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 文/崔鵬
在剛過去的四月裡,誕生了很多熱門話題和事件,其中企業級通訊應用成為了巨頭“開撕”的新焦點。
先是李彥宏在深圳的活動上公開向馬化騰發難逼其表態,同時公開示好阿里巴巴,半個月後騰訊釋出企業版微信,直到一週後釘釘釋出春季戰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BAT三家都表現出了對這塊市場的覬覦之心。
鑑於百度最近負面纏身,也還沒有公佈相關的業務規劃,我們來看看“發PR稿”的阿里釘釘和踩著微信企業號屍體再戰的微信企業版。
阿里的野望與釘釘的壓力
阿里想做社交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原因也被各種解讀過。上一個因為社交戰略而犧牲的產品叫做“來往”,雖然炒得火熱但最終沒能阻止微信的步伐。
但釘釘是有機會的,在一個電郵並不普及的市場上,微信被很多公司用來進行內外部交流。而微信本身是面向消費級市場的熟人社交應用,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無法將工作和生活在微信中區分開來。所以,對社交渴望已久的馬雲一定希望它能夠在騰訊的社交後院放把火,甚至完成逆襲。
與微信團隊一貫重視使用者感受的做法不同,釘釘更加強調老闆的感受,在各種功能上都全力滿足老闆需求,基本不給員工喘息的機會,這是典型的阿里風格:高效執行和強調速度。而這也是功能完整的釘釘被人詬病的一點:自身更像是一個監工,而不是宣傳的那樣幫助人們把工作和生活區分開。
釘釘的打法上,有著阿里系的明顯烙印。創始人陳航4月底表示全國使用者量前10的城市中,深圳排名第四,超過了杭州。前者是騰訊的老家,後者是阿里的基地。這是一幕似曾相識的情景設定,在去年雙11中,阿里給出的成交額最高的鄉村也恰好是京東CEO劉強東的老家。
釘釘團隊的部分成員出自來往團隊,在口碑傳播效果不是那麼明顯的企業級市場,阿里的強大地推能力也得到了提現。從成績單上看,釘釘表示目前已經有150萬企業在使用釘釘,但其中淘系商家和合作夥伴應該佔據了不小的比例。但淘系商戶數量畢竟有上限,企業級應用教育市場又非常緩慢,釘釘已有的合作伙伴帶動作用並不是特別顯著。
剛獲得第一批“種子使用者”的釘釘,還推出了紅包、小影片和天貓優惠券等附加服務。這是一款定位於企業IM的應用,如此著急的推出增值服務,也能看出馬雲的社交野心以及阿里內部兄弟部門的期待值,給釘釘團隊施加的壓力。這並非一個正常的產品發展節奏,增值服務領域一向是使用者基數龐大的微信擅長的領域,分散精力做這些只會降低釘釘的勝算。
此外,它最致命的弱點出現在協同性上。雖然大部分企業內部協同可以在釘釘上完成,但在外部溝通上,除非客戶也安裝釘釘,不然還需要回到微信企業版甚至微信和郵件上,內外協同的一致性也會更便於IT管理與員工操作。而一旦使用者回到微信生態之後,無論是內外協同的便利性,還是使用體驗上的熟悉感,都會讓釘釘與微信企業版之間並不明顯的產品差異變成被忽略的因素。
對手威脅並不大 為何騰訊會緊張
從根源來看,馬化騰的騰訊是一直保有強烈危機感的公司,利用QQ和手機QQ掠奪了龐大使用者群的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曾面臨雷軍米聊的巨大沖擊。後者藉助小米手機的瘋狂爆發圈到了大量使用者,規模一度高達5000萬,彼時這是能與手機QQ分庭抗議的使用者規模。緊接著微信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戰局,不但在內部超越了QQ,在公司外部也將米聊徹底殺死。
被微信續上的這條命,是騰訊的命根子——社交,以及圍繞社交產品搭建的產業生態。擅長做C端社交的騰訊,面對企業級通訊心情很複雜。在3月底的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微信和釘釘)一種是從消費級往上做企業,一種是從企業往下打消費級”,企業級市場一定要做,但目前更看重的還是消費級市場。
這其實可以反映出騰訊面對企業IM的態度:不能沒有,但一定不是現在最重要的,此前阿里釘釘創始人陳航曾公開表示企業微信是騰訊的防禦級業務,也不無道理。畢竟微信企業版和微信的背後並非同一個團隊,在開發過程中甚至需要與微信團隊進行跨部門交流。
某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研究過企業IM創業的投資人向搜狐科技表示,其實微信企業版和釘釘目前做的都有些問題,創業公司的機會還是有的,畢竟這塊市場發展非常緩慢,不太可能出現一家產品迅速擠掉所有競爭對手。
馬化騰也公開表示過,企業級市場的增長速度很慢,口碑傳播能起到的效果不如消費級市場,甚至會慢到移動終端都改變了,企業IM的產品還要跟著變。所以他的思路是將微信能力下放給企業,最終實現本地化甚至將其做成內網應用。
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前提,企業級市場開始爆發並且騰訊願意再次革自己的命。不然馬化騰只能希望這個市場如自己判斷的那樣發展緩慢,釘釘也就無法實現從企業級向下打消費級市場的願望。
看膩了騰訊和阿里,不如來看看Slack
這是一個基於聊天室模型發展出來的企業通訊服務,2014年2月上線的時候只有1.7萬使用者,但2016年4月1日時它已經擁有了270萬的活躍使用者,被稱為辦公協作領域有史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創業公司。
它擁有桌面、手機和網頁版三種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建立公共聊天室和私密聊天室,平臺上還能上傳和儲存檔案,使用者還能將Google Drive等流行外部服務整合進來。得益於海外並沒有微信這樣的國民性聊天工具,很多公司都在使用Slack,使用者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便利的實現內部和外部協作功能。
公司的CEO還尤其注意減輕使用者的工作壓力,Slack允許使用者設定關鍵詞提醒,員工在休息時或者進行其他工作時,不會被無故打擾,從而擁有更多的自主控制權。這一點與微信的訴求一樣,與釘釘的特點相反。
但即使是幾乎無敵的Slack,也無法取代電郵的作用,更別說Facebook Messenger和蘋 果的iMessage,仍然有大量的公司在進行內外部溝通時使用這些工具。
所以說,企業級市場真的是一個很緩慢的市場,馬化騰未來會如何處理微信企業版,馬雲的釘釘又能扛起多少重任,真正精彩的好戲甚至都還沒開始。