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在5月25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20-F年報檔案,檔案顯示阿里集團正在接受SEC的調查問訊,SEC調查的是阿里在“雙十一”的資料統計方法和菜鳥網路的會計問題。好玩的是,有報導顯示阿里認為被SEC調查是因為國內對手的舉報,這個對手是誰呢?
阿里必須公佈被調查的資訊,調查疑涉“雙十一”資料
阿里披露被SEC調查是很正常的行為,根據美國法規,公司被調查是需要告知投資人的,以避免投資人的損失。阿里集團被調查也顯示了在美國上市的後遺症,即需要接受美國證監會的監管,也就是被置於嚴格的美國證券法規的管轄下。
美國證券法是有名的繁瑣,美國律師有人是專攻證券法的,刑事或者其他領域的民事律師都不見得能掌握,更別說普通人。目前尚不知SEC是何時開始調查的,也不知道SEC是基於何種理由進行調查,當然肯定是依法進行的。
調查的核心是阿里巴巴的會計方法是否違反美國證券法,具體涉及的是財務報表及投資的菜鳥網路的會計報表、“雙十一”的統計資料。阿里巴巴2015年公佈在最近的一個“雙十一”其交易額是143億美元,顯示即使中國經濟處於下行期,消費者仍有強勁的購買力,當時也對公司的股價形成支撐。
阿里宣告稱這是SEC的例行程式,阿里是透過美國的律師向SEC提交檔案和資料供其稽核,SEC的例行操作也會說明不得被用來暗示被調查的公司違規,以影響股價。不過受到這個訊息的影響,阿里巴巴的股票下跌。
SEC的調查是正常的,阿里配合提供資料也是正常,那麼雙方語焉不詳的引發SEC調查的原因就很關鍵了。從目前SEC要求阿里提供的資料主要涉及“雙十一”和菜鳥網路來看,很可能是涉及“雙十一”的統計資料,需要在具體的銷售、阿里的統計、物流的資料對比中發現潛在的違反聯邦證券法的證據。
阿里公佈的“雙十一”資料中GMV代表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也就是總訂單金額,但是在中國因為退換貨的因素,GMV中可能並沒有包括取消訂單和退貨訂單,而菜鳥網路處理大多數的阿里物流,所以可以作為GMV資料的一種佐證。這可能是SEC要求阿里提供這些資料和資料的原因。
當然,阿里公佈的資料很可能是正確無誤的,也就是說阿里沒有主動違規,SEC的調查是很好的正名的機會,可以拂去籠罩在“雙十一”龐大資料上的質疑。
事情的弔詭之處是:阿里因何判斷是被舉報以及舉報阿里的是誰?
阿里的股價自2015年年中開始下跌,就是市場預期中國經濟下行會影響阿里這個中國最大電商公司業績。不知道阿里提交給SEC的資料是否受到資訊公開法律的管轄,如果是,阿里在菜鳥網路的持股和成本都將透過檔案公開,有分析師認為這是阿里努力想要避免的。
這次事情最弔詭的地方在於,阿里急於洗清SEC調查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訊息人士”放出是被國內競爭對手舉報,言外之意阿里認為自己被調查是遭到“陷害”。SEC在檔案中說明,事情是例行調查就已經很顧及阿里這個大公司的面子了,不大可能告訴阿里是被誰舉報。所以阿里判斷是被誰舉報的就很有趣了,畢竟在國內可以達到阿里競爭對手條件的公司並沒有幾個。
沒有更多媒體報導和“訊息人士”的放風,大家只能猜測但無法定論。因為SEC的調查還在進行中,按照SEC的慣例,調查可能曠日持久,在調查結束之前可能都不會公佈對阿里有利或有害的訊息了。阿里不論最終是否被SEC確定違規,對於因為股價下跌和IACC風波而焦頭爛額的阿里公司來說,被調查總不是開心的事情。
中國的公司在競爭上除了拼資料,也開始利用外國的法律和監管機構,這真是好玩,反正看戲的不怕事兒大,看阿里之後會如何反擊了。
文/文庚淼 微信公眾號:文觀天下 文章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