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泡沫特徵凸顯 創始者們無套現離場打算

發表於2013-04-08

4月8日訊息,《紐約時報》今日刊文指出,虛擬貨幣比特幣熱潮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泡沫,比特幣幣值的增長伴隨著人們追漲的步伐,略微值得安慰的是,它的創始者們似乎還沒有準備套現離場。以下為文章概要:羅伊本·格林貝格(Reuben Grinberg)是早期比特幣相關論文撰寫者之一,當時他還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學生。比特幣只存在於網路上,透過複雜的加密手段來進行驗證,保證交易安全。

 

格林貝格初識比特幣的時候,1個比特幣僅價值10美分。從今年1月開始,比特幣幣值飆升,目前已達到140美元左右,所有比特幣的總價值已超過10億美元。

無論從什麼意義上來說,比特幣的價值都很高了。而在其總價值突破10億美元后,曾經默默無聞的比特幣成了媒體焦點。

這也正是狂熱的起點。格林貝格說,人們買入比特幣的原因是它的幣值在上升,“這正是泡沫的典型表現。”

比特幣幣值的上升所反映的是其真實價值還是泡沫,這成了媒體爭論的焦點。2009年,一個或一群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程式設計師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

比特幣不依賴央行或財政部等中央發行機構,而是透過軟體程式碼來完成鑑權並保障交易。它是一個點對點的系統,對於那些不希望交易被監管的人們來說正中下懷。

在提及比特幣的時候,除了“泡沫”之外,學者們最常提到的詞是“天才”。

首先,比特幣不能簡單複製,“挖礦”——也就是收集比特幣的過程中,計算機鑑權十分重要。

卡耐基梅隆大學資訊網路研究所副主任尼可拉斯·克里斯汀(Nicolas Christin)指出,比特幣是目前最成功的數字貨幣,即便它幣值歸零,它也是非常成功的嘗試。

購買比特幣的交易依然需要透過傳統貨幣以傳統方式完成,這使其匿名性大打折扣。但比特幣管理者卻認為,比特幣相當安全,即便使用者虛擬錢包被黑,其中的比特幣也不會被偽造。

有人指出,比特幣最近的熱潮與塞普勒斯銀行危機有關。但就像鬱金香球莖、網際網路股票等等可交易的東西一樣,人們如同被催眠一樣相信它會繼續升值。

有觀察家認為,比特幣的幣值被低估了。他們認為,全球經濟總量極大,總有一些交易需要比特幣的匿名性和無政府性。

如果比特幣真的能在全球經濟中佔據一席之地的話,其價值還將大幅上升。財經部落格作者菲利克斯·薩爾蒙(Felix Salmon)精闢地指出,比特幣是“商品和貨幣的混合體”。

與普通貨幣不同,比特幣的總量被限制為2100萬個。現在,每10分鐘誕生25個新比特幣,只有前四年的一半。這也許是比特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

目前,除了投資者和交易者之外,比特幣主要用在賭博網站等非法活動中。克里斯汀在一篇論文中指出,接受比特幣的匿名交易網站“絲路”(Silk Road)已經“漸成管制藥品賣場”。

據他估算,按2012年7月水平來看,該網站月交易額已達120萬美元,其中很多是小額的管制藥品交易。在他跟蹤研究該網站的6個月裡,“交易額接近翻倍”。

比特幣的支持者表示,儘管存在這些問題,比特幣仍有望進入主流。

比特幣基金會首席科學家加文·安德森(Gavin Andresen)認為,絲路等網站只是比特幣的早期應用,在比特幣進入主流視野之後,它會在日常交易中得到應用。

安德森對“泡沫”的說法也不以為意。他承認有狂熱性存在,但“等到媒體炒夠了這個話題,會有很大一波人對它產生興趣。”

一些得到風投機構投資的矽谷創業企業出席了今年的比特幣年會,安德森認為,這是主流人群對比特幣產生興趣的證據。參會的還有反戰網站Antiwar.com和電子前沿基金會,這些機構認為,遊離於政府監管之外的比特幣是用來資助那些批評政府的專案的絕好工具。

安德森本人的工資也是以比特幣支付的,金額每季度進行調整。2013年,他的薪水按美元計價來看已經增長了十倍。由於比特幣幣值的飆升,該委員會決定將金額調整週期縮短至一個月。

這個泡沫和以往不同的是,它的創始人還沒開始套現離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