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8月22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為《網路的5個迷思》的文章稱,在慶祝全球資訊網誕生25週年的時候,我們越來越難以想象沒有網路的日子。
文章稱,儘管我們的世界毫無疑問是被網路的威力改變了,但它的歷史還包括一些持久的迷思和滑稽的天真預測。
迷思一、我們知道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了全球資訊網和網際網路
在谷歌上查詢是誰發明了全球資訊網和網際網路,它會給你答案。可是,“發明”這個概念沒有很好地反映這些技術的真實歷史,它們來自許多人的合作,而且它們的發展以罕有明顯轉變的時刻為特徵。
全球資訊網歷史中的一個傑出人物是蒂姆·伯納斯-李。他發明了用於編排文字檔案格式的超文字標記語言(HTML)、用於在網際網路上傳送檔案的超文字傳輸協議(HTTP)以及用於檢視和瀏覽網頁的軟體程式。不過,伯納斯-李不是在某一天坐下來就發明了網際網路。有許多先驅此前概述了創意和系統。而伯納斯-李從1980年開始考慮超文字程式,將近10年後才和羅貝爾·卡約開發出一個資訊管理系統的方案。
其他里程碑包括1990年12月20日第一個網站上線;1991年8月6日伯納斯-李在一個公共郵件傳送清單上宣佈全球資訊網專案;1993年4月30日宣佈全球資訊網的基礎程式碼對所有人免費開放。儘管斯蒂芬·盧卡西克、文特·瑟夫和鮑勃·卡恩等網路先驅對實際情況進行了一些清楚的記錄,但事實證明,有關網際網路源於軍國主義和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起作用的迷思難以消除。
迷思二、全球資訊網是美國發明的
有關網際網路管理的討論通常集中於國際施壓來降低美國的控制。從上世紀60年代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國防部耗資數億美元研發網際網路核心技術。透過美國高階研究計劃局和國防部通訊局等實體,國防投資在建立我們用來瀏覽網頁的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會和白宮透過法律和制定政策來支援商業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但是全球資訊網明確源自歐洲,就連美國所做的貢獻也充斥著國際合作。伯納斯-李是英國人,他同比利時工程師卡約一道在瑞士開發了全球資訊網的一些關鍵技術。瑟夫和卡恩與歐洲研究人員密切合作,發展了法國電腦科學家路易·普讚的概念。而戈爾是在明確的全球願景的背景下推廣“資訊高速公路”的,比如1994年在國際電信聯盟發表的著名演講。
迷思三、政府力量在網際網路領域過時了
網路是在一個全球化時代發展成熟的,所以撰文展望其未來可能如何的人同樣表現出某種極度的狂熱。最佳例證是約翰·佩裡·巴洛1996年在瑞士達沃斯撰寫的《網路空間獨立宣言》。這位自由論者在其宣言中寫下了一些佳句:“工業社會的國家,你們這些令人厭倦的鋼鐵血肉巨人,我來自網路世界,它是思想的新家園……在我們的聚合之地,你們沒有主權……你們有關財產、言論、身份、行動和情景的法律概念不適用於我們。它們以物質為基礎,但這裡沒有物質。”
巴洛的文章也體現了“網路自由論”觀點的一些更深層缺陷。這些觀點掩蓋了政府在發明和維護網路技術方面的塑造作用。
迷思四、守門人死了;一切都亂了
網路傷害“守門人”的觀點不完全是錯的。眾多音樂人因為作品在YouTube上瘋傳而獲得了唱片合約。類似現象也改變了學術界,研究人員可能把研究成果發表在自己的網站上,從而繞過耗時久和費用高的學術出版機構。
不過,在音樂界、學術出版界和其他領域,這些改變尚未引發預測的革命。大的唱片公司最終適應了基於網路的發行和收入模式,就像學術和流行出版業的老牌巨頭一樣。
迷思五、大規模網路攻擊即將到來
雖然大規模網路攻擊尚未出現,但專家一直利用這種威脅試圖讓網路擺脫一些壞習慣和落後技術。不管是全球資訊網還是網際網路,它們的設計都沒有堅定不移的安全和隱私承諾,而升級它們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失敗了。這使網路使用者容易受到政府、公司和各種匿名不法分子的攻擊。
與此同時,大部分使用者已經對駭客和病毒攻擊變得習以為常。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在網路上沒辦法保證隱私和安全。不過,雖然存在大量漏洞和定期出現重大資料洩露事件,但早就預料的“數字珍珠港”事件尚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