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技術進化論(二):有用的創新是怎樣的

佚名發表於2016-02-03

眼下似乎沒有什麼別的行業能像手機圈一樣容納如此密集的創新,恨不得每天都在上演一場新品釋出會,恨不得每個釋出會上的主角都想穿一身賈伯斯的打扮來高喊改變世界;被這樣“逼”出來的那些改變世界的想法多少成為了你的日常習慣,又有多少成為了食之無味的過去時?五年智慧手機及技術進化論(二)我們來聊聊過去那幾年的那些“創新”。

五年技術進化論(二):有用的創新是怎樣的
五年技術進化論(二):有用的創新是怎樣的

以“更智慧”為藉口的體感操作

我們曾在《五年技術進化論(一):手機如何改變了生活》提到,顧名思義,傳“感”器就是內嵌到手機當中用來模擬人感官的部分,自然會被加以利用創造出眾多有用的創新;不過在過去的幾年裡用偏地方的也不少。

相較於智慧手機當中利用陀螺儀和重力加速感應來實現的遊戲不同,“體感操作”因為需要計算的使用者動作更加複雜,而且需要呼叫更多諸如前置攝像頭等作為感測器,因此推出的時間要比前者晚一些,在智慧機上的大規模爆發大概要從2012年中的三星GalaxyS3開始,當時它幾乎史無前例的支援了體感撥號、智慧拍攝、智慧傳輸等功能。

五年技術進化論(二):有用的創新是怎樣的

以“SmartStay智慧睡眠”為例,透過檢測人臉和眼球的動作,手機會判斷你在閱讀螢幕內容一段時間之後臉是否離開了螢幕,如果是則可以關閉螢幕來省電,如果不是則延長鎖屏等待時間,從而使螢幕常亮。

至於後來出現的更加喪心病狂的轉頭翻頁的功能,我們就不多吐槽了,至今已經銷聲匿跡的它大概失敗於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機器再精細都比不過人類的細微動作,以三星S3的“SmartStay智慧睡眠”以及後來眾多的類似功能為例,前置攝像頭對於人眼的動作捕捉總是存在非常可觀的誤差,對於一個需要使用者從零學起的新互動來說,這樣的誤差幾次就能讓人徹底失去興趣。

Access="never"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640" height="480"><embed>

第二則是培養使用者習慣的問題,拿起電話撥號、隔空操作這些需要使用者建立起一套不同於多年常規使用習慣的使用習慣,兩者的衝突使得你會在面臨真實場景時難以抉擇;有時候傳統習慣會更加條件反射的出現,有時候則需要接觸螢幕而非“隔空”這樣有切實感覺的操作,“體感操控”因此被忘記或取代也就容易理解。

第三則是互動上的矛盾了,“智慧睡眠”大多數情況下針對手機閱讀這一場景,根據我們的經驗,一屏的閱讀量持續不長的時間就需要進行翻頁,此時即使不用手指點選螢幕來避免黑屏,也要手指接觸滑動螢幕來進行翻頁了,本就使用頻率不高的智慧睡眠又會因此被忽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