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楓站在華爾街 11 號的敲鐘臺上,回想起丁磊當年的盛情邀請,往事歷歷在目。
過去的 13 年裡,網易有道經歷過低谷與高潮。從搜尋業務起家,誓言「三年打敗百度」未果,轉型詞典業務,專攻教育業務,開拓 AI+教育硬體,每一步都走得意味深長。
2014 年中國線上教育行業爆發,線上教育機構以每天平均 2.6 家的速度快速成長,激烈的競爭與淘汰並行,踩著「網際網路+教育」概念入場的線上教育玩家經過血拼 O2O 補貼、資本寒冬等大戰後趨於理性。有道學堂宣佈改版,正式進軍線上教育領域。
「人工智慧+教育」概念興起,教育產業與技術結合的契機點被髮掘,教育巨頭玩家及教育創業玩家們紛紛在此賽道佈局產品與技術。去年起,赴美上市教育公司中出現「人工智慧+教育」玩家流利說,讓更多人看到人工智慧技術倒逼教育產業升級帶來的想象空間。
以技術為支撐,線上教育開始不斷邁向深水區,尤其是 AI 技術的出現彌補了線上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人工智慧、大資料與教育的融合發展,讓線上教育產品模擬「人的思維方式」,更好地輔助老師教學、作業批改;幫助學生學習課程、獲取資料,讓技術成為師生的良師益友。
邁過線上教育的繁榮與泡沫,2018 年網易有道獲戰略融資晉升獨角獸,為赴美上市吃下一顆「定心丸」。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線上教育市場也燎原之勢快速發展,形成三股競爭力量,包括以新東方、好未來等為首的教育集團;猿輔導、掌門 1 對 1 等融資能力較強的線上教育玩家;以 BAT 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也在主動進攻教育板塊。
與普通的線上教育公司不同,網易有道對學習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產品的教育科技公司,網易有道一直在擴充自己的教育版圖。
從詞典業務逐步擴充套件到學齡前、K12、成人及職業教育等領域的提供學習服務及產品。多條業務線獨立發展、保證產品的多元化是網易有道的最大特點,這既延續網易系鼓勵內部創業的文化,同時也遵循著網易系獨立工作室發展的特質。
2006 年網際網路創業浪潮興起,恰好 PC 時代,搜尋引擎成流量入口,谷歌、百度等登陸美股,騰訊、360 等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加入搜尋引擎的創業陣營。網易 CEO 丁磊不想錯過良機。
左為丁磊,右為周楓,2005 年,丁磊透過郵件找到了在加州伯克利讀博的周楓,開啟了有道後來 13 年的商業版圖
周楓因一篇論文,頗受丁磊賞識。周楓在丁磊力邀下加入網易,主導網易搜尋業務的研發。他邀請同在伯克利大學讀書的段亦濤、以及曾經在清華大學科協共事的吳迎暉加入。
周楓、吳迎暉、段亦濤三支強將集合,主攻搜尋業務。丁磊喊出「三年內趕超百度」,沒能做成。「每天都有人離開」,周楓回憶道。2012 年,搜尋業務暫停,段亦濤後來反思,認為有道缺乏的是先發優勢。
搜尋業務失敗,網易有道把目標轉向「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詞典業務。
起初由一位搜尋業務的程式設計師提出建議,他發現市面上的英語詞典更新迭代慢,而詞典產品收錄的新詞更契合使用者需求。
周楓看到了新機會,決定把搜尋引擎技術應用在詞典裡,並且以網際網路方式運作。周楓找到丁磊,協調郵箱、門戶的推廣資源。
「無心之舉」讓周楓帶領的工程師團隊看到希望。有道開發一系列垂直工具型產品,如有道翻譯官、有道雲筆記、有道學堂(有道精品課的前身)等。
詞典業務的成功為網易有道建立起兩塊基石:一是以詞典為基礎發展一系列工具型產品做前端流量打造的使用者群;二是打磨出一套為內容與產品賦能的 AI 技術。
在詞典最為核心的翻譯領域,網易有道從統計翻譯模型(SMT)逐步迭代到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神經網路翻譯」(NMT) 模型,並於 2017 年正式上線,該技術將服務於有道詞典、有道翻譯官、有道翻譯網頁版、有道 e 讀等產品,並給有道產品在語言翻譯質量方面帶來顯著提升。
作為國內最早開發統計機器翻譯(SMT)的公司,網易早在 2015 年就開始涉足神經網路翻譯領域的探索,併為此投入了巨大的研發力量。
與傳統的基於短語的統計翻譯模型相比,NMT 翻譯質量的提升是 SMT 過去十年累計提升的總和。而有道在使用者翻譯場景上十年的積累,也為其擁有豐富的資料資源,同時攻克了資料處理、領域適配等技術難題。該項技術被丁磊肯定,被稱為「是網易最重要技術創新之一」。
典型技術型的學霸周楓領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腦科學博士段亦濤攻克技術難題,以及同是技術出身的吳迎暉專攻產品,內生的技術基因和技術能力為有道的 AI 能力和智慧硬體落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公司創始到現在,不斷創新、不斷擴充套件我們解決的問題的邊界,已經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上市前,周楓發出的全員信中談道。
從搜尋到詞典,再從詞典到工具型產品應用,逐步轉攻線上教育、AI 教育硬體,網易有道一直在突破邊界。
「使用者」,周楓說,網易有道都是在根據使用者需求的主脈絡探索產品。而探索業務的核心優勢還在於人工智慧,無論是圍繞課堂直播開展的線上教育主賽道,還是基於學習場景需求的智慧硬體產品線,技術底層的支撐和革新力量始終發揮著作用。
從技術脈絡來分析網易有道的破局之道,或許能夠看得更清楚。在教育場景裡,翻譯、影像識別、語音和自適應教育四項人工智慧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針對有道來看:
神經網路翻譯(NMT):在學習和新聞測試集中,有道 NMT 的中英互譯準確度均優於同行,最好成績領先 7 個百分點,在學習、新聞、口語和使用者日誌中就已高於其他國家引擎。可支援 12 種語言的中文互譯,10 種語言的英文互譯。
影像識別(OCR):擁有國內可識別語言最多的 OCR 識別引擎,且能應對多種高難度場景,平均準確率可達 95%;
語音識別與合成:有道語音識別技術在一些場景上識別準確率超過 98%,支援中、英、日、韓多個語言;有道語音合成引擎音色逼近真人,支援中、英、日、韓、葡等多個語言;
自適應學習:配合自研的智慧學習硬體,實現實時採集書寫資料,並且提供如學情分析、知識圖譜評估、智慧推題等一系列自適應學習輔助。
此外,網易有道還擴充套件其它相關語音技術的研發,例如聲紋識別、說話人日誌、語音前端增強等。目前有道的各個 AI 技術支援離線呼叫,極大擴充套件了應用場景。
在此基礎上,網易有道陸續打造出 8 款 AI 學習硬體產品,除兩代詞典筆之外,還有有道智慧筆、有道雲筆、有道翻譯蛋與有道翻譯王等,成為有道擴充 AI 業務邊界的利刃。
「三年內線上教育體驗將優於線下培訓,AI 人工智慧是有道戰略的另一塊基石。」周楓說。智慧化與 AI 將加速線上教育規模化運作。
在硬體之外,網易有道開發了一套 AI 智慧學習系統,透過分析智慧筆上傳的做題資料,提供如學情分析、知識圖譜評估、智慧推題等一系列自適應學習輔助。
透過分析智慧筆上傳的做題資料,進而提供如學情分析、知識圖譜評估、智慧推題等一系列自適應學習輔助。這套系統由有道自主開發的題庫和大資料推薦演算法組成,目前有道自有題庫容量已有 5000 萬。
以初中數學為例,題庫共收錄了教學大綱中的數百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對應上百道習題。題目和知識點均由老師人工標註難度及重要程度,為演算法推薦提供依據。
為 K12 使用者專門打造的、有硬體加持的自適應學習系統在業內並不多見,同時還原學生熟悉的紙筆互動系統,這是網易有道「AI+教育」業務的重要技術壁壘。
此外,網易有道的少兒程式設計產品線也在逐步加入人工智慧元素。面向低幼年齡段的產品如有道數學、有道少兒英語等採用 AI 互動課的形式,由 AI 機器自動評分、遊戲化互動練習等元素組成。
技術落地,研發並駕齊驅。以產品作為資料介面,是企業做 AI 的先天優勢。
網易有道技術總監林會傑曾表示,對於 AI+教育行業而言,得資料者得先機。網易有道本身的背景是一家 100% 使用者導向的教育科技公司,全平臺使用者量 8 億+,能夠獲取更多樣化的第一手資料。
總體而言,與轉型擁抱 AI 的新東方、好未來等傳統教育企業相比,網易有道的技術基因和網際網路使用者優勢更加突出。網易有道 2014 年宣佈進軍線上教育領域,2018 年宣佈獲得戰略融資躋身獨角獸名列,2019 年赴美上市。五年時間,網易有道發展迅速,這與其產品、使用者、流量、技術四個方面的綜合優勢不無關係。
區別於大部分教育公司從點及面的戰略,比如以課程內容、教師資源等 1-2 個點為切入口去深挖,逐步構建起自家的業務體系和商業邏輯。而網易有道偏向矩陣式佈局。
自 2014 年正式進軍網際網路教育行業,重點發力 K12 線上教育,逐步形成了涵蓋工具、內容和智慧硬體等在內的教育產品體系。
經過多年發展,網易有道已經構築起四大塊業務版圖,包括線上知識工具、線上課程、智慧硬體和內容互動課,形成全方位產品矩陣圖。
AI 技術貫穿網易有道絕大部分的產品線,主線以有道精品課為核心,學習工具類應用提供流量支援,學習型智慧硬體則是作為各個產品與課程的連線,由此形成一條貫穿線上+線下的完整學習工具要鏈。
比如,學習工具為入口積累了大規模使用者,2018 年初有道詞典使用者就突破 7 億大關,優質的師資教研資源為課程內容提供保障,以及基於語言處理、影像識別、語音識別、語言合成等 AI 技術的有道翻譯王、有道雲筆等智慧硬體提供更高效的學習工具,同時連結到有道詞典等學習平臺。
「學習工具類應用的龐大忠實使用者群為有道精品課程和其他具有強大盈利潛力的產品創造了有效流量。這些協同作用有效地降低了產品開發和獲客成本。」網易有道的招股書提到。
相比由點到面的線上教育玩家,網易有道更容易建立流量池。網易旗下郵箱、遊戲、音樂等業務線以及一些學習型工具都為網易有道的課程產品提供流量入口,網易有道擁有相對較低的流量成本。
2019 上半年,有道全部產品 MAU 超過 1 億。學習工具類應用建立的使用者群為有道精品課程和其他產品提供有效流量。這些協同作用有效地降低產品開發和獲客成本。
網易有道的產品一脈繼承網易系產品的調性,這是丁磊帶領團隊在歷經陣痛轉型時吸取的經驗教訓,即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以口碑為導向。讓工具做粘度,把內容做變現,硬體做閉環,是網易有道打出矩陣式的差異化之路。從最早定位的搜尋業務到詞典業務,在過去的 10 餘年裡,網易有道逐漸從詞典業務,擴充成覆蓋學齡前、K12、成人及職業教育等領域的提供學習服務及產品的智慧學習公司。
多條業務線獨立發展、保證產品的多元化是網易有道的最大特點,這既延續網易系鼓勵內部創業的文化,同時也遵循著網易系獨立工作室發展的特質。
上市對於網易有道也是一次挑戰,能否保持初心,延續網易系的特色發展也有待市場考驗。
對於未來,周楓談道,「我們非常篤信技術的力量可以在這個領域做些改變,但我們卻不是盲目的唯技術論者,一切技術的使用都要以人的需求為原點去看」。
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為線上教育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點,尤其在智慧評估、精準分析、個人化方案等領域中發揮重要功能。與此同時,教育行業強調與人的聯絡,而人的需求的複雜性便決定了教育是個慢行業。
人工智慧對於教育的重塑遵循同樣的規律,在理解教育本質的前提下,技術、教研、產品邏輯、使用者體驗等都需要反覆探索。
過去十年裡,教育場景完成了從黑板到投影儀、從線下到線上的變革,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資訊科技在教育產業中的作用逐漸顯著。而下一個十年,定會是技術制勝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