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計算加持的《小門神》:如何打造媲美好萊塢級特效

佚名發表於2016-01-04

2015年的國產電影可謂是高潮迭起,全年票房突破440億幾乎沒有懸念,相比於去年296億的總票房增長近50%,這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的異軍突起可謂是關鍵推手。暑期檔上映的《捉妖記》、《大聖歸來》兩部動畫既叫好又叫座,《捉妖記》甚至還締造了24.39億元的國產電影票房歷史紀錄。

這一切似乎在預示著,國產動畫電影正從低谷中走出,邁向新的時代。然而,很多從業者也在擔憂,國產動畫電影的崛起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捉妖記》、《大聖歸來》之後,誰才是下一個帶給市場驚喜的接棒者?

進入歲末,又一部國產動畫電影佳作走進了觀眾視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刷爆朋友圈、微博以及各大電影網站。它就是由阿里影業、追光動畫(前土豆網創始人王微創辦)等共同投資製作的國產3D動畫電影——《小門神》。

零差評:好萊塢級特效鑄就極致口碑

追光動畫被稱為“中國皮克斯”,《小門神》則是由王微親自編劇並執導,阿里影業參與投資並承擔發行,這讓《小門神》未上映就吸引了巨大的關注度。12月26日,《小門神》舉辦了首映禮,隨後在全國拉開點映大幕。傳說中“代表中國動畫電影最高製作標準”的作品,也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讓筆者頗為驚訝的是,《小門神》的觀眾口碑幾乎是零差評。比如在豆瓣電影上,筆者看到如下的評論:“這是部“漂亮”的電影。 作為國產3D動畫,《小門神》就技術而言已足夠驚豔,甚至在經歷了暑期的《大聖歸來》後,觀眾仍然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而在其他社交平臺,諸如“人間小鎮真的太真實了,我甚至都能聞到銀幕裡飄來的餛飩香”,“整個電影隨便截一張圖都是桌布”等評價也佔到主流。

看到觀眾反饋如此之好,很多院線經理也讚歎:“好久沒見到這麼熱烈的場面。看來今年的元旦檔,很多片子都要給《小門神》讓路了!”

眾所周知,《捉妖記》和《大聖歸來》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把觀眾的胃口和審美調到了高位。和這兩部動畫電影相比,《小門神》既沒有一線明星直接參演和過量的市場曝光,也在IP的影響力方面稍遜一籌。但照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小門神》大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究竟是什麼創造了《小門神》的極致口碑呢?

依筆者來看,這個答案是:《小門神》將藝術與技術作了完美的結合。直觀地說,《小門神》憑藉媲美好萊塢級的動畫特效和高水準內容製作,感動了那些熱愛動畫的觀眾。

華麗特效的幕後英雄:雲端計算

先來看下面幾組數字:

1. 《小門神》中一共有1940個鏡頭,王微為此帶領追光動畫160人的團隊奮戰了29個月。“國內傳統動畫公司平均下來100人裡有2-3個技術總監。好萊塢差不多是1:10,追光現在是1:7。”

2. 阿里影業專案總監金肇南透露,每一個動畫師,一天只能製作一秒動畫,可以說是用“人間”28800秒換來“神界”的1秒,精細到主人公眉毛的細微肌肉變化。以影片中場景複雜的餛飩店為例,一個不到4秒的鏡頭,卻用了337天來打磨;

3. 最值得一提的是,《小門神》的總渲染核小時數超過《功夫熊貓2》、《超能陸戰隊》等好萊塢影片,達到了8000萬核小時。

如果說第1和第2點凸顯了上百位動畫師所代表的藝術價值,那麼第3點無疑需要依託於強大技術實力才能完美實現。筆者瞭解到,渲染時長是業內評價三維動畫畫面精度的一個通用標準,即整片完整渲染所耗費的CPU核小時數。意思是如果使用單核CPU,完成《小門神》全片渲染需要8000萬小時,相當於從中石器時代一直運轉到現在。

為此,《小門神》製作方採用了國內最大雲端計算服務商阿里雲的計算叢集(BatchCompute)分擔渲染壓力。在渲染峰值時段,《小門神》最多曾同時使用了阿里雲2000多臺伺服器。追光動畫產品負責人袁野表示,阿里雲提供的雲端計算服務,很好的解決了渲染所需的彈性計算資源,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方式。

“這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我們需要像這些藝術家一樣精準的驅動、排程野獸級的計算能力,將每一個細節完美的呈現給觀眾。” 阿里雲高階產品專家叢蘭蘭說。在她看來,電影大片採用公共雲端計算進行渲染已成為一種趨勢和質量保障,比如《星際迷航》、《環形使者》都採用了雲端計算服務。

阿里雲Inside

相較於好萊塢與雲端計算等前沿科技的深度接軌,國內電影市場還處於“技術拓荒期”。在目前中國票房前十名中,採用特效渲染的影片大約只有兩成。因為對於傳統的動畫電影製作體系,特效渲染的門檻還是有些高,它對技術實力的要求相當高。

面對這一行業痛點,阿里雲的技術沉澱顯得尤為關鍵。2011年,阿里雲剛剛對外開放,而它切入的第一個行業就是渲染。在阿里雲看來,渲染和雲端計算非常契合,因為電影渲染可以分解成很多高度併發處理的計算單元,這些計算單元和一個雲端計算所能提供的海量計算資源以及雲端計算彈性,天生就很匹配。

除提供海量計算資源之外,阿里雲還做了兩件好事兒:第一,提供批次計算服務BatchCompute,幫助使用者管理和排程海量計算資源;第二,開放渲染管理平臺。使用者不用寫一行程式碼,在渲染平臺上就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軟體。

截至目前,阿里雲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國內最大的直接為動畫製作公司提供渲染解決方案的雲端計算廠商。在筆者看來,甘願去做動畫電影市場幕後英雄的阿里雲,它所堅持的策略近似於英特爾的“Intel Inside”,這也是兩家技術公司的過人之處:隨著市場的不斷壯大,它們將變的更加不可或缺,因為它們佔據著核心服務。

寫在結尾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深化,一方面包括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將攜雲端計算等科技創新,降低動畫電影在特效渲染等方面的技術門檻,為中國動畫產業搭建更好的配套體系;另一方面,隨著追光動畫等成熟動畫公司的崛起,中國動畫電影市場會誕生出更多充滿創意的的IP內容。阿里搭臺、追光唱戲,類似的模式也許會變的越來越流行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