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20年起伏,網際網路成長的20年縮影

佚名發表於2015-03-21

  雅虎已經很久沒在國內成為熱點,本週卻上了很多科技媒體的頭版它即將關閉北京全球研發中心。這是雅虎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唯一辦公室,創立於 2009 年。

  繼 2013 年關閉包括新聞和郵箱在內的中國業務後,雅虎終於全面撤出了中國。

  取決於你怎麼算日子,雅虎在這個月迎來了它的 20 或 21 歲生日。現在提起雅虎,你甚至不太明白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它看起來架構龐雜,什麼都做,卻再也沒製造出什麼明星產品。

  20 歲在網際網路行業算是「化石」級公司。20 年來雅虎究竟做了什麼?它今天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它真的像大部分人擔心的那樣即將倒閉嗎?

  1994 年 - 2000 年,年輕的雅虎,年輕的網際網路

  追溯雅虎的歷史,你必須從 1994 年開始說起。對於更年輕的讀者,1994 年是一個陌生的年代。史丹佛 94 級畢業生 Justin Kitch 一直告訴別人「他從史丹佛畢業的那天全球資訊網誕生了」;《時代》週刊 1994 年的一期封面人物是「網際網路」;雅虎上線時所用的伺服器主機板現在被陳列在史丹佛大學工程院的入口處,作為 1994 年的標誌性事件展示。

  1994 年你在大學課堂上沒法刷微信朋友圈,工作午休不能上淘寶。電腦word 都已經誕生了,但大部分時候你寫信算賬還用紙。1993 年,即使你有辦法上網,也只能看到彭博、CERN、MTV 等 150 個網站,1994 年這個數字變成了 3000 多個。

  在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雅虎創業故事中,同樣是史丹佛研究生的楊致遠(Jerry Yang)和大衛·費羅在宿舍裡建立了雅虎,那時還叫「Jerry 和 David 的網際網路指南」。

  1994 年的雅虎是一個簡單、清晰的網站。它是你現在不屑於訪問的「網址大全」類網站的鼻祖。除了提供不同分類下的網頁索引,雅虎還具備了搜尋引擎的雛形。

  這是 1994 年的雅虎,一個搜尋引擎。在當時貧乏的網際網路世界,雅虎迅速成為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1995 年,《紐約時報》報導 AOL 有意收購當時才建立一年多的雅虎,而雅虎已經開始考慮在網頁上展示廣告來賺錢。被 Google 推向巔峰的「搜尋引擎+廣告」模式最早其實是由雅虎發明的。

  如果簡單把雅虎的歷史劃分成三個部分,1994 至 2000 年是雅虎的第一個階段,也是第一任 CEO Tim Koogle 管理的時期。

  Tim Koogle 是一個經驗豐富的 CEO,在雅虎之前曾經管理 Intermec、為摩托羅拉工作。與他一起管理雅虎的總裁 Jeff Mallett 又被稱為雅虎的「幕後魔術師」。在他們的合作下雅虎於 1996 年上市,開盤當天股價從 33 美元漲到 43 美元。

  1997 年,雅虎的廣告收入達到 7040 萬美元,1998 年是 2 億美元。隨著營收上升的還有雅虎的一系列收購。它買下的網際網路公司包括當時名氣很響的 Geocities、Broadcast.com、Four11……

  在一系列收購、合資與自身業務擴充套件中,雅虎已經從一個搜尋引擎變成了涵蓋電影、音樂、電視的綜合門戶,提供從郵箱、即時通訊、廣告到購物等所有你能想像的服務,並在 21 個國家有 12 種不同語言的雅虎網站。

  2000 年 1 月,雅虎的股價達到歷史高點 475 美元(拆股前)。1994 年至 2000 年是雅虎快速擴張的第一階段,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直到網際網路泡沫破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