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去很多家公司面試的時候,遇到單連結串列倒置的問題可能比較多,如果一定要給面試題來一個排名,估計也能上top10吧,其實這個
題目玩的是技巧和你對單連結串列的理解,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也不是很難,既然是倒置,那我們一定是一定要走一遍單連結串列的,對吧,那麼走單鏈
表有兩種形式,遞迴和迴圈兩種方式,而遞迴正是壓棧和出棧,那麼我們就想起來了,這不就是順序和逆序的關係嗎?第二種就是迴圈,還記
得我們曾今學習單連結串列的時候有一種插法叫做頭插法,這種插入複雜度為O(1),不好的地方就是順序插入的數字,出來的時候卻是反的,所以這
個不就是可以將原先的連結串列原地倒置過來嗎?
一:遞迴
說到遞迴,我們腦子裡面一定要有一個V型圖,還有一個就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演算法這東西很難用腦子想的清楚的,多畫畫圖就見青天了,
下面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現有連結串列L={8,1,6,3},需要將L倒置,然後我就畫好了V型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當我遞迴到3再出棧的時候,只需要將6賦給3.next,1賦給6.next,然後這樣以此類推。。。最後結果就出來了,貌似
口頭上描述起來很簡單,但是在寫程式碼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點,先上程式碼說話。
1 public LinkNode Reverse(LinkNode node) 2 { 3 if (node.next == null) 4 return node; 5 6 var prevNode = Reverse(node.next); 7 8 var temp = node.next; 9 10 temp.next = node; 11 12 node.next = null; 13 14 return prevNode; 15 }
第一點:我們在走連結串列的時候,可以操控的只有兩個結點,node和node.next,所以遞迴出口的時候,一定不能使用最常見的寫法。
1 if (node == null) 2 return node;
而應該像下面這麼寫,其實就告訴我們只需要走到6節點就行了,用6.next來判斷下是不是鏈尾,這樣做是方便我們進行node和
node.next進行節點交換。
1 if (node.next == null) 2 return node;
第二點:當我們每一次出棧的時候,其實也是退到曾今壓棧時的方法環境中,進行節點交換的時候,也只能在當前的方法上下文中起效,比如
說:出棧到1的時候,其實3和6的節點已經交換了,但是1這個方法環境不知道,它仍然指向6,但此時節點6.next再也不是3了,因為
曾今3和6進行了交換,所以這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所以在回退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連結串列儲存這個所有節點交換的集合,恰巧在連結串列中
有一個特徵就是,只要我有一個指標始終指向頭結點的地址,它就相當於一個集合的功能了,因為我不管你後面節點怎麼轉換,我都可以
通過head.next依次找到後面痙攣的所有結點,比如下圖中在出棧的過程中,每個出棧的方法環境中都依次交換了node和node.next結
點,而我的prevnode始終指向的是結點3,所以我通過3.next就可以找到後面所有的 變化,所以這裡就是prevnode的精妙之處。
最後看一下倒置的輸出結果:
二:非遞迴實現
如果你知道頭插法,那麼迴圈實現真的很簡單,不像遞迴做法很難想到那個prevnode節點,我們知道頭插法是把新節點插入到連結串列的頭部,
而我們遍歷的時候又可以控制兩個節點node和node.next,所以依次採用頭插法,將node.next插入到node之前,有人說,那插入到node節
點之前不就亂了嗎?所以在操作之前,我可以把node.next先儲存起來,比如放到申請的一個叫next的節點上,為了儲存新轉換的節點,我們再
申請一個prev結點來儲存頭插法中的新節點。
為了好理解,畫圖如下,其實這裡要注意,結點還是那些結點,並沒有刪除再新增。
1 public LinkNode Reserve(LinkNode node) 2 { 3 LinkNode prev = null; 4 LinkNode next = null; 5 6 while (node != null) 7 { 8 next = node.next; 9 10 node.next = prev; 11 12 prev = node; 13 14 node = next; 15 } 16 return prev; 17 }
其實我們發現,程式碼只有那麼一點點,但是資訊量還是蠻大的,這些東西要是用口頭描述還是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