenAI:馬斯克發起10億美元非營利AI研究專案
相關文章
- OpenAI變CloseAI?非營利研究組織轉型“上限利潤”企業吸引資金OpenAI
- 馬斯克起訴OpenAI和奧特曼馬斯克OpenAI奧特曼
- 微軟、OpenAI又搞大動作:斥資1000億美元開發AI超算「星際之門」微軟OpenAI
- “鋼鐵俠”馬斯克又有大專案:65億研發人工智慧馬斯克人工智慧
- 如何發起並運營一個開源專案
- 蘋果每年要向華為支付數億美元專利費?蘋果
- 特斯拉發起“專利開源”運動
- 馬斯克連發三推,釋出退出OpenAI內情馬斯克OpenAI
- IPRdaily:中國AI發明專利TOP 10企業 騰訊以15626件專利位居榜首AI
- 清科:2010年全球非運營商移動商店營收將突破20億美元營收
- Supercell去年營收15億美元,利潤高達5.77億美元營收
- The Information:OpenAI的年營收翻倍 達到34億美元ORMOpenAI營收
- 非常道-中小軟體公司專案管理(4.1 專案啟動並非專案的起點)專案管理
- 馬斯克被OpenAI“踢出局”,從相識、相戀到分道揚鑣皆因AI馬斯克OpenAI
- 蘋果開始向華為交專利費 每年要支付數億美元?蘋果
- FinLab與Block.one投資1億美元開發EOS專案BloC
- 針對“AI專利流氓”,美國專利局出手:提12大問題規範AI專利申請AI
- 華為去年AI研發投入15億美元,人才年薪平均30萬美元AI
- 三星:2Q21營收553.57億美元 淨利83.5億美元營收
- 川普政府撥款 1.2 億美元,啟動「國家人工智慧研究院」專案人工智慧
- BI:2013 年微軟可向 Android 收取 4.3 億美元專利費微軟Android
- 中芯國際:2Q20營收9.385億美元 淨利潤1.38億美元營收
- EA 2021財年財報:營收56億美元 淨利潤8億美元營收
- 亞馬遜:2Q20淨利潤52億美元 同比激增100%亞馬遜
- 馬斯克炮轟微軟:OpenAI不是你的工具人馬斯克微軟OpenAI
- 百倍利潤封頂:OpenAI宣佈轉型為營利公司,Sam Altman任CEOOpenAI
- 賦能生態 一"健"同行 默沙東發起的健行營專案正式啟動
- data.ai:TikTok成為首個消費者支出達到100億美元的非遊戲應用AI遊戲
- 微博:2020年淨營收16.9億美元 淨利潤3.134億美元營收
- 新起典|夜遊專案如何營造文化核心魅力
- Nomura:微軟每年可從Android廠商獲得20億美元專利費微軟Android
- AI應用開發之路-準備:發起一個開源小專案 DashScope SDK for .NETAI
- 如何給開源專案發起提案
- 貝佐斯、OpenAI領投,給機器人裝AI「大腦」的Physical Intelligence獲4億美元融資OpenAI機器人Intel
- 非專業遊戲CPU多核效能研究遊戲
- 馬斯克的 xAI 融資 60 億美元;英偉達收購兩家 AI 創企丨 RTE 開發者日報 Vol.193馬斯克AI開發者日報
- 亞馬遜最新財報:營收724億美元,AWS利潤高達22億亞馬遜營收
- MIT發起人工智慧專案MITIQ,旨在贏回AI領域主動權MIT人工智慧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