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司抵制流量劫持,雖有私心但依舊有利行業

佚名發表於2016-01-04

  騰訊、微博、小米科技等六家網際網路公司聯合發表了一份《六公司關於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宣告》,呼籲有關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問題,重視網際網路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12月26日,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等六家網際網路公司聯合發表了一份《六公司關於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宣告》,呼籲有關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問題,重視網際網路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今日頭條副總裁林楚方甚至用了“忍無可忍”這樣的表示來形容流量劫持帶來的困擾,並表示“已經到了不採取措施就沒辦法的地步”。

  所謂流量劫持,指的就是利用各種惡意軟體修改瀏覽器、鎖定主頁或不停彈出新視窗,強制使用者訪問某些網站,從而造成使用者流量損失的情形。其中分為四種情形,DNS劫持、CDN劫持、閘道器劫持、產品干擾。林楚方在面對媒體公開採訪時就表示,資料劫持所強行插入彈窗或嵌入式廣告,很多都涉及違法資訊。

  除了DNS劫持、CDN劫持往往是屬於駭客惡意劫持外,閘道器劫持、產品干擾往往被戴上了“善意劫持”的面具,背打著給使用者更好體驗的幌子兜售自家產品,後的實質是技術就是競爭對手之間的利益博弈,是一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劫持人一般分為兩類,一是運營商及其授權機構,二是第三方公司。表面上看,此次六家網際網路公司姿態很足,呼籲有關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問題,卻並未說明流量劫持可能實施人。

  林楚方對此表示,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根源。但作為網際網路的遊戲參與者,尤其是重要的渠道提供者,運營商應該對此負起責任。並認為這類劫持行為已涉嫌違反中《電信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六家公司將始終對惡意劫持進行技術識別和攔截,並及時向有關監管部門報案。

  實際上,根據業內分析人士解讀,六家網際網路公司同仇敵愾,其實針對的就是電信運營商。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微博網友@JS小組 在檢視《六公司關於地址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的聯合宣告》這篇新聞的時候,突然彈出了某電信運營商垃圾的廣告。這一訊息在網路上被廣為流傳,網友紛紛驚歎運營商的“精準投放”能力“逆天”。

  不過,也有通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六公司指責運營商流量劫持,實際上運營商多數彈窗只是“善意提示”,恰恰是六公司中的某些廠商透過自家軟體或者瀏覽器對使用者進行流量劫持,用自己產品對本派系的產品進行互推倒流。兩家如今大戰,其實是“流氓遇到了劫匪”,因為眼看著流量被引導走,廣告商與"流量劫持"者合作,廣告收入受到嚴重影響,心情自然會悲憤。

  這位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表面看來這六家網際網路公司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代表人民大眾向監管部門喊話,但實際想解決的是網際網路公司商業利益受損的問題。也正是如此,六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訴求被部分通訊界人士稱作是“雞賊”,“如果參與宣告的網際網路企業認定流量劫持是違法的,是不是先把自家瀏覽器和APP上的劫持行為關了?”

  不管是道德問題也好,還是商業利益也罷,其實背後真正值得關注的就是使用者的利益。此次六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聯合宣告不管怎樣,其實都可以給行業帶來一些反思。

  流量劫持問題已經困擾網際網路行業多年,六家網際網路公司喊話運營商,雖然說存在一定的私心,但其實還是有利於行業的發展。雙方若能再商業利益上實現一致意見,提出解決流量劫持的辦法,某種程度上來看,其實也是造福使用者。因為如今的網際網路商業環境中正是缺乏這種自律行為,部分企業的自律必定會給行業帶來更多的制約,未來流量劫持問題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行業自律其實還是不夠,監管部門更需要從普通使用者的立場出發,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律約束力,提高依法打擊精準度,制止惡意違規的流量劫持行為,無論是對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對通訊運營商,都需要一視同仁,堅決對侵害客戶利益產生的現象進行處罰,維持行業的公平。

  ———分割線————

  本文作者吳俊宇。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期待交流溝通。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否則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