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聽起來很美好 但如何保護我的隱私

佚名發表於2016-01-07

遠端檢視家裡的情況、用聲音而不是遙控器來控制家電、各種裝置互相連線,自動調整工作狀態……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幻想住在這樣的房子裡。而最近幾年物聯網、智慧家居的發展,使得這樣的幻想逐漸變成了現實。

根據美國調查與諮詢公司Gartner公佈的資料,到了2016年,在“智慧家居”領域一共有3.391億件聯網裝置投入使用,是2015年數量的接近2倍。不過在享受智慧裝置帶來的服務之時,也不能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安全與隱私。

請注意:當你在講一些包含個人或者其他敏感資訊的話題的時候,它們也會被當作資料被採集並且傳輸到第三方中。

這是今年2月,一本名為The Daily Beast的網路雜誌在三星SmartTV隱私條例中找到的句子。它的發現在社交網路引起了一陣轟動,在Twitter上一位使用者甚至把這段話和小說《1984》中的片段進行對比,暗示它對使用者隱私的侵害。

在這件事情曝光之後,三星很快修改了相關條例。現在在官網上看到的相關內容是這樣的:

只有在你要求SmartTV做特定的搜尋指令時三星才會收集你的互動式語音指令,完成這個指令需要你按著遙控器或者螢幕的啟動按鈕並且對著遙控器的麥克風說話。……你可以隨時在“設定”中停止“語音識別”資料收集,但是這可能會影響部分語音識別功能的使用。

而在2013年,一位使用LG智慧電視的使用者發現自己觀看習慣資訊竟然被收集,前提是他已經把相關的功能給關掉了。後來LG做了相關的修復,但在幾個月後卻釋出了一個修訂的隱私條例(目前仍在使用),它在裡面寫道:“為了可以得到智慧電視的所有服務,你必須同意我們的隱私條例,讓你的LG智慧電視和我們的系統有更多資訊的交換”。這麼強硬的態度還能讓人安安靜靜地看電視嗎?

而在今年,Synack安全公司的專家對16種家用自動化裝置進行調查,其中包括攝像頭、家庭自動化控制器和恆溫控制器。但是結果讓人失望,他們發現幾乎每一種裝置都非常容易被入侵。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沒有修改原始密碼和對資料進行加密。

透過利用這些裝置的漏洞,入侵者就可以收集到目標的各種資料,瞭解他們的行為和習慣,威脅到他們的隱私和安全。

另外,還有文章提到,現在有一種先進的追蹤技術,電視廣告可以透過發出一些智慧手機筆記本電腦或者麥克風開啟狀態的裝置能夠接收到的高頻聲響(人是聽不見的),去追蹤到你在裝置上的上網行為。

不過,在我看來,這個萬物終將連線起來的世界並不可怕,它不過是要求人們有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正確使用智慧裝置的知識而已。或許在未來,懂得如何保護和使用個人資料將變得如識字一樣重要。不過,在這之前,企業的“不作惡”和完善的法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