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SA 系列(十一): 使用 firewalld 和 iptables 來控制網路流量

Gabriel Cánepa發表於2015-09-29

簡單來說,防火牆就是一個基於一系列預先定義的規則(例如流量包的目的地或來源,流量的型別等)的安全系統,它控制著一個網路中的流入和流出流量。

使用 FirewallD 和 Iptables 來控制網路流量

RHCSA: 使用 FirewallD 和 Iptables 來控制網路流量 – Part 11

在本文中,我們將回顧 firewalld 和 iptables 的基礎知識。前者是 RHEL 7 中的預設動態防火牆守護程式,而後者則是針對 Linux 的傳統的防火牆服務,大多數的系統和網路管理員都非常熟悉它,並且在 RHEL 7 中也可以用。

FirewallD 和 Iptables 的一個比較

在後臺, firewalld 和 iptables 服務都透過相同的介面來與核心中的 netfilter 框架相交流,這不足為奇,即它們都透過 iptables 命令來與 netfilter 互動。然而,與 iptables 服務相反, firewalld 可以在不丟失現有連線的情況下,在正常的系統操作期間更改設定。

在預設情況下, firewalld 應該已經安裝在你的 RHEL 系統中了,儘管它可能沒有在執行。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來確認(firewall-config 是使用者介面配置工具):

# yum info firewalld firewall-config

檢查 FirewallD 的資訊

檢查 FirewallD 的資訊

以及,

# systemctl status -l firewalld.service

檢查 FirewallD 的狀態

檢查 FirewallD 的狀態

另一方面, iptables 服務在預設情況下沒有被包含在 RHEL 系統中,但可以被安裝上。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這兩個守護程式都可以使用常規的 systemd 命令來在開機時被啟動和開啟:

#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 iptables-service.service
#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 iptables-service.service

另外,請閱讀:管理 Systemd 服務的實用命令

至於配置檔案, iptables 服務使用 /etc/sysconfig/iptables 檔案(假如這個軟體包在你的系統中沒有被安裝,則這個檔案將不存在)。在一個被用作叢集節點的 RHEL 7 機子上,這個檔案看起來是這樣:

Iptables 防火牆配置檔案

Iptables 防火牆配置檔案

而 firewalld 則在兩個目錄中儲存它的配置檔案,即 /usr/lib/firewalld/etc/firewalld

# ls /usr/lib/firewalld /etc/firewalld

FirewallD 的配置檔案

FirewallD 的配置檔案

在這篇文章中後面,我們將進一步檢視這些配置檔案,在那之後,我們將在這兩個地方新增一些規則。現在,是時候提醒你了,你總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來找到更多有關這兩個工具的資訊。

# man firewalld.conf
# man firewall-cmd
# man iptables

除了這些,記得檢視一下當前系列的第一篇 RHCSA 系列(一): 回顧基礎命令及系統文件,在其中我描述了幾種渠道來得到安裝在你的 RHEL 7 系統上的軟體包的資訊。

使用 Iptables 來控制網路流量

在進一步深入之前,或許你需要參考 Linux 基金會認證工程師(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Engineer,LFCE) 系列中的 配置 Iptables 防火牆 – Part 8 來複習你腦中有關 iptables 的知識。

例 1:同時允許流入和流出的網路流量

TCP 埠 80 和 443 是 Apache web 伺服器使用的用來處理常規(HTTP)和安全(HTTPS)網路流量的預設埠。你可以像下面這樣在 enp0s3 介面上允許流入和流出網路流量透過這兩個埠:

# iptables -A INPUT -i enp0s3 -p tcp --dport 80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 iptables -A OUTPUT -o enp0s3 -p tcp --sport 80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 iptables -A INPUT -i enp0s3 -p tcp --dport 443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 iptables -A OUTPUT -o enp0s3 -p tcp --sport 443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例 2:從某個特定網路中阻擋所有(或某些)流入連線

或許有時你需要阻擋來自於某個特定網路的所有(或某些)型別的來源流量,比方說 192.168.1.0/24:

# iptables -I INPUT -s 192.168.1.0/24 -j DROP

上面的命令將丟掉所有來自 192.168.1.0/24 網路的網路包,而

# iptables -A INPUT -s 192.168.1.0/24 --dport 22 -j ACCEPT

將只允許透過埠 22 的流入流量。

例 3:將流入流量重定向到另一個目的地

假如你不僅使用你的 RHEL 7 機子來作為一個軟體防火牆,而且還將它作為一個硬體防火牆,使得它位於兩個不同的網路之間,那麼在你的系統上 IP 轉發一定已經被開啟了。假如沒有開啟,你需要編輯 /etc/sysctl.conf 檔案並將 net.ipv4.ip_forward 的值設為 1,即:

net.ipv4.ip_forward = 1

接著儲存更改,關閉你的文字編輯器,並最終執行下面的命令來應用更改:

# sysctl -p /etc/sysctl.conf

例如,你可能在一個內部的機子上安裝了一個印表機,它的 IP 地址為 192.168.0.10,CUPS 服務在埠 631 上進行監聽(同時在你的列印伺服器和你的防火牆上)。為了從防火牆另一邊的客戶端傳遞列印請求,你應該新增下面的 iptables 規則:

#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i enp0s3 -p tcp --dport 631 -j DNAT --to 192.168.0.10:631

請記住 iptables 會逐條地讀取它的規則,所以請確保預設的策略或後面的規則不會過載上面例子中那些規則。

FirewallD 入門

firewalld 引入的一個變化是區域(zone) (注:翻譯參考了 https://fedoraproject.org/wiki/FirewallD/zh-cn )。這個概念允許將網路劃分為擁有不同信任級別的區域,由使用者決定將裝置和流量放置到哪個區域。

要獲取活動的區域,使用:

#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在下面的例子中,public 區域是啟用的,並且 enp0s3 介面被自動地分配到了這個區域。要檢視有關一個特定區域的所有資訊,可使用: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all

列出所有的 Firewalld 區域

列出所有的 Firewalld 區域

由於你可以在 RHEL 7 安全指南 中閱讀到更多有關區域的知識,這裡我們將僅列出一些特別的例子。

例 4:允許服務透過防火牆

要獲取受支援的服務的列表,可以使用:

#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列出所有受支援的服務

列出所有受支援的服務

要立刻生效且在隨後重啟後都可以讓 http 和 https 網路流量透過防火牆,可以這樣:

# firewall-cmd --zone=MyZone --add-service=http
# firewall-cmd --zone=MyZone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 firewall-cmd --zone=MyZone --add-service=https
# firewall-cmd --zone=MyZone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s
# firewall-cmd --reload

假如 -–zone 被忽略,則使用預設的區域(你可以使用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來檢視)。

若要移除這些規則,可以在上面的命令中將 add 替換為 remove

例 5:IP 轉發或埠轉發

首先,你需要檢視在目標區域中,偽裝(masquerading)是否被開啟:

# firewall-cmd --zone=MyZone --query-masquerade

在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外部區域,偽裝已被開啟,但對於公用區域則沒有:

在 firewalld 中檢視偽裝狀態

檢視偽裝狀態

你可以為公共區域開啟偽裝: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masquerade

或者在外部區域中使用偽裝。下面是使用 firewalld 來重複例 3 中的任務所需的命令:

# firewall-cmd --zone=external --add-forward-port=port=631:proto=tcp:toport=631:toaddr=192.168.0.10

不要忘了重新載入防火牆。

在 RHCSA 系列的 第九部分 你可以找到更深入的例子,在那篇文章中我們解釋瞭如何允許或禁用通常被 web 伺服器和 ftp 伺服器使用的埠,以及在針對這兩個服務所使用的預設埠被改變時,如何更改相應的規則。另外,你或許想參考 firewalld 的 wiki 來檢視更深入的例子。

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解釋了防火牆是什麼,介紹了在 RHEL 7 中用來實現防火牆的幾個可用的服務,並提供了可以幫助你入門防火牆的幾個例子。假如你有任何的評論,建議或問題,請隨意使用下面的評論框來讓我們知曉。這裡就事先感謝了!


via: http://www.tecmint.com/firewalld-vs-iptables-and-control-network-traffic-in-firewall/

作者:Gabriel Cánepa 譯者:FSSlc 校對:wxy

本文由 LCTT 原創翻譯,Linux中國 榮譽推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