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李根
面對行將結束的2015年,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的關鍵詞是“摸索”和“樂趣”,“這一年挺好的,推出了“在行”。創業者本身的狀態就是不斷摸索和找路,而創業最大的樂趣就是不斷面對變化和不確定性。”
在離線主辦的“OFF2015-離線未來大會”主題演講結束後,姬十三接受了新浪科技採訪,聊到了對於在行這一年的看法,說起在行的融資情況,以及在行口碑傳播還不是很快的問題。
姬十三說,“在行”現在基本在自己的想象範圍之內,而且馬上就會推出遠端一對一,“很多人以為遠端比線下見面很容易,但其實就在行來講,線下見面的儀式感會很重要,畢竟如何生活場景。但遠端的話,會是一個全新的使用者行為,我們會以音訊的形式先試水。”
另外,對於備受關注的在行融資問題,姬十三表示現在在行的壓力不在資金端。“融資還不太方便透露,但不缺錢。壓力不在資金端,畢竟這是全新的商業模式。在行的發現和成長都是創新性的事情。不過現在也過了一個社群最難的啟動階段。”
“本質上在行是一個社群:線上+線下。不過在行才半年,社群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爆發,社群需要建立早期使用者和氛圍,是全新的商業模式,不像工具性的產品,會很容易引爆。”姬十三解釋市場教育方面的問題時說道。
不過,對於在行的這一年,姬十三表示發展還算滿意,現在已經將這個共享經濟和O2O大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付費制經驗交談平臺推廣到了7個城市,並邀請到了5000多位行家。
值得一提的是,理工男姬十三或許並不擅長講故事,但對於“在行”誕生和發展的故事,他講得很認真細緻。
以下是姬十三在離線大會上的演講(新浪科技有整理):
再造現實是每個極客心中的夢想,因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改變它。今天我們利用共享經濟再造師生關係,我們希望重新打造和塑造一個人人為師的世界。
整個故事要從2013年開始講起,那個時候我正在試圖搞線上教育,我發現自己離開大學校園十幾年了,我跟同事說,我們在辦公室裡面,拍腦袋是想不出來的,你們應該去現實中看一看。所以當時我讓五個產品經理跟運營,殺到北京五個大學裡面待了一下,我自己跑到清華大學大三化工系的學生宿舍裡面,跟他們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睡,當然是男生宿舍。
晚上大概9點鐘以後,大家都慢慢地從自習室回來了。去清華大學去了解學生是怎麼學習的這個太不靠譜了,因為清華大學都是學霸,這是非常極端的案例。不管怎麼樣,他們從自習室回來以後,到宿舍裡面還是討論學習。終於到了11點鐘,大家開始上床睡覺了,我們開始整夜臥談,我當時就發現當我這樣一個外來者侵入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非常感興趣,因為好像他們生活當中還蠻少能夠遇到像我這樣年長比他們長十幾歲,可能在職業、創業經驗上比他們中很多人都豐富。所以,整個晚上我們都在聊夢想、聊職業、聊成長,我覺得好像整個晚上的確幫到了他們很多。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學霸,但是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他們很多人對未來要從實什麼事情其實並不清楚。很多人說我未來要當公務員,有些人說我未來要留學,有些人說我未來應該繼續讀研。但是不管什麼理想,他們中大多數人獲得這個想法的初衷只是因為:師兄這麼做的、老師告訴我這麼做的,家長告訴我回去當公務員。他們並不真正為自己打造一個夢想。
當天晚上臥談,我得出了這樣的想法,很多人,像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們知道一件事情能夠怎麼把它學好,他們知道怎麼去學,但是對於他們來講,為什麼而學?反而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凡是那些解決了為什麼而學的孩子們,他們往往學習的動力就會比其他人要足很多。
回想起來,自己的經歷好象也是如此,我自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小鎮年輕人,70年代出生於一個海島。我們那個地方大概算四、五線城市,從小其實沒什麼人能夠在教育、學習、成長上幫助到我。老師比較普通,我跟老師的關係不那麼近,小鎮青年的教育完全靠自我教育,所以大家來自小地方的年輕人可能都會有像我這樣的經歷。我自己回想起來自己當時能夠成長起來,全靠家鄉有一個圖書館。
包括到了大學之後,現在回想起來,會發現很多的時間是白費的,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未來要從事什麼事情。現在回想起來,很多課程不需要考80分,甚至不需要考70分,只要60分就夠了,可是那個時候怎麼知道什麼課要努力學好,什麼課是未來最重要的事情。我或許應該在大學時候努力實習,而不應該花時間在自習室。我更多的時間是在實驗室待著,而不該花時間在課本上學習。當下的種種,在學校裡面的時候,其實我們沒什麼人能夠知道。
我馬上就產生這樣的想法。理想化的學習環境老師應該怎樣的存在,或者被極客改造過的學習環境,老師和教育資源應該怎樣的存在。最理想的情況是後面幾位嘉賓講到的,人工智慧,這個電影大家都看過,講的是主人翁和操作系統不停對話,好像無時無刻有一個女老師,在跟他對話。理想化的學習環境是這樣的。
第一,一個好老師能夠教很多人,讓好老師的效能發揮到最大。線上教育已經具備這一點了。
第二,我們希望更便捷、更快的隨時隨地獲得老師的指導。
第三,我們需要更多的好老師。
第三點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需要更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只是把教育和學習看作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也許我們今天會說,老師的供給夠多了,大學生每年就這麼多,大概每年10%左右的成長,學校老師的數量看起來應該是有限的。但是我們把學習看成是人生整個漫長生涯中的重要一部分,我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剛才在後臺有個嘉賓說,現在就在拼命學習,比如說他要去學習如何泡妞,他需要學習如何打牌,他需要學習如何買房子。如果把這些看作是人生階段當中非常重要的學習,試問離開校園之後,有誰能夠教我們。我們除了從網站上獲取這樣的知識,我們除了從課本、書本上獲取這樣的知識。除了自學之外,並沒有人能夠在這些事情上像老師一樣手把手教導我們。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在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或者理想狀況下,在很多事情,在世事萬物上,都應該有人隨時隨地地對我們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中國古人早就有過這樣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可能是一個非常“極樂邦”的這樣一個學習環境。
但是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去做呢?我覺得應該有幾點:
第一,我們應該把老師的門檻給降下來。比如說我自己在有些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老師。比如說在創業這個事情上,如果我去教清華大學的學生,一定比他們老師教得好,可是我不會去教,因為我覺得上課堂系統給他們講課程這個事情太難了,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答疑解惑,指點迷津,但是去做一個系統的課程,這個事情非常非常難。
我們應該有更小的指導顆粒度,這個跟剛才是一致的,我很難給他們講系統的創業課程,但是如果有學生有疑問來問我,這個事情我能夠很好的做到。
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優秀的評價和篩選機制。試問今天在座的幾百人,每個人可能都有所長,每個人都可以在一件事情上成為周圍人的三人之師,但是我們很難篩選和評價這些人。所以如果像學習書本一樣,像豆瓣讀書、豆瓣電影一樣,我們給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建立一個標準體系,這個事情打多少分,如果有這樣的評價和篩選體系不是很好嗎?
我們要連線每個學習物件,把每個人不是當作一個人,而是當作學習資料去連線,這當然是一個理想化的世界。
我們今年嘗試了一個事情,我們試圖用共享經濟的方式連線每個人,把每個人當作學習資料,進行重新的篩選、評價,讓每個人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自己的三人之師。
做的產品叫“在行”,沒經驗求教無門,我們沒有辦法從網路和書本獲得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怎麼辦?我需要面對面。這個事情非常有趣,今年做了產品叫“在行”,線上約,線下見,一對一,面對面。在“在行”裡面你找到各個領域的牛人,這些人被前面的學生進行評價、打分、篩選,你可以約他到線下咖啡館,用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向他請教一件事情,他只需要為你出謀劃策、答疑解惑,他不需要為你進行系統性的上課。所以這件事情對於每個行家來講壓力比較小,只需要在樓下咖啡館跟你喝咖啡,這件事情你想不想幹。
我們試圖透過付費的模式來獲得求教,當你付出費用以後,我們發現這個事情變得非常有趣。我剛才在跟李婷在聊,這個活動她不希望免費,如果免費,你們週六不會這麼早過來。因為你們付了99塊,導致大家早上不會遲到。當付費機制引入一個分享模型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切變得非常有趣,建立了一個非常正式的儀式感,使得來者正式地向老師求教,使老師非常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付出。
今年4月份上線以來,這個產品已經走了七個城市,在七個城市建立了5000個行家,我們已經建立了幾萬次連線,使得幾萬人線上下一對一面對面彼此去請教。今天在七個城市,每天大概有300多對人正線上下見面透過在行,一對一、面對面,在咖啡館裡面彼此請教、彼此建立一個輕度的師生關係。這件事情非常有趣。
我發現這件事情重新塑造了師生的關係,我自己的第一次經歷非常有趣,第一次出臺。我自己是個容易緊張和容易侷促的人。第一次一坐下發現對方是個戴金鍊子,穿花襯衫,他自稱是一個草根創業者。我當時特別緊張,我平時真的不太擅長跟這些人打交道,我覺得在臺下遇到他我一定不會交換名片,我覺得不是一類人。一坐下我就特別緊張,擔心今天我發揮不好。但是坐下的剎那,他拿出一個本子準備開始記錄。我瞬間就放鬆下來了,因為透過這樣一種聯絡、聯結,他事先付費給我,他知道我要給他講什麼,我事先交換資料,今天講哪幾點,他拿出本子記錄。我一下子就找到了當老師的小小感覺,我變得非常放鬆,我花了一個小時喋喋不休教育一個穿花襯衫、戴金鍊子的人,非常非常爽,整個過程我收穫了很多,我相信對他的幫助也很大。透過這樣儀式感的關係重塑了師生的關係。
試想,大部分的人,透過這樣的方式被觸及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這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甚至還在試圖建立一種更深的聯絡,師北宸是科技專欄的作家,他在“在行”上賣的,是他教人如何打造個人品牌,教人如何開始起步寫作。他發現寫作這件事情可能沒有辦法透過一次來教好,所以他建立一種模式叫私教,我們說健身有私教,可能要教你30次。我們說很多事情有私教,但是知識,在生活中知識,私教這個事情很少見,師北宸就開始試圖這樣嘗試。他透過四次到八次的見面+線上+作業,去給這個學員建立一種長線的培訓,這樣一個關於他個人寫作的成長路徑,他現在已經教了好幾個人,他覺得非常有趣。
透過這種模式,他好像跟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一對一的學徒的關係。我們知道學校教育是最近兩、三百年才開始出現的,在兩、三百年之前是學徒制,我們跟長輩學習一項技藝,但是這樣一件事情,最近兩、三百年已經很少發生了,可是這才是真正的個性化的,人與人之間的一個深度關係的聯結。透過“在行”,師北宸正在做這樣的試驗。
謝謝大家,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到“在行”上註冊成為一個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