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智慧家居市場爆發“前夜”,創業者該如何破局?

發表於2017-11-20

大爆發來臨前,智慧家居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可以把更多目光放在穩定性強、功能豐富度高、有足夠市場滲透率的“智慧單品”上。

萬億智慧家居市場爆發“前夜”,創業者該如何破局?

但這個行業的實際發展似乎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好。使用者體驗一般、產品功能單一、價格混戰、缺乏統一標準......以至於智慧家居行業受到不少質疑。

近年來,智慧家居上演著“冰與火之歌”。這個概念在市場上如火如荼,谷歌、微軟、英特爾、Facebook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不斷推出自家的智慧家居新品。同時,該領域市場潛力巨大,據權威資料統計,我國智慧家居潛在市場規模約為5.8萬億元。

但這個行業的實際發展似乎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好。使用者體驗一般、產品功能單一、價格混戰、缺乏統一標準......以至於智慧家居行業受到不少質疑。

筆者長期關注智慧硬體領域,發現“智慧手機”和“智慧家居”的發展歷程在本質上有不少相似之處,智慧家居要到達大爆發的“奇點”,還需要具備一些基礎性的條件。大爆發來臨前,智慧家居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可以把更多目光放在穩定性強、功能豐富度高、有足夠市場滲透率的“智慧單品”上。

在1996年,有一本年度暢銷書名叫《未來之路》,作者是大家熟知的比爾·蓋茨。他在書中精準地預言了很多如今已經實現了的技術,例如:音樂銷售將會在伺服器上供人們下載,而不是售賣會磨損的光碟和磁帶;未來的電視節目是由觀眾選擇觀看而非被動觀看等等。此書中,比爾·蓋茨用大篇幅談論了“智慧家居”的概念,並且他將自己的豪宅逐步地改成一個全屋智慧的場景。

此書是大家所認可的智慧家居概念的起點,在這之後,因為底層技術、網路傳輸、控制裝置等技術的發展,致使智慧家居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大家的視野中。 但是,價值的增量感似乎總是感覺有點微弱,對於家庭的滲透率始終未到一個基礎的範圍。

智慧手機的發展歷程與之有相似之處,也經歷過類似功能單一、穩定性差的階段,但從最初的模擬機發展至今,一步步增加了市場滲透率,最終引爆了市場。 如果我們想深入地研究智慧家居,也許智慧手機的發展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案例。

回溯:智慧手機的發展歷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第一臺手機就已經誕生。但是,那時更像是試驗品。整體來看,我們把手機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模擬機、功能機和智慧機。

模擬機時代的手機,很大;功能上僅能通話,且續航時間短,充電5分鐘,通話根本到不了2個小時。因為很多保密性和漫遊功能等技術上的瓶頸,故很快就被功能機逐漸代替了。這個階段,有點像我們最初期的一些家電,既昂貴、又笨重,實現的功能非常單一。

隨著技術的發展,在90年代末,功能機開始發展起來。在原有隻能通話的基礎上,逐漸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包括諾基亞最先在手機中植入遊戲三星在翻蓋手機中設計外屏顯示,西門子首先植入MP3音樂功能。更多廠商在功能機時代為手機增加了攝像頭,藍芽,紅外等功能,並且手機的設計更加小型化多樣化,呈現出急速變化的時代。

從模擬機到功能機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至今都影響深遠的變化,例如剛才提到的攝像頭,短距離通訊的藍芽和紅外功能,收發郵件及瀏覽器的加入等,這一系列變化甚至確立了手機未來的發展路徑,就是一個移動的PC。手機硬體的提升,更多功能的加入,更多擴充,這些元素的加入,加上市場上功能機的滲透率在逐年提高,市場自然會給予更正面的反饋。總有最聰明的一撥人,發覺到了這一趨勢,在為智慧機時代的到來做技術的儲備。

時間至2007年,iPhone的誕生,宣告智慧手機的真正到來。在2000年至2007年的7年間,有過塞班和安卓等眾多系統的標準之爭,並且在這期間已經有例如OS,APP安裝使用等智慧手機的雛形狀態,那時的手機更像是windows98時代甚至更早的PC,可以執行一些軟體和遊戲,但是,仍舊受制於當時手機硬體技術、系統穩定性及軟體豐富度。

但隨著IPHONE的誕生,市場逐漸發展到兩家OS:iOS和安卓的天下,在統一了市場的OS標準後,智慧手機的發展也有了清晰的路線,圍繞著這兩大主要OS的智慧手機,開始不停地針對OS進行硬體和軟體上的最佳化,整個OS體系下的軟體也逐漸變得非常豐富。消費者的認知被開啟,智慧手機的便利性,實用性和娛樂性使得消費者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市場的滲透率逐年提高,反過來又促進了智慧手機的進一步發展,現在很多人可以很長時間不用電腦,但是卻已經無法離開智慧手機。

其實,我們反觀功能機至智慧機的轉變,在功能機時代已成為標配的郵件,攝像,遊戲,基礎軟體之上,隨著技術的基本及市場滲透率的提升,智慧機的誕生滿足了市場對於使用體驗的升級,需求的升級。在功能機基礎元素完備和一定的市場滲透率,促使了智慧機的推出以及大獲成功。

智慧家居演變之路:標準統一是關鍵

從《未來之路》中,我們看到了智慧家居的概念和雛形。 類似於手機的三次大“迭代”,家居產品也有一個類似的三個發展階段:“初代家居”,“功能家居”到“智慧家居”。

“初代家居” 即最初的家電誕生時間非常早,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中,現在我們很常見的標配家電被陸續發明出來。在20世紀初,洗衣機等家電就誕生了,但是,家電產品真正意義上的普及,是在二戰後的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那時家庭的標配是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燈等。

但是那時的初代家居所具備的體驗是單一的,以洗衣機為例,二戰後的洗衣機,具備的功能基本就是洗滌,壓幹,較少含有烘乾功能。在那時的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基礎家電的普及率非常高,致使後續各項新技術的發明或軍事技術的民用化,首先商業化的場景就是在家電領域。

“功能家居” 的發展主要是二戰後的50-60年代,電晶體的發明應用,尤其是積體電路的發明,使得電子技術進入了微電子技術時代,自此,家電的發展可以向前邁向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因為微型計算機的問世,使得家電在自動化和智慧化的發展方向上又有了新的一步。

其實,我們深入思考,正是因為有初代家居對市場帶來新的價值,以及足夠的市場滲透率,致使,在微電子技術和處理晶片大發展的時代,家電才會最先利用技術進行升級。

所以,在80年代、90年代至今,許許多多的初代家居升級到了“功能家居”。例如剛才提到的洗衣機,可以有更多功能選擇,例如設定洗滌時間,預約功能,加速功能等。洗衣機本身自帶了一些“處理”能力,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升級的使用體驗和價值。

現在的電冰箱亦然,除了有各種“冷藏設定”和“冷凍設定”外,還帶有場景運用,例如,家庭出去長期度假,冰箱進入“休假模式”,冰箱門長期開啟,自動報警等。這些新功能的加入,正是由嵌入式晶片,感測技術,微處理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規模影響力所共同帶來的。

從功能手機至智慧手機的發展歷程和初代家居至功能家居的發展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總結出“功能家居”邁向“智慧家居”的一些基礎規律:

單品的穩定性和互聯度

關鍵技術完善度

功能元素的鋪墊

 統一消費者的價值需求

足夠的市場滲透率和影響力

以上五點,缺乏任一一點,直接越過去講智慧家居的概念和商業化都是不成熟的。 我們類比之前的相似產品發展階段後認為這些條件都具備後,才會實現智慧家居的跨越式發展。所以,我們把現階段的智慧家居或說是家電的發展仍舊認為是一個過渡期。

“單品的穩定性和互聯度” 指的是現在很多琳琅滿目的智慧家居單品讓消費者可能挑花了眼,但是,智慧家居的基礎是每一個單品,且都是一個穩定的單元,這樣才可以保證連線起來的智慧家居網之間的聯動產生意義。如果單品不能保證穩定,那麼整體智慧家居解決方案也是空談。

另外就是,現在因為缺乏市場統一的標準,在產品的互聯度上非常弱,基本是自家的產品只和自家的聯,無法實現各家不同產品之間的優勢互補。但是反觀手機行業,我們可以看到IOS和安卓手機在通訊協議,資訊傳輸共享上方面基本上實現了互通,這對於市場快速發展,以及生態圈產品的規劃都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技術完善度” 對於智慧家居來說是一個發展相對並不平均的環節。通訊技術已經有藍芽,ZigBee,Z-wave,wifi等多項技術選擇,MCU和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其實為智慧家居的大發展已經做好了技術的儲備,但是,在真正實現智慧家居“智慧”環節的幾大核心技術側: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大資料和物聯網等仍需要進一步成熟,給智慧家居的發展做好鋪墊和基礎工作。

更重要的是,智慧家居場景的技術基石是:互動+控制。互動得是最自然的互動——手勢、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而控制不僅僅得有0或1的邏輯控制,還得輔以人工智慧的判斷及個性化的控制,在演算法層面不停地逼近每個人的起居習慣。而這兩方面還需時日發展。

“功能元素的鋪墊” 和“統一消費者的價值需求” 這兩點可以統一來看,在手機的發展中,正是對手機這一產品不停地打磨,挖掘新的功能,探索消費者的需求,迭代手機的設計,為後續智慧手機的發展和設計亮了一盞明燈。

我們把這兩個規律看做是為未來智慧家居產品做調研和驗證的過程,目前在探索消費者對於“智慧家居產品增加的價值”上還有待統一,我們客觀地看到市面上有很多找到了消費者所需價值的產品,同樣也存在著一些“華而不實”的工程師思維式的產物。

這與“標準”有關,例如當年手機加入攝像頭這一功能就有廠商認為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價值,但是隨著市場的推演,終究變成了統一的標準,為未來智慧手機掃碼和識別等場景做下鋪墊。所以,如果單品發展到了我們定義的成熟階段,那一定會滿足了很多消費者認可的功能元素的鋪墊,並且在行業內一定程度上統一了消費者的價值需求。這兩點是智慧家居產品標準化、統一化,加速發展得重要基礎。

“足夠的市場滲透率和影響力” 這一點目前來看,因為上述幾點的缺乏,一直很難形成,呈現出“百家產品,百家方案”的市場局面,並且大家都想一步跨越到全屋智慧整體方案。但是,透過一些市場調查,我們能夠發現,消費者對於這些方案的買賬程度還偏低,並且這些公司仍在不停地探索如何去繼續增強自己的行業影響力,但是,突破還是難覓,始終在滲透率上未能找到一個奇點去最大化影響力。

萬億智慧家居市場爆發“前夜”,創業者該如何破局?

如何破局?智慧單品領域大有可為

由上述邏輯來看,現在我們正處於從“功能家居”到“智慧家居”的“過渡期”。在這個階段中,關鍵技術正在大踏步的完善和升級,消費者的價值需求在不斷地被探索和重塑,功能需求也在市場的變化中持續被升級和明確。

什麼樣的“智慧單品”更具投資價值? 對於我們而言, 現階段會更側重於智慧單品的穩定性、功能豐富度、對關鍵技術的運用程度,以及商用場景的合理性、價值性等。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調研智慧家居主題,幾乎把排名靠前的十多家企業走訪了一遍,在深入到單個產品,最終鎖定了智慧門鎖這一個品類。

我們認為:單以消費品的邏輯來看,紅利十分明顯,況且智慧門鎖在智慧家居領域中還具備高頻、剛需等特點,是智慧家居體系中的核心產品之一。未來人們的起居生活空間會更加多元化,而滿足此類起居便利及管理需求的智慧門鎖會成為未來智慧安防體系中核心元素。

智慧家居公司的發展軌跡是由少數甚至單款核心產品,由點及面的進化過程,即必須經過由核心產品進而延展到建立生態平臺的過程。而智慧家居生態型公司的業務基礎是擁有具備使用者體驗,高品質的智慧家居產品,所以,以智慧家居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當下是重核心產品的階段。 而對於產品的定義一定得基於消費者的需求,也許從存量消費者中挖掘痛點,價值點去解決會是一個突破點,這樣可以更方便幫助創業企業在增量市場中找準產品定位。

圍繞著空間、居住的創新正在持續發生,智慧家居的實際場景正在靠近。分享投資將會圍繞著消費品、科技產品以及“大居住”的整體理念去挖掘最有潛力的智慧單品,其特點是——各項子系統完備、功能元素充分、價效比和未來普及率較高,同時在消費者眼裡足夠好。

在“智慧單品之路”上,分享投資會堅實邁進,與創業者們攜手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