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剛過,冬意漸濃。記得喜好茶道的長輩曾說過:“冬季為一年之終,萬物深藏,宜喝紅茶、普洱熟茶。“《黃帝內經》裡這樣寫道:“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冬季是身體保養的絕佳時機,喝茶也是廣為人知的養生方式。那麼喝茶的養生之道有沒有科學證據呢?
茶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功效,甚至它還被提取作為化妝品的有效成分。從組成來看,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酯多糖、礦物質、芳香類物質等,另外一個重要的物質就是黃酮類化合物。它是茶葉中抗氧化的主要物質。黃酮類化合物曾被稱為“維生素P”,它具有抗炎反應的功效,可以抵抗或是減緩腫瘤的形成。
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咖啡、可可並稱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世界各地的人們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和偏好,不過有研究顯示,在紅茶、可可、紅酒和水果等食品和飲料中發現的黃酮類化合物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相關。這樣看來,世界人民的保健方式似乎有些殊途同歸,那麼讓我們把聚光燈給到黃酮類化合物,看看它對健康有什麼益處。
近期,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igher Habitual Dietary Flavonoid Intake Associates With Less Extensive 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in a Cohort of Older Women的研究論文。為了探究總的膳食類黃酮攝入量是否會影響腹主動脈鈣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研究人員透過問卷調查了881名女性(中位數年齡80歲)的黃酮類化合物攝入量,並透過腰椎側位X光片評估了AAC,隨後進行了橫斷面分析。最後發現,在老年女性中,習慣性膳食類黃酮攝入量較大與AAC減少相關。
*AAC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心血管風險的預測指標,同時它也被發現是老年痴呆的可靠預測指標。
圖注:研究摘要圖。(來源:Parmenter, Benjamin H., et al. 2022)
重要發現一:習慣性的黃酮類化合物攝入與AAC相關
在調整人口統計學和生活方式混雜因素後,總黃酮類化合物、黃烷-3-醇、黃酮醇和黃烷酮攝入量較高的研究物件其廣泛AAC的機率較低,機率分別為37%、38%、40%、31%。調整了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混雜因素(包括飽和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鈉和纖維)後,除了黃烷酮亞類(如下圖)之外,所有關聯仍然具有統計學意義。
圖注:Logistic迴歸結果描述了習慣性飲食攝入黃酮類化合物與廣泛腹主動脈鈣化機率的相關性(AAC;AAC24分評分法[AAC24]≥6,n=881)。(來源:Parmenter, Benjamin H., et al. 2022)
重要發現二:多攝入紅茶(即膳食類黃酮的主要來源≈75%)可降低廣泛ACC的風險
在對人口統計學和生活方式因素進行多變數調整後,與每天飲用零杯紅茶的人群相比,每天飲用2杯、4杯和6杯紅茶的人患廣泛AAC的機率分別降低了16%、30%、42%。在進一步調整飲食混雜因素後(如下圖),紅茶攝入量與AAC的反向關聯仍具有統計學意義。
圖注:Logistic迴歸結果描述了幾種含黃酮類化合物的食物和飲料攝入量與廣泛腹主動脈鈣化機率之間的相關性(AAC,AAC24分評分法[AAC24]≥6,n=881)。(來源:Parmenter, Benjamin H., et al. 2022)
重要發現三:在不喝紅茶的女性亞組中較高的非茶黃酮類化合物總攝入量與較低的廣泛ACC風險相關
為了區分茶黃酮類化合物和非茶黃酮類化合物對AAC的影響,在探索性研究子集中,研究人員在調整人口統計和生活方式混雜因素後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非茶類總黃酮、原花青素和黃烷酮的攝入量與AAC呈負相關。然而,有些黃酮類化合物的飲食來源,如果汁、紅酒和巧克力,並未顯示出與AAC的顯著有益關聯。
綜上所述,黃酮類化合物與ACC的關聯似乎主要是由紅茶的攝入來驅動的,紅茶是西方人群總膳食類黃酮攝入量的主要來源(考慮到研究物件為白人群體)。不過,非飲茶者的總類黃酮攝入量與AAC之間仍然存在有益的關聯,這也提示了膳食類黃酮在預防血管鈣化方面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喝茶對於心血管健康確有幫助。而且好訊息是,這個研究是基於西方人群,而西方人喝茶喜歡加奶,那這不是妥妥的“奶茶”嗎?看到這裡,請大家注意這裡說的是不含各種新增劑的、自己手衝後加鮮奶的茶哈。讓我們放下手機,給自己和家人泡一杯茶吧!
參考文獻:
Parmenter, Benjamin H., et al. “Higher Habitual Dietary Flavonoid Intake Associates With Less Extensive 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in a Cohort of Older Women.”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22).
撰文 | 拉緹莎
編輯 | cici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