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際反假聯盟除名的阿里巴巴下一步該怎麼辦?

佚名發表於2016-05-16

距離加入國際反假聯盟也就一個月的時間,阿里巴巴就被國際反假聯盟給“除名”了。當然,“除名”不是一個結束,被國際反假聯盟除名的阿里巴巴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被國際反假聯盟除名的阿里巴巴下一步該怎麼辦?
阿里-馬雲

國際反假聯盟(IACC)日前宣佈,該機構將取消阿里巴巴的會員資格。該聯盟部分會員公司認為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假貨市場,對聯盟吸納該公司的加入表示了不滿。

這種結果,在人們的意料之中。阿里巴巴加入國際反假聯盟之初,奢侈品品牌Gucci、輕奢品牌Michael Kors等品牌就以退會來抗議阿里巴巴的加入。如果阿里巴巴不走,說不定,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品牌這樣做。如果因為阿里巴巴的加入而導致國際反假聯盟的“分崩離析”,甚至再出現另一個版本的國際反假聯盟,也是極有可能的。所以,與其讓阿里巴巴的加入引起聯盟的分裂,還不如取消阿里巴巴的會員資格。這,也許是國際反假聯盟的最佳選擇。

當然,這種選擇也有些武斷。如果允許阿里巴巴在國際反假聯盟存在,說不定還會是對阿里巴巴的最強“約束”呢。美國唱片產業協會反盜版執行副總裁布拉德・巴克爾斯(Brad Buckles)的一句話或許指明瞭另一個結果:“但我不理解的是,接納阿里巴巴為成員怎麼就很可怕了。加入IACC後,它將必須考慮我們的感受。”難道,加入國際反假聯盟的阿里巴巴,會真的不顧及其他會員單位的感受不成?

不過,不管考慮還是不考慮國際反假聯盟會員的感受,阿里巴巴都被“除名”了。如果想要尋回考慮他人感受的資格,只有寄希望於重新被國際反假聯盟接納。或者,自己能夠成立一個足以和國際反假聯盟相抗衡的聯盟。否則,不管阿里巴巴口頭上如何宣傳自己的打假成績,都缺乏權威性。阿里巴巴,需要一個名分。

那麼,被國際反假聯盟除名的阿里巴巴下一步該怎麼辦呢?這是個很尷尬的問題。筆者感覺,阿里巴巴下一步可能會面臨這樣幾個選項。

第一,繼續與國際反假聯盟保持良好的關係。

與國際反假聯盟反目成仇,這是個最差勁的選擇。所以,應該繼續與國際反假聯盟保持良好的關係。

早在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網事業群就與國際反假聯盟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達成協議以共同打擊線上假貨商品。當時反假聯盟主席Bob Barchiesi也曾經表示:“這次合作意義重大,每一個合法的企業都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確保線上市場能夠持續發展成一個值得相信的平臺。”

那麼,繼續維持這種合作關係,給國際反假聯盟及其成員留下一個還可以合作的好印象,為自己日後重返國際反假聯盟留一條“後路”,這才是要緊的事情。

第二,從技術上抑制假貨。

阿里巴巴加入國際反假聯盟,引起了這麼大的風波,是有原因的。如果沒有假貨,就沒有這個衝突。

阿里宣稱,自己有超過2000名員工全職打假。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人力,是一方面;技術,是另一方面。

阿里巴巴目前急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使用技術手段從技術上抑制假貨在阿里巴巴旗下平臺的生存。

其實,憑藉阿里巴巴的大資料優勢,以及其他技術優勢,從技術上抑制假貨是有可能的。

第三,與政府部門合作,打擊假貨。

必須要承認一點,阿里巴巴不成產假貨。

指望阿里巴巴消滅假貨是不可能的,所以阿里巴巴必須求助於政府相關部門。

從銀行系統等途徑入手,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從源頭上打擊假貨的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是抑制假貨的另一個途徑。

第四,幫助消費者提高收入。

這個可能不太現實,也比較難辦。

但是,沒有需求,就沒有買賣與生產。

為何會有假貨的需求,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受限,所以才有了假貨的市場。那麼,如果消費者的收入提高了,假貨還會有市場嗎?

幫助消費者提高收入,這是國家的任務,何嘗不是賺了很多錢的阿里巴巴的任務?

第五,鼓勵創新、獎勵創新。

有時候,堵確實不如“疏”。其實,引導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策略。

假貨生產者,具有生產能力。如果能鼓勵他們創新,把涉及智慧財產權的產品生產能力“改造”成擁有自己智慧財產權和品牌的生產能力,那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會有人窮追猛打嗎?

鼓勵創新,獎勵創新,以較低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具有較高品質和自主品牌的產品,這豈不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

第六,與那些爭議品牌合作。

合作,要比互相爭鬥好得多。

某些品牌反對阿里巴巴,原因就是假貨傷害了他們的品牌和收入。那最好的解決方式是,邀請他們來天貓開店,讓他們一邊經營一邊監督,怎麼樣?

這樣,既可以讓那些品牌增加收入,又可以消滅平臺上的假貨,何樂而不為?

當然,前提是人家願意來。

如果以上六點做得好,說不定事情還會有轉機!

被國際反假聯盟除名,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但是呢,如果好好做,做好了,那“柳暗花明又一村”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