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成交記錄,阿里正試著改變使用者的購物習慣

佚名發表於2016-01-27

阿里巴巴 購物習慣 成交記錄

騰訊科技精選優質自媒體文章,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騰訊科技立場。

文/Alter (微信公眾號:手機那點事)

阿里終於選擇了在成交記錄上下刀子。

淘寶論壇公佈隱藏成交記錄的訊息後,活躍的淘寶賣家們幾乎炸開了鍋,有人為此拍手稱讚,認為將有利於成交量不大的新賣家和中小賣家。也有人對此持否定態度,理由無外乎擔心阿里此舉會縱容刷單。其實,不管是哪種態度,問題都聚焦在刷單上,而刷單和假貨也一直是淘寶天貓的兩大毒瘤。

但是,隱藏成交記錄就能杜絕刷單的不正之風嗎?

對於這個問題,賣家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媒體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想要公正的看待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分析隱藏成交記錄所帶來的利弊。

首先,根據大多數人的網購習慣,在淘寶上搜尋商品的關鍵詞後,淘寶會根據價格、信用、銷量等進行排序。這個排序決定了商品的排位,接下來店鋪的成交記錄便是決定使用者購買與否的標準之一。隱藏成交記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商戶的刷單行為,畢竟當某一標準不再是購買因素的時候,也就沒有人會為此再費心機。一般來看,新店鋪的刷單、互評等行為似乎已經成為行規,取消成交記錄的顯示,對新賣家也就更加的公平。

其次,隱藏成交記錄也是在保護商家的資料隱私。對於一些相對冷門或者比較“壟斷”的商品而言,賣家們擔心利益受損而祈求能夠隱藏成交資料避免“樹大招風”,甚至有些賣家在商品有一定銷量後直接下架,這樣在重新上架後以前的成交記錄就不會被看到。如果阿里真想以此來保護使用者,恐怕更適用於另一場景:淘寶上競爭激烈的商品,賣家不希望對手看到自己的成交記錄,進而透過刷單等手段在銷量排名上超過自己,以獲得更好的排位。從這個方面來講,隱藏成交記錄顯然有其可取之處。

不過,影響使用者決斷的不只是成交記錄,還有買家評論、銷量排行等多個因素,也就是說商家刷單的動力仍舊十分強勁,不過是從簡單的刷銷量到刷評價罷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淘寶上給出差評後,賣家往往會透過電話溝通、返現獎勵等多種方式要求使用者修改評論,從這點來看,商品評價似乎比成交記錄更重要,而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因素,阿里在短期內絕不會隱藏使用者評價。僅僅透過隱藏成交記錄來杜絕不正之風,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必輸的結局。

而對於一些商戶擔心縱容刷單的事,阿里之前就有判斷商家是否刷單的方法,比如說透過相關的截圖、統計等由淘寶官方確定商戶刷單與否,並予以處罰。淘寶官方並沒有說要取消這一監督機制,縱容刷單只是網友的臆測罷了。值得肯定的是,不管是淘寶官方宣傳的保護使用者隱私還是網上阻礙刷單的分析,對於整治刷單問題,隱藏成交記錄卻也有其可取之處。

不過,阿里的真實意圖恐怕是改變使用者的購物習慣

早在2014年底的時候,天貓就曾在蘋果和ZARA試點隱藏銷量,除了保護使用者隱私,更多的解讀仍是對刷單行為的影響。可是,即使京東早就隱藏了銷量,部分商戶開始刷商品評價,刷單問題仍未解決。在淘寶身上這個問題要更加嚴重,這就不得不涉及淘寶使用者的購物習慣,商品簡介、商品詳情、銷量排行、買家評論、成交記錄、店鋪等級等等,有太多因素決定了淘寶使用者的購買行為,也意味著為商家留下了太多的漏洞。

從2015年Q3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的統計資料來看,天貓以54%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京東憑藉23.2%的份額位居第二。而在Kantar Retail公佈的電商力量排行榜上,天貓卻輸給了京東,業界有關京東和天貓哪種模式更適合B2C的討論也從未停止過。除此之外,垂直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模式不斷出現,被假貨、刷單等問題卷身的淘寶開始走向下坡路。無論如何,淘寶的模式和電商的未來已經出現了衝突,而阿里當前必須改變的恰是使用者的購物習慣。

很久之前,淘寶取消了退貨率,如今要隱藏交易記錄,未來還將取消更多影響使用者決策的非客觀因素,同時很多賣家也在呼籲C2C平臺的公平性。不管是淘寶還是使用者,理想的狀態就是搜出來就是好東西,然後立刻下單剁手。由此而言,僅僅依靠使用者的理性購物是遠遠不夠的,淘寶想要從交易制度上改變使用者的購物習慣,卻不得不面臨下面三個問題。

其一,如何解決搜尋排位問題。除了明碼標價的推廣位置,大多數商家更在乎的還是搜尋排位,很多商家不惜刷單來提高銷量和淘寶的銷售排名不無關係。倘若淘寶漸漸去除銷量顯示、成交記錄等刺激刷單的指標,該如何制定一個讓使用者信服的搜尋排位機制,一旦使用者對考量商品的標準失去信心,直接決定了淘寶使用者的去留。當然,淘寶有更多的技術手段去解決這個問題,大資料也好,雲端計算也罷,在使用者和商戶看來資訊似乎不再透明,百度此前的“競價排名”已經讓不少網民憤憤不平,淘寶很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其二,如何整治商戶和商品。一個有些過氣的段子是,你明明知道500元的愛馬仕包包是假的,還在質疑淘寶賣假貨。調侃的背後卻也指出了一個問題,銷量、成交量等硬性指標可以規範,商品簡介、詳情介紹等主觀因素卻難以用技術規範。實際上,商品介紹對使用者的購買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幾乎沒有任何商家在產品介紹所標註“仿品”的字樣,即便是在價格上已經很不合理,客服依然會給出“原裝正品”的答覆。對於個人賣家的規範是淘寶的一個棘手問題。

其三,淘寶需要完善交易監督機制。頗具典型的問題:淘寶刷單為何屢禁不止?實際上這一直都是場貓鼠遊戲,甚至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有教商家防止刷單被查的“招數”,有關電商刷單的利益鏈條也多次曝光在記者的筆下。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淘寶一方面在打擊刷單行為上不遺餘力,技術手段和懲罰力度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另一方面阿里內部的各類營銷工具多達上千種,其中不乏一些營銷方式是在鼓勵賣家與賣家之間相互哄抬價格。或許淘寶是時候從制度和自身運營完善監督機制,而非僅僅從賣家身上著手。

總的來說,淘寶和天貓隱藏成家記錄來保護賣家隱私、削弱刷單動機等是無可厚非的,改變使用者的購物習慣也在情理之中。如其不然,頑固不變的C2C模式,遲早會成為電商發展的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