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回答媒體問題時談到,為了創新而創新,工作反而容易變形。我們更關注把為使用者服務的意識能灌輸到每一個產品設計、每一個運營的員工心裡,而不是為了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
馬化騰
馬化騰是在參加本次大會企業家代表集體採訪活動時談到這個話題的。他表示,“不要為了KPI,或者領導說一定要有兩個創新點,這個月一定要拿出來,多了還要留下來給明年,這樣搞就完蛋了。一定是在快速服務使用者的過程中,哪些點使用者抱怨了,或者覺得不爽了,那就是你的一個創新的機會。”
在回應移動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時,馬化騰還認為,人工智慧更多是雲端的變化,移動網際網路很多是終端的變化,終端變化和雲端變化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是有這邊就沒有另外一邊”。
以下是問答實錄:
馬化騰:大家好,第三次來到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感覺到有很多老朋友在聚會,和各位媒體見面也非常高興,很珍惜這個時間。可以說騰訊在這幾年的發展戰略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我們應該還是聚焦我們核心的能力就是做即時通訊和社交,作為一個聯結器的戰略,以及我們數字內容和“網際網路+”方面,尤其可能在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方面會有一些小的突破,可能我們在目標就在這麼幾個,其他的幾個方面我們更多的是和我們生態夥伴,或者生態以外的友商們進行多多的合作,這是我們的定位。
問:我有一個問題想請問馬化騰先生,昨天在大會上李彥宏先生髮言了,他從創業的角度來講,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下一個風口會是在人工智慧方向,所以我想知道你在這方面怎麼看,騰訊在這方面沒有佈局?另一個如果放在12年前你肯定想不到BAT會成為現在的三大巨頭,但是現在又到了一個新的風口的時候,我們想請你給我們大膽的預測一下,如果在往後看十年,您覺得下一個行業的巨頭或者顛覆者會來自於哪一個領域,或者這些顛覆者具有哪些特徵?
馬化騰:移動網際網路這一波已經過了幾年,所以它的斜率已經放緩,但是它的體量是很大的,上面還有很多可以創新的地方,剛才正好一個採訪簡單的提到,比如在腳踏車,像摩拜腳踏車等“網際網路+腳踏車”移動終端這樣的方式就突然冒出來。但是這個不像三四年前,那時基本上是一個關口,過不去就完蛋了,基本是這樣的。現在還有新的機會,但是這種梯度可能放緩。
人工智慧我更多理解是在雲端的,所以剛才講移動網際網路很多是終端的變化,但我想終端變化和雲端變化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是有這邊就沒有另外一邊,我是這麼理解的。
的確,在雲端怎麼更智慧、用大資料,這絕對是一個大的風口,但是說現在是到了一個最關鍵的時間了嗎?我覺得還需要很多基礎的東西包括演算法也好。很多像Alpha Go也就這一年才讓大家知道,原來還可以機器學習,在一個模擬的世界裡面互相訓練,然後能夠訓練比人超越人的複雜度了。AI談了幾十年也是在這一年才有這麼大的突破,我覺得這個是後面就已經可以很簡單的應用在各行各業嗎?我覺得未必,這裡面差得還是很遠,不是一點半點。但是視覺識別,一個機器怎麼可以識別現在眼前發生的一切都還差很遠,更不要說在下一步複雜的操作,但是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方向,我覺得現在大家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一定會在這方面結合自己的優勢這方面會結合人工智慧做一些探索,我覺得這個也會像類似移動網際網路是一種新的技術,它可以應用在各個領域,也不可能是掌握了,像移動網際網路剛來不會說一家公司剛看到移動網際網路方向接著以後移動網際網路機會全部就拿掉了,因為它還是分很多層次和層面的,我相信人工智慧也是這樣。謝謝。
問:有一個問題請問馬化騰先生,知道過去幾十年間,騰訊已經展現出了非常突出的創新能力,創新的成果也彙集到最普通的老百姓,昨天的領先科技成果釋出上,微信生態也佔據了一席之地,那對騰訊已經擁有非常成功和成熟的產品線以及非常巨大的使用者群的企業,你們還有沒有創新的壓力和動力?騰訊會怎樣利用創新驅動來造福的人?
馬化騰:這個問題簡短談一下。大家談了很多創新方面的內容。的的確確,創新是所有高科技公司最重視的,因為你同質化就意味著第二天你的產品就不能脫穎而出了,使用者就不喜歡你了,所以一定有突破,一定有使用者喜愛,這是一個生存的壓力,造成我們這個行業必然是這樣發展的。
騰訊也一樣,我們在過去,即使是我們再有優勢的即時通訊領域,在遇到大風口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也是非常驚險。我們看到現在即使微信很好了,我們也在想這個技術上你還能做什麼,你是未來3、5年都沒有一點亮點出來嗎?亮點是什麼?這個東西都會有壓力。但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工作反而容易變形。
我們事後回頭看很多創新點,並不是我們搞一個創新部門,你們只幹創新,別的部門都不做創新嗎?這個肯定不行的。我們也走過彎路,我們過去搞了一個研發中心,還真的說你們就幹創新,結果發現乾的都是重複性的產品工作,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創新。
我覺得更關注的還是,要把為使用者服務的意識能灌輸到每一個產品、設計包括,每一個運營的員工心裡,而不是為了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一個KPI。我們張小龍內部也是說,不要掉入KPI的陷阱,不要為了KPI。領導說你一定要有兩個創新點,這個月一定要拿出來,多了還要留下來給明年,這樣搞就完蛋了。所以一定是在快速服務使用者的過程中,發現哪些點使用者抱怨了,或者覺得不爽了,那可能就是你的一個創新的機會,而不是很煩燥或者很不喜歡,又或者推諉說這個不是我的責任是那個部門的責任。大家都應該很興奮,這個沒準往往是一個有機會。別人想不到,就你較真,你認真鑽進去才可以得到一個小創新點,很多點很多點彙集之後,你給使用者的感覺就是你的服務好了。使用者也不會覺得因為你有這個創新了所以才選你的,他覺得服務好自然而然就用了,只是事後大家總結了它是挺創新的。所以我是這麼理解的。謝謝。
問:今天的座次也非常有意思,中國網際網路現在發展了30年,比如說在座的聯想已經完成了第一代創始人的交接班,但是對於騰訊、網易這樣的公司,大家還奮戰在第一線,還有沒有考慮交接班的問題?
馬化騰:我們一開始創業就不是孤家寡人,我們有5個創始人,比較多。中途也加入很多人才進來,大家心態也是創始人的心態,包括小龍他們都是按創業的心態來做。騰訊我自我感覺比各位公司有點優勢,就是我們人才厚度還是比較厚的,而且大家真的當創業公司看。所以對騰訊這種交接班的壓力並不明顯。因為我們很早有開始雙打,我們幾個創始人都還在的時候,就是沒有部分退出的時候就是雙打,包括引進職業經理人和內部培養人才,彌補我們本身。當然這是因為我們幾位創始人本身都不是全才,所以都需要彌補互相補充,跟歷史也是有關,我覺得這個是歷史形成這樣的結果,反而形成一個優勢,反而讓我們比較民主,然後也都不會出現一言堂的方式。所以對騰訊來說,其實已經相當注重人才梯隊交接班,不僅是高層,中層其實也是一樣,我們非常關注這一點,不會說一個人完全決定某個業務的生死,我覺得我們一直很關注的就是團隊建設。
問:我想問一下馬化騰先生,我們現在注意到很多國外微信已經開始在用了,我想知道微信我們如何能跟Facebook競爭?第二個問題,騰訊一直在推的眾創空間,包括在30多個城市都推了,包括在湖南、山西也推了,我想問一下馬化騰先生在幫助年輕人創業這塊,包括落地湖南有什麼具體新的計劃嗎?
馬化騰:重點講第一個問題吧,海外的即時通訊佔領市場確實很難推動,除非你有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就像Facebook只有拿出一個完全不一樣體驗的運用,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完全接近的應用都很難。
因為華人的關係,在海外很多華人帶動了老外用起了微信,包括去年訪美去西雅圖,那邊的一個大學4萬多人有7000多名華人學生在用,在這個密度下華人學生成功地讓他們的老外學生、老師、校長都用起微信來。所以這跟密度有關。
我們現在在東南亞、馬來西亞是當地第一,其他的地區確實像Facebook、WhatsApp和Line,我們沒法撼動了,他們先佔領的,我們就很難佔領了.因為社交網路錯過時間就錯過了,即時通訊產品就是這個特點。當然也可以看其他的方面有沒有創新,我們講的“網際網路+”其他的方面是不是還有新的空間?我覺得未來還有很多創新的機會,這只是一個階段。我們也希望能夠在國際化方面,遊戲內容方面相對來說網路效應沒那麼強,內容IP做得好的話應該全球都喜歡,這方面相對來說中國可以做的更多。
還有工具型的產品,包括傅盛他們做的工具型的產品,還有很多國外很普及的工具產品、APP,其實後面都是中國人做的,大家都不知道,以為是國外的產品。所以這塊也是非常強的。
眾創空間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塊也是我們在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