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證券一直不溫不火 原因在哪裡?

佚名發表於2016-08-15

網際網路金融的熱潮這些年來可謂一波接一波,從寶寶類理財到P2P,從支付到消費金融,從眾籌到網際網路保險,從大資料風控到現在的Fintech,熱點從未斷過。然而網際網路證券似乎從未成為熱點。傳統金融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大的分支領域,其他領域都與網際網路相結合形成了新的服務業態或模式,也有明星企業出現。證券領域卻一直不溫不火,缺乏能夠吸引市場關注的熱門應用。

網際網路證券一直不溫不火 原因在哪裡?
網際網路證券

那麼,網際網路證券為什麼與網際網路信貸、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理財等領域相比稍顯落寞,行業有無爆發的可能,創新點又在哪裡?

Ps.嚴格來說基金也是一種證券,網際網路基金作為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被網際網路平臺廣泛對接。本文只討論狹義上的證券,即股票、債券等。

當前的網際網路證券全版圖

從大的角度看,目前的網際網路證券主要包含以下領域。

1.傳統券商網際網路化

傳統券商的網際網路化業務是當前網際網路證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有55家券商獲得證券業協會頒發的網際網路證券業務資格,透過網站、APP以及微信公眾號的形式,提供開戶、打新、業務介紹、理財、交易、財經資訊服務、行情資訊、投資建議等功能,幫助企業來獲客、擴大交易規模。在發展路徑上,主要是自主發展與外部合作兩種。

目前微信平臺是券商的發力重點,券商網站與APP存在流量少、獲客難等問題,微信服務號則依託微信的龐大使用者群以及社交關係、傳播途徑,有一定的獲客優勢。很多券商都已在微信端實現賬戶開立繫結、投資顧問、資產、行情、理財產品銷售等服務。

加強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也是券商發展網際網路證券的重要路徑,透過與搜尋引擎、炒股APP、投資社群等網路平臺合作,批次匯入使用者。例如騰訊自選股APP與中山證券、國金證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均有開戶連結合作;方正證券、平安證券、國聯證券等券商與投資社群雪球有相關合作;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推出佣金寶,以低佣金、網上開戶、理財服務為特色。

券商的網際網路擴充已經取得一些成效。證券時報資料顯示,2015年透過網際網路金融等渠道導流開戶,恆泰證券、財富證券等中小券商一年新增客戶數完全超過以往多年累計客戶數;而一些大中型券商華泰證券、方正證券、平安證券等,新開戶數量都在200萬戶以上。

除了服務傳統經紀業務,券商也在嘗試一些網際網路證券創新業務,如股票微質押,即小額股票線上質押融資業務,以持有的滬深交易所上市股票、基金及債券作抵押,提供小額貸融資,如上海證券、中山證券、國泰君安、金元證券等券商推出的股票“微”質押業務,將股票質押式回購的門檻由幾十萬降至1萬,且資金用途也由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擴充到日常消費、應急等場景。

另外,一些券商如廣發證券、華龍證券等推出智慧投顧類服務,提供基於金融工程理論及大資料的智慧化、個性化的投資服務。

目前來看,券商擁有牌照優勢,佔據了交易通道,且與銀行等機構不同的是,券商以很積極的態度探索網際網路業務,目前在網際網路證券領域處於很主動的地位。

2.新興網際網路券商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國人對於海外股市的瞭解程度加深,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針對海外股市的純網際網路券商,如老虎證券、富途證券、美美證券、黑牛證券、牛氣股票、交易大亨等。這類機構往往沒有線下營業部,以網路為載體,對接海外網路券商如Scottrade(史考特證券)和InteractiveBrokers(盈透證券,簡稱IB)等,為國內投資者提供美股、港股等海外股市的開戶、投資交易等服務。

這類機構本質上是連線國內股民與海外股市的網路平臺。相對來說,美股、港股等海外股市運作更為規範,有大量國內股民熟知的知名股票以及中概股,能夠不去到海外而在國內實現開戶炒美股港股對於股民來說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這些平臺背後有騰訊、小米、盛大等大企業的投資背景,也顯示市場對於這類機會比較看好。

不過這類模式也存在風險高、過程複雜、投資門檻高等問題。今年7月26日,證監會官網針對投資者提出的能否參與“老虎證券”“富途網路”“積木股票”等網站和移動客戶端提供的美股、港股等境外證券買賣服務的提問,釋出了非法證券期貨風險警示,提示投資者要透過合法渠道參與境外證券市場投資。證監會稱:境內投資者透過境內網際網路公司的平臺網站或移動客戶端參與境外證券市場交易,由於沒有相應的法律保障,且證券投資賬戶及資金均在境外,一旦發生糾紛,投資者權益將無法得到有效保護。請勿參與此類投資,以免遭受損失。

由此可見,這類網際網路券商在發展中面臨一定的政策風險。此外,開戶流程的複雜、資金如何匯回國內的問題也是困擾投資者的問題。

3.炒股工具類與社群類應用

當前網際網路證券的一大分支是炒股類應用,為投資者提供決策支援。這類工具大多具備行情、資訊、熱門板塊推薦、投資者交流等功能,但每個產品的側重點略有不同。依據側重點的不同,這類工具目前來看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是側重於提供行情、交易、資訊資訊,很多大型網際網路都有類似的產品,如百度股市通、騰訊自選股、京東股票、螞蟻聚寶上的行情查詢、360股票、新浪理財師等;還有一些傳統的行情軟體如同花順、大智慧、萬得以及新興的創業公司如牛股王等也屬於這種型別。當然,每個產品會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如百度股市通主打智慧投顧的概念,依據網民搜尋熱點來協助預判股市投資機會。

第二類側重於投資顧問的平臺,包括投顧大師、愛投顧、跟投、好投顧、微量網 、慧理財、資配易、勝算在握、公牛炒股、金貝塔、仙人掌股票、股票雷達等,透過將專業投資顧問、基金經理、民間炒股高手等引入到平臺,進行股票操作,對比收益率,打造炒股網紅,吸引使用者跟投。

第三類側重於投資社群,如雪球網、牛仔網、東方財富網等。

這一大類應用本質上是幫助投資者進行決策的工具,不過相關企業都在擺脫工具的定位,以工具為基礎引入各類證券界主體,搭建生態,如圍繞著工具和平臺的使用者,引入投資達人,提供投資策略,幫助投資者選股,引入券商實現導流切入交易,使平臺不是使用者可有可無、棄用成本極低的工具,而是連線投資主體的生態體系,吸納更多的使用者,保持粘性。

4.曾經的股票配資服務

在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中,興起了股票配資業務,當時很多互金平臺都推出了配資業務,也興起了一些做配資的創業企業如米牛網、金斧子等,為股民使用者提供槓桿資金投資股市,平臺、出借資金方、融資方按一定比例分享投資收益。這種模式放大了投資者的風險,也助長了市場的急漲急跌,最終被證監會叫停。

網際網路證券熱度不如其他互金領域業態

從以上的羅列看,網際網路證券其實是火熱的領域,券商積極擁抱網際網路,BAT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也早有佈局,創業企業數量龐大。然而與信貸、理財、保險、基金等領域的網際網路化相比,網際網路證券似乎又不那麼受關注,主要表現在一下幾點:

首先,網際網路證券行業至今缺乏明星企業,缺乏獨角獸級別的企業,大企業在網際網路證券的佈局往往僅侷限於某項產品,網際網路證券領域拿到融資的創業企業數量不多,金額不高,估值能達到10億美元級別的企業還未出現。相比之下在網路銀行裡有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獨角獸,保險領域有眾安保險,P2P領域有宜人貸等多家,支付領域有支付寶、快錢等。網際網路證券則雖然企業數量不少,但獨角獸很少出現。

目前來說達到這一估值級別的只有東方財富、同花順這樣的在A股上市的企業,但這類企業成立很久,早已不是創業公司。比較接近獨角獸級別的網際網路證券平臺可能是雪球網,但目前沒有新的融資訊息,難以判定。

其次,網際網路證券領域創業沒有網路信貸、消費金融、網路理財、網際網路保險等領域火熱。各種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論壇、峰會上,網際網路證券企業的參與數量要遠少於其他互金業態。透過IT桔子搜尋“股票”、“證券”等關鍵詞,找到的創業企業較之“理財”等關鍵詞也相對較少。

網際網路證券為什麼不如其他互金領域火熱

首先,以網際網路目前的技術與能力,證券行業留給網際網路改造的機會並不多。傳統信貸、保險、理財等交易大都線上下完成,留給了網際網路將這些線下活動搬到線上並透過技術提升效率的機會。證券行業則不同,早已實現全部網上交易,券商作為股民接入證券網路交易的通道。網際網路可再改造的機會點就不多了,只剩下幫助券商獲客、幫助投資者降低學習與操作難度等可以施展拳腳的地方。沒有掌握交易核心環節,網際網路只提供一些輔助性作用,自然價值不夠大。

從使用者的角度看,接受證券領域相關服務本身門檻已經很低,開戶費用以及佣金都不高,幾百元就可以參與股票交易。證券領域針對高階使用者的服務也並沒有太強的特殊性,主要就是更低的佣金以及一些操作建議。不像理財、消費金融、保險等領域,還有很多機會和場景可以挖,也存在透過技術和網路平臺降低服務門檻的機會。

其次,目前的網際網路證券領域創業主要還是集中於炒股工具與社群,盈利模式較難建立起來。離錢比較遠,也影響了這個領域吸引VC投資,影響行業的熱度。作為炒股工具,可以透過高階功能吸引部分使用者付費,但真正付費的使用者不多,這條路其實很難走通。

現在很多平臺都在吸引炒股高手入駐,對於平臺上排名靠前的投資高手,幫助其組建投資基金,未來可以透過收取基金管理費、通道費等形式獲取收入。目前這種模式還在初級階段,能否做起來,規模能否足夠大,有賴於業績的穩定性,以及普通使用者的接受程度。

另外,證券業本身的高風險性以及週期性都影響使用者的規模與活躍度,進而影響網際網路證券的價值。相對於信貸、基金理財等領域,證券風險要大得多,存在損失大量本金的可能性,而且證券的操作難度遠大於理財、存款、買保險等金融行為,使用者需要親力親為,使用者量也肯定要少一些,使用者配置到證券領域的資金比例也會小一些。

證券行業還有明顯的週期性,牛熊轉換對於使用者活躍度影響非常大。當處於熊市的時候,擴充新使用者很困難,存量使用者的活躍度也會下降很多。網際網路證券本身的價值也就下降。

網際網路證券前景如何,還有哪些機會?

目前的網際網路證券領域,基本還是券商主導。作為牌照方擁有交易席位,所有的交易必須透過券商通道來完成。第三方交易、炒股軟體目前還只是輔助的角色。

按照目前的政策環境,使用者的交易指令必須直達券商,不能透過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也就使得第三方交易軟體無法實質性切入交易。中證協釋出的《證券公司外部接入資訊系統評估認證規範》規定,證券公司使用外部接入資訊系統,證券交易指令必須在證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統內全程處理,即從客戶端發出的交易指令處理應僅在發起交易的投資者與證券公司之間進行,其間任何其他主體不得對交易指令進行發起、接收、轉發、修改、落地儲存或截留。

炒股軟體僅停留在工具層面,無法切入交易,也就無法提升第三方交易、炒股軟體的價值。只要政策環境不改變,網際網路證券的格局就不會有實質性變化,還是券商佔主導。而且第三方炒股軟體數量眾多,格局分散,並沒有形成市場寡頭,對於券商的議價能力也就比較有限。炒股軟體透過特定功能去吸引使用者,但功能往往很容易被複制,實現大一統的局面其實非常困難。

炒股軟體正在透過幫助平臺上的投資高手組建基金的形式切入交易環節,是個很有益的探索,但這裡面的挑戰在於,投資高手的收益率能否持續戰勝公募基金,以及優秀的投資高手對於平臺的依附性是否足夠強,否則也很難將規模最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