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勞特在《定位》一書中提到:“我們需要在顧客頭腦中尋找到了一塊空地,並紮紮實實地佔據下來。作為“根據地”,不被別人搶佔。”而陳劍瑜在4年前偶然找到了一個自己的“根據地”:蘿蔔。
用產品經理的思路做遊戲
那一年,陳劍瑜十幾年的老朋友姚劍軍,正經營著一家名為廈門光環的遊戲公司,並且憑藉一款《神仙道》頁遊在遊戲圈混的風生水起。耳濡目染之下,陳劍瑜也萌生出了自己製作一款遊戲的衝動,先前就自學了多門遊戲動畫製作技術的陳劍瑜,決定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作為美圖秀秀聯合創始人的陳劍瑜當機立斷聚集起了一個團隊,並決定從自己的“老本行”出發,做一款針對女性使用者的產品:“當時立項是小團隊,也沒有很多資金進行市場推廣,就想著女性使用者相對感性易於傳播。再加上我因為之前的產品對於女性使用者的需求瞭解較為深刻,所以就決定做這樣一款遊戲。”
實際上,這款遊戲在計劃中的主人公本來是一隻兔子。但在遊戲製作過程中,陳劍瑜發現世界上已經有了太多著名的兔子,而自己的團隊似乎很難設計出一隻更“特別”的兔子。
這時候,另一樣事物進入了陳劍瑜的視線:“因為最開始想做兔子,所以也為兔子設計了好多蘿蔔,我突然發現國內還並沒有特別著名的蘿蔔。”於是,他對自己的團隊說:“如果到這週五大家還畫不出足夠有趣的兔子,我們就用蘿蔔來做主角,名字就叫《保衛蘿蔔》。”
最終,陳劍瑜用自己的“蘿蔔”佔據了“女性休閒手遊”這個坑。“面對同一個使用者群體,我們與同行競爭的,是我們對使用者的瞭解程度”,這個完全沒有任何遊戲製作理論以及經驗的“門外漢”,用典型的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思路征服了中國手遊玩家。作為陳劍瑜進入遊戲行業的第一款遊戲,《保衛蘿蔔》獲得了難以想象的成功,凱羅天下也憑此款遊戲在業內一炮而紅。
對於《保衛蘿蔔》的成功,陳劍瑜喜歡將其歸於所謂感性產品思維。“我們現在的產品,更強調邏輯化、資料化,但感性卻是缺失的。大家只是把功能實現,就交差了。但對於那些細節是不是有趣,卻漠不關心”, 陳劍瑜以《保衛蘿蔔》舉了個例子:“我們並不是簡單的調數值,能夠讓玩家過關就交差了。在設計風扇那關的時候,我就是想讓玩家感受到滿螢幕風扇飛舞的爽快感,即使按下暫停鍵,風扇仍然在旋轉。這些小設計是會引起玩家共鳴的,後來的使用者調研也證實了玩家有注意到這些小細節。”
誠然,如果憶及美圖秀秀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對於曾製作出過上億使用者量級產品的陳劍瑜來說,《保衛蘿蔔》這樣千萬級別的使用者數量似乎就顯得再合理不過了。隨後的事情都變得順理成章起來,《保衛蘿蔔》取得成功後1年,陳劍瑜又在2013年推出了《保衛蘿蔔2:極地冒險》,使得“保衛蘿蔔”開始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品牌價值的IP。
保衛蘿蔔的IP野望
當某一天,姚劍軍拎著行李箱推開了陳劍瑜辦公室的大門,對他說:“小魚,要不我們兩家公司合併吧?”,而陳劍瑜毫不猶豫的答應以後,“保衛蘿蔔”似乎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顯然,飛魚科技的成立,以及隨後在港交所的成功上市讓陳劍瑜有了更多的底氣傾力打造“保衛蘿蔔”這個IP:“我們不會以短期的商業化目標作為KPI,未來主要的目標是要做出更多的成功IP。”
在這個思路下,《保衛蘿蔔》漸漸發展成為成熟的移動遊戲衍生IP。飛魚科技聯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保衛蘿蔔》兒童叢書,已於2015年1月9日正式首發,首周預定人次便超過65萬。其他諸如“保衛蘿蔔”周邊、“保衛蘿蔔”小說、“保衛蘿蔔”動畫,以及陳劍瑜籌備許久的“保衛蘿蔔”大電影都將陸續上市。
實際上,對於計算機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陳劍瑜來說,動畫電影一直是其夢想之一。而在畢業十年之後,人生軌跡似乎畫了個圓的陳劍瑜,彷彿又回到最初的起點,有了實現當初理想的機會,成為一名動畫導演。他對記者說:“在最開始製作《保衛蘿蔔》遊戲的時候,我就為以後的動畫電影做了考慮。每個蘿蔔在設計之初都有不同的背景、性格,非常像動畫片裡的形象角色。”據悉,陳劍瑜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籌備《保衛蘿蔔》大電影,中途因為飛魚IPO而分散了一些精力,但他仍希望這部自己擔任導演的動畫電影能在未來一兩年內開發完成。
也是因為陳劍瑜對於“保衛蘿蔔”這一IP的重視,就更加凸顯出預計於今年秋季上線的《保衛蘿蔔3》的重要性。
為了改善休閒遊戲普遍生命力有限的瓶頸。作為飛魚科技總裁的陳劍瑜在2015年,也就是飛魚成功上市後的第一年,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將《保衛蘿蔔3》獨代給騰訊。
在他看來,休閒遊戲未來只有兩條出路:“要麼以休閒玩法為核心,然後透過社交關係等豐富的外圍玩法向中度休閒遊戲過度;要麼則反其道行之,以極輕度的玩法獲得短時間爆發式增長的機會,進而在移動廣告市場大展拳腳”
而對於以supersell為榜樣的飛魚來說,透過微信的強大社交網路,將《保衛蘿蔔3》打造成區別於前兩作的強社交遊戲,顯然是向中度休閒遊戲過度的最佳選擇。據陳劍瑜透露,《保衛蘿蔔3》為了加強互動性,還將加入玩家間實時互動的新玩法。
在採訪行將結束,被問及“如果有可能最願意與誰共進晚餐”時,陳劍瑜給了記者一個有些出乎意料的答案,不是賈伯斯,也不是馬斯克,而是和家人好好吃頓飯:
“不只是情感方面的原因。我們這個行業很苦,所以更應該有更多生活的時間,如果脫離了生活,創意會枯竭,所有的設計也會脫離主流的群體。我經常週末去釣魚,就在水邊坐一整天,往往這時候腦中會有很多有意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