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
作為金融創新標杆的“寶寶”類產品,如今卸下了理財市場“人氣王”的光環。剛剛公佈的資料顯示,6月份“寶寶”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89%,首次跌破4%;“寶寶”產品佔三分之一的貨幣基金,規模也較一季度末下降0.25%。收益規模雙雙縮水,步履維艱的“寶寶”們路在何方?
2013年6月,第一個“寶寶”餘額寶上線,在問世5個多月後規模迅速突破1000億元,開戶數超過2900萬戶,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首隻突破千億元的基金。隨後理財市場上掀起了一陣“寶寶”熱,先後“誕生”了60餘個“寶寶”。
進入2015年,“寶寶”們的收益率與市場規模逐月縮水,雙雙遭遇“滑鐵盧”。作為“寶寶”類產品標杆的餘額寶近三個月來規模也縮水近1000億元。截至目前,餘額寶的年化收益率為3.26%。這個收益率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差距已接近,倒掛現象在逐漸縮小。“寶寶”面世初始,收益率倒掛現象普遍存在。2013年6月底,餘額寶剛問世一個月就以連續一週超過6%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量使用者。到今年1月,只有微信理財通掛鉤的華夏財富寶貨幣實現了超過6%的收益。而此時的銀行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還在3.75%水平。隨時申贖的“寶寶”類產品收益遠超一年期銀行定存。
但是今年隨著分級基金橫空出世,市場熱點轉移,各大基金公司開始紛紛追逐這類管理費收入更高,渠道營銷成本更低的熱點產品。“寶寶”產品的生存環境大不如前了。“經歷過4%、5%高收益率的投資者雖然現在對2%、3%的收益不感興趣,但對於現金資產不夠銀行理財門檻的個人投資者,以及因為股市波動需要找臨時避風港的投資者,‘寶寶’類產品還是有一定市場需求的。”深圳某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
此外,利率環境對貨幣基金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寶寶”類產品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的過渡產品,中國的“寶寶”產品會否重複美國Paypal貨幣基金消失的命運?即使不會重複,也不會再有遠高於一年定存利息那樣“倒掛”的超高收益了。
“寶寶”類產品會銷聲匿跡嗎?專家認為要生存要發展,轉型是必由之路。
“未來的‘寶寶’類產品一定要比拼功能性和便利性,完善現金管理工具的屬性,而不是再拼收益率了。”上海某基金公司產品經理表示,貨幣基金由於投資於短期債券、央行票據、銀行存單、同業存款等短期貨幣工具,因而各家的收益率水平大同小異,所以只能透過增加便捷性、安全性、應用場景等來培養使用者黏性延續生命力。
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餘額寶上線以來就在不斷擴充各種生活場景和消費功能,只有透過持續創新才能成為2億使用者消費、理財離不開的便利工具。
雖然近期一些“寶寶”收益率紛紛破3%,但是市場上依舊有表現優異的,截至6月30日,興全添利寶近一年來業績在100多隻同類貨幣基金中排名第七。添利寶基金經理張睿表示,“總體來說,一是得益於資產配置節奏的把握,二是在流動性和收益之間的平衡。”此外對個人客戶實現了T+0贖回,單日贖回上限提高到3000萬元,陸續開發的信用卡還款、同名轉賬、份額直購理財產品等諸多功能也顯著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展望後市,短期來看,由於貨幣政策的原因,“寶寶”類產品的收益走低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配置收益率和流動性平衡的“寶寶”類產品作為現金管理工具來獲得穩定收益。
(作者為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